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计量中心43个,省级重点实 验室42个,省级工程中心30个。陕西还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 基地,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2所,军事院校9个,西安交大、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6所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众 多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构成了陕西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3、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全省县以上城市共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764家,其 中,政府创办的349家,民间创办的1415家;启动资金来源于 政府的335家,自筹启动资金的1429家。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 提供服务的94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平台服务的 458家,利用科技知识、科技文献资料、科技管理经验提供服务 的94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平台服务的458家, 利用科技知识、科技文献资料、科技管理经验提供咨询服务的 923家,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79家,农业科技中 介服务机构115家,其他95家。全省已经成立了49家省、地 县和行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面向中小企 业的生产力促进服务网。另外,西安、杨凌、宝鸡、咸阳、渭南 等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创业服务中心现有孵化面积 178万平方米,在建面积6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的高新技术项 目和企业6500个。 4、科技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起到了科技创新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陕西省实施了20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2002年重大 产业化项目实现收入120亿元。高分辨率显示管、清晰度彩色显
6 量监督检验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和计量中心 43 个,省级重点实 验室 42 个,省级工程中心 30 个。陕西还是全国高等教育的重要 基地,全省共有普通高等院校 52 所,军事院校 9 个,西安交大、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等 6 所高校进入国家“211”工程,众 多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构成了陕西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 3、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全省县以上城市共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1764 家,其 中,政府创办的 349 家,民间创办的 1415 家;启动资金来源于 政府的 335 家,自筹启动资金的 1429 家。为科技资源有效流动 提供服务的 94 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平台服务的 458 家,利用科技知识、科技文献资料、科技管理经验提供服务 的 94 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和技术平台服务的 458 家, 利用科技知识、科技文献资料、科技管理经验提供咨询服务的 923 家,直接参与服务对象技术创新过程的 79 家,农业科技中 介服务机构 115 家,其他 95 家。全省已经成立了 49 家省、地、 县和行业的生产力促进中心,初步形成了纵横交错的面向中小企 业的生产力促进服务网。另外,西安、杨凌、宝鸡、咸阳、渭南 等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立了创业服务中心,现有孵化面积 17.8 万平方米,在建面积 6.5 万平方米,累计孵化的高新技术项 目和企业 6500 个。 4、科技产业化发展势头良好,起到了科技创新的示范作用。 近年来,陕西省实施了 20 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2002 年重大 产业化项目实现收入 120 亿元。高分辨率显示管、清晰度彩色显
象管已大批量投入生产。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技术、激光快速成型 设备、优化示范工程、高效示范农业、开米绿色日化、数控机床、 超细研磨设备以及新型医药等项目产业化步伐加快。以西安、宝 鸡、杨凌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以及咸阳、渭南两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的关 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集中了40多个高等院校、340所科研 院所、近400个大中型企业,聚集了陕西80%的科技和工业力 量。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于1988年,规划总面积29.15 平方公里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茅也是中国首批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成员特别开放的园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集 中农、林、水等70多个学科的4100多名科研人员,重点发展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生物环境、 生物资源加工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在人才、技术、信息 产业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 发展做出了示范。 5、科技风险投资初见成效,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日益突显。 风险投资是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发展风险投资有 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 系。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批国内外具有战略眼光 的风险投资家纷纷来到陕西,投资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到目前 为止,全省已注册各类投资公司近300多家;省外来陕的风险投 资机构有40多家;投资管理公司、评估事务所等机构40多家。 三、陕西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
7 象管已大批量投入生产。计算机多媒体软件技术、激光快速成型 设备、优化示范工程、高效示范农业、开米绿色日化、数控机床、 超细研磨设备以及新型医药等项目产业化步伐加快。以西安、宝 鸡、杨凌三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西安国家级经济技术 开发区以及咸阳、渭南两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的关 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集中了 40 多个高等院校、340 所科研 院所、近 400 个大中型企业,聚集了陕西 80%的科技和工业力 量。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于 1988 年,规划总面积 29.15 平方公里,在全国高新区中名列前茅,也是中国首批亚太经济合作 组织成员特别开放的园区之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集 中农、林、水等 70 多个学科的 4100 多名科研人员,重点发展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生化工程、生物环境、 生物资源加工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项目,在人才、技术、信息、 产业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可持续 发展做出了示范。 5、科技风险投资初见成效,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日益突显。 风险投资是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催化剂”。发展风险投资有 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建立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体 系。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一批国内外具有战略眼光 的风险投资家纷纷来到陕西,投资我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到目前 为止,全省已注册各类投资公司近 300 多家;省外来陕的风险投 资机构有 40 多家;投资管理公司、评估事务所等机构 40 多家。 三、陕西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陕西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