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89 D.32 E.0.5 46.下列哪一项关于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A.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 B.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使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偏倚 C.定群研究中不会存在选择倔倚,因为开始研究时选择的对象都是无病者 D.如果病历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 E.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倔倚 47,选择一个能恰当地概括、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 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 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 暴露组 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己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 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48.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A.可靠性和精确度 B.真实性和死亡率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特异度和敏感度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49.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说明定群研究中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 A.用相对危险度而不用绝对危险度来测量效应
C.1.89 D.32 E.0.5 46.下列哪一项关于选择偏倚的描述是正确的 A.增加样本大小能减小选择偏倚 B.由于存在“健康工人效应”使研究职业人群时不能避免选择偏倚 C.定群研究中不会存在选择倔倚,因为开始研究时选择的对象都是无病者 D.如果病历来自一所医院,对照来自同一医院,则可以避免选择偏倚 E.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比定群研究更易发生选择倔倚 47.选择一个能恰当地概括、描述定群研究基本特征的最佳答案 A.调查者必须在调查开始时就分清人群和队列 B.调查者必须在研究人群发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开始研究,同时确定暴露状况 C.调查者必须得到病例和做适当的对照,并确定暴露组发病的危险是否大于非 暴露组 D.调查者必须根据疾病或死亡发生前就已存在的暴露因素,对研究人群进行分 层,并能发现人群中的新发病例或死亡 E.调查者必须比较队列中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48.决定测量偏倚的主要因素是 A. 可靠性和精确度 B.真实性和死亡率 C.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D.特异度和敏感度 E.观察者内一致性和观察者间一致性 49.下列哪种方法最能说明定群研究中失访所致的选择偏倚 A.用相对危险度而不用绝对危险度来测量效应
B.努力确定失访者与未失访者在危险因素上有没有差异 C.选择混杂因素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使两组的失访情形没有差异 D.如果能很好地预计失访情况,则可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预期失访 的影响 E.上述答案都不对 50.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A.全距 B.中位数 C.离均差 D.积和变异数 E.算术平均数 51.特异危险度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牢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上述都不对 52.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 A.有相同的暴露史 B.有相同性别 C.同年出生 D.经历过同样的时期 E.居住在同一地区 53.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努力确定失访者与未失访者在危险因素上有没有差异 C.选择混杂因素分布相同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以使两组的失访情形没有差异 D.如果能很好地预计失访情况,则可通过增加原始样本的含量来消除预期失访 的影响 E.上述答案都不对 50.计算平均潜伏期宜用 A.全距 B.中位数 C.离均差 D.积和变异数 E.算术平均数 51.特异危险度是 A.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比 B.暴露组的发病牢或死亡率与对照组的率之差 C.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比 D.病例组有某些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之差 E.上述都不对 52.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 A. 有相同的暴露史 B.有相同性别 C.同年出生 D.经历过同样的时期 E.居住在同一地区 53.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 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 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 55.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A A.可计算发病率 B.耗资较少 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 56.在分析某人群中疾病的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考虑的个体因素是B A性别 B年龄 C民族 D血型 E宗教 57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C A患病率B发病密度 C罹患率 D感染率E续发率 58.出生队列分析属于: A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B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C实验性流行病学方法 D理论性流行病学方法E观察法与实验法的综合应用 5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B A特异危险度 B相对危险度 C归因危险度 D人群归因危险度 E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60.甲地工厂密集,大气污染严重,乙地是农村,大气污染较小。甲地吸烟者与 不吸烟者皆比乙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而不论甲地还是乙地,吸烟 者都比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 关于肺癌的病因,以下哪种推论最合适E A肺癌与大气污染有关 B肺癌与吸烟有关
B.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 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 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 55.对绝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有 A A.可计算发病率 B.耗资较少 C.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D.估计暴露史时可能出现偏倚 E.选择没有疾病的人口做对照 56. 在分析某人群中疾病的发生频率时,首先需考虑的个体因素是 B A 性别 B 年龄 C 民族 D 血型 E 宗教 57 食物中毒爆发调查时,应选用的指标是 C A 患病率 B 发病密度 C 罹患率 D 感染率 E 续发率 58.出生队列分析属于: A 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B 分析性流行病学方法 C 实验性流行病学方法 D 理论性流行病学方法 E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综合应用 59.在病因推断过程中,反映某个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强度常用下列哪个指标 B A 特异危险度 B 相对危险度 C 归因危险度 D 人群归因危险度 E 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60.甲地工厂密集,大气污染严重,乙地是农村,大气污染较小。甲地吸烟者与 不吸烟者皆比乙地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而不论甲地还是乙地,吸烟 者都比不吸烟者肺癌发病率高。 关于肺癌的病因,以下哪种推论最合适 E A 肺癌与大气污染有关 B 肺癌与吸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