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视觉检查可利用同视机,颜少明立体检查图谱等。 (八)、对比敏感度 定义:视力检查反映了高对比度(黑白反差明显)时的分辨能力。七、视觉电生理 包括:视网膜电图(ERG)、眼电图(EOG)、视诱发电位(VEP)。 三眼部检查 一、眼附属器检查 (一)眼睑 有无红肿、淤血、气肿、瘢痕或肿物;有无内、外翻;两侧脸裂是否对称,上睑提起及脸 裂闭合是否正常。睫毛是否整齐、方向是否正常、有无变色、脱落、根部有无充血、鳞 屑、脓痂或溃疡。 (二)泪器 1、泪点有无外翻或闭塞 2、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瘘管压挤泪囊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 3、泪道有无阻塞 ①荧光素钠试验; ②泪道冲洗; ③X线碘0-油造影或超声检查。 4、泪液分泌减少 ①Schirmer试验.方法是用一条5×35mm的滤纸.将一端折弯5mm.置于下睑内侧1/3 结膜囊内,其余部分悬垂于皮肤表面,轻闭双眼,5min后测量滤纸被泪水渗湿的长度, 如短于5mm则表明泪液的分泌减少。 2泪膜破裂时间(BUT):通过裂隙灯钴蓝色滤光片观察,在球结膜颗下方滴0.125%荧光 素钠一滴,嘱患者眨眼数次,使荧光素均匀分布在角膜上,再睁眼凝视前方,不得眨眼, 检查者从患者睁跟开始立即持续观察患者角膜。同时开始计时,直到角膜上出现第一个黑 斑(泪膜缺损)时为止,短于10s表明泪液分泌不足。 (三)结膜 1、检查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将眼睑向上下翻啭,注意颜色、是否透明光滑,有无充血、 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瘢痕、溃疡、睑球粘连,有无异物或分泌物潴积等
立体视觉检查可利用同视机,颜少明立体检查图谱等。 (八)、对比敏感度 定义:视力检查反映了高对比度(黑白反差明显)时的分辨能力。七、视觉电生理 包括:视网膜电图(ERG)、眼电图(EOG)、视诱发电位(VEP)。 三 眼 部 检 查 一、眼附属器检查 (一)眼睑 有无红肿、淤血、气肿、瘢痕或肿物;有无内、外翻;两侧睑裂是否对称,上睑提起及睑 裂闭合是否正常。睫毛是否整齐、方向是否正常、有无变色、脱落、根部有无充血、鳞 屑、脓痂或溃疡。 (二)泪器 1、泪点有无外翻或闭塞; 2、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或瘘管,压挤泪囊有无分泌物自泪点溢出; 3、泪道有无阻塞: ①荧光素钠试验; ②泪道冲冼; ③X 线碘0-油造影或超声检查。 4、泪液分泌减少 ①Schirmer 试验,方法是用一条 5×35mm 的滤纸,将一端折弯 5mm,置于下睑内侧 1/3 结膜囊内,其余部分悬垂于皮肤表面,轻闭双眼,5min 后测量滤纸被泪水渗湿的长度, 如短于 5mm 则表明泪液的分泌减少。 ②泪膜破裂时间(BUT):通过裂隙灯钴蓝色滤光片观察,在球结膜颞下方滴 0.125%荧光 素钠一滴,嘱患者眨眼数次,使荧光素均匀分布在角膜上,再睁眼凝视前方,不得眨眼, 检查者从患者睁眼开始立即持续观察患者角膜,同时开始计时,直到角膜上出现第一个黑 斑(泪膜缺损)时为止,短于 10s 表明泪液分泌不足。 (三)结膜 1、检查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将眼睑向上下翻转,注意颜色、是否透明光滑,有无充血、 水肿、乳头肥大、滤泡增生、瘢痕、溃疡、睑球粘连,有无异物或分泌物潴积等
