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年级语文学科复习学案 邱宇强\整理 题目:作文复习之素材的积累与使用 【复习目标】 1、明确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 2、明晓选用材料的基本标准 3、掌握选取材料的几种方法 I、知识网络图 作文素材的来源 作文选材的标准: 作文选材的方法 II、综合应用探究 问题1: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 问题2:使用材料的基本要求。 【归纳总结】 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 材料是表现观点或主题的支柱,动笔之前,观点靠材料形成;动笔之际,观 点靠材料表现。没有适当的足够份量的材料支撑,观点就无法树立,即使树立了 也不牢固。因此,积累材料,要舍得力气,多下功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本上、练习中的事例和事理,要经常温故知新,归纳整理,为自己所 用,不要抱着金碗讨饭。 2.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注意思考和提炼,这些事例由于是亲历的,往 往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3.老师平常讲课、谈话所引事例,同学之间的交谈和作文,有不少是值得 借鉴的材料,做有心人,善于收集
高 三 年级 语文 学科复习学案 邱宇强\整理 题目:作文复习之素材的积累与使用 【复习目标】 1、明确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 2、明晓选用材料的基本标准。 3、掌握选取材料的几种方法。 I、知识网络图 作文素材的来源: 作文选材的标准: 作文选材的方法: II、综合应用探究 问题 1: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 问题 2:使用材料的基本要求。 【归纳总结】 作文素材的来源渠道: 材料是表现观点或主题的支柱,动笔之前,观点靠材料形成;动笔之际,观 点靠材料表现。没有适当的足够份量的材料支撑,观点就无法树立,即使树立了 也不牢固。因此,积累材料,要舍得力气,多下功夫。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本上、练习中的事例和事理,要经常温故知新,归纳整理,为自己所 用,不要抱着金碗讨饭。 2.留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注意思考和提炼,这些事例由于是亲历的,往 往能写出动人的文章来。 3.老师平常讲课、谈话所引事例,同学之间的交谈和作文,有不少是值得 借鉴的材料,做有心人,善于收集
4.要广泛的阅读,阅读不仅可以借鉴前人的写法,还可以使人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单从获得写作材料的角度讲,由于书面材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 限,它可以比观察获得更广泛更丰富的材料。 就一个作文题来说,可能有很多材料都能够表现这篇文章的主题,但是在进 行写作时,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脑儿全塞到文章里,往往不太适当,使得过多的材 料淹没主题,就会造成文章繁复杂乱的毛病。因此,有了各种材料以后,还要面 临如何选材的问题。 使用材料的基本标准: 1.紧扣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中的中心词是“题眼”。我们紧紧 扣住“题眼”就扣住了中心,围绕中心选材,文章才有灵魂 2.材料要真。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内容的。要善于从生活积累材料,这 样才能有事可写。而只有材料是真实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文章才会有生命力。 3.材料要典型。即事件不能太多,要做到以一代百,以少胜多,以小见大。 4.材料要新颖。我们应该选择一些自己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有时代气 息的材料来写,才能写出新意来。 (学习内容) 问题1:选用材料中出现的问题的透视。 问题2:作文选材的基本方法。 【归纳总结】 选用材料中出现的问题的透视: 1.材料虛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学拿到题目胡乱拼凑,想当然地编造故 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殊不知,文章中的 联想和想象必须合乎情理,必须源于生活,漫无边际的“瞎想”是无法体现作文 要求的。 2.材料平庸,内容雷同。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 写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交往,必写误会导致分手
