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The Course Syllabus of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一、课程基本信息(Basic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16042302 Course Code:16042302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Course Type Subject Basic Course 学时:32 Period:32 2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Target Students:Undergraduate Majoring in English 考核方式:考试 Assessment: Examination 先修课程:英汉翻译 Preparatory Course: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r 二、课程简介(BriefCourse Introduction) 汉英笔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通过汉英词语、句子及语 篇的对比分析,揭示汉英语言特征及汉英文本的关系:通过题材、风格、文体各 异的笔译练习与讲评,培养学生根据语境以及不同的文体要求进行汉英翻译的技 能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s a skill-based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English majors.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erms of lexical,syntactic and textual levels,the course aims to shed light on the the fea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languages.It also involves a lot of translation exercises of different topics and styles for the students to acquire due competence to translate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旨在提高译者汉英翻译的双语文化和语言理解和转换 的能力,让学习者熟悉汉译英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学习者的爱国情怀与文化 自信,达到教育部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技能要求: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 技巧,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翻译 300-350个英文单词,且译文达到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汉英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The Course Syllabus of Chinese - English Translation 一、课程基本信息(Basic 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16042302 Course Code : 16042302 课程名称:汉英笔译 Course Name : Chinese – English Translation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Course Type : Subject Basic Course 学 时:32 Period: 32 学 分:2 Credit: 2 适用对象:英语专业 Target Students: Undergraduate Majoring in English 考核方式:考试 Assessment: Examination 先修课程:英汉翻译 Preparatory Course: English – Chinese Translation 二、课程简介(Brief Course Introduction) 汉英笔译是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必修课。该课程旨在通过汉英词语、句子及语 篇的对比分析,揭示汉英语言特征及汉英文本的关系;通过题材、风格、文体各 异的笔译练习与讲评,培养学生根据语境以及不同的文体要求进行汉英翻译的技 能。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is a skill-based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English major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n terms of lexical, syntactic and textual levels, the course aims to shed light on the the features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wo languages. It also involves a lot of translation exercises of different topics and styles for the students to acquire due competence to translate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in a variety of contexts.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学科基础课,旨在提高译者汉英翻译的双语文化和语言理解和转换 的能力,让学习者熟悉汉译英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学习者的爱国情怀与文化 自信,达到教育部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汉译英技能要求;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 技巧,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翻译 300-350 个英文单词,且译文达到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四、 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汉英翻译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把握汉英翻译的基本特征:把握翻译能力的内涵:把握翻译的过程与应注意 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汉英翻译基本功:汉语、英语、知识、技巧、素质、中英跨文化能力:翻译 过程:理解原文、构建语义、措辞表达、润色加工、全面审校。以介绍北京的汉 英文本为解析案例,介绍北京大学、故宫等中国历史与文化,并让学生了解汉英 翻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汉英翻译基本特征与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意合与形合、动态与静态、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乱译、错译、一句多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和翻译能力。 (三)思考与实践 布置课后练习汉英翻译一段,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有效的训练,提高实际解 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四大发明”为翻译练习内容,让学生掌握中国 四大发明及其汉英翻译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二章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 (一)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英语言对比,包括词汇、句子、风格、节奏、文化以及思 维对比、风格对比、节奏的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数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语义对比、词法对比,句法对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汉英词汇、句法对比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列出汉英两种语言的基本规律与异同,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第 一章 汉 英翻译概述 (一) 目的与要求 把握汉英翻译的基本特征;把握翻译能力的内涵;把握翻译的过程与应注意 的问题。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汉英翻译基本功:汉语、英语、知识、技巧、素质、中英跨文化能力;翻译 过程:理解原文、构建语义、措辞表达、润色加工、全面审校。以介绍北京的汉 英文本为解析案例,介绍北京大学、故宫等中国历史与文化,并让学生了解汉英 翻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汉英翻译基本特征与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意合与形合、动态与静态、化整为零与化零为整、乱译、错译、一句多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学生应具备何种素质和翻译能力。 (三)思考与实践 布置课后练习汉英翻译一段,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有效的训练,提高实际解 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四大发明”为翻译练习内容,让学生掌握中国 四大发明及其汉英翻译的基本特征。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 二章 汉 英语言对比与翻译 (一 ) 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英语言对比,包括词汇、句子、风格、节奏、文化以及思 维对 比、风格对比、节奏的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语义对比、词法对比,句法对比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汉英词汇、句法对比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要求学生列出汉英两种语言的基本规律与异同。 第二节 1. 主要内容
风格对比、节奏的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翻译思维、风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从多层面把握两种语言的差异与在翻译中再现 (三)思考与实践 布置汉英翻译练习,主要测重训练学生把握词语的汉英特点,进一步提高 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力。以“智藏佛山”的汉英文本为翻译案例,探 素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和改革成就的外译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为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三章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汉英语言的差异:掌握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掌握汉英语言文化翻译比 较与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翻译的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的文化因素解析、文化趋同与语言翻译、专名文 化与翻译、称谓语的文化与翻译、色彩的文化与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文化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跨文化翻译的方法(异化、归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委婉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数字的文化内涵与翻 译、动植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典故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商贸文化与翻译、跨 文化转换的策略:归化、异化、灵活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运用跨文化翻译策略 (三)思考与实践 布置针对文化翻译的汉英翻译练习,主要强调语言文化的转换,让学生了 解文化因素的具体翻译技巧,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力。以中国政 府工作报告的汉英翻译实践为例,考察一些中国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特征,以构
风格对比、节奏的对比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翻译思维、风格、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从多层面把握两种语言的差异与在翻译中再现 (三) 思考与实践 布置汉英翻译练习,主要侧重训练学生把握词语的汉英特点,进一步提高 实 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力。以“智慧佛山”的汉英文本为翻译案例,探 索区域文化、经济发展和改革成就的外译特征。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为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 三章 汉 英文化比较与翻译 (一 ) 目的与要求 掌握汉英语言的差异;掌握汉英语言的文化差异;掌握汉英语言文化翻译比 较与技巧。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文化翻译的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文化与语言的关系、语言的文化因素解析、文化趋同与语言翻译、专名文 化与翻译、称谓语的文化与翻译、色彩的文化与翻译 3.问题与应用( 能力要求) 文化在翻译的实际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要求学生掌握文化与翻译的关系、跨文化翻译的方法(异化、归化)。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委婉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数字的文化内涵与翻 译、 动植物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典故的文化内涵与翻译、商贸文化与翻译、跨 文化转换的策略:归化、异化、灵活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把握运用跨文化翻译策略 (三) 思考与实践 布置针对文化翻译的汉英翻译练习,主要强调语言文化的转换,让学生了 解文化因素的具体翻译技巧,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力。以中国政 府工作报告的汉英翻译实践为例,考察一些中国文化专有项的英译特征,以构
