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 命题教师:刘永胜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 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麻痹(bi)症结( zheng)酵母菌(jiao)一曝十寒(pi) 蒙头转向(meng) B.生肖(xiao)鞭笞(ch)处方药(ch)量入为出( liang) 不着边际(zhuo) C.贮藏(zhu)重创( chuang)捋虎须(1uo)一哄而散(hong) 封妻荫子(yin) D.熨帖(y)诤友( zheng)文绉绉(zou)方枘(rui)圆凿 虚与委蛇(y1)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枉费心机功亏一篑合盘托出鬼斧神工对簿公堂 B.顶礼膜拜出奇不意汗流夹背开门揖盗鸠占雀巢 C.平心而论坐收渔利共商国是关怀备至黄粱一梦 D.进退维谷屈意逢迎迫不及待怨天尤人真知卓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网络歌曲词作者刻意追求“陌生化”、“小清新”等效果,导致不少歌词出现 直白、浅俗、口水化等问题, 业界诟病。 ②为破除城镇化“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怪圈,留住齐鲁特色乡愁,地 方历史文化,我省从2014年起开始全面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③在《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流行语排行榜”中,“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 念和亲民的风格广为民众认同 十大流行语排名榜第一位。 A.备受继承位居B.备受传承位居 C.倍受传承跃居D.倍受继承跃居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金秀贤不仅迅速成为韩国最炙手可热的男星, 也成为众多女性观众心目中的“男神”。 B.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一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 遇,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出口欧美这一条路,而应试图打开国内市场 C.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 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D.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附近发生里氏8.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萨摩亚红十字会官 员罗斯玛丽·斯诺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确保灾民有洁净的饮水和令人满意的卫 生设施。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山东省淄博市 2015 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诊断语文试题 命题教师:刘永胜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 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 基础知识:(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麻痹(bì) 症结(zhèng) 酵母菌(jiào) 一曝十寒(pù) 蒙头转向(mēng) B.生肖(xiào) 鞭笞(chī) 处方药(chǔ) 量入为出(liàng) 不着边际(zhuó) C. 贮藏(zhù) 重创(chuāng) 捋虎须(luō) 一哄而散(hōng) 封妻荫子(yìn) D.熨帖(yù) 诤友(zhèng) 文绉绉(zōu) 方枘(ruì)圆凿 虚与委蛇(y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枉费心机 功亏一篑 合盘托出 鬼斧神工 对簿公堂 B.顶礼膜拜 出奇不意 汗流夹背 开门揖盗 鸠占雀巢 C.平心而论 坐收渔利 共商国是 关怀备至 黄粱一梦 D.进退维谷 屈意逢迎 迫不及待 怨天尤人 真知卓见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网络歌曲词作者刻意追求“陌生化”、“小清新”等效果,导致不少歌词出现 直白、浅俗、口水化等问题,______业界诟病。 ②为破除城镇化“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怪圈,留住齐鲁特色乡愁,_____地 方历史文化,我省从 2014 年起开始全面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③在《咬文嚼字》发布的“2013 流行语排行榜”中,“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 念和亲民的风格广为民众认同,__________十大流行语排名榜第一位。 A.备受 继承 位居 B.备受 传承 位居 C.倍受 传承 跃居 D.倍受 继承 跃居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随着《来自星星的你》的热播,金秀贤不仅迅速成为韩国最炙手可热的男星, 也成为众多女性观众心目中的“男神”。 B.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的出口企业一定要在危机中寻找机 遇,切不可目无全牛,只看到出口欧美这一条路,而应试图打开国内市场。 C.钱钟书先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奇才,被誉为“学术泰斗”,他知识渊博,学 养丰富,治学严谨,其文章达到了不赞一词的地步。 D.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附近发生里氏 8.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萨摩亚红十字会官 员罗斯玛丽•斯诺说,目前的当务之急是确保灾民有洁净的饮水和令人满意的卫 生设施。 5.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 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 标 B.“马年”春节刚过,省城“霾伏”天气又“重现江湖”,且污染程度日益发 展。监测数据显示,大年初二14时,省城四个监测点的AQI高达534。 C.由于彩绘陶俑埋藏环境土壤的湿度较髙,出土后所处环境湿度较低,再加上 光、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导致彩绘产生干裂、起翘、褪色等问题 D.据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吸费电话”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 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 二、社科文阅读(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 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 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 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 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 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 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 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 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 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 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 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 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 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 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 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 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 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 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 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 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6.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孔(文)庙举行 的隆重祀典。 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 乐舞
A.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 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 标。 B.“马年”春节刚过,省城“霾伏”天气又“重现江湖”,且污染程度日益发 展。监测数据显示,大年初二 14 时,省城四个监测点的 AQI 高达 534。 C.由于彩绘陶俑埋藏环境土壤的湿度较高,出土后所处环境湿度较低,再加上 光、有害气体等的影响,导致彩绘产生干裂、起翘、褪色等问题。 D.据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吸费电话”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 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 二、社科文阅读(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 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 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 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 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 478 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 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 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 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 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 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 196 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自唐玄宗于公元 739 年封孔子为“文 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 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 先后 8 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 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1986 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 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 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 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 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 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 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 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6.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孔(文)庙举行 的隆重祀典。 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 乐舞
