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引言]分子是参与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 成的,所以分子的形成说明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分子结构:微观独立存在的集合体(分子、离子、原子) 中原子之间的排列及作用。 晶体结构:宏观聚集体中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的排 列及作用。 本章重点:共价化合物结构理论,有关应用 第一节化学键(自学) 一、定义: 在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第五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引言]分子是参与化学反应的基本单元。分子是由原子组 成的,所以分子的形成说明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分子结构:微观独立存在的集合体(分子、离子、原子) 中原子之间的排列及作用。 晶体结构:宏观聚集体中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的排 列及作用。 本章重点:共价化合物结构理论,有关应用 第一节 化 学 键(自学) 一、定义: 在分子或晶体中,相邻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二、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配位键) 金属键 三、键参数: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 1、键能: 概念:破坏1mol气态化学键(化学式表示)变成气态 原子 或原子团所需要的能量。 若破坏的化学键多于一个时,则取其平均值。 键能越大,破坏键所需能量越大,键越强。 2、键长: 概念:分子间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 一般情况下,键长越短,键强度越大。键越牢固。 3、键角:指键之间的夹角 概念:表征化学键方向性、分子空间结构的重要参数。 4、 键矩:表征原子间键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程度。 键矩为零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键。 键矩不为零,为极性键;键矩越大,键极性越强
二、类型: 离子键 共价键(配位键) 金属键 三、键参数: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 1、键能: 概念:破坏1mol气态化学键(化学式表示)变成气态 原子 或原子团所需要的能量。 若破坏的化学键多于一个时,则取其平均值。 键能越大,破坏键所需能量越大,键越强。 2、键长: 概念:分子间两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 一般情况下,键长越短,键强度越大。键越牢固。 3、键角:指键之间的夹角 概念:表征化学键方向性、分子空间结构的重要参数。 4、键矩:表征原子间键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的程度。 键矩为零正负电荷重心重合,为非极性键。 键矩不为零,为极性键;键矩越大,键极性越强
第二节离子化合物的结构(总结归纳) [问题]:根据希有气体原子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数据 有何启示? 说明:原子难失去电子,也难得到电子。该电子构型稳定 对价电子数较少金属原子,倾向于失去价电子 变成希有气体型的阳离子。 对非金属,价电子数多,则倾向于获得电子成 8电子型的阴离子。 提出:金属与非金属原子彼此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的 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第二节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 (总结归纳) [问题]:根据希有气体原子的电离能和电子亲合能数据 有何启示? 说明:原子难失去电子,也难得到电子。该电子构型稳定 对价电子数较少金属原子,倾向于失去价电子 变成希有气体型的阳离子。 对非金属,价电子数多,则倾向于获得电子成 8电子型的阴离子。 提出:金属与非金属原子彼此发生电子转移,形成的 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
一、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异电荷靠静电作用产生的化学结合力,称 为离子键。 离子型化合物:由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 2、形成条件: 通常以电负性差大于1.7作为是否为离子键的参考依据 3、本质:静电作用。 4、特征: ①无方向性 ②无饱和性 5、离子结构类型: 2e、8e、18e、18+2e、不饱和型
一、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异电荷靠静电作用产生的化学结合力,称 为离子键。 离子型化合物:由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 2、形成条件: 通常以电负性差大于1.7作为是否为离子键的参考依据 3、本质:静电作用。 4、特征: ①无方向性 ②无饱和性 5、离子结构类型: 2e、8e、18e、18+2e、不饱和型
二、离子晶体及其特性: 1、晶体: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在空间规则排列形成的宏 观聚集体。 2、晶格结点:微粒所处的位置。 3、晶胞:重复排列的具有代表性的最小单元。 4、AB型晶体构型: CsC1型 NaCl型 ZnS型(了解) 晶格类型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面心立方 配位数 8 6 4 5、离子晶体特性: 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硬度; 脆性,机械加工性能差; 导电性:熔融或水溶液导电,但固体不导电
二、离子晶体及其特性: 1、晶体: 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在空间规则排列形成的宏 观聚集体。 2、晶格结点:微粒所处的位置。 3、晶胞:重复排列的具有代表性的最小单元。 4、AB型晶体构型: CsCl型 NaCl型 ZnS型 (了解) 晶格类型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面心立方 配位数 8 6 4 5、离子晶体特性: 具有较高的熔沸点和硬度; 脆性,机械加工性能差; 导电性:熔融或水溶液导电,但固体不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