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一)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计算机或网络上机考等。 考试课程成绩一般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听课、作业、课堂讨论、教学参观、平时测验等 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比例一般以30%60%为宜,一些含有实验、实 践性环节很强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但须对平时成绩的评定明确要求,不可降 低学习过程的评定标准。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1)平时成绩满分为100分,占总成绩的40% 平时成绩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作业、测验、实验、课堂表现等部分构成,各部分 占比及评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100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续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老试题型:可以包含单项选择要、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要和设计理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 2.考核与评价方式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40%+明末成绩60%) 平时成绩(40%) 课程目标 期末成绩 合计 作业 测验 专讨论 课堂表现 (60%) (109% (15%) (5%) (10%)) 1 4% 7% 29% 4% 23% 40% 2 8% 29% 5% 30% 50% 3 1% 0% 1% 1% 7% 10% 合计(成绩构成) 109% 15% 5% 10% 60% 100% 五、教学方法 写明本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在线学习、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等) 以OBE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采用翻转课堂和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 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金课"体系。设置包括导言(Bridge-.in)、目标(Outcome)、前测 (Prc-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tcst)和总结(Summary)的新型教学 设计模式,坚持目标导向,融合“学科前沿”,紧密结合“双一流”建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追 踪目前学科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开展“大实验”项目,引导学 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思
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一)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有闭卷笔试、开卷笔试、口试、论文、调研报告以及计算机或网络上机考等。 考试课程成绩一般由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构成。 (二)课程成绩 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态度、听课、作业、课堂讨论、教学参观、平时测验等 情况综合评定。平时成绩占课程考核成绩的比例一般以 30%-60%为宜,一些含有实验、实 践性环节很强的课程可适当增加平时成绩的比例,但须对平时成绩的评定明确要求,不可降 低学习过程的评定标准。 1.考核环节及说明 成绩构成 考核说明 平时成绩 (1)平时成绩满分为 100 分,占总成绩的 40% (2)针对平时成绩对应的课程目标,由作业、测验、实验、课堂表现等部分构成,各部分 占比及评分标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期末考试 (1)考试方式及占比: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成绩 100 分,占课程考核成绩的 60%。 (2)评定依据:考试成绩的评定根据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进行。 (3)考试题型:可以包含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设计题。 (4)考试内容:针对期末考试对应的课程目标。 2.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目标 成绩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合计 平时成绩(40%) 期末成绩 (60%) 作业 (10%) 测验 (15%) 专题讨论 (5%) 课堂表现 (10%) 1 4% 7% 2% 4% 23% 40% 2 5% 8% 2% 5% 30% 50% 3 1% 0% 1% 1% 7% 10% 合计(成绩构成) 10% 15% 5% 10% 60% 100% 五、教学方法 写明本课程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在线学习、翻转课堂、 混合式教学等)。 以 OBE 教学设计模式为基础,采用翻转课堂和问题驱动式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 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金课”体系。设置包括导言(Bridge-in)、目标(Outcome)、前测 (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test)和总结(Summary)的新型教学 设计模式,坚持目标导向,融合“学科前沿”,紧密结合“双一流”建设内容,引导学生积极追 踪目前学科的发展方向与研究热点;系统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开展“大实验”项目,引导学 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课题的申报与研究,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思
政教育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结合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融合,全程、 全方位育人。 六、参考材料 线上 1.超星泛雅: https://mooc 1chaoxing.com/course-ans/ps/222724249 https://coursehome 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13078/144549/18#teach Team 线下 1.张丽萍、杨剑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第5版 2.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10月、第3版 3.王镜岩,《生物化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4.David.Hames&Nigel Hooper,《Biochemistry》,科学出版社,2016年09月、第3 主撰人:刘宁 审核人:熊振海、卢瑛 英文校对:刘宁 教学副院长:金银哲 日期:2022年9月39日
政教育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结合泛雅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融合,全程、 全方位育人。 六、参考材料 线上: 1. 超星泛雅: 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ans/ps/222724249 2. 智慧树: https://coursehome.zhihuishu.com/courseHome/1000013078/144549/18#teachTeam 线下: 1. 张丽萍、杨剑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8 月、第 5 版 2. 杨荣武,《生物化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10 月、第 3 版 3. 王镜岩,《生物化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年 9 月、第 1 版 4. David. Hames & Nigel Hooper,《Biochemistry》,科学出版社,2016 年 09 月、第 3 版 主撰人:刘宁 审核人:熊振海、卢瑛 英文校对:刘宁 教学副院长:金银哲 日 期:2022 年 9 月 39 日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作业评分标准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课程标 考察点 分数290 (80分数 (70分 (60分数 (分数<6 分) <90) <80) <70) 分 作业完成程 10 按时是量 延时足量 催交足品 补交是量 补交少量 度(如按时、 延时或补交 课程目标 知识点掌握 40 完全掌 大多掌 部分掌握 少部分草 课程目标3 课程目标3 知识点运用 40 非常熟练 熟练运用 基本运用 部分运用 不会运用 10% 运用 完成态度 10 书写规范 书写规 书写不规 书写不规 熟悉不规 (如书写规 非常清瑞 范、 范、清 范、不清晰 范、淳草 范、清喘认真 认真 较洁断以 直 2.