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市化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概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4.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 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我的预习】 阅读教材P31图2.16理解什么是城市化以及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和重要标志? 【我的疑惑】 【典型案例1】 (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 河流-公路〓铁路ω商业用地⊙生活用地●生产用地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这位小男孩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他就是快要死了,也不忘自己卖报的诚信,他灵魂是那么地高尚,伟大! 2.3 城市化 【课标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概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3.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4.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 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我的预习】 阅读教材 P31 图 2.16 理解什么是城市化以及城市化的主要表现和重要标志? 【我的疑惑】 【典型案例 1】 (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 1-2 题。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A.城市人口数量增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 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城区交通拥堵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④郊区基 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迁移案例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8月11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五大产业园区”和 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按照主城区标准,推进新市镇 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市镇聚集;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村民可自 愿转城镇户口等。 材料二下图为石家庄周边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 公路 ○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 O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 人口20万-50万的城市 石家庄 (1)描述图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简述促进石家庄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 【典型案例2】(2012·福建文综)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1-2题
这位小男孩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他就是快要死了,也不忘自己卖报的诚信,他灵魂是那么地高尚,伟大!2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 D.城市交通网日益完善 2.从Ⅱ阶段到Ⅲ阶段,该城市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②城区交通拥堵 ③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④郊区基 础设施日益完善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迁移案例 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 年 8 月 11 日,石家庄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五大产业园区”和 “四个新市镇”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试行)》。《意见》明确,按照主城区标准,推进新市镇 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城区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新市镇聚集;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村民可自 愿转城镇户口等。 材料二 下图为石家庄周边区域城市分布示意图。 (1)描述图中城市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 (2)简述促进石家庄市城市等级提升的最主要因素,并说明理由。 【典型案例 2】(2012·福建文综)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回答 1-2 题
950197520002025年份 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A.甲 B.乙 C.丙 2000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迁移案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8月24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12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 报告中指出,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为51.27%,按照每年0.8~1.0个百分点的增速, 202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6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 等问题 材料二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 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计)”。 城 98001850189019201950197020020034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 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这位小男孩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他就是快要死了,也不忘自己卖报的诚信,他灵魂是那么地高尚,伟大!3 1.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2000 年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 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 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 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 【迁移案例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2 年 8 月 24 日,中国社科院举行《2012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报告》发布会。 报告中指出,2011 年中国城市化率为 51.27%,按照每年 0.8~1.0 个百分点的增速, 2020 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 60%,但是也存在着城市功能分区不合理和不健全 等问题。 材料二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 的特点。下图为“1800~2050 年英国、美国和中国三国城市化进程图(含预计)”。 (1)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在空间上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扩展。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发展速度也在加快,试说明城市化进程的具体表现以 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 鉴意义。 (4)试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 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典型案例3】读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示意图,回答1-2题 p9年城市用地 血198-1949年扩展 19~1978年扩展 1978-19年扩展 19-2010年扩展 1.沈阳目前处于城市化的()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沈阳城市的发展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城区蒸发量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大 D.郊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这位小男孩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他就是快要死了,也不忘自己卖报的诚信,他灵魂是那么地高尚,伟大!4 (3)试说明英国和美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 鉴意义。 (4)试说明 1980 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及其原因,并指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 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典型案例 3】读百年沈阳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扩展示意图,回答 1-2 题。 1.沈阳目前处于城市化的(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2.沈阳城市的发展给当地地理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城区蒸发量增大 B.生物多样性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大 D.郊区粮食种植面积增大
【迁移案例3】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 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1-2题。 水道普及率⌒% 0406080100 城市化程度(%) 图中数字=城市化之后的径流量 城市化之前的径流量 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 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④相同 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2000年时城市化程度为20%,下水道普及率为40%;2008年 时城市化程度为90%,下水道普及率为80%;则2008年的径流量约为2000年时() A.1倍 B.2倍 倍 【我的收获】
这位小男孩的精神,是多么令人感动!他就是快要死了,也不忘自己卖报的诚信,他灵魂是那么地高尚,伟大!5 【迁移案例 3】城市化的进程大幅改变了原有的水文生态。一些学者在进行城市化、下水 道普及率以及径流量的相关分析研究时,将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如下图。读图回答 1-2 题。 1.根据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相同的径流量下,城市化程度愈高,下水道的普及率愈低 ②相同的城市化程度之 下,下水道普及率愈低,径流量愈大 ③下水道普及率与径流量呈现负相关 ④相同 的下水道普及率之下,城市化程度愈高,径流量愈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依据该模式推论,某城市 2000 年时城市化程度为 20%,下水道普及率为 40%;2008 年 时城市化程度为 90%,下水道普及率为 80%;则 2008 年的径流量约为 2000 年时( ) A.1 倍 B.2 倍 C.3 倍 D.4 倍 【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