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b中说明当入射的平行光束垂直于方解石表面时,一束折射光。仍沿原方向在晶体 内传播,这束光遵从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简称。光)。另一束折射光在晶体内偏离原 来的传播方向。对于这束光来说,入射时即使入射角1=0,折射角1,≠0,而从品体出射 时1,≠0,i,=0。显然这是违背折射定律的,这一束光称为非常光,简称e光。 此外当入射角改变时,。光的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保持不变,且入射面和折射 面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光的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之比,不是一个常数,且在一般 情况下,©光不在入射面内。它的折射角以及入射面和折射面之间的夹角,不仅和原来的入 射光线的入射角有关,而且还和晶体的取向有关。 二、光轴与主裁面 晶体内存在一些特殊的方向,沿若这些方向传播的光并不发生双折射,即。光和ε光的 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都一样。在品体内平行于这些特殊方向的任何直线叫做晶体的光轴,光 轴仅标志一定的方向,并不限于某一条特殊的直线。 只有一个光轴的品体叫做单轴晶体,有两个光轴的晶体叫双轴品体(本章讨论单轴品 体)。 单轴晶体(方解石、石英),双轴晶体(云母、硫磷、黄玉)。 在单轴晶体中,定义包含晶体光轴和一条给定光线的平面,叫做与这条光线相对应的 晶体的主截面。(0光主截面,e光主截面)。 用检偏器来观察时,可以发现。光和©光都是平面偏振光,0光的振动面垂直于自己的 主截面,©光的振动平行于自己的主截面。仅当光轴位于入射面内时,这两个主截面才严格 地互相重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主截面之间的夹角很小,因而。光线和ε光线的振 动面几乎互相垂直。 三、0光和e光的相对强度 不论是自然光,还是平面偏振光,当它们入射到单轴晶体时,一般来说都会产生双折 射,只是自然光入射的情况下,0光和©光的振幅相同,而平面偏振光入射时,0光、©光 的振幅不一定相同,随若品体方向的改变,它们的振幅也发生变化。 A。=Asin A.=Acos0 1。=n。Ag=n。A2sin2 1.=n,(a)A2 =n(a)A2 cos20 相对强度为
图 b 中说明当入射的平行光束垂直于方解石表面时,一束折射光 o 仍沿原方向在晶体 内传播,这束光遵从折射定律,称为寻常光(简称 o 光)。另一束折射光 e 在晶体内偏离原 来的传播方向。对于这束光来说,入射时即使入射角i1 0 ,折射角i2 0,而从晶体出射 时i1 0,i2 0。显然这是违背折射定律的,这一束光称为非常光,简称 e 光。 此外当入射角改变时,o 光的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保持不变,且入射面和折射 面始终保持在同一平面内。e 光的入射角正弦和折射角正弦之比,不是一个常数,且在一般 情况下,e 光不在入射面内。它的折射角以及入射面和折射面之间的夹角,不仅和原来的入 射光线的入射角有关,而且还和晶体的取向有关。 二、光轴与主截面 晶体内存在一些特殊的方向,沿着这些方向传播的光并不发生双折射,即 o 光和 e 光的 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都一样。在晶体内平行于这些特殊方向的任何直线叫做晶体的光轴,光 轴仅标志一定的方向,并不限于某一条特殊的直线。 只有一个光轴的晶体叫做单轴晶体,有两个光轴的晶体叫双轴晶体(本章讨论单轴晶 体)。 单轴晶体(方解石、石英),双轴晶体(云母、硫磺、黄玉)。 在单轴晶体中,定义包含晶体光轴和一条给定光线的平面,叫做与这条光线相对应的 晶体的主截面。(o 光主截面,e 光主截面)。 用检偏器来观察时,可以发现 o 光和 e 光都是平面偏振光,o 光的振动面垂直于自己的 主截面,e 光的振动平行于自己的主截面。仅当光轴位于入射面内时,这两个主截面才严格 地互相重合,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两个主截面之间的夹角很小,因而 o 光线和 e 光线的振 动面几乎互相垂直。 三、o 光和 e 光的相对强度 不论是自然光,还是平面偏振光,当它们入射到单轴晶体时,一般来说都会产生双折 射,只是自然光入射的情况下,o 光和 e 光的振幅相同,而平面偏振光入射时,o 光、e 光 的振幅不一定相同,随着晶体方向的改变,它们的振幅也发生变化。 cos sin A A A A e o 2 2 2 2 2 2 ( ) ( ) cos sin I n A n A I n A n A e e e e o o o o 相对强度为 2 ( ) tg n n I I e o e o