测验评价标准 成绩 良好 中等 及格 代秀 不及格 (80分数 (70分数< (60<分数 (分数90分》 (分数c60分) 课程目标 完全掌握生物体 生物体的 基本掌捉生物 部分掌程生物 没有掌生 的基本组成成分 基本组成成分 体的组成成分 体的基本组成 体的基本组成 蛋白质、核酸 蛋白质、核酸 蛋白质、核酸、 成分蛋白质、 成分蛋白质、 ,维生素等物 酶、维生素等 原、维生素等 核酸、酶、维 核酸、陈、维 质的结构、性质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结构 生素等物质的 生素等物质的 和功能 能钻行 性质和功能 性质和功能 结构、性质利 结构 性质 好地运用参与生 能够权好地龙 基本可以运用 功能。不很 功能。不能 命活动的主要生 用参与生命活 参与生命活动 好地运用参与 用参与生命荒 物大分子的结构 动的主要生物 的主要生物大 生命活动的主 动的主要生物 与功能管生物化 大分子的结 课程目标1 大分子的结构 分子的结构 要生物大分子 学知识,结合 与功能等生物 7% 能等生物 的结构与 功能等生 献和实验等途 化学知识,结 学知识,结合 等生物化学知 化学知识,不 径,了解多种解 合文默和实验 文献和实验等 识,结合文就 能结合文献和 而原方室,寻 等途径,了解 知实验竿途 定验第途径三 求和合理选择解 老种解决惠 种解决问方 径,选择解决 求和合理洗 决方案 寻求利 寻求和选 方 解决方案 合理选择解 择解决方案, 方案
附件:各类考核与评价标准表 1.作业评分标准 课程标准 考察点 占 比 %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80≤分数 <90) 中等 (70≤分数 <80) 及格 (60≤分数 <70)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10% 作 业 完 成 程 度(如按时、 延 时 或 补 交 等) 10 按时足量 延时足量 催交足量 补交足量 补交少量 知识点掌握 40 完全掌握 大多掌握 基本掌握 部分掌握 少部分掌 握 知识点运用 40 非常熟练 运用 熟练运用 基本运用 部分运用 不会运用 完成态度 ( 如 书 写 规 范、清晰认真 等) 10 书写规范、 非常清晰 认真 书写规 范、 较清晰认 真 书写不规 范、清晰 书写不规 范、不清晰 熟悉不 规 范、潦草 2.测验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80≤分数< 90) 中等 (70≤分数< 80) 及格 (60≤分数< 70)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7% 完全掌握生物体 的基本组成成分 蛋白质、核酸、 酶、维生素等物 质的结构、性质 和功能。能够很 好地运用参与生 命活动的主要生 物大分子的结构 与功能等生物化 学知识,结合文 献 和 实 验 等 途 径,了解多种解 决问题方案,寻 求和合理选择解 决方案。 掌握生物体的 基本组成成分 蛋白质、核酸、 酶、维生素等 物质的结构、 性质和功能。 能够较好地运 用参与生命活 动的主要生物 大分子的结构 与功能等生物 化学知识,结 合文献和实验 等途径,了解 多种解决问题 方案,寻求和 合理选择解决 方案。 基本掌握生物 体的组成成分 蛋白质、核酸、 酶、维生素等 物质的结构、 性质和功能。 基本可以运用 参与生命活动 的主要生物大 分子的结构与 功能等生物化 学知识,结合 文献和实验等 途径,了解多 种解决问题方 案,寻求和选 择解决方案。 部分掌握生物 体的基本组成 成分蛋白质、 核酸、酶、维 生素等物质的 结构、性质和 功能。不能很 好地运用参与 生命活动的主 要生物大分子 的结构与功能 等生物化学知 识,结合文献 和 实 验 等 途 径,选择解决 方案。 没有掌握生物 体的基本组成 成分蛋白质、 核酸、酶、维 生素等物质的 结构、性质和 功能。不能运 用参与生命活 动的主要生物 大分子的结构 与功能等生物 化学知识,不 能结合文献和 实验等途径寻 求和合理选择 解决方案
