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级) 专业名称园艺技术 专业代码410105 制订部门生物技术系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制
1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21 级) 专 业 名 称 园艺技术 专 业 代 码 410105 制 订 部 门 生物技术系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制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园艺技术 专业代码:410105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有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园艺技术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园艺技术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 所属专业大类所属专业 对应行业主要职业类别 主要岗位类别 职业资格证书或 (代码) 类(代码) (代码) (代码) (成转术缅域) 技能等级证书举 农业生产人员 农业(01 (50100)林业 农、林、牧 林业(02) 生产人员 植保员证 农业类 渔业生产及辅 农林牧渔(41) (4101) (50200) 助人员 计算机等级证 (50000) 农业生产资料 英语等级订 务业(05 营销 农产品营销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适用观赏园艺、蔬菜生产、果树生产、园林绿化等行业发展的需 求,面向园艺生产、园林绿化、农业科技推广等职业群,培养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 够从事具有农场管理、果园技术员等工作,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 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2
2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园艺技术 专业代码:410105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园艺技术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 园艺技术专业职业面向一览表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 业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本专业适用观赏园艺、蔬菜生产、果树生产、园林绿化等行业发展的需 求,面向园艺生产、园林绿化、农业科技推广等职业群,培养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能 够从事具有农场管理、果园技术员等工作,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工匠精神 和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所属专业大类 (代码) 所属专业 类(代码) 对应行业 (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 (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 (或技术领域) 职业资格证书或 技能等级证书举 例 农林牧渔(41) 农业类 (4101) 农业(01) 林业(02) 农、林、 牧、渔服 务业(05) 农、林、牧、 渔业生产及辅 助人员 (50000) 农业生产人员 (50100)林业 生产人员 (50200) 农业生产资料 营销 农产品营销 植保员证 计算机等级证 英语等级证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 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 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我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 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 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 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 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提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 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掌握思想道德、哲学、政治、法律法规知识。 (2)熟悉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3)有一定的体有和军事基本知识。 (4)掌握主要园艺作物基地建设、栽培、育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和贮藏加 工的基本理论知识。 (5)掌握主要园艺作物无土栽培和产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农业行业管理、营销及技术推广知识。 (7)了解园艺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 3.能力 (1)掌握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能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获取专业信息,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能熟练操控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及设施、设备 (3)具备园艺作物基地建设、栽培、育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和贮藏加工 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备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营销及管理能力 (5)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本领, 3
3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 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 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 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 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 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 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 自我管理能力。 2.知识 (1)掌握思想道德、哲学、政治、法律法规知识。 (2)熟悉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网络应用基本知识。 (3)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 (4)掌握主要园艺作物基地建设、栽培、育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和贮藏加 工的基本理论知识。 (5)掌握主要园艺作物无土栽培和产品安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农业行业管理、营销及技术推广知识。 (7)了解园艺产业发展方向和趋势。 3.能力 (1)掌握一定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2)能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获取专业信息,具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能熟练操控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及设施、设备。 (3)具备园艺作物基地建设、栽培、育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设施栽培和贮藏加工 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备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营销及管理能力。 (5)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本领
(6)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7)其有创新创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个性培养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为公 共课、专业核心课、其他专业课、实训实习课、公共选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等模块。公共基础课主 要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能 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部分公共基础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如劳动教有、创新创 业教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学期,是形成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最重要课程: 其他专业课则是对专业核心课的有益辅助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实训实习课中的 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期,顶岗实习安排在六学期,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实际工作的综合运用,也是专业教育在校外的延续,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以 及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课主要安排专业外的拓展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二)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如表二所示。 表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1 军事理论 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国防意识。了解 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 爱国主义热情。 本课程通过共同条例教育,分队的队列动作等,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顾强 2 军事技能 拼博的锆神,促讲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使增强国防观念、 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 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本课程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毛泽东思想 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希助学生系统等 3 和中国特色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 社会主义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 论体系概论 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鱼社会主义为重占,把 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 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4 (6)独立思考、逻辑推理、信息加工能力。 (7)具有创新创业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 本专业以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了工学结合、学做一体、个性培养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分为公 共课、专业核心课、其他专业课、实训实习课、公共选修课以及专业选修课等模块。公共基础课主 要安排在第一、二学期完成,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社会,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能 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好基础。部分公共基础课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如劳动教育、创新创 业教育。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安排在第三、四学期,是形成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最重要课程; 其他专业课则是对专业核心课的有益辅助和补充,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实训实习课中的 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第五学期和第六期,顶岗实习安排在六学期,是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在实际工作的综合运用,也是专业教育在校外的延续,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能力和职业工作能力,以 及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选修课主要安排专业外的拓展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 面和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养。 (二)公共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如表二所示。 表二 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1 军事理论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接受国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树立革命英雄 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性、纪律性,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技能。 主要内容为:了解我国近代国防史和世界军事形势,增强国防意识。了解 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现代战争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 爱国主义热情。 2 军事技能 本课程通过共同条例教育,分队的队列动作等,掌握基本的军事技能, 培养良好的军人素质和作风。增强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吃苦耐劳和顽强 拼搏的精神,促进校纪校风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使增强国防观念、 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 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3 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 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 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 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本课程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 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把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
序号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怎样解决中国革 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问颗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 业怎样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在承前启后中 诗续向前推进: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氏 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品的思相品旗课程,主要句括政治教有、思相 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 “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 帮助 思想道德修 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士义信念, 养与法律基 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 础 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 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 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 认清形势和任务,握时代的脉拇,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 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课程内容 5 形势与政策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 童、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有,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 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 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英语 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 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 6 英语 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掌握3500 个英语单词 在口语 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中熟练运用 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 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一般性话 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米职业相关的应用文。 本课程中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在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 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休能动性,为终身休有打下其础。通过误程学习,学生将增程体能 体育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有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 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 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有素养。 通过对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立体前屈、立定跳远、50米、1 8 体有测试 分钟仰卧起坐 (女) 引体向 上(男)、800米跑(女) 、1000米跑(男 等的测试,对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评价,以指导学生科学开
5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学内容及要求 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怎样解决中国革 命、建设、改革各个阶段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怎样在继往开来中不断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在承前启后中 持续向前推进;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对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 4 思想道德修 养与法律基 础 本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思想品德课程,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 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贯彻 落实“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大 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继 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培育各种道德素质,提高法 律素养、自觉遵纪守法,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和法制观,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现中国梦的伟 大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5 形势与政策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 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时代的脉搏, 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 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课程内容 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通过适时地进行形势政 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及时 了解和正确对待国内外重大时事,使学生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下有坚定的立 场、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适应能力。 6 英语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侧重职场环境中英语 实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同时,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 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 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掌握 3500 个英语单词,在口语 和书面写作时加以熟练运用;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能在职场中熟练运用 所学知识;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和陈述;能 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能就一般性话 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 7 体育 本课程中身体素质锻炼贯穿始终,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在运动参与、 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中有所提高,掌 握科学锻炼的基本知识、技术,培养其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以充分发挥学 生的主体能动性,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增强体能, 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 生活方式;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提高与 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8 体育测试 通过对学生身高、体重、肺活量、坐立体前屈、立定跳远、50 米、1 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800 米跑(女)、1000 米跑(男) 等的测试,对学生体质状况和体育锻炼效果进行评价,以指导学生科学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