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2 高频考点要通关 抓考点 攻重点 得拔高分 掌握程度 GAOPIN KAODIAN YAO TONGGUAN 考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 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的集合。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 (4)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 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防止发生漏力、 添力或错力现象。 MYKONGLONG
物体的受力分析 1.受力分析的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以是某一个物体,也可以是 保持相对静止的若干个物体的集合。 (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隔离出来, 进而分析周围物体有哪些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 (3)画出受力示意图,标明各力的符号。 (4)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能否找出它的施力物体,检查分析 结果能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防止发生漏力、 添力或错力现象
2.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力混淆。 (2)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来源, 即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 (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 (4)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 按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 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5)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 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 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 MYKONGLONG
2.应注意的问题 (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力混淆。 (2)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来源, 即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 (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 (4)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 按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或合力分析进去, 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 (5)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 物体间的作用力为内力,不能在受力图中出现;当把某一物体单独隔 离分析时,原来的内力变成外力,要在受力分析图中画出
「例1如图2-3-5所示,物体B与竖直墙 B 面接触,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均保 持静止,则物体B受力个数为 图2-3-5 A.2个 个 C.4个 D.5个 MYKONGLONG
[例1] 如图2-3-5所示,物体B与竖直墙 面接触,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均保 持静止,则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 (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图2-3-5
「尝试解题I 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受力 分析如图甲所示;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竖直墙面对物体B没有弹力作用,则墙面也不会提供静 摩擦力;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则物体B受到4 个力的作用,选项C正确。 F F G GA+ GB FN F 答案]C 丙 MYKONGLONG
[尝试解题] 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受力 分析如图甲所示;对物体A、B整体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 竖直墙面对物体B没有弹力作用,则墙面也不会提供静 摩擦力;对物体B受力分析如图丙所示,则物体B受到4 个力的作用,选项C正确。 [答案] C
规律总结1 (1)物体的受力情况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分 析物体受力时,要注意物体所处的状态。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灵活交叉使用。 MYKONGLONG
(1)物体的受力情况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分 析物体受力时,要注意物体所处的状态。 (2)整体法和隔离体法灵活交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