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城市化 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 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民工潮》影像片断。 此影像片断 通过土 民工涌入城市,取得城市户籍,在城市安家落反映何种现象?地的扩张与 户,从事非农业活动,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民工的流动 “城市化”。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它经历了哪些 等图像,给学 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 生以强烈的 视觉冲突,激 发学生对本 节课的好奇 心与求知欲 望,使学生产 生强烈的参 与意识 第1页
第 1 页 2.3 城市化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 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民工潮》影像片断。 民工涌入城市,取得城市户籍,在城市安家落 户,从事非农业活动,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称之为 “城市化”。那么,什么是城市化?它经历了哪些 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它有些什么特征呢? 此影像片断 反映何种现象? 通过土 地的扩张与 民工的流动 等图像,给学 生以强烈的 视觉冲突,激 发学生对本 节课的好奇 心与求知欲 望,使学生产 生强烈的参 与意识
知识点 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 2.城市化含义 3.推动城市化发展动力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城市化意义: 结合课前调查的本地域的城市用地、人口数量 变化资料,根据情境素材探究如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 现象? 学生实际调查的知识的适当 2.什么是城市化? 感性材料与教材补充有助于 的理论知识的有学生的认识 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机结合,有助于加深化,以及今 深学生的理解。后的社会生 4.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5.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 话,就是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6.结合自已的所见所闻,从生活、社会、观 念等方面交流城市化带来的变化感受,发表自已的 见解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990年和2019年的功能区 以自己的生活经 分布简图。读图,回答1题 验谈城市化在生 1990年 活、社会、观念等 面带来的有利 第2页
第 2 页 知 识 点 一 一、什么是城市化 1.城市化概念: 2.城市化含义: 3.推动城市化发展动力 4.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准—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5.城市化意义: 结合课前调查的本地域的城市用地、人口数量 变化资料,根据情境素材探究如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反映了什么 现象? 2.什么是城市化? 3.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4.城市化的动力因素有哪些? 5.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呢?换句 话,就是城市化的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 6.结合自已的所见所闻,从生活、社会、观 念等方面交流城市化带来的变化感受,发表自已的 见解。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 1990 年和 2019 年的功能区 分布简图。读图,回答 1 题。 学生实际调查的 感性材料与教材 的理论知识的有 机结合,有助于加 深学生的理解。 以自己的生活经 验谈城市化在生 活、社会、观念等 方面带来的有利 变化。 知识的适当 补充有助于 学生的认识 深化,以及今 后的社会生 活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1.解析:从图中信息我们可以直接获取该城市在 1990年-2019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了。 答案:B 知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识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城市 化阶|水平发展速地域扩常见的问 度展趋势 初期 段 中期 阶段 强调学生的自主本部分整体 思路:先进行 学习、探究学习,图2,19内容 后期 的教学,同时 阶段 结合P33案例 2、世界城市化空间变化 4完成P4活 动题。然后依 据城市化进 发达国家 程的三个肠 段划分,对图 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 2.18和图 2.20进行分 析,使学生明 确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 家的城市化 过程和城市 化水平存在 的差异 第3页
第 3 页 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 ) 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 1.解析:从图中信息我们可以直接获取该城市在 1990 年-2019 年城市用地规模扩大了。 答案:B 知 识 点 二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城市 化阶 段 水平 发展速 度 地域扩 展趋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 阶段 中期 阶段 后期 阶段 2、世界城市化空间变化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 晚(20 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目前速度 快慢 原因 城市人 口比重 大小 原因 强调学生的自主 学习、探究学习, 本部分整体 思路:先进行 图 2.19 内容 的教学,同时 结合 P33 案例 4 完成 P34 活 动题。然后依 据城市化进 程的三个阶 段划分,对图 2.18 和 图 2.20 进行分 析,使学生明 确发达国家 和发展中国 家的城市化 过程和城市 化水平存在 的差异
所处阶 城市化表现 现及原因原 因 〈问题探究,实例分析 1请同学们读取图2.19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 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 中各阶段的特点 2通过案例明确如下问题: 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地域扩 城市化阶段水平发展速度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3.请同学们对图2.18和图2.19进行分析,结合 图2.23思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 展的差异完成下表: 发达国家 晚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中叶开始)晚(20 第4页
第 4 页 所处阶段 城市化表 现及原因 表 现 原 因 <问题探究,实例分析> 1.请同学们读取图 2.19 每个阶段的城市化水平的 起止数值,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明确城市化进程 中各阶段的特点。 2.通过案例明确如下问题: 从以下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 城市化阶段 水平 发展速度 地域扩展趋 势 常见的问题 初期阶段 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3.请同学们对图 2.18 和图 2.19 进行分析,结合 图 2.23 思考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 展的差异完成下表: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 晚(20 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目前速度 快慢 原因 城市人 口比重 大小 原因 所处阶段 城市化表 现及原因 表 现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2) 城市化速度 P 时间 (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 次是() A.M、P、N C.M、M、N D.P、P 解析:(1)图示M时段,表示城市化的初期, 速度较慢,城市化水平低;而P阶段,城市化速度 较快,而水平较低;N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而 水平较高,故选C项。(2)孟加拉国城市化速度慢 水平低,故处于M阶段:中国城市化速度快,而水 平还较低,故处于P阶段:英国城市化水平高,速 度较慢,故处于N阶段。 答案:(1)C(2)A 第5页
第 5 页 原 因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完成(1)~(2) 题。 (1)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 确的是( ) A.在 M 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 P 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 N 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 N 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2)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 次是( ) A.M、P、N B.M、N、 P C.M、M、N D.P、P、 N 解析:(1)图示 M 时段,表示城市化的初期, 速度较慢,城市化水平低;而 P 阶段,城市化速度 较快,而水平较低;N 时段,城市化速度减慢,而 水平较高,故选 C 项。(2)孟加拉国城市化速度慢, 水平低,故处于 M 阶段;中国城市化速度快,而水 平还较低,故处于 P 阶段;英国城市化水平高,速 度较慢,故处于 N 阶段。 答案:(1)C (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