4.要广泛的阅读,阅读不仅可以借鉴前人的写法,还可以使人开阔眼界, 增长知识。单从获得写作材料的角度讲,由于书面材料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局 限,它可以比观察获得更广泛更丰富的材料。 就一个作文题来说,可能有很多材料都能够表现这篇文章的主题,但是在进 行写作时,把所有的材料一股脑儿全塞到文章里,往往不太适当,使得过多的材 料淹没主题,就会造成文章繁复杂乱的毛病。因此,有了各种材料以后,还要面 临如何选材的问题。 使用材料的基本标准: 1. 紧扣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中的中心词是“题眼”。我们紧紧 扣住“题眼”就扣住了中心,围绕中心选材,文章才有灵魂。 2.材料要真。记叙文是以真人真事为内容的。要善于从生活积累材料,这 样才能有事可写。而只有材料是真实的文章才会有真情实感,文章才会有生命力。 3.材料要典型。即事件不能太多,要做到以一代百,以少胜多,以小见大。 4.材料要新颖。我们应该选择一些自己最熟悉的、有代表性的、有时代气 息的材料来写,才能写出新意来。 (学习内容) 问题 1:选用材料中出现的问题的透视。 问题 2:作文选材的基本方法。 【归纳总结】 选用材料中出现的问题的透视: 1.材料虚假,有悖常理。有些同学拿到题目胡乱拼凑,想当然地编造故 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殊不知,文章中的 联想和想象必须合乎情理,必须源于生活,漫无边际的“瞎想”是无法体现作文 要求的。 2.材料平庸,内容雷同。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 写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交往,必写误会导致分手
而后对方转学或者死亡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总是令人感到是老生常谈, 不爱读,不想读。 3.选材游离于中心之外,偏离主旨。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 比如,“习惯之后”这个中心,如果写生活中有好习惯与坏习惯,一味地去罗列 就偏离了主题 4.原样照搬,不加裁剪。选好材料之后,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髙 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不分,主题淹没,拉杂 无序。有些同学图省事,不动脑筋,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是干脆将平时见到 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来,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文章,不论是否与 考试话题相切合,一概“拿来主义”,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作文选材的基本方法 1.截取精要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 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 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 要,中心突出。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緊张、最激烈的部分。 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 的材料。 (3)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2.舍本逐末法,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 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 常有三种方法 (1)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 (2)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 (3)避开本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3.以小见大法,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 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 (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进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 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本质意义。 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移花接木法,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 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一定是生
而后对方转学或者死亡等等。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总是令人感到是老生常谈, 不爱读,不想读。 3.选材游离于中心之外,偏离主旨。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 比如,“习惯之后”这个中心,如果写生活中有好习惯与坏习惯,一味地去罗列, 就偏离了主题。 4.原样照搬,不加裁剪。选好材料之后,应该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和提高 表达力的需要进行巧妙剪裁。否则,就会事无巨细,详略不分,主题淹没,拉杂 无序。有些同学图省事,不动脑筋,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是干脆将平时见到 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来,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文章,不论是否与 考试话题相切合,一概“拿来主义”,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作文选材的基本方法: 1.截取精要法,在记叙文中,截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动人、最能反映其性 质的闪光瞬间而加以表现的剪裁方法即截取精要法。