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与系统 SECOND EDITON 第二版 ALAN V OPPENHEIM ALAN S. WILLSKY WITH S. HAHID NAWAD 刘树菜译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d PKINITCRHALI
生生130 A78 (2) 信号与系统 (第二版) 本增姆 ALANⅤ. OPPENHEIM ALAN S, WILLSKY战打孔 W)肉 0044 4130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Prentice-Hall
内容简介 本书全而系统地论述了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线性 时不变系统闖期信号的鸺坦叶级数表示,连续和离散时间傅唭叶变换,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采样, 通信系统,拉普拉斯和z变換以及线性反馈系统。每章都有足够数量的例题和大量精选的习题;并将习题分 列为4种栏国,分属3种不同的层次,便于使用。 本书是在第1版基础之上经重新维织,重新改写并作补充而成除保留原书结构新颖,选材得当,论述严 谨,条理清楚等特色外,在某些方面更有所加强,恰似锦上添花,堪称反映信号与系统分析当代水平的一部佳 木书可作为通信与电子系统类自动化类以及全部电类专业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供任何从事 信息获取转换、传输及处理工作的其它专业研究生,教师和大科技工作者参考。 Alan VOppenheim Alan S. Willsky with S. Hamid Nawab: Signals and Syster Authorized translation from the English language edition published by Prentice-Hali Copyright 1997 Prentice-Hall All rights rescrved, For sale in Mainland China only 本文中文简体字版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美国西蒙与舒斯特国际出版公司合作出版, 末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的任何部分。 本书封面贴有 Prentice-Hall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陕)新登字007号 信号与系统(第二版) ALAN V OPPENHEIM ALAn S. WILLSKY WITH S HAMID NAWAB 刘树棠译 责任编辑白居宪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西安市威宁西路28号邮政编号710049电话:(029)2668316) 西安交通大学印刷厂印装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1/16印张:44.5字数:1075千字 198年3月第1版1999年11月第2次印刷 印数:6001-9000 IsBN7-5605-0970-3/N·53定价:58.00元 陕版出图字:25-1997036号 若发现本社图书有倒页、白页、少页及影响阅读的质量问题,请去当地销售 部门调换或与我社发行科联系调换。发行科电话:(029)2686357,2667874
译者前言 美国MIT(马省理工学院)著名教授 Alan V Oppenheim等所著“ Signals and Systems”一书 早已为我国广大读者所熟悉。它的第1版自1983年问世以来,在许多国家已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获得很高的声誉。经过14年的普遍使用之后,1997年又推出了第2版;这正是广大从事 该方面教学的问仁们早已翘首以待所祈盼的了!相信该书第2版的出版,对目前我国各高校 正在从事的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诚如作者在第2版前言中所指出的,第2版是在该书第1版的基础之上,经过重新组织 重新改写,并作补充而成的;想必这是经过14年广泛使用之后,吸收考虑了各方面意见的结 果。全书结构仍为11章,变动较大的是前6章。这就是:将原书第1章(绪论)抽出,另作新版 的绪论处理;原书的第4~6章,重新组织为新版的第3~6章。在内容上则是将原书第4、5章 的傅里叶级数表示部分单独抽出另立为新版的第3章,同时将原书的第6章(滤波)的内容拆 开,分别融入有关章节中,并将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之间的关系这一重要概念另立 章(第6章)作专门论述。另外,还将第1版第7章(调制)和第8章(采样)的次序作了交换,并 将章名“调制”改为“通信系统”。以上就是第2版所反映的“重新组织”的主要方面。由于在前 6章中结构上有较大的变化,加之各章内容都有新的补充,因此全书重新改写也就是必然的 了。全书在正文内容上,除了第11章外都有不同程度的补充。个别地方也有删除(如原书第 10章第8节“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系统之间的变换”,在第2版正文中被删除),但补充的内容 仍多于删除的。第2版补充最多的当属正文中的例题和各章末的习题部分。全书例题由原来 的99个增加到195个,而习题则由原来的382道题增加到现在的668道题。并且,将数量大、 类型各异难易差别悬殊的习题分成4种栏目:基本题(附答案)基本题深入题和扩充题;分 属3种不同的层次。