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 用 抒发对友人绵绵不 尽的深情;李商隐在《无题》诗中用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 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分) 1.(每小题1分,共3分)(1)蕃:多(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2.(4 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 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分)3.(5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 波逐流的态度。(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 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分)4.(8分)不求富 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2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2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1分:默写题每空1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 空不得分。) 六.(09北京怀柔)(共8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10-12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 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1)齐师伐我伐: (2)牺牲玉帛牺牲 (3)小大之狱狱: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分) (1)肉食者鄙翻译 (2)可以一战翻译 (3)一鼓作气翻译: 12.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分) 10.答案:(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11.答案:(1) 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 仗。(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 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 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格。 在我国很多古诗词中,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对友人绵绵不 尽 的 深 情 ; 李 商 隐 在 《 无 题 》 诗 中 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坚贞的爱情;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 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8 分) 1.(每小题 1 分,共 3 分)(1)蕃:多 (2)亵:亲近而不庄重(3)宜:应当 2. (4 分)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 分)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 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2 分) 3. (5 分)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 波逐流的态度。(1 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 分)周敦颐强调 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2 分) 4. (8 分)不求富 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2 分)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2 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 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 春泥更护花(2 分)(第一空两个要点各 1 分;默写题每空 1 分,每句出现一个错别字,该 空不得分。) 六.(09 北京怀柔)(共 8 分)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 10—12 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 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必以信。”对曰:“小 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 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间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 分) (1)齐师伐我 伐: (2)牺牲玉帛 牺牲: (3)小大之狱 狱: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3 分) (1)肉食者鄙 翻译: (2)可以一战 翻译: (3)一鼓作气 翻译: 12. 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2 分) 答: 10.答案:(1)讨伐,进攻(2)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3)案件 11.答案:(1) 居高位、享厚禄的贵族官僚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 仗。 (3)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12.答案:表现曹刿“远谋”的 地方有:在战争之前,曹刿就预见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实战过程中,不急于进攻和 追击,表现了他在战略上的深谋远虑。评分:战争之前、实战过程中两个要点各 1 分
七.(09北京燕山)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9-12题。(6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1分) 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分) (1)云归而岩穴暝 (2)佳木秀而繁阴 暝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分) 9.B:1分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1分,每空0.5分)11.译文:早 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分)12.滁 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分) 八.(09山东威海)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阅读理解(46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七.(09 北京燕山)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第 9—12 题。(6 分)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 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 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③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 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9.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 分) A.临.溪而渔 身临.其境 B.山间之朝暮. 暮.色苍茫 C.杂然而前陈. 推陈.出新 D.觥筹.交错 一筹.莫展 10.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 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2)佳木秀.而繁阴 秀: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翻译: 12.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②段的段意。(2 分) 答: 9.B ; 1 分 10.①暝:昏暗;②秀:滋长。(共 1 分,每空 0.5 分) 11.译文:早 晨到这里游玩,傍晚回去,欣赏四季不同的景色,乐趣是无穷尽的啊。(2 分) 12.滁 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2 分) 八.(09 山东威海)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 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 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 分)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 ②期年之后: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 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 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ll、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未尝苟且 ②或答人简札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7.(每题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 色所感染(能写岀春日景色得1分,简单描述得2分)。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 愉悦的心境(1分),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1分)。 8、①偏爱②满一年(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 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 分)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 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3分,意思对即可)。 ll①随便马虎②有时(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 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13.本段文字赞扬 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 九.(09山东德州)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 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 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 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 分) (二)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 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每题 2 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①诗人被云淡风轻、春花烂漫的春日景 色所感染(能写出春日景色得 1 分,简单描述得 2 分)。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轻松、欢乐、 愉悦的心境(1 分),从“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的诗句中可以看出来(1 分)。 8、①偏爱 ②满一年(每题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9、能在公共场合批评议论我的 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2 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 1 分)10、因为写了后者,齐威王的一个“善”字就抵得了一大段描写。这一略一详,略得余 味无穷,详得具体生动(3 分,意思对即可)。 11.①随便 马虎 ②有时 (每题 1 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 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 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 1 分) 13.本段文字赞扬 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 分,意思对即可)。 九.(09 山东德州) (一)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 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 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 分)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王之蔽甚矣 ②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分)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Φ以银碧,垂翡翠之纶ρ,其持竿处位即是③ 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日:“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注释】①错:镶嵌。②纶:钓鱼绳。③是:正确 12.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错以银碧 D.醒能述 以文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然其得鱼不几矣 14.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7.答案: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评分:每个要点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8.答 案:“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①受蒙蔽②间或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10.答案:全国的老百姓没 有不有求于您的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 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 12.答案:B评分:答对得2分。13.答案:即使这样钓到的鱼也不多。评分:共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 间 进 ; 期 年 之 后 , 虽 欲 言 , 无 可 进 者 。 ——《邹忌讽齐王纳谏》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① 王之蔽.甚矣 ② 时时而间.进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邹忌劝谏齐威王的高明之处在哪里?(2 分) (三) 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①以银碧,垂翡翠之纶②,其持竿处位即是③, 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 注释】① 错:镶嵌。 ② 纶:钓鱼绳。 ③ 是:正确。 12.下列语句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错以.银碧 D.醒能述 以.文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然其得鱼不几矣。 14.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 分) 7.答案:颜色浅黄,形态纤长、轻柔。 评分:每个要点 1 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8.答 案:“引”字照应了“百尺”一词,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倒影相连的画面,优美而有动感。 评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① 受蒙蔽 ② 间或 评分:每小题 1 分,共 2 分。10.答案:全国的老百姓没 有不有求于您的。 评分:共 2 分。意思对即可。11.答案: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 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评分:共 2 分。意思对即 可。 12. 答案:B 评分:答对得 2 分。13.答案:即使这样钓到的鱼也不多。 评分:共 2 分
意思对即可。14.答案: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 可 十.(09辽宁沈阳)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 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 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 坚忍不拔的意志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9-14题。(17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剌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诚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7.C 8诚:的确,实在间:偶尔9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2)能够在公 共场合指责讽刺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10.写邹忌入朝讽谏和齐王纳谏后的效 果 十一、(09山东济宁) (一)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意思对即可。14. 答案:做事情不能片面追求形式,要讲究实效。评分:共 2 分。意思对即 可。 十.(09 辽宁沈阳)7.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 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二惆怅的心情, 涵义十分丰富。 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 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 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 坚忍不拔的意志。 (一)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 9-14 题。(17 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诚: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 分) 7.C 8.诚:的确,实在 间:偶尔 9.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严重了。(2)能够在公 共场合指责讽刺寡人,让我听到的,得下等奖赏。 10.写邹忌入朝讽谏和齐王纳谏后的效 果。 十一、(09 山东济宁) (一)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 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