一幅完整的布料,需精心剪 裁,才能做成得体的衣服。精心剪裁作文材料,截取精要,能使文章写得精彩扼 要,中心突出。材料的截取主要从三方面着手: (1)叙事的文章截取事情发展中最精彩、最紧张、最激烈的部分。 (2)写人的文章选取人物经历中最能反映人物性格、思想,能多侧面表现人物 的材料。 (3)写景要截取景物状态最鲜明的片段。 2.舍本逐末法,它是选材中寻求新颖的反映角度的一种常见方法,它选取 事物中似乎是并不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东西以反映事物的整体,表现深刻的主题。 常有三种方法: (1)避开过程的叙述,截取事情的开端和结尾。 (2)避开主体的记叙,选取事情的细枝末节。 (3)避开本体的正面叙述,选取事件侧面的蛛丝马迹。 3.以小见大法,即采用日常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平凡小题材来表现大主 旨的方法。谈身边小事而寄托深远,论人情世故而放眼世界。具体做法常有两种: (1)从一草一木、一虫一鸟的小事物中迸发出诱人的思想火花,揭示深刻 的生活哲理。(2)借助日常小故事、小场景烘托时代大背景,透视出本质意义。 要注意的是挖掘材料内涵要适度,挖掘的思想不能游离材料蕴涵的本质。 4.移花接木法,把别的事物、人物、故事转借到自己作品中,借别处的题 材表现人物性格,表现深刻的主题,这种方法就叫移花接木法。材料不一定是生
活素材的原版,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它可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将体验过的事物 特征转借到类似的事物上,使描写符合真实,以假乱真。如范仲淹对泂庭湖的描 写,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但他到过太湖和鄱阳湖,所以也能把洞庭湖景色描 写得有声有色。 5.彩线串珠法,即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用一线索贯串起来,构 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另外还有纵横对比法(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为纵 比,将两个人的优劣等放在一起对比为横比)、扇面结构法(用几个典型的人物 生活片段或事情情节片段组合起来)等 【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的两篇文章,分析作者在选材上使用了哪种方法 难忘瞬间 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他笑得很 好 首小诗,寥寥数语,却使我觉得自己的某个部位被触动了一下,那,是我与微 笑的一段缘 初三毕业前,我曾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类专科学校面试。朗诵和唱歌都顺 利过关之后,我来到一间很大的练功房外,准备进行最后一项测试—舞蹈 我趴在窗台上,打量着这间练功房,它很宽敞,地板用蜡打得光亮。可是这 宽敞让我觉得压抑,孤独;这光亮使我紧张,局促,手心渐渐渗出了汗,在油漆 的窗台上,留下了两块湿漉漉的印迹 我不敢注视前排的考官,他们的眼镜反射出的光晕严厉而让人怯于正视,于 是我注意到了那个正站在地板中央翩翩起舞的考生,舞步轻盈,动作优雅 哦她摔倒了!在跳到高潮时摔倒了,多么可惜!她脸红了,然后站起来向考官深 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下一个是我。她的失败,令本已紧张异常的我更加惴惴不安,可是当我们在 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起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 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
活素材的原版,但要符合艺术的真实。它可借自己的直接经验,将体验过的事物 特征转借到类似的事物上,使描写符合真实,以假乱真。如范仲淹对洞庭湖的描 写,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但他到过太湖和鄱阳湖,所以也能把洞庭湖景色描 写得有声有色。 5.彩线串珠法,即将经过选择、取舍后的众多材料用一线索贯串起来,构 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方法。另外还有纵横对比法(将一个人的过去和现在对比为纵 比,将两个人的优劣等放在一起对比为横比)、扇面结构法(用几个典型的人物 生活片段或事情情节片段组合起来)等。 【拓展提升】 阅读下文的两篇文章,分析作者在选材上使用了哪种方法。 难忘瞬间 “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他笑得很 好……”。 一首小诗,寥寥数语,却使我觉得自己的某个部位被触动了一下,那,是我与微 笑的一段缘。 初三毕业前,我曾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类专科学校面试。朗诵和唱歌都顺 利过关之后,我来到一间很大的练功房外,准备进行最后一项测试——舞蹈。 我趴在窗台上,打量着这间练功房,它很宽敞,地板用蜡打得光亮。可是这 宽敞让我觉得压抑,孤独;这光亮使我紧张,局促,手心渐渐渗出了汗,在油漆 的窗台上,留下了两块湿漉漉的印迹。 我不敢注视前排的考官,他们的眼镜反射出的光晕严厉而让人怯于正视,于 是我注意到了那个正站在地板中央翩翩起舞的考生,舞步轻盈,动作优雅—— 哦!她摔倒了!在跳到高潮时摔倒了,多么可惜!她脸红了,然后站起来向考官深 深鞠了一躬,转身离开。 下一个是我。她的失败,令本已紧张异常的我更加惴惴不安,可是当我们在 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起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 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