a为e光传播速度和光轴的夹角。从晶体到空气后就没有o光e光之分了,它们的相对 光强度为 大=g0 §5一4光在晶体中的波面 关于单轴品体内双折射现象的解释,首先是惠更斯于1690年在他的《论光》一书中提 出的,他假设在品体中一个发光点发出的。光的波面是球面,©光的波面是旋转椭球面,惠 更斯的假设符合于现代关于光的本性和品体结构的概念。 晶体的各向异性不仅表现在它的宏观性质上(如弹性、热膨胀等)同时也表现在它的 微观结构上。构成晶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可以认为是各异性的振子,它们在三个完全一定 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三个一般说来不同的固有频率®,®,和0,。根据光的电磁学说, 可以认为当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中的带电粒子将在光的高变电场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其频 率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若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同第一个方向相重合,则粒子作稳定受迫振动, 其振动位相与),有关。这种振动将发出频率和入射光须率相同的次波,次波叠加而形成折 射波。所以折射波中振动方向不同的成份具有位相不同的传播速度。 对于单轴品体,三个因有频率中有两个相同,令平行于这种品体的光轴方向的固有振 动频率为。,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因有频率为02,设想在单轴晶体中有一发光点C。 a ( 图5-8 首先研究自发光点发出的,振动方向垂于主截面的所有光线在这主截面内沿着任何方 向传播的光都将使振子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振动,与同一个固有频率⊙,有关,因而有相 同的速度。由此可见,振动方向垂直于主截面的光是。光,它们沿着一切方向传播的速 度都相同。将该图绕通过C点的光轴转过180,即得从发光点C发出的0光的波面,它是
为 e 光传播速度和光轴的夹角。从晶体到空气后就没有 o 光 e 光之分了,它们的相对 光强度为 2 tg I I e o §5—4 光在晶体中的波面 关于单轴晶体内双折射现象的解释,首先是惠更斯于 1690 年在他的《论光》一书中提 出的,他假设在晶体中一个发光点发出的 o 光的波面是球面,e 光的波面是旋转椭球面,惠 更斯的假设符合于现代关于光的本性和晶体结构的概念。 晶体的各向异性不仅表现在它的宏观性质上(如弹性、热膨胀等)同时也表现在它的 微观结构上。构成晶体的原子、离子或分子可以认为是各异性的振子,它们在三个完全一定 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具有三个一般说来不同的固有频率1 , 2 和 3 。根据光的电磁学说, 可以认为当光通过物质时,物质中的带电粒子将在光的高变电场作用下发生受迫振动,其频 率和入射光的频率相同。若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同第一个方向相重合,则粒子作稳定受迫振动, 其振动位相与1 有关。这种振动将发出频率和入射光频率相同的次波,次波叠加而形成折 射波。所以折射波中振动方向不同的成份具有位相不同的传播速度。 对于单轴晶体,三个因有频率中有两个相同,令平行于这种晶体的光轴方向的固有振 动频率为1 ,垂直于光轴方向的固有频率为 2 ,设想在单轴晶体中有一发光点 C。 图 5-8 首先研究自发光点发出的,振动方向垂于主截面的所有光线在这主截面内沿着任何方 向传播的光都将使振子在垂直于光轴的方向上振动,与同一个固有频率 2 有关,因而有相 同的速度 u0。由此可见,振动方向垂直于主截面的光是 o 光,它们沿着一切方向传播的速 度都相同。将该图绕通过 C 点的光轴转过 180o ,即得从发光点 C 发出的 o 光的波面,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