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编着:山人何恒 救亡图存他们走到了一起来,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要与革命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他们要共 同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 三、品味本文的语言 从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为均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的邓颖超具有坚 强,刚毅的一面,又有女性感情细腻,深沉的一面,它并不一味沉缅于深深的思念之中,在深情I 回忆之中给我们的鼓舞,以力量、以启发。 四、小结 邓颖超在该文中称自己的这篇文章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 和随想”84岁的邓大姐在文章中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和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岁月。 文间情深感人,令人动容,“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革命几十年,出生 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有时战斗在一起,有进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我们的革命生涯里 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着地奋斗下去。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草莓 歌学冒标 1.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 2.从文中得出启示。 量、成 重点:学习作者丰富的联 歌典每难点:通过联想感悟作者所要抒写的情怀 歌学 预习 导入 作者及背景介绍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四、分析课文 (一)讨论文章结构 二)质疑 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 季节的变化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 想和感情 2.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情怀 3.试比较第1、3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 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 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 4.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 依然是那些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描 写完天空,树木的句子后都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 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 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 5.细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 11 - 编编者者::山人何恒 救亡图存他们走到了一起来,在那个年代注定了他们的爱情要与革命交织在一起,注定了他们要共 同出生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 三、品味本文的语言 从全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作为均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妇女运动领导的邓颖超具有坚 强,刚毅的一面,又有女性感情细腻,深沉的一面,它并不一味沉缅于深深的思念之中,在深情的 回忆之中给我们的鼓舞,以力量、以启发。 四、小结 邓颖超在该文中称自己的这篇文章既不是诗,也不是散文,而是“一篇纪念战友、伴侣的偶作 和随想”84 岁的邓大姐在文章中深情回忆了她与周恩来相识相知相爱和相伴度过的数十年革命岁月。 文间情深感人,令人动容,“我们的爱情总是和革命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革命几十年,出生 入死,艰险困苦,患难与共,有时战斗在一起,有进分散两地,无畏无私,在我们的革命生涯里, 总是坚定地、泰然地、沉着地奋斗下去。我们的爱情,经历了几十年也没有任何消减。” 五、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4.草 莓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由一事物引发丰富联想的写法。 2.从文中得出启示。 重点、难点 1. 重点:学习作者丰富的联想。 2. 难点:通过联想感悟作者所要抒写的情怀。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二、导入 作者及背景介绍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 四、分析课文 (一) 讨论文章结构 (二) 质疑 1. 一颗晚熟的草莓引发了作者哪些联想? 香甜的草莓把作者的思绪引回草莓最盛的六月时光,再从六月联想到眼前秋意渐浓的九月,由 季节的变化联想到曾经拥有过的青年时光以及似水流年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心性和容颜,思 想和感情。 2. 通过联想作者抒写了怎样的思想和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失的感概,及对人生秋天的赞美,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情怀。 3. 试比较第 1、3 两段对九月景物描写的不同? 第一段重在表现夏意正浓:天空像蓝宝石一样晶莹璀璨,挺拔的槲树生意盎然,到处欢歌笑语。 第三段却重在表现秋的气息:树是绿的,但只需吹一阵寒风,顷刻之间就会枯。天空是蔚蓝的, 但不久就会变得灰惨惨; 4. 从文章的思路看写作目的是什么? 作者漫步在九月的田野:放眼四望,觉得“自从我们五月来到乡下以来,一切基本上没有变, 依然是那些碧绿的树,湛蓝的天,欢快的心田。”但是马上“觉察到已不是六月”。作者在第一段描 写完天空,树木的句子后都加上了一个“但”字,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启发人们思考,为了启发人 们对这两个季节进行深入细致的比较,从而感受时间给大自然留下的印记,为下文对青春易失、生 命演变的思考作铺垫。 5. 细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与感受,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编着:山人何恒 五、语言品析 选择自己喜爱的语段,反复阅读,体会情感。 例:地晨新翻的玫瑰红的土块,有如一堆堆绿色的珠子,又如野草一般妖艳。 这两个比喻很有创意。把新翻的土块,比作一堆堆垢子和野果,看了之后令人产生喜爱之情, 也表现了这里一片充满生机制土地,更妙的是“妖艳”这个词经人以无限的遐想。 六、小结 作者由一颗晩熟的草莓触动了情思,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演变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很好地把握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合 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 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调查指标的制作程序和规则。 2.有礼貌地走访有关人员 3.调查的结论要建立在对事实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 4.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将班上同学按语、数、外、政、史、地、物、化、体分组,确定组长。然后抽签落实调査的 学科老师。 2.根据调查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查阅有关调査方法的文献,学习调查的有关步骤和技巧 4.拟订调查计划,制订有关调查指标 对调査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6.组长代表小组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 7.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成果 二、有关资料 (一)调查报告 调査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它是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 掌握第一手材料,再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得出某种结论,说明某个观点,以及提岀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调查、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便是调查报告。 