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大成就 难点: ■对”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及其评价
▪ 二.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重大成就 ▪ 难点: ▪ 对”斯大林”模式的利弊及其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 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 的政权。 (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 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 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 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 的政权。 (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 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 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 (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内容 (1)农业:余粮收集制 (2)工业:推行工业国有化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2、内容 (1)农业: (2)工业: (3)贸易: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余粮收集制 推行工业国有化 取消自由贸易
3、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
3、特点 “战时” 、“共产主义
4、评价 (1)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 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 策。 (2)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 障,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 种尝试。但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其弊端日益 显露,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一种理想 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4、评价 (2)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 障,巩固了苏维埃 政权。 (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 一种尝试。但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其弊端日益 显露,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一种理想 的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1)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 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 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