白好 及格 优秀 (80<分数 (70分数< (60<分数 不及格 课程目标 (分数90分 90y (分数<60分 充分掌挥误程目较好地掌据课 基本掌捉课程 部分掌程课程 没有掌掘目标 标2知识点,能程目标2知识 目标2知识点, 目标2划识点, 2知识点,不能 够从分子水平上 点,能够从分 从分子水平上 从分子水平上 从分子水平 完全闹述参与生 子水平上述 基本闹述参 部分述参与 述参与生命 命活动的主要 参与生命活可 生命活动的 生 活动的主要4 物大分子的结档 的主要生物入 要生物大分 要生物大分了 物大分于的纤 与功能的关系, 分子的结构与 的结构与功能 的结构与功能 构与功能的关 很好地认识和解 功能的关系 的关系,认识 的关系,部分 系,无法认识 课程目标2 较好地认知 利解轻生命 认识和解释生 和移生命 用生物化学理论 利用生 血现象 不能利用 知识,结合文 象,利用生物 化学理论知 生物化字理论 生物化学理谄 研究等方法。充 化学理论知 识,结合文献 知识,结合文 知识,结合文 分调拼和什析食 ,结合文妹 研究方法, 妹研究方法 续研京管方法 品中复杂工程问 研究方法 用码和分析折食 调研和分析食 调研和分析食 的解决方案, 调研和分 品中复 品中复杂 品中复杂工 品中复杂工稻 间题的解决方 间题的解决方 问题的解决 问题的解决方 案 3.专题讨论评价标准 占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误程目标 考察点 (分数≥90 (80≤分数 (70≤分数 (60s分数 (分数<60 比% 分) <90) <80) <70) 分) 总结内究完 总结内究相 总结内究完总结内究完 总结内究里 体现 体现兰 体现 前研究夏 路清晰:汇 前研究趋 前研究 偏离主题 资料阅 势:汇报重 报完整、诠 势:部分诠 势:汇报重 汇报内容没 40 归钠总结 占空出。准择日标相 释目标1相点不突出、 省和所登 确论疑目标 关知识点: 关知识点, 汇报内容 只相联系, 1相关知 有和所 课程目标 识相联系 课程目标2 时间控制合时间控制不时间控制不时间控制不 时闻控制不 课程目标3 理:汇报具合理:汇报 合理并日和 合理并且和 合理并日和 % 有感染力 具有感染 要求相 要求相 要求相 PPT讲解 40 江报具 大:汇报 大 汇报表 有感染力。 达清晰 达不清晰 不具备感 能力。 能够准确回能够回答问基本能够回提问回答问 不能够回 提问交流 20 答问题。 思或回名 错误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80≤分数< 90) 中等 (70≤分数< 80) 及格 (60≤分数< 70)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2 8% 充分掌握课程目 标 2 知识点,能 够从分子水平上 完全阐述参与生 命活动的主要生 物大分子的结构 与功能的关系, 很好地认识和解 释生命现象,利 用生物化学理论 知识,结合文献 研究等方法,充 分调研和分析食 品中复杂工程问 题的解决方案。 较好地掌握课 程目标 2 知识 点,能够从分 子水平上阐述 参与生命活动 的主要生物大 分子的结构与 功能的关系, 较好地认识和 解 释 生 命 现 象,利用生物 化 学 理 论 知 识,结合文献 研究等方法, 调研和分析食 品中复杂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 案。 基本掌握课程 目标 2 知识点, 从分子水平上 基本阐述参与 生命活动的主 要生物大分子 的结构与功能 的关系,认识 和解释生命现 象,利用生物 化 学 理 论 知 识,结合文献 研究等方法, 调研和分析食 品中复杂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 案。 部分掌握课程 目标 2 知识点, 从分子水平上 部分阐述参与 生命活动的主 要生物大分子 的结构与功能 的关系,部分 认识和解释生 命现象,利用 生物化学理论 知识,结合文 献研究等方法 调研和分析食 品中复杂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 案。 没有掌握目标 2 知识点,不能 从分子水平上 阐述参与生命 活动的主要生 物大分子的结 构与功能的关 系,无法认识 和解释生命现 象,不能利用 生物化学理论 知识,结合文 献研究等方法 调研和分析食 品中复杂工程 问题的解决方 案。 3.专题讨论评价标准 课程目标 考察点 占 比%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80≤分数 <90) 中等 (70≤分数 <80) 及格 (60≤分数 <70)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5% 资料参阅 归纳总结 40 总结内容完 整、体现当 前 研 究 趋 势;汇报重 点突出、准 确诠释目标 1 相关知识 点; 总结内容相 对完整、思 路清晰;汇 报完整、诠 释目标 1 相 关知识点; 总结内容完 整、体现当 前 研 究 趋 势;部分诠 释目标 1 相 关知识点; 总结内容完 整、体现当 前 研 究 趋 势;汇报重 点不突出、 汇报内容没 有和所学知 识相联系; 总结内容思 路不清晰、 偏离主题; 汇报内容没 有和所学知 识相联系; PPT 讲解 40 时间控制合 理;汇报具 有感染力。 时间控制不 合理;汇报 具 有 感 染 力。 时间控制不 合理并且和 要求相差较 大;汇报具 有感染力。 时间控制不 合理并且和 要求相差较 大;汇报表 达清晰,但 不具备感染 能力。 时间控制不 合理并且和 要求相差较 大;汇报表 达不清晰。 提问交流 20 能够准确回 答问题。 能够回答问 题。 基本能够回 答问题。 提问回答问 题 偏 离 主 题。 不能够回答 问题或回答 错误