2、检查球结膜时,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转动眼球,观察有无充 血,特别注意区分睫状充血(在角膜周围)与结膜充血,有无疱疹、出血、异物、色素沉 着或新生物。 (四)眼球位置及运动 1、注意两眼直视时.角膜位置是否位干脸裂中央,高低位置是否相同,有无眼球震额和 斜视。眼球大小有无异常、有无突出或内陷。 2、检测眼球突出的方法。可用Hertel突眼计,将突眼计的两端卡在被检者眶外缘嘱其向 前平视,从反光镜中读出两眼角膜顶点投影在标尺上的m数,记录为眼球突出度。国 人眼球突出度正常平均值为12~14mm,两眼差不超过2mm。 3、检查眼球运动时,嘱患者向左、右、上、下及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八个方向注 视.以了解眼球向各方向转动有无障碍。 (五)眼眶:观察两侧眼眶是否对称,眶缘触诊有无缺损、压痛或肿物。 二、眼球前段检查 斜照法:即一手持带有聚光灯泡的手电筒,从眼的侧方距眼约2cm处,聚焦照明检查部 位,另一手持13D的放大镜置于眼前,检查角膜、前房、虹膜及晶状体。 (一)角膜:大小、弯曲度、透明度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感觉 如何,有无角膜后沉着物(KP)。采用荧光素染色法,查明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及角膜混浊 是否为溃疡,检查角膜弯曲度是否正常,则须用角膜曲率计或角膜地形图仪检查。 检查角膜感觉的简单方法。是从消毒棉签捻出一条纤维,用其尖端从被检者侧面移近并触 及角膜,引起瞬目反射,或两眼所需触力有明显差别,则表明角膜感觉减退,多见于疱疹 病毒所致的角膜炎或三叉神经受损者。 (仁)巩膜:有无黄染、充血、结节及压痛。 (三)前房:将手电灯光在外眦处侧照向内眦,如鼻侧虹膜全被照亮,为深前房,如鼻侧 虹膜仅被照亮1m或更少,则为浅前房,有发生闭角性青光眼的潜在危险。注意房水有 无混浊、积血、积脓。 (四)虹膜:观察颜色、纹理,有无新生血管、色素脱落、萎缩、结节,有无与角膜或晶 状体粘连,有无根部离断及缺损,有无震颤。 (五)瞳孔: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位置是否居中,边缘是否整齐。正常成人瞳孔在 弥散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2.54mm 1、直接光反射: 2、间接光反射
2、检查球结膜时,以拇指和食指将上下睑分开,嘱患者向各方向转动眼球,观察有无充 血,特别注意区分睫状充血(在角膜周围)与结膜充血,有无疱疹、出血、异物、色素沉 着或新生物。 (四)眼球位置及运动 1、注意两眼直视时,角膜位置是否位于睑裂中央,高低位置是否相同,有无眼球震颤和 斜视。眼球大小有无异常、有无突出或内陷。 2、检测眼球突出的方法。可用 Hertel 突眼计,将突眼计的两端卡在被检者眶外缘嘱其向 前平视,从反光镜中读出两眼角膜顶点投影在标尺上的 mm 数,记录为眼球突出度。国 人眼球突出度正常平均值为 12~14mm,两眼差不超过 2mm。 3、检查眼球运动时,嘱患者向左、右、上、下及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八个方向注 视,以了解眼球向各方向转动有无障碍。 (五)眼眶:观察两侧眼眶是否对称,眶缘触诊有无缺损、压痛或肿物。 二、眼球前段检查 斜照法:即一手持带有聚光灯泡的手电筒,从眼的侧方距眼约 2cm 处,聚焦照明检查部 位,另一手持 13D 的放大镜置于眼前,检查角膜、前房、虹膜及晶状体。 (一)角膜:大小、弯曲度、透明度及表面是否光滑。有无异物、新生血管及混浊,感觉 如何,有无角膜后沉着物(KP)。采用荧光素染色法,查明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及角膜混浊 是否为溃疡,检查角膜弯曲度是否正常,则须用角膜曲率计或角膜地形图仪检查。 检查角膜感觉的简单方法,是从消毒棉签捻出一条纤维,用其尖端从被检者侧面移近并触 及角膜,引起瞬目反射,或两眼所需触力有明显差别,则表明角膜感觉减退,多见于疱疹 病毒所致的角膜炎或三叉神经受损者。 (二)巩膜:有无黄染、充血、结节及压痛。 (三)前房:将手电灯光在外眦处侧照向内眦,如鼻侧虹膜全被照亮,为深前房,如鼻侧 虹膜仅被照亮 1mm 或更少,则为浅前房,有发生闭角性青光眼的潜在危险。注意房水有 无混浊、积血、积脓。 (四)虹膜:观察颜色、纹理,有无新生血管、色素脱落、萎缩、结节,有无与角膜或晶 状体粘连,有无根部离断及缺损,有无震颤。 (五)瞳孔: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位置是否居中,边缘是否整齐。正常成人瞳孔在 弥散自然光线下直径约为 2.5~4mm。 1、直接光反射; 2、间接光反射;
