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子1.原电池和电解池SIRUNE SNNESIIOFTECHNOLOGT1.2原电池和电解池若电解可逆进行:(1)电解池:电能>化学能W,=4G = Q·E电源+e正极负极一o外电路:负极8正极ee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阴极阳极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导电任务。HCI溶液界面:外加电压足够大时,两电解池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2H++2e→H2CI-→ Cl, +2e完成电子在界面的传递2HCI→ H2(g)+Cl2(g)
HCl溶液 - 电源 + 电解池 + - e - e - 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 导电任务。 ( 1)电解池:电能 化学能 1.2 原电池和电解池 负 极 正 极 2HCl H 2(g)+Cl 2(g) 2Cl - Cl 2 +2e - 2H ++ 2e - H 2 阴极 阳极 界面:外加电压足够大时,两 极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完成电子在界面的传递 若电解可逆进行: Wf =ΔG = Q ꞏ E - - - - - + + + + + 外电路:负极 正极 e - 1. 原电池和电解池
山东理子1.原电池和电解池UE ONNESINY OFTECHNOLOGT1.2原电池和电解池可逆情况下:(2)原电池:化学能→电能W,=4G =-Q·E负载电阻Cl2H2阴极阳极外电路:负极e正极ee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负极正极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导电任务。HCI溶液界面: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电解池还原反应,完成电子在界面H, →2H++2eCl, +2e-→ 2CI的传递H(g)+Cl2(g) → 2HCI
(2)原电池:化学能电能 HCl溶液 电解池 - e - e 负 极 正 极 H2(g)+Cl2(g) 2HCl Cl2 +2e- 2Cl H - 2 2H++ 2e- 阳极 阴极 负载电阻 H2 Cl2 电解质溶液:在外电场作用下, 阴阳离子定向移动,共同完成 导电任务。 界面:两极分别发生氧化和 还原反应,完成电子在界面 的传递 可逆情况下: Wf =ΔG = – Q ꞏ E - - - - - + + + + + 外电路:负极 正极 e- 1.2 原电池和电解池 1. 原电池和电解池
山东理子1.原电池和电解池INNENINEASIINIOFTECHNOLOGT1.2原电池和电解池阳离子迁向阴极原电池中在阴极上发生还原的是负载电阻正极'e负极DeCu2+(aq)+ 2e- → Cu(s)CuZn-Te阴离子迁向阳极ZnCu2+.阴极极SOHSO在阳极上发生氧化的是CuSO溶液ZnSO.溶液!Zn(s) → Zn2+(aq)+ 2eDaniell电池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先后由其性质决定
阳离子迁向阴极 阴离子迁向阳极 负载电阻 正 极 负 极 Zn ZnSO4溶液 阳 极 Cu CuSO4溶液 阴 极 Daniell电池 - e - e - e 2+ Zn 2+ Cu 2- SO4 2- SO4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的是 2 Zn s Zn (aq) 2e 2 Cu aq 2e Cu(s)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的是 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先后由其性质决定 原电池中 1.2 原电池和电解池 1. 原电池和电解池
山东理子1.原电池和电解池INNE NINESIINIOFTECHNOLOGT1.2原电池和电解池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在电解池中,20H-(ag) → H,0(0)+=O,(g) + 2e用惰性电极2电源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xrode?+2H+(aq)+ 2e- →H,(g)PtP电极上的反应次序由Na,SO离子的活泼性决定电解池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在电解池中, 用惰性电极 - 电源 + 电解池 + Pt - e - e - Pt N 2 4 a SO 2 2 1 2OH ( ) H O l O (g) 2e 2 aq (2 2H aq 2e H g) 电极上的反应次序由 离子的活泼性决定 1.2 原电池和电解池 1. 原电池和电解池
东现大子2.Faraday电解定律ANNINESLIOHTECHNOLOGIFaraday归纳了多次实验结果,于1833年总结出了电解定律(1)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荷量成正比。(2)若将几个电解池串联,通入一定的电荷量后,在各个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相等
2. Faraday电解定律 Faraday 归纳了多次实验结果,于1833年 总结出了电解定律 (1)在电极界面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 量与通入的电荷量成正比。 (2)若将几个电解池串联,通入一定的电 荷量后,在各个电解池的电极上发生化学变 化的物质的量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