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B2 RBI 注意:测量电阻值时一定要断开外电路及电源,电流I。的计算方法: 表22中的电流I和放大倍数B是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 表2.2 Ic(mA) Va(V) R2(K2) RB(KO) Ig(mA) B 3.动态调试 (1)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1KHZ、峰-峰值为50mV的 正弦波,接到放大器输入端U:,观察输入U,和输出U,波形,并比较它们 的相位,将U和U。的值填入表2.3中。 (2)保持U频率为=1KHZ不变,逐渐增大U,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 U。波形变化,测量U。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填入表2.3。 表2.3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Ui(mV) Uo(V) Av Av 50mVp-P 注意:U,和U。的波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也可以用“智能真有效值 数字毫伏表”测量其有效值,表2.3中需要注明是峰-峰值(Vpp)还是有效 值(VRMS)
CC B B B B2 B1 V V V I R R , C B I I 注意:测量电阻值时一定要断开外电路及电源,电流 B I 的计算方法; 表 2.2 中的电流 B I 和放大倍数 是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来的。 表 2.2 C I (mA) VB (V) RB2 ( K ) RB1 ( K ) B I (mA) 3. 动态调试 (1)调节信号发生器,输出一个频率为 f=1KHZ、峰-峰值为 50mV 的 正弦波,接到放大器输入端 Ui ,观察输入 Ui 和输出 U0 波形,并比较它们 的相位,将 Ui 和 U0 的值填入表 2.3 中。 (2)保持 Ui 频率为 f=1KHZ 不变,逐渐增大 Ui 的幅度,用示波器观察 U0 波形变化,测量 U0 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填入表 2.3。 表 2.3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Ui(mV) UO(V) Av Av 50mVP-P 注意: Ui 和 U0 的波形可以用示波器观察,也可以用“智能真有效值 数字毫伏表”测量其有效值,表 2.3 中需要注明是峰-峰值(VP-P)还是有效 值(VRMS)
(3)保持Ui=50mV,=1kHz,放大器接入负载R1,在改变RL1数值 的情况下测量,并将结果填入表2.4。 表2.4 给定参数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Rci RLI Ui(mV)/ Uo(V) Av Av VpP VpP 2.4k 2.4K 50mVp-p 2.4 10K 50mVp.P (4)保持Ui=50mV,=1kHz,增大和减小Rw1,用示波器观察Uo波形 变化,用万用表(直流)分别测量UB、Uc和UE,将结果填入表2.5。(选 做) 表2.5 Rw1 Ug(V) Uc(V) UE(V) Uo是否失真?何种失真? 最大值 合适值(即 静态工作 点附近的 值) 最小值 注意:如果输出波形的失真不明显,可以增大或者减小U,的幅值重测。 五、实验报告 1.完成测量数据,画出实验波形:
(3)保持 Ui=50 mV,f=1kHz,放大器接入负载 RL1,在改变 RL1 数值 的情况下测量,并将结果填入表 2.4。 表 2.4 给定参数 实测值 实测计算值 理论计算值 RC1 RL1 Ui(mV)/ VP-P UO(V)/ VP-P Av Av 2.4k 2.4K 50mVP-P 2.4k 10K 50mVP-P (4)保持 Ui=50 mV,f=1kHz,增大和减小 RW1,用示波器观察 UO 波形 变化,用万用表(直流)分别测量 UB 、UC 和 UE,将结果填入表 2.5。(选 做) 表 2.5 RW1 UB(V) UC(V) UE(V) UO是否失真?何种失真? 最大值 合适值(即 静态工作 点附近的 值) 最小值 注意:如果输出波形的失真不明显,可以增大或者减小 Ui 的幅值重测。 五、实验报告 1.完成测量数据,画出实验波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