3、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双称MarcusGunn(马丘斯干)瞳孔。用手电筒照射右(健)眼 时,双眼瞳孔缩小,随后移动手电筒照在左(患)眼上,双眼瞳孔不缩小,以15间隔交 替照射双眼,健跟瞳孔缩小,患眼瞳孔扩大。这种体征特别有助于诊断单眼的球后视神经 炎等眼病。 4、集合反射:嘱被检者注视一远方目标,然后立即改为注视15cm处自己的食指.这时两 眼瞳孔缩小。 5、Argy-Robertson(阿基尔罗柏松)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而集合反射存在,见于神经 梅毒。 (六)晶状体:观察晶状体有无混浊和脱位、异位 三、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一)裂隙灯显微镜结构:由两系统组成即光源投射系统及供 观察的放大系统。可在强光下放大1016倍。 (二)不仅能看清楚表浅的病变.而且可以调节焦点和光源宽窄,形成光学切面,看清深 部组织及其前后关系。附加前置镜、接触镜、前房角镜、三面镜,可检查前房角、玻璃体 和眼底。再配备前房深度计、压平眼压计、照相机,其用途更为广泛。 (三)六种基本检查方法 1、弥散光线照射法 2、直接焦点照射法 (1)宽光照射(2)窄光照射(3)直接焦点照射法(4)圆锥光线 3、镜面反光照射法。 4、后方反光照射法 5、角巩膜缘分光照射法 6、间接照射法 四、前房角镜检查 五、眼压测量 眼压测量包括指测法及眼压计测量法。 (一)指测法:测量时嘱被检者两眼向下注视,检查者将两手食指尖放在上睑皮肤面,两 指交替轻压眼球,感觉眼球的张力,粗略感受高、中、低三种眼压。记录时以T表示眼 压正常,用T+1T+3表示眼压增高的程度,用下1T3表示眼压降低的程度 (二)眼压计测量法
3、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双称 MarcusGunn(马丘斯干)瞳孔。用手电筒照射右(健)眼 时,双眼瞳孔缩小,随后移动手电筒照在左(患)眼上,双眼瞳孔不缩小,以 1s 间隔交 替照射双眼,健眼瞳孔缩小,患眼瞳孔扩大。这种体征特别有助于诊断单眼的球后视神经 炎等眼病。 4、集合反射:嘱被检者注视一远方目标,然后立即改为注视 15cm 处自己的食指,这时两 眼瞳孔缩小。 5、Argyll-Robertson(阿基尔罗柏松)瞳孔:直接光反射消失而集合反射存在,见于神经 梅毒。 (六)晶状体:观察晶状体有无混浊和脱位、异位。 三、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一)裂隙灯显微镜结构:由两系统组成即光源投射系统及供 观察的放大系统。可在强光下放大 10~16 倍。 (二)不仅能看清楚表浅的病变,而且可以调节焦点和光源宽窄,形成光学切面,看清深 部组织及其前后关系。附加前置镜、接触镜、前房角镜、三面镜,可检查前房角、玻璃体 和眼底。再配备前房深度计、压平眼压计、照相机,其用途更为广泛。 (三)六种基本检查方法 1、弥散光线照射法 2、直接焦点照射法 ⑴宽光照射⑵窄光照射⑶直接焦点照射法 ⑷圆锥光线 3、镜面反光照射法。 4、后方反光照射法 5、角巩膜缘分光照射法 6、间接照射法 四、前房角镜检查 五、眼压测量 眼压测量包括指测法及眼压计测量法。 (一)指测法:测量时嘱被检者两眼向下注视,检查者将两手食指尖放在上睑皮肤面,两 指交替轻压眼球,感觉眼球的张力,粗略感受高、中、低三种眼压。记录时以 Tn 表示眼 压正常,用 T+1~T+3 表示眼压增高的程度,用 T-1~T-3 表示眼压降低的程度。 (二)眼压计测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