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临床表现
四、临床表现
(一)首发症状 50~60%患者首先眼外肌受累,1981年 Grob报道首发眼睑下垂25%,复视25%。 首发为肢体无力如下,下肢无力13%, 上肢无力3%。 首发为延髓肌受累如下,表情呆板、面 颊无力3%,构音困难、进食呛咳1%
(一)首发症状 ◼ 50~60%患者首先眼外肌受累,1981年 Grob报道首发眼睑下垂25%,复视25%。 ◼ 首发为肢体无力如下,下肢无力13%, 上肢无力3%。 ◼ 首发为延髓肌受累如下,表情呆板、面 颊无力3%,构音困难、进食呛咳1%
(二)临床特点 (1)肌无力一般只累及随意肌<骨骼肌> ②2肌无力症状呈波动性<朝轻暮重;疲劳、活 动、发热则加重;休息、胆碱脂酶抑制剂可缓 解 ■(3)肌腱反射开始正常,反复叩击则肌腱反射迅 速减弱。而受累肌则开始即可能减弱 (4)经过较长时间<一般3年>,可发生自行部分 缓解,但完全缓解少见 (5受累骨骼肌分布不能按神经支配来解释 (6)每一病例的肌无力的分布可不对称及程度可 不相同
(二)临床特点 ◼ ⑴ 肌无力一般只累及随意肌<骨骼肌> ◼ ⑵ 肌无力症状呈波动性<朝轻暮重;疲劳、活 动、发热则加重;休息、胆碱脂酶抑制剂可缓 解> ◼ ⑶ 肌腱反射开始正常,反复叩击则肌腱反射迅 速减弱。而受累肌则开始即可能减弱 ◼ ⑷ 经过较长时间<一般3年>,可发生自行部分 缓解,但完全缓解少见 ◼ ⑸受累骨骼肌分布不能按神经支配来解释 ◼ ⑹每一病例的肌无力的分布可不对称及程度可 不相同
五、临床分型
五、临床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