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城市道路的缘石转角最小半径:城市道路单、双幅路交叉口的缘石转角最小半径见表8一9,城市道路三、四幅路交叉口的缘石转角最小半径应满足非机动车行车要求。交叉口缘石转角最小半径表7-9右转弯设计速度30252015(km/h)交叉口缘石转角半径33~3820~2510~155~10各级公路平面交叉口的转弯设计以16m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控制设计。鞍式列车在各种转弯速度情况下,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最小半径如表8一10。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最小半径表7一10速度202530506070≤1540(km/h)最小半径15~20~1530456075902030(m)最小超高32222456(%)最大超高一般值:6,绝对值:8(%)公路交叉口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线形应符合车辆转弯时的行迹。简单的非渠化交叉口中,在半挂车比例很小(小于10%)的情况下,可在相交的路面边缘设一半径不小于15m的圆曲线或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以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时,相交路面的边缘应采用图8一16所示的复曲线,相应半径R、R,的取值见表8-11所示。16
16 城市道路的缘石转角最小半径: 城市道路单、双幅路交叉口的缘石转角最小半径见表 8-9,城市道路三、四幅路交叉口的缘 石转角最小半径应满足非机动车行车要求。 交叉口缘石转角最小半径 表 7-9 右转弯设计速度 (km/h) 30 25 20 15 交叉口缘石转角半径 33~38 20~25 10~15 5~10 各级公路平面交叉口的转弯设计以 16m 总长的鞍式列车进行控制设计。鞍式列车在各种转弯 速度情况下,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最小半径如表 8-10。 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最小半径 表 7-10 速 度 (km/h) ≤15 20 25 30 40 50 60 70 最小半径 (m) 15 15~ 20 20~ 30 30 45 60 75 90 最小超高 (%) 2 2 2 2 3 4 5 6 最大超高 (%) 一般值: 6,绝对值: 8 公路交叉口转角曲线路面内缘的线形应符合车辆转弯时的行迹。 ⚫ 简单的非渠化交叉口中,在半挂车比例很小(小于 10%)的情况下,可在相交的路面边 缘设一半径不小于 15m 的圆曲线或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 以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时,相交路面的边缘应采用图 8-16 所示的复曲线,相应半径 R1、 R2 的取值见表 8-11 所示
R,、R,的取值表7-11R△(°)R,Ai188070~7453°30~58°50178075~8458°55~6800168085~9169°00'~75°00158092~9976°00'~83°001490100~11084°00~95°00本节小结(1)视距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确定停车视距S、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从最危险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S、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2)识别距离随交通管制条件而异。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在公路上识别时间可取10s;在城市道路上识别时间可取6s;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识别时间按2s计算:(B 计算确定。(3)城市道路交叉口缘石转角最小半径,可按式R=R-+F(2思考题1.十字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2.T形(或Y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3.城市道路交叉口缘石转角最小半径的确定。7.4交叉口的拓宽设计本节课时:0.5学时讲课重点:1.右转、左转车道的设置条件;2.右转、左转车道的设置方法:3.右转、左转车道长度的确定:4.右转、左转车道宽度的确定。讲课难点:17
17 R1、 R2 的取值 表 7-11 ( ) R1 R2 1 70~74 18 80 53 30 ~58 50 75~84 17 80 58 55 ~68 00 85~91 16 80 69 00 ~75 00 92~99 15 80 76 00 ~83 00 100~110 14 90 84 00 ~95 00 本节小结 (1)视距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确定停车视距 T S 、找出行车最危险冲突点、从最危险 的冲突点向后沿行车轨迹线各量取停车视距 T S 、连接末端构成视距三角形; (2)识别距离随交通管制条件而异。无信号控制的交叉口,可采用各相交道路的停车视距; 有信号控制的交叉口,使驾驶员能看清交通信号和显示内容,能有足够时间制动减速直至停车, 在公路上识别时间可取 10s;在城市道路上识别时间可取 6s;停车标志控制的交叉口,识别时间 按 2s 计算; (3)城市道路交叉口缘石转角最小半径,可按式 = − + F B R R 2 1 计算确定。 思考题 1. 十字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2. T 形(或 Y 形)交叉口视距三角形绘制的方法和步骤; 3. 城市道路交叉口缘石转角最小半径的确定。 7.4 交叉口的拓宽设计 本节课时:0.5 学时 讲课重点: 1. 右转、左转车道的设置条件; 2. 右转、左转车道的设置方法; 3. 右转、左转车道长度的确定; 4. 右转、左转车道宽度的确定。 讲课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