概述 在治法上,针对腑实热结,逼津下趋而 利清水之证,提出三承气汤“通因通用”泻 下止利之法;对于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中 焦升降失调而致下利者,选用诸泻心汤及乌 梅丸等辛开苦降、温清并用,开拓了泄泻的 辨证治疗 宋代: ©许叔微《普及本事方》中对连年腹痛泄 泻,休作无时者,以冷痼积滞立论,选用大 黄、巴豆、附子等温下为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概述 ☻ 在治法上,针对腑实热结,逼津下趋而 利清水之证,提出三承气汤“通因通用”泻 下止利之法;对于正气虚弱、寒热错杂、中 焦升降失调而致下利者,选用诸泻心汤及乌 梅丸等辛开苦降、温清并用,开拓了泄泻的 辨证治疗。 宋代: ☻ 许叔微《普及本事方》中对连年腹痛泄 泻,休作无时者,以冷痼积滞立论,选用大 黄、巴豆、附子等温下为治
概述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从三因学说 的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 进一步明确指出,除外邪致泄外,情志失调、 饮食生冷、劳逸所伤皆是泄泻的病源。 金元时期: ©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各种泄泻,皆 离不开湿 ®朱丹溪提出痰积为泻之说,又提出“故 凡泄泻之药,多用淡渗之剂利之。”(《平 治荟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概述 ☻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从三因学说 的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泄泻的病因病机, 进一步明确指出,除外邪致泄外,情志失调、 饮食生冷、劳逸所伤皆是泄泻的病源。 金元时期: ☻ 张子和《儒门事亲》认为各种泄泻,皆 离不开湿。 ☻ 朱丹溪提出痰积为泻之说,又提出“故 凡泄泻之药,多用淡渗之剂利之。 ”(《平 治荟萃》)
概述 明清 明·戴思恭 《证治要诀》对多种因素引 起泄泻的临床表现作了恰当描述。“泻黄腹 痛者,湿也;泻白腹痛者,寒也;痛一阵泻 一阵,泻后涩滞者,火也;痛一阵泻一阵, 泻后痛减者,食也;腹中胀痛,泻后不减者, 肝气也 ”堪作临床辨证的要点。 明·张景岳提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 胃”的论断。在治疗上指出:“凡泄泻之病, 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概述 明清: ☻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对多种因素引 起泄泻的临床表现作了恰当描述。 “泻黄腹 痛者,湿也;泻白腹痛者,寒也;痛一阵泻 一阵,泻后涩滞者,火也;痛一阵泻一阵, 泻后痛减者,食也;腹中胀痛,泻后不减者, 肝气也……”堪作临床辨证的要点。 ☻ 明·张景岳提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 胃”的论断。在治疗上指出: “凡泄泻之病, 多由水谷不分,故以利水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