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分) 城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 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19.D(3分)20.BC(4分,各2分)21.①分别已有两年,千里外约定的话,你为什 么对它这样确信呢?②你给我料理完丧事,多余的银两就送给你了。(4分,各2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22.范式:履行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李 勉:将朋友赠送的料理丧事多余的银两归还给朋友的兄弟,可见其不为钱财而重情义。(4 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2分。意思符合即可)(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 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3 分。白诗分析1分,曾诗分析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十六、(09浙江丽水) (一)(4分)泛吴淞江 宋」王禹俩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惟有鹭鸶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1)_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_(2)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分) 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分) (二)(9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22.范式和李勉都看重友情,但在具体表现上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 分) 2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5 分) 城 南 宋·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1)一、二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 妙。请就此作比较赏析。 19.D(3 分) 20.BC(4 分,各 2 分) 21.①分别已有两年,千里外约定的话,你为什 么对它这样确信呢? ②你给我料理完丧事,多余的银两就送给你了。 (4 分,各 2 分。 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2.范式:履行两年前的探访约定,可见其言而有信。李 勉:将朋友赠送的料理丧事多余的银两归还给朋友的兄弟,可见其不为钱财而重情义。 (4 分,各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3.(1)雨量之大,雨势之猛。 (2 分。意思符合即可) (2)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青草 顽强的生命力;曾巩的诗则通过与“桃李花开尽”作对比,突出了青草难以摧毁的精神。 (3 分。白诗分析 1 分,曾诗分析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十六、(09 浙江丽水) (一)(4 分)泛吴淞江 [宋] 王禹偁 苇蓬疏薄漏斜阳,半日孤吟未过江。 惟有鹭鸶①知我意,时时翘足对船窗。 【注】①鹭鸶:白鹭,羽毛白色,腿很长,能涉水捕食鱼、虾等。 15.诗中 (1) 一词写出了天色已晚, (2) 一词则强调了诗人泛江已久。(2 分) 16.“惟有鹭鸶知我意”中的“我意”指的是什么?(2 分) (二)(9 分)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 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 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连月不开 (2)忧谗畏讥 (3)沙鸥翔集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19.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3 分) (三)(7分) 不责僮婢(节选)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 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日: 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 谢罪。城日:“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1)向取白衫且止 (2)潜觉其故 (3)奴以米易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终不扬其过也 22.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2分) (一)(4分)15.(1)斜阳(2)半日(2分,每空1分)1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 苦闷的心境。(2分,意对即可) 二)(9分)17.(1)放晴(2)说别人坏话(说坏话)(3)鸟停息在树上(栖息)(4) 朝廷(4分,每词1分)18.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分)19.有必要具备“古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 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连月不开. (2)忧谗.畏讥 (3)沙鸥翔集.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微斯人,吾谁与归? 19.距离范仲淹近千年的现代人,是否还有必要具备“古仁人之心”?请阐述你的看法。(3 分) (三)(7 分) 不责僮婢(节选)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 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 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 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 分) (1)向.取白衫且止 (2)潜.觉其故 (3)奴以米易. 酒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 分) 终不扬其过也。 22.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2 分) (一)(4 分)15.(1)斜阳 (2)半日(2 分,每空 1 分) 16.“我意”指的是诗人孤寂、 苦闷的心境。(2 分,意对即可) (二)(9 分)17.(1)放晴 (2)说别人坏话(说坏话) (3)鸟停息在树上(栖息) (4) 朝廷(4 分,每词 1 分) 18.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 分)19.有必要具备“古
仁人之心”。(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 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 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 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3分,要求从“旷达胸怀”和“崇高抱负”两方面回答 只写一方面得2分) (三)(7分)20.(1)先前,原先(刚才)(2)暗中(3)交换(3分,每词1分)21.(唐 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分,意对即可)22.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 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 再次犯错。(2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十七、(09浙江嘉兴)(一)(4分) 晓过鸳湖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2)岸欲平。长水塘(3)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 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⑧长水 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5,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 16,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2分) (二)(12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堵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戚于其上。属予作丈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共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共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9、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 你有何评价T(4分) (三)(9分) 进士不读《史记》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 《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 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仁人之心”。(1)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 面对,练就一颗坚强的心才能立于竞争前列;(2)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发展年代,但是还会面 临许多困难,需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先,享乐在后,只有这样,才能让 我们的民族立于国际强林之中。(3 分,要求从“旷达胸怀”和“崇高抱负”两方面回答, 只写一方面得 2 分) (三)(7 分) 20.(1)先前,原先(刚才)(2)暗中 (3)交换(3 分,每词 1 分) 21.(唐 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 分,意对即可) 22.示例 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 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 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 再次犯错。(2 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十七、(09 浙江嘉兴)(-)(4 分) 晓过鸳湖 查慎行① 晓风催我挂忱符,绿涨春芜⑵岸欲平。 长水塘⑶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 ④城。 [注释]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⑧长水 搪: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5,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 分) 16,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 (2 分) (二)(12 分)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堵 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戚于其上。属予作丈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 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 则忧共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共必曰“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微斯人,吾谁与归? 19、文中“庙堂”、“江湖”分别指什么?对于“古仁人”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态度, 你有何评价Υ (4 分) (三)(9 分) 进士不读《史记》 王士祯 宋荔裳方伯①在塾读书时,有岸然而来者,则一老甲榜②也。问:“小儿读何书?”以 《史记》对。问:“何人所作?”曰:“太史公。”问:“太史公是何科进士?”曰:“汉太史, 非今进士也。”递取书阅之,不数行,辄弃去,曰:“亦不见佳,读之何益?”乃昂然而出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 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3分) (一)(4分) 15,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16,“香”、“过”, 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或“莱花”,用最寻常的莱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 (二)(12分) 17。(1)通“俱”,全、皆(2)优美的、好的(3)各种景象(4)向南直到18。(1)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19。①“庙堂”指 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 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 (三)(9分) 20、(1)回答(2)于是(3)几2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22 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十八、(09浙江金华)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3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例句 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注释]①宋荔裳:宋琬,号荔裳,清初散文家。方伯:明清时对布政使(官职)的称呼。 ②清朝科举制度中进士的别称。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 分) (1)以《史记》对 (2)遂取书阅之 (3)不数行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 分) 亦不见佳,读之何益? 22、本文刻画的老甲榜形象和我们课本中学到的哪一人物相似?请举一例.简要说明理由。 (3 分) (—)(4 分) 15,描绘了春天的早晨嘉兴城外春风和畅、春水荡漾、春草繁茂的景象。 16,“香”、“过”, 写出了菜花之茂盛,香气之浓郁。(或“莱花”,用最寻常的莱花写出了诗人朴实的内心。) (二)(12 分) 17。(1)通“俱”,全、皆 (2)优美的、好的 (3)各种景象 (4)向南直到 18。(1)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19。①“庙堂”指 朝廷(或:在朝、为官),“江湖”指民间(或:在野、为民)。②值得肯定:不管是为官为 民,都应关心国事,心系天下;不予肯定:其一味宣扬忠君的思想和态度有历史局限。 (三)(9 分) 20、(1)回答(2)于是(3)几 21、也不见得有什么好,读它有什么用处呢? 22、 ‘范进(或“孔乙己”),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十八、(09 浙江金华)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 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 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6.请解释下面卡片中加点词的词义。(3 分) 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词 序号 例句 词义 亡 ① 河曲智叟亡.以应 ②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③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