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正文是核心。它有开头、 主体、结尾三项。开头部分要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目的等内容。主体部分要交代调查的 对象、方法及经过,尤其要详写调查的内容,要提练出观点,总结出实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结尾 要归纳出结论 调査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①制定调査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间,预 先设计调査表)②按调查计划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③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 出调查结论④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⑤以版报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 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⑥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 12 - 编编者者::山人何恒 五、语言品析 选择自己喜爱的语段,反复阅读,体会情感。 例:地晨新翻的玫瑰红的土块,有如一堆堆绿色的珠子,又如野草一般妖艳。 这两个比喻很有创意。把新翻的土块,比作一堆堆垢子和野果,看了之后令人产生喜爱之情, 也表现了这里一片充满生机制土地,更妙的是“妖艳”这个词经人以无限的遐想。 六、小结 作者由一颗晚熟的草莓触动了情思,引发了丰富的联想,他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生命的演变 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们要很好地把握现在,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七、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综合性学习 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 教学要求: 1.认真学习调查指标的制作程序和规则。 2.有礼貌地走访有关人员。 3.调查的结论要建立在对事实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 4.写出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 一、实施步骤 1.将班上同学按语、数、外、政、史、地、物、化、体分组,确定组长。然后抽签落实调查的 学科老师。 2.根据调查的内容和对象,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 3.查阅有关调查方法的文献,学习调查的有关步骤和技巧。 4.拟订调查计划,制订有关调查指标。 5.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 6.组长代表小组在班上宣读调查报告。 7.展示各小组的调查成果。 二、有关资料 (一)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一种常见的实用文体。它是针对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展开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 掌握第一手材料,再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得出某种结论,说明某个观点,以及提出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途径。这种调查、研究、分析、结论书面化的文字,便是调查报告。 一般来说,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分为标题、正文、署名、日期等部分。正文是核心。它有开头、 主体、结尾三项。开头部分要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范围、目的等内容。主体部分要交代调查的 对象、方法及经过,尤其要详写调查的内容,要提练出观点,总结出实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结尾 要归纳出结论。 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①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间,预 先设计调查表) ②按调查计划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 ③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 出调查结论 ④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学习兴趣的好建议 ⑤以版报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 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学生等 ⑥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编着:山人何恒 写调查报告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收集材料,二是要善于分析材料。 调查指标和量表法见教师用书P36-40 (二)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礼物 1.1985年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1993年 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明确规定:“第六条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歌咏老师的诗句、对联、成语、歌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唐·韩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 桃李满天下(成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郭沫若写对联颂陶行知)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对联)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对联) 教师—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指引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航标灯 我们是美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好大一颗树》 3.古今中外名师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 Plato,前427一前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个奴隶主 贵族家庭。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 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他认为,所有公民, 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 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 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 年1月11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 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年,组织中国 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年组织光复会,1905年参加同 盟会。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年1月就任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年,被推为国际反 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五·四” 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月,正式宣布将 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1938年8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 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 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 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 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 13 - 编编者者::山人何恒 写调查报告要注意两点,一是要广泛收集材料,二是要善于分析材料。 