C.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 迹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 “礼”而进行。 7.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 B.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开始 的 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 D.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 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B.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 的“礼”的涵义。 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 代的社会价值 三、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读《江南录》 王安石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 以历数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 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 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 可。”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季梁在随,随人虽乱, 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然则忠臣国之 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 之罪。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 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 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 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吾闻铉与 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 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 皆铉之由也。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 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C.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 迹。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 “礼”而进行。 7.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 级。 B.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以后开始 的。 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 8 次亲临曲阜拜祭孔 子。 D.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 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B.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 的“礼”的涵义。 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祭孔大典”,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 代的社会价值。 三、文言文阅读(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读《江南录》 王安石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 以历数①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②,箕子之说③,徐氏录为 得焉。 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 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 可。”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季梁在随,随人虽乱, 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④。然则忠臣国之 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 之罪。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观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 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 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 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吾闻铉与 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 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 皆铉之由也。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 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注】①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 序相应。②《春秋》之义:臣子为君亲讳,礼也。③箕子之说:周武王灭商后, 问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商灭亡原因,箕子不讲商的恶,只讲存亡之理。④晋国向虞 国借道讨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君不听,为晋回军时所灭。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氏录为得焉得:恰当、适合 B.然则忠臣国之与也与:结交 C.数以杀忠臣之罪数:列举 D.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徒:仅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①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①一举而胜焉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吾以情得之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批评《江南录》创作“失实” 的一组是() ①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存亡论之 ②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得焉 ③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④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 ⑤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⑥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⑥ 12.下列有关原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徐铉的《江南录》在评论李煜亡国这件事时,并没有言及李煜的过 错,这有悖于历史创作的“实录”原则 B.作者直言国君的最大恶行是杀害忠臣,有此恶行必然会导致国破家亡,作者 列举历史上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很有说服力。 C.作者以小时候听到过的潘佑直言被杀的相关事实,来说明李氏亡国与杀害忠 臣不无关系 D.作者摆事实、讲道理,指出徐铉的《江南录》歪曲史实,诬陷忠良,欺瞒君 主,是为了达到弹劾同僚的目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3分) (2)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4分) (3)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3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分)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注]专城: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
【注】①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 序相应。②《春秋》之义:臣子为君亲讳,礼也。③箕子之说:周武王灭商后, 问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商灭亡原因,箕子不讲商的恶,只讲存亡之理。④晋国向虞 国借道讨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君不听,为晋回军时所灭。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徐氏录为得焉 得:恰当、适合 B.然则忠臣国之与也 与:结交 C.数以杀忠臣之罪 数:列举 D.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徒:仅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 ②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B.①一举而胜焉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D.①吾以情得之 ②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批评《江南录》创作“失实” 的一组是( ) ①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存亡论之 ②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得焉 ③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 ④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 ⑤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⑥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②③⑥ 12.下列有关原文的鉴赏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徐铉的《江南录》在评论李煜亡国这件事时,并没有言及李煜的过 错,这有悖于历史创作的“实录”原则。 B.作者直言国君的最大恶行是杀害忠臣,有此恶行必然会导致国破家亡,作者 列举历史上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很有说服力。 C.作者以小时候听到过的潘佑直言被杀的相关事实,来说明李氏亡国与杀害忠 臣不无关系。 D.作者摆事实、讲道理,指出徐铉的《江南录》歪曲史实,诬陷忠良,欺瞒君 主,是为了达到弹劾同僚的目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3 分) (2)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4 分) (3)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3 分)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8 分) 春游南亭 韦应物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拥。南亭草心绿,春塘泉脉动。 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逍遥池馆华,益愧专城宠。 [注]专城:即专城居,古代称州牧太守等地方官为一城之主
(1)这首诗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体现“初春”二字?全诗表达了作 者的什么感情?(4分) (2)第三联中“禽响”和“柳重”两词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2)寄蜉蝣于天地,_。《赤壁赋》 (3),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何有于我哉?《述而》 (5),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6)?齐鲁青未了。《望岳》 五、语言运用(12分) 16.阅读下面文字,分别针对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的话,从积极的角度各 写一句话进行劝说。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4分)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电器满腹牢骚。首先叹息的是显示器:“唉,瞧我多可怜, 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看算什么?我还天天被人 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键盘接过话荐,委屈地说:“我天天都被他敲打。”这 时,主机开口说话了:“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我天天被人按肚脐 眼 对显示器 对鼠标: 对键盘 对主机 17.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 号)(4分) ①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观感的写照。 ②有些性子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 ③同时又会忽然觉得有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道是 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的满面 春风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 ④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毫无知觉,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 了中年。 ⑤钟表上的时针总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一圈又一圈,移动得如此之慢,使你几 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 ⑥到了这时,大概有两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讣闻不断地到来,自己的伙伴一个 个的都入蛰了。 序号 18.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 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4分)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②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 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④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 定义
(1)这首诗描写了初春的景象,哪些方面能体现“初春”二字?全诗表达了作 者的什么感情?(4 分) (2)第三联中“禽响”和“柳重”两词用得精妙,请简要赏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知来者之可追。《归去来兮辞》 (2) 寄蜉蝣于天地, 。《赤壁赋》 (3) ,可以无悔矣。《游褒禅山记》 (4)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述而》 (5)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6) ?齐鲁青未了。《望岳》 五、语言运用(12 分) 16.阅读下面文字,分别针对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