来得那么突然,使得我无法立刻去体味去诠释,站在宽敞的练功房,那光亮 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而是充满了信心与力量。我边唱边跳,歌 声与舞步是那么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一个灿烂、纯美的微笑。 几天后,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面试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 微笑而笑了。虽然最终没有去那所学校,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 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自己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我们身边的人却可以 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把你的灿烂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我 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増添-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中岀现疲惫和 失意的时候,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至真、至善、至美,是微笑。 其实只是那一笑,我也许不会再见她,但我感谢她笑得真好!” 国语失落症猛于虎 家里的电脑不幸染上病毒。母亲对着黑屏上一个个冷漠的英文字母直瞪眼。 我回家修好电脑后她还一直抱怨净是些ABCD难道就没有全中文的电脑吗 我心中一恸,是啊,为什么我们有方正,有联想,却没有全中文的电脑?仅 仅是因为电脑不是中国发明的吗?我认为,我们正在丧失些什么,等到它悄悄地 消逝了,我们就将陷入恐慌与失落 推开门,我想到楼下书店去买本书。映入眼的是邻人的大门。两个小天使牢 牢地钉在门板上,手中握着的木牌上是英文书写的 welcome(欢迎)。我看着 木牌,久久地感觉不到邻人热心真诚的好客,仿佛只是19世纪某位英国绅土的 礼节性问侯,与那冷冰冰的拒绝却有几分相似。 邻人的门口隐隐有些动静,门把缓缓变动了方向,我逃难似地下了楼。母语 是生存、交流的重要工具,谁说不是呢?面对金色的 welcome,我什么也说不 出来。这里不是伦敦,也不是纽约,这里只是中国个普通的居民区,是一个孕 育了屈子、生养了昭君的地方。下楼,我一步一步走得艰辛。我觉得有什么和我 一样,缓慢而无知觉地在下楼,下楼。 进了书店才发现一本宋词也如此难寻。《教你如何学英语》之类的书籍却让 人眼花缭乱。我看着冷漠的店员却开不了口。失语,失语。我仓惶地在一片文明 中寻找“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低吟浅唱,“把吴钩看了,栏杄拍遍”的壮志
来得那么突然,使得我无法立刻去体味去诠释,站在宽敞的练功房,那光亮 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而是充满了信心与力量。我边唱边跳,歌 声与舞步是那么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一个灿烂、纯美的微笑。 几天后,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面试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 微笑而笑了。虽然最终没有去那所学校,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 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自己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但我们身边的人却可以 从中得到安慰和鼓励,把你的灿烂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我 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中出现疲惫和 失意的时候,能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至真、至善、至美,是微笑。 “……其实只是那一笑,我也许不会再见她,但我感谢她笑得真好!” 国语失落症猛于虎 家里的电脑不幸染上病毒。母亲对着黑屏上一个个冷漠的英文字母直瞪眼。 我回家修好电脑后,她还一直抱怨:净是些 ABCD,难道就没有全中文的电脑吗? 我心中一恸,是啊,为什么我们有方正,有联想,却没有全中文的电脑?仅 仅是因为电脑不是中国发明的吗?我认为,我们正在丧失些什么,等到它悄悄地 消逝了,我们就将陷入恐慌与失落。 推开门,我想到楼下书店去买本书。映入眼的是邻人的大门。两个小天使牢 牢地钉在门板上,手中握着的木牌上是英文书写的 welcome(欢迎)。我看着 木牌,久久地感觉不到邻人热心真诚的好客,仿佛只是 19 世纪某位英国绅士的 礼节性问侯,与那冷冰冰的拒绝却有几分相似。 邻人的门口隐隐有些动静,门把缓缓变动了方向,我逃难似地下了楼。母语 是生存、交流的重要工具,谁说不是呢?面对金色的 welcome,我什么也说不 出来。这里不是伦敦,也不是纽约,这里只是中国一个普通的居民区,是一个孕 育了屈子、生养了昭君的地方。下楼,我一步一步走得艰辛。我觉得有什么和我 一样,缓慢而无知觉地在下楼,下楼。 进了书店才发现一本宋词也如此难寻。《教你如何学英语》之类的书籍却让 人眼花缭乱。我看着冷漠的店员却开不了口。失语,失语。我仓惶地在一片文明 中寻找“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低吟浅唱,“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