调查指标和量表法见教师用书 P36-40。 (二)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礼物 1.1985 年 1 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提出建立教师节的议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了这一议案,确定每年的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1985 年 9 月 10 日为新中国的第一个教师节。1993 年 10 月 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明确规定:“第六条 每年 9 月 10 日为教师节。” 2.歌咏老师的诗句、对联、成语、歌曲: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唐•韩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成语) 桃李满天下(成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郭沫若写对联颂陶行知) 恩比青天,广施甘露千株翠;节犹黄菊,报得春风一寸丹。(对联)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对联)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是指引学生驶向成功彼岸的航标灯。 我们是美丽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 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好大一颗树》 3.古今中外名师 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 14 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 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 (Plato,前 427—前 347)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出生于雅典一个奴隶主 贵族家庭。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抓好教育应是统治者的头等大事。他主张教育应该由国家来 办理,由国家实行严格控制,教师应由国家聘请,教什么内容应由国家审查。他认为,所有公民, 不分男女,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奴隶除外),都应从小受到强制性的教育。他提出的教育内 容非常广泛,主张受教育者应该德、智、体和谐发展。他提倡早期教育,是最早提出胎教的人。按 照他的主张,儿童受学前教育应该愈早愈好。学前教育应以游戏为主。 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科学家。字鹤卿,号孑民。清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1868 年 1 月 11 日)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 年, 弃官从教,初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嵊县剡山书院院长、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1902 年,组织中国 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4 年组织光复会,1905 年参加同 盟会。1907 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武昌起义后回国,1912 年 1 月就任 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晚年,为抗日救亡事业奔波,努力促成国共合作。1938 年,被推为国际反 侵略运动大会名誉主席。1940 年 3 月 5 日在香港病逝。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 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1891 年 10 月 18 日生于安徽歙县。1914 年 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 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五·四” 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4 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7 月,正式宣布将 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1938 年 8 月,陶氏回国路过香港,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 校”,推动香港同胞共赴国难。1939 年 7 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古圣寺为儿童创办育才学校,培养 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 年,陶行知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 年 1 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1946 年 7 月 25 日患脑溢血逝世,享年五十五岁。 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枕,与劳苦大众休戚与共,与共产党人亲密无间, 为人民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民族解放和民主斗争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14 编着:山人何恒 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三、调查结果(生活、工作、期望、烦恼、困惑等) 1.教师们最大的烦恼是:工作压力很大且多,多数人身体普遍偏差,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 忙碌而操心,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其他行业 2.老师们最大的困惑是:媒体对老师们非常苛刻,要求之高令人生畏,好像老师是神一样,只 要学生有一点差错,便非要找出老师的一些不足,千绕万绕总要给老师找出点毛病。 结论:多关心一下老师吧,他们也是人! 四、试题样式: 探究“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后做题 1.教师节的时间是 2.写出著名教育家两位 3.写出歌颂教师的诗句或对联: 4.教师节来临,班长就目前教师的状况,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调查。 (1)请你按顺序列出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2)在调查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制成下表 调查对象工作量(年级、周)备课情况上课情况批改作业情况辅导情况 语文教师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数学教师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外语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体育教师 周 周2 无 不上自习 「历史教师 不上自习 (3)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分析图表得出的结论 (答案:1每年9月10日2.孔子、陶行知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1)①制 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间,预先设计调查表)②按调查计划进行调查,做 好调查记录③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④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 学习兴趣的好建议⑤以版报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 学生等⑥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3)语数外教师辛苦,工作量大。) 中考连接: 05海南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题。 