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溯唐代,敦煌变文是至今还能看到的最早的讲史文本。变文者,变相之文也,就是把史籍 和佛经以及一部分儒学典籍改编为故事,王国维就把变文称为“唐朝通俗小说”,也是注意 到了讲史的文学性。这是历史写作者和讲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必须掌握的叙事技 巧。易中天和于丹都是颇擅此道之人,所以,他们能把历史和典籍讲得跟评书差不多。 2)梅毅:也有一种倾向,在电视媒体上,有些人只是为了讲得有趣,已经把学术的严谨 抛在脑后,并越来越以媚俗为乐。比如有人说卓文君给人当“二奶”,过去可以纳妾,怎会 有“二奶”之说?还有,汉武帝的一个臣子在衣服外面罩了一层轻纱做的袍子,他说别人穿 的是“透视装”,这都哪儿跟哪儿?而这样说的动机就是为了故意讨好普通观众,在一味追 求好看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歪曲有时候到了流俗的地步。 3—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 间记者您觉得大众史学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孟宪实:历史是既往的经历,它不仅仅属于研究者,概括地说它属于全社会共有,是社会 和民族的共同财富。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历史感越强,他们的使命感就会越强。一个 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让全社会都来了解 我们共同的历史,让全社会都拥有一个强烈的历史感、正确的历史观,毫无疑问,这是我们 专业人员的理想,同时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从业者的努力。培养社会的历史观,这是 我们应该具有的责任 (2007-7-18《中国青年报》) 12、第一节访谈中,两位嘉宾回答记者提问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3分) 答:12对比。雷熙把我国史学和其他国家的史学对比,孟宪实把史学热和英语 热相对比(或国人与日本人对唐史的了解相对比),通过对比说明我国出现的大 众史学热只是相对的,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13、本文中加线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中含义是什么?(3分) 答:13、是指讲史者用文学手法把历史和典籍通俗化(改编为故事),吸引公众, 让大众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意思对即可) 14、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大众史学热出现的原因。(3分)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6 上溯唐代,敦煌变文是至今还能看到的最早的讲史文本。变文者,变相之文也,就是把史籍 和佛经以及一部分儒学典籍改编为故事,王国维就把变文称为“唐朝通俗小说”,也是注意 到了讲史的文学性。这是历史写作者和讲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必须掌握的叙事技 巧。易中天和于丹都是颇擅此道之人,所以,他们能把历史和典籍讲得跟评书差不多。 ⑿梅毅:也有一种倾向,在电视媒体上,有些人只是为了讲得有趣,已经把学术的严谨 抛在脑后,并越来越以媚俗为乐。比如有人说卓文君给人当“二奶”,过去可以纳妾,怎会 有“二奶”之说?还有,汉武帝的一个臣子在衣服外面罩了一层轻纱做的袍子,他说别人穿 的是“透视装”,这都哪儿跟哪儿?而这样说的动机就是为了故意讨好普通观众,在一味追 求好看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歪曲有时候到了流俗的地步。 ⒀一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 ⒁记者:您觉得大众史学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⒂孟宪实:历史是既往的经历,它不仅仅属于研究者,概括地说它属于全社会共有,是社会 和民族的共同财富。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历史感越强,他们的使命感就会越强。一个 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让全社会都来了解 我们共同的历史,让全社会都拥有一个强烈的历史感、正确的历史观,毫无疑问,这是我们 专业人员的理想,同时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从业者的努力。培养社会的历史观,这是 我们应该具有的责任。 (2007-7-18《中国青年报》) 12、第一节访谈中,两位嘉宾回答记者提问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3 分) 答:12 对比。雷熙把我国史学和其他国家的史学对比,孟宪实把史学热和英语 热相对比(或国人与日本人对唐史的了解相对比),通过对比说明我国出现的大 众史学热只是相对的,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 13、本文中加线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中含义是什么?(3 分) 答:13、是指讲史者用文学手法把历史和典籍通俗化(改编为故事),吸引公众, 让大众在听故事中了解历史,认识历史。(意思对即可) 14、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大众史学热出现的原因。(3 分)