建正面的国家形象;用莫言小说中的乡士语言翻译为案例,解释中国当代小说 的乡土语言的翻译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四章逻辑、修辞与翻译 (一)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翻译中的文法、逻辑与修辞、修辞的功能及其再现技巧。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文法与翻译、逻辑与翻译 2.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逻辑与语法、逻辑与行文、视角转换(正反、转换主语、句式等)、修辞 与用词、修辞选词与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使译文符合文法与逻辑,使译文连贯、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比喻、拟人、夸张、设问、排比、借代等常见修辞的翻译、翻译策略(保留 修辞结构、变异)十多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讲解和练习隐喻、夸张、委婉、矛盾修辞法、排比,反复、倒装、双关等修 辞: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灵活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运用翻译技巧修辞及其功能, (三)思考与实践 有针对性地安排汉英修辞翻译练习,以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 力。例如,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修辞格翻译为案例,分析政治话语中 的修辞格翻译特征,解析如何体现文化自信的翻译方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五章词语翻译 一)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英词语的对比规律、短语的翻译、习语的翻译、专有名词 的翻译、拟声词的翻译、颜色词的翻译、叠词的翻译、文言虚词的翻译。 (仁)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建正面的国家形象;用莫言小说中的乡土语言翻译为案例,解释中国当代小说 的乡土语言的翻译特征。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 四章 逻 辑、修辞与翻译 (一 ) 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翻译中的文法、逻辑与修辞、修辞的功能及其再现技巧。 (二 )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文法与翻译、逻辑与翻译 2.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逻辑与语法、逻辑与行文、视角转换(正反、转换主语、句式等)、修辞 与用词、修辞选词与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使译文符合文法与逻辑,使译文连贯、符合译文的表达习惯。 第二节 1. 主要内容 比喻、拟人、夸张、设问、排比、借代等常见修辞的翻译、翻译策略(保留 修辞结构、变异)十多种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讲解和练习隐喻、夸张、委婉、矛盾修辞法、排比,反复、倒装、双关等修 辞;翻译的方法直译、意译、灵活翻译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运用翻译技巧修辞及其功能。 (三 ) 思考与实践 有针对性地安排汉英修辞翻译练习,以提高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应用能 力。例如,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修辞格翻译为案例,分析政治话语中 的修辞格翻译特征,解析如何体现文化自信的翻译方式。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课堂讨论。 第 五章 词 语翻译 (一) 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英词语的对比规律、短语的翻译、习语的翻译、专有名词 的 翻译、拟声词的翻译、颜色词的翻译、叠词的翻译、文言虚词的翻译。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
汉英词语对比、汉英词义关系、词语翻译、短语翻译、习语的翻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词多义、同义词、抽象性词语、量词、文言虚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 法、音译意译结合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处理词义的抽象具体之间的转换。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专有名词的翻译、声音词的翻译、颜色词的翻译、叠词的翻译,词义选择 词义搭配、词义引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代词短语、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固定结构,四字词 组的翻译,文化色彩词的再现、语体色彩的再现、感情色彩的再现、特定语境中 的词语意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专有名词、声音词、颜色词、叠词的翻译。 (三)思考与实践 布置一段课后汉英翻译练习,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实习机会。以A Cultur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文化五百条(Liwei Jiao).中的中国 成语、习语的翻译为例,结写中国文化专项的翻译:利用鲁绣文化介绍的汉英文 本,分析中国民俗风情的翻译策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 第六章句子翻译 (一)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英句子的特点、句子的言内意义、单句、复合句、语序调整, 汉英典型句式的翻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汉英句子的特点、句子的言内意义、主语、谓语的翻译:主谓谓语句、连谓 句、兼语句、被动句的翻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主语的翻译、谓语的选择:主谓谓语句、连谓句、兼语句、被动句中的谓语 选择及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汉语句子与英语句子的区别以及在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汉英词语对比、汉英词义关系、词语翻译、短语翻译、习语的翻译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一词多义、同义词、抽象性词语、量词、文言虚词、直译法、意译法、音译 法、音 译意译结合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如何处理词义的抽象具体之间的转换。 第二节 1.主要内容 专有名词的翻译、声音词的翻译、颜色词的翻译、叠词的翻译, 词义选择、 词义搭配、词义引申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代词短语、介词短语、副词短语、固定结构,四字词 组的翻译,文化色彩词的再现、语体色彩的再现、感情色彩的再现、特定语境中 的词语意义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掌握专有名词、声音词、颜色词、叠词的翻译。 (三) 思考与实践 布置一段课后汉英翻译练习,提供学生实践操作的实习机会。 以 A Cultural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文化五百条 (Liwei Jiao)中的中国 成语、习语的翻译为例,结写中国文化专项的翻译;利用鲁绣文化介绍的汉英文 本,分析中国民俗风情的翻译策略。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讲练结合。 第 六章 句 子翻译 (一) 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汉英句子的特点、句子的言内意义、单句、复合句、语序调整, 汉英典型句式的翻译。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 汉英句子的特点、句子的言内意义、主语、谓语的翻译;主谓谓语句、连谓 句、兼语句、被动句的翻译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主语的翻译、谓语的选择:主谓谓语句、连谓句、兼语句、被动句中的谓语 选择及翻译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汉语句子与英语句子的区别以及在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