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队伍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 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一一周边很粗糙;图 是自己画的—一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一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一一这个班级他 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 14 - 编编者者::山人何恒 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 三、调查结果(生活、工作、期望、烦恼、困惑等) 1.教师们最大的烦恼是:工作压力很大且多,多数人身体普遍偏差,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工作 忙碌而操心,平均寿命普遍低于其他行业。 2.老师们最大的困惑是:媒体对老师们非常苛刻,要求之高令人生畏,好像老师是神一样,只 要学生有一点差错,便非要找出老师的一些不足,千绕万绕总要给老师找出点毛病。 结论:多关心一下老师吧,他们也是人! 四、试题样式: 探究“献给教师节一份特殊的礼物”后做题。 1.教师节的时间是 。 2.写出著名教育家两位: 、 。 3.写出歌颂教师的诗句或对联: 。 4.教师节来临,班长就目前教师的状况,组织全班同学开展调查。 (1)请你按顺序列出调查活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 (2)在调查活动中,同学们根据调查得来的数据制成下表: 调查对象 工作量(年级、周) 备课情况 上课情况 批改作业情况 辅导情况 语文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数学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外语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自习 体育教师 4 周 周 2 无 不上自习 历史教师 4 周 周 2 周改 不上自习 (3)请用一句话表述你分析图表得出的结论: (答案:1.每年 9 月 10 日 2. 孔子、陶行知 3.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1)①制 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人员、调查对象、调查时间,预先设计调查表) ②按调查计划进行调查,做 好调查记录 ③对调查记录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得出调查结论 ④小组进行交流,共同讨论培养 学习兴趣的好建议 ⑤以版报的形式展开成果,或把所得的结论和所拟的建议提交有关的领导、老师、 学生等 ⑥写活动总结,总结经验、收获和不足之处。(3)语数外教师辛苦,工作量大。) 中考连接: [05 海南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5 题。 能给予就不贫穷 教师队伍节那天,一大群孩子争着给他送来了鲜花、卡片、千纸鹤……一张张小脸洋溢着快乐, 好像过节的不是老师倒是他们。 一张用硬纸做成的礼物很特别,`硬纸上画着一双鞋,看得出纸是自己剪的——周边很粗糙;图 是自己画的——图形很不规则;颜色是自己涂的——花花绿绿的。老师能穿这么花的鞋吗? 上面歪歪粗粗地写着:“老师,这双皮鞋送给你穿。”看看署名像是一个女孩——这个班级他 刚接手,一切都还不是很熟,从开学到教师节,也就是十天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编着:山人何恒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着皮鞋, 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和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 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的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 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不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他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 你高兴吗?” 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妈妈花 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 爷爷权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 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 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 答 作者用“很明净”来修饰“女孩子”,有用“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来描写女孩子的眼睛,这样 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3.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简述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 答 (2)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 4.假如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标题,你准备拟怎样的标题 答 5.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十年后,这个女孩再回母校见它当年的老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简要描 述,不超过80字) 答 1因为这件礼物是在硬纸板上画的、周边很粗糙、图形很不规则、花花绿绿的一双皮鞋。 本题3分。答出“硬纸板做岀(画)的皮鞋″即可得满分。只答¨一双鞋″不得分,答“用硬纸做
(语文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 - 15 - 编编者者::山人何恒 他把“鞋”认真地收起来,“礼轻情义重”啊! 节日很快过去了。一天他在批改作文的时候,看到了这个女孩写的一段话:“别人都穿着皮鞋, 老师穿的是布鞋,老师肯定很穷。我做一双和漂亮的鞋子给他,不过那鞋不能穿,是画在纸上的, 我希望将来老师能穿上真正的皮鞋。我没有钱,我有钱了一定会买一双真皮鞋给老师穿的。” 这是一个不足十岁的小姑娘的心愿,他的心为之一动。但是,她怎么知道穿布鞋是穷人的标志? 他想问问她。 这是一个很明净的女孩子,一双眼睛清澈的没有任何杂质。当她站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似乎找 到了答案。 他看见了她正穿着一双方口布鞋,鞋的周边开了花,这双布鞋显然与他脚上的这双不鞋不一样。 于是有了下面的问话: “爸爸在哪里上班?”“爸爸在家,下岗了。”“妈妈呢?”“不知道……走了。” 他再一次看了看他脚上的布鞋,那一双开了花的布鞋。 他从抽屉里拿出那双“鞋”来。这时他才感受出这双鞋的分量。 她问:“老师,你家里也穷吗?”他说:“老师家里不穷,你家里也不穷。” “同学们都说我家里穷。”她说。 他说:“你家里不穷,你很富有,你知道关心别人,送了那么好的礼物给老师。老师很高兴, 你高兴吗?” 她笑了。“能和老师穿一样的鞋子,高兴吗?” 她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带着她来到教室,问大家老师为什么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好看,因为自己爱漂亮的妈妈花 很多钱买布鞋穿。有的说,透气,因为自己怕捂脚的奶奶也穿布鞋。有的同学说健身,因为自己的 爷爷权打拳的时候都穿布鞋。很奇怪没有人说他穷。 他说:“穿布鞋是一种风俗,透气,舒适,有益健康。” 他告诉同学们,脚上穿着布鞋,心里却装着别人是最让老师感到幸福的!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 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她脸上的笑容很美。 1.为什么说女孩送给老师的礼物很特别? 答: 。 2.作者用“很明净”来修饰“女孩子”,有用“清澈得没有任何杂质”来描写女孩子的眼睛,这样 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 。 3.下面两小题,任选一题作答。 (1)简述老师带着“她”到教室问大家自己为什么穿布鞋的原因。 答: 。 (2)概述文中的老师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 答: 。 4.假如给这篇文章换一个标题,你准备拟怎样的标题? 答: 。 5.结合文章设想一下,若十年后,这个女孩再回母校见它当年的老师会是一番什么情景?(简要描 述,不超过 80 字) 答: 。 1.因为这件礼物是在硬纸板上画的、周边很粗糙、图形很不规则、花花绿绿的一双皮鞋。 本题 3 分。答出“硬纸板做出(画)的皮鞋”即可得满分。只答“一双鞋”不得分,答“用硬纸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