4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优秀 良好 中等 及格 不及格 果程标准 考察点 (分数29 (80分数 70分数 60分 (分数<6( % 分) <90) <80) <70) 分) 主动积极 主动参与 课堂互动 40 参与互动 参与互动 不参与互动 互动 互动 次以内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回答问题器 问题回答1 问题回答 问愿回答部 可题回答 程标3 回答问题 30 分不准确 确完整 本正确 分不准确 准确 109% 不察整 出勤 30 全部出勤 缺 缺勤次数二缺勤次数 缺勤四次以 以内 到三次 到四次 上 5.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好 及格 不及格 课程目标 (分86分 (75分数<86 (60≤分数<75 分数<60分) 正确掌挥生物体的基本 良好地掌握生物 基本掌握生物体的 较差掌据生物体的 组成成分蛋白质、核酸、 体的基本组成成 其本组成成分蛋白 基本组成成分蛋白 酶、维生素等物质的结 分蛋白质、核酸 质、核酸、、 、核酸、阵。维 均、性质和功能。很好地 酶、维生素等物 生素等物质的 生素等物质的结 运用生物化学知识,结合 质的结构、性质 构、性质和功能 闷、 性质和功能 文献和实验等途径,了解 和功能。较好地 基本可以运用生彩 无法运用生物化等 课程目标1 老种解决问顺方室,寻求 运用生物化学知 化学知识,结合 知识,结合文献和 23% 和合理选择解决方案。 识,结合文就和 就和实的等涂径 实验等途径,寻求 实验等途径 寻求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解多种解决问 方案,寻求和 理选择解决方 家。 学握糖类、脂类及蛋白质 较好掌糖类 对糖类、脂类及蛋 大物质新陈代谢过 后类及蛋白质 类及蛋白 大物质新 中发生的三大转变,完全 大物质新际代周 质新陈代谢过程中 代谢过程中发生的 理解遗传信息的复制、转 过程中发生的 发生的三大转变! 大转变,基本理 最芝其木百理,并能铭应 大转变,理解遗 其本理靓进传信白 解遗传信日的复 用所学知识调研知分析 传信息的制 的复制、转最等其 制、转最等基本原 食品中复杂工程腿的 转录等基本 课程目标】 本原理 并基本的 理掌据欠缺」 无法 解决方案。 理,并能够应用 够应用所学知识调 应用所学知识调可 30% 所学知识调研和 研和分析食品中复 和分析食品中复杂 分析合品中复杂 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 工程间题的解决 方案。 案。 方案
4.课堂表现评价标准 课程标准 考察点 占 比 % 优秀 (分数≥90 分) 良好 (80≤分数 <90) 中等 (70≤分数 <80) 及格 (60≤分数 <70)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课程目标 2 课程目标 3 10% 课堂互动 40 主动积极 互动 主动参与 互动 参与互动 参与互动两 次以内 不参与互动 回答问题 30 问题回答正 确完整 问题回答基 本正确 问题回答部 分不准确 回答问题部 分不准确, 不完整 问题回答不 准确 出勤 30 全部出勤 缺勤一次 以内 缺勤次数二 到三次 缺勤次数三 到四次 缺勤四次以 上 5.期末考核与评价标准 成绩 课程目标 优秀 (分数≥86 分) 良好 (75≤分数<86) 及格 (60≤分数<75) 不及格 (分数<60 分) 课程目标 1 23% 正确掌握生物体的基本 组成成分蛋白质、核酸、 酶、维生素等物质的结 构、性质和功能。很好地 运用生物化学知识,结合 文献和实验等途径,了解 多种解决问题方案,寻求 和合理选择解决方案。 良好地掌握生物 体的基本组成成 分蛋白质、核酸、 酶、维生素等物 质的结构、性质 和功能。较好地 运用生物化学知 识,结合文献和 实验等途径,了 解多种解决问题 方案,寻求和合 理 选 择 解 决 方 案。 基本掌握生物体的 基本组成成分蛋白 质、核酸、酶、维 生 素 等 物 质 的 结 构、性质和功能。 基本可以运用生物 化学知识,结合文 献和实验等途径, 寻求解决方案。 较差掌握生物体的 基本组成成分蛋白 质、核酸、酶、维 生素等物质的结 构、性质和功能。 无法运用生物化学 知识,结合文献和 实验等途径,寻求 解决方案。 课程目标 2 30% 掌握糖类、脂类及蛋白质 三大物质新陈代谢过程 中发生的三大转变,完全 理解遗传信息的复制、转 录等基本原理,并能够应 用所学知识调研和分析 食品中复杂工程问题的 解决方案。 较好掌握糖类、 脂类及蛋白质三 大物质新陈代谢 过程中发生的三 大转变,理解遗 传信息的复制、 转 录 等 基 本 原 理,并能够应用 所学知识调研和 分析食品中复杂 工程问题的解决 方案。 基本掌握糖类、脂 类及蛋白质三大物 质新陈代谢过程中 发生的三大转变, 基本理解遗传信息 的复制、转录等基 本原理,并基本能 够应用所学知识调 研和分析食品中复 杂工程问题的解决 方案。 对糖类、脂类及蛋 白质三大物质新陈 代谢过程中发生的 三大转变,基本理 解 遗 传 信 息 的 复 制、转录等基本原 理掌握欠缺,无法 应用所学知识调研 和分析食品中复杂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