最后,第2版在符号上也作了相应的变化,不再在符号上区分连续域和离 散域中的频率(除74节外)而仅以X(ja)与X(e)和H(jc)与H(e)来区分两类信号与 系统 第2版作者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重组和变化读者可从该版前言中略兒萁详。有一点是肯 定的经重组、重写和补充的结果,总是要比第1版更趋于合理和完善,犹如锦上添花,更加便 于教和学;但具体到每一处的变动,仍然有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总的来说,第2版仍保留了第1版的基本特色(连续与离散并行,将基本理论和方法着重 在通信、采样连续时间信号的离撒时间处理以及控制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涉及的主要内容和 该书的适用范围均无大的变化。根据译者多年使用第1版所积累的经验,再结合第2版翻译 过程所得到的体会来看,第2版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进一步地加强。首先,部分内容的 增删和调整是合适的。例如将第1版中第6章(滤波)的内容不再另辟一章是明智的。这样 做既紧密结合了有关内容,又避免了原书第6章内容的单薄;单边拉普拉斯和z变换都适当 加强,解决了第1版该方面内容易教不易学的矛盾;在通信系统应用中,适当地增加了数字通 信和码间干扰的基本概念,也是符合当前发展趋势的。第二,由于例题和习题的大量增加和分 类,使该书在教与学两方面都更便于使用。例题的增加,一方面是紧密结合基本内容(概念与 方法)的应用;另一方面乜减缓了对某些较抽象概念理解上的梯度。因此,例题的增加使教材 的可读性增强。习题的分类,是所有使用过第1版的教师和同学所期盼的。最后,作为核心
主干)课程的教材,第2版的基础性得到进一步地加强。例如,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 之间的关系单立一章是很有创见性的;在引入码间干扰概念中,从最一般的机理上阐述了为消 除码间干扰而进行信道均衡的基本原理,而不只是就事论事。 译者曾在10多年前就建议过,““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的开设对象与涉及的内容,应该从传 统的所谓无线电技术专业跨出去,部分电子学类专业、电机类专业、乃至部分机械、动力和力学 类专业都应该在不同深度上开设这门课。”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传统的无线电技术专业名称 早已不复存在,清华大学早就在全部电类专业开设了这门课,西安交通大学也于两年前在全部 电类各专业开设此课,并作为院定必修课。在目前进行的面向2世纪的教学改革中,加强素 质培养,淡化专业,拓宽基础,提倡不同专业领域的交叉与渗透等已成了不可扭转的大趋势。 深信该书第2版中译本的正式出版定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2版的篇幅比第1版增加了20%,其中正文部分和习题的篇幅几乎各增加了20%。除 最后索引部分外,都按原著译出。考虑到英文索引的编制与中文有很大的不同,加之目录已十 分详尽,再另编中文索引似无必要。为节省篇幅,征得出版社同意,将索引部分略去。原书共 有标以图号的图567幅均由计算机做成,原图清晰美观但图中坐标符号等标注,均用正体 字母给出,与正文中使用的斜体字母不一致,不符合我国出版规定。由于图量大时间紧,重新 描图或在原图上贴以斜体字母都难以确保质量,出版杜经慎重硏究,除图中英文说明贴以汉字 外,其余均不作改动。以上两点,在此特作说明。 该书中译本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与 Prentice-Har, Internaional Ltd联合出版发行。在 中译本即将出版之际,应该特别提及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杨鸿森教授,没有他的远见卓 识,富于开拓进取和始终不渝地支持该书中译本是难以如此快地与中国读者见面的译者对 此表示诚挚地谢意。在该书的编辑过程中,始终得到了责任编辑白居宪副编审的大力支持和 有效帮助合作得十分和谐。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英语系王监龙教授,常常在关键 时刻指点迷津。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朱世华教授也给予过帮 助。我的研究生崔吉青及王红光同学在译稿的准备过程中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译者谨对 所有曾给予过支持和提供帮助的同志表示深深地谢意。最后应该特别提起的是,这是一部工 作量极大的译作没有我的老伴,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系孙漪教授的支持鼓励、帮助 和忍耐精神是不可能完成的,感谢她在1997年那个令人难熬而又漫长的酷暑始终与我同行, 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本书的翻译过程中,已经发现原书有80多处错误,但其中绝大部分属录入和排版中的 疏漏因此在中译本中未给子标注。但也有少量错误这些都在译文中以“译者注”标出。译者 已将发现的各种错误汇集成表格,分别用电子邮件和传真发给 Alan V. Oppenheim教授,并得 到他的积极响应。 由于全书篇幅太大,时间仓促加之译者水平又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外,当属难免,恳望读 者批评指正。 刘树棠 1997年1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