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卤化氧和氢卤酸12.3.2卤化物多卤化物卤素互化物12.3.3卤素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12.4拟卤素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2.教学难点: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递变规律及其解释;自由能一氧化数图理解及应用。第13章氧族元素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氧族元素的通性及氧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2.掌握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3.了解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4.掌握SO2、SO3、H2SO3、H2SO4及其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教学内容:13.1氧族元素的通性13.2氧及其化合物13.2.1氧13.2.2臭氧13.2.3氧化物13.2.4过氧化氢13.3硫及其化合物13.3.1硫的单质13.3.2硫化物和多硫化物13.3.3硫的含氧化合物13.3.4硫的其它化合物13.4硒和碲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臭氧、双氧水分子结构和性质,氧化物的分类与成键特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性质
12.3.1 卤化氢和氢卤酸 12.3.2 卤化物 多卤化物 卤素互化物 12.3.3 卤素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 12.4 拟卤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卤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性质。 2. 教学难点: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递变规律及其解释;自由能-氧化数图理解及应用。 第 13 章 氧族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氧族元素的通性及氧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 2. 掌握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3. 了解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 4. 掌握 SO2、SO3、H2SO3、H2SO4及其相应的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及其盐的结构、性 质、制备和用途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内容: 13.1 氧族元素的通性 13.2 氧及其化合物 13.2.1 氧 13.2.2 臭氧 13.2.3 氧化物 13.2.4 过氧化氢 13.3 硫及其化合物 13.3.1 硫的单质 13.3.2 硫化物和多硫化物 13.3.3 硫的含氧化合物 13.3.4 硫的其它化合物 13.4 硒和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臭氧、双氧水分子结构和性质,氧化物的分类与成键特点、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的结构、性质
2.教学难点:硫的各种含氧酸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其解释。第14章,氮族元素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悉氮族元素的通性及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2.掌握氮的单质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3.掌握磷的单质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4.掌握砷、锑、铋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掌握砷(II)的还原性和铋(V)的氧化性;熟悉情性电子对效应。教学内容:14.1氮族元素概述14.2氮和氮的化合物14.2.1氮14.2.2氮的氢化物14.2.3氮化物14.2.4氮的卤化物14.2.5氮的含氧化合物14.3磷及其化合物14.3.1单质14.3.2氢化物和卤化物14.3.3氧化物及其水合物14.4砷、锑、铋14.4.1单质14.4.2氢化物和卤化物14.4.3氧化物及其水合物14.4.4硫化物和硫代酸盐14.5情性电子对效应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氮、磷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结构。2.教学难点:对氮、磷及其化合物结构及特殊性质的解释,情性电子对效应
2. 教学难点:硫的各种含氧酸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及其解释。 第 14 章 氮族元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熟悉氮族元素的通性及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 2. 掌握氮的单质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3. 掌握磷的单质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和含氧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4. 掌握砷、锑、铋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掌握砷(Ⅲ)的还原性和铋(Ⅴ)的氧化性; 熟悉惰性电子对效应。 教学内容: 14.1 氮族元素概述 14.2 氮和氮的化合物 14.2.1 氮 14.2.2 氮的氢化物 14.2.3 氮化物 14.2.4 氮的卤化物 14.2.5 氮的含氧化合物 14.3 磷及其化合物 14.3.1 单质 14.3.2 氢化物和卤化物 14.3.3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14.4 砷、锑、铋 14.4.1 单质 14.4.2 氢化物和卤化物 14.4.3 氧化物及其水合物 14.4.4 硫化物和硫代酸盐 14.5 惰性电子对效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氮、磷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结构。 2. 教学难点:对氮、磷及其化合物结构及特殊性质的解释,惰性电子对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