答:14、原因:①历史学对社会有益,具有当代价值,社会需要历史,公众需 要历史;②讲史手法的文学化使历史学就得通俗易懂,吸引了公众;③历史研 究者认识到培养大众历史观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 六、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目。(11分) (二)远离古典 ①我们常常爱听古典音乐,自以为非常感动,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听懂。我 们离古典一天比一天遥远 ②据说,当年歌德听贝多芬的音乐时异常感动,竟热泪盈眶。激恼了贝多芬愤怒地跑过 去冲歌德说:你根本没听懂我的音乐!可到了柴可夫斯基的时代,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的 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时候,柴可夫斯基上前去向托尔斯泰表示衷心的感谢。 ③岁月是一位残酷的雕刻师,无情地雕塑着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我们,而且将古典 一并雕塑得适合于我们和时尚的口味。 ④古典一词 classic源于罗马上层阶级使用的拉丁语,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谐调、 高雅、持久、典范。古典,追寻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追求,实际是 对那个时代理想的追求。它带有均匀而有节制、淳朴而纯真的人类原始理想返朴归真。 ⑤歌德自己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做半个人。只有对音 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他就是这样认识古典音乐的。他说得极端,过于激情洋溢, 离古典的意义遥远,难怪贝多芬对他要愤怒地叫喊。 ⑥激情不是古典。浪漫不是古典。倾诉不是古典。热泪不是古典。 ⑦连歌德和托尔斯泰都离古典遥远,我们可以不必责备自己对古典的误解,不必责备自 己对古典的远离。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詹姆斯拉斯特、保罗莫里亚将古典的音乐 肆意改编成小品加上强烈的打击乐,以为是重返古典或对古典全新的诠解;我们也可以理解 了,为什么书摊上摆满了将古典名著断章截句截肢为摘抄和词典,供青年人写情书时参考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www.ht88.com)整理制作,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7 答:14、原因:①历史学对社会有益,具有当代价值,社会需要历史,公众需 要历史;②讲史手法的文学化使历史学就得通俗易懂,吸引了公众;③历史研 究者认识到培养大众历史观的重要性。(意思对即可) 六、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目。(11 分) (二)远离古典 ①我们常常爱听古典音乐,自以为非常感动,自以为听懂了。其实,我们根本没有听懂。我 们离古典一天比一天遥远。 ②据说,当年歌德听贝多芬的音乐时异常感动,竟热泪盈眶。激恼了贝多芬愤怒地跑过 去冲歌德说:你根本没听懂我的音乐!可到了柴可夫斯基的时代,托尔斯泰听柴可夫斯基的 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的时候,柴可夫斯基上前去向托尔斯泰表示衷心的感谢。 ③岁月是一位残酷的雕刻师,无情地雕塑着托尔斯泰、柴可夫斯基和我们,而且将古典 一并雕塑得适合于我们和时尚的口味。 ④古典一词 classic 源于罗马上层阶级使用的拉丁语,包含着这样几层意思:谐调、 高雅、持久、典范。古典,追寻的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精神,这种精神的追求,实际是 对那个时代理想的追求。它带有均匀而有节制、淳朴而纯真的人类原始理想返朴归真。 ⑤歌德自己说:“不爱音乐的人,不配做人。虽然爱音乐,也只配做半个人。只有对音 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他就是这样认识古典音乐的。他说得极端,过于激情洋溢, 离古典的意义遥远,难怪贝多芬对他要愤怒地叫喊。 ⑥激情不是古典。浪漫不是古典。倾诉不是古典。热泪不是古典。 ⑦连歌德和托尔斯泰都离古典遥远,我们可以不必责备自己对古典的误解,不必责备自 己对古典的远离。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了,为什么詹姆斯.拉斯特、保罗.莫里亚将古典的音乐 肆意改编成小品加上强烈的打击乐,以为是重返古典或对古典全新的诠解;我们也可以理解 了,为什么书摊上摆满了将古典名著断章截句截肢为摘抄和词典,供青年人写情书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