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平面组成与平面位置的标志 1.线路的平面组成: 由直线和平面曲线组成 线路平面曲线包括: 圆曲线—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弧。 缓和曲线— 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 直线 圆曲线 直线 缓和曲线 、直线 圆曲线 缓和曲线 线路平面组成示意图
1.线路的平面组成: 由直线和平面曲线组成 线路平面曲线包括: 圆曲线——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弧。 缓和曲线——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 直线 圆曲线 直线 缓和曲线 直线 圆曲线 缓和曲线 线路平面组成示意图 一、线路平面组成与平面位置的标志
2.平面位置的标志 中线桩(中桩):表示线路中心位置的木桩(方桩)。分为 直线:转点(ZD)、交点(JD) >控制桩 曲线:直圆点(ZY)、圆直点(YZ); 直缓点(Z)、缓圆点(HY)、 圆缓点(YH)、缓直点(HZ)、 曲中点(QZ)、交点(JD) 控制桩需要设置标志桩予以说明。 D YZ HZ
中线桩(中桩):表示线路中心位置的木桩(方桩) 。分为 直线: 转点(ZD) 、交点(JD) ➢控制桩 曲线:直圆点(ZY)、圆直点(YZ); 直缓点(ZH)、缓圆点(HY)、 圆缓点(YH)、缓直点(HZ)、 曲中点(QZ)、交点(JD) 控制桩需要设置标志桩予以说明。 2.平面位置的标志 ZH JD HY Q Z YH HZ JD α ZY YZ Z D1 Z D2 QZ
公里桩 >里程桩(板桩) 百米桩 里程是指从线路起点起到该点的距离。如:某中线桩的里程 为K326+750.89,表示从线路起点起沿中线到该点的距离为326km 又750.89m。 >加桩(板桩)地形变化和设计需要的位置 直线 不远于50米 曲线 不远于20米
公里桩 ➢ 里程桩(板桩) 百米桩 里程是指从线路起点起到该点的距离。如:某中线桩的里程 为K326+750.89,表示从线路起点起沿中线到该点的距离为326km 又750.89m 。 ➢ 加桩(板桩)地形变化和设计需要的位置 直线 不远于50米 曲线 不远于20米
里程桩的设置: 里程桩的作用 6cm-6cm上- 标定路线中线的 位置和长度 814 818+85 测量路线纵、横 断面的依据 (a) (b) (c) (d)
里程桩的设置: • 里程桩的作用 • 标定路线中线的 位置和长度 • 测量路线纵、横 断面的依据
二、放线测量 任务:将线路中线直线部分的控制桩(JD, ZD) 测设到地面上。 穿线放线法 常用方法 拨角放线法 极坐标法 1、穿线法放线(支距法) 穿线法放线就是先根据初测导线测设出线路直线 上必要的转点,然后用经纬仪检查这些标定点是否在 一条直线上,并延长相邻两直线得到直线的交点,从 而达到定线的目的
二、放线测量 任务:将线路中线直线部分的控制桩(JD, ZD) 测设到地面上。 穿线放线法 常用方法 拨角放线法 极坐标法 1、穿线法放线(支距法) 穿线法放线就是先根据初测导线测设出线路直线 上必要的转点,然后用经纬仪检查这些标定点是否在 一条直线上,并延长相邻两直线得到直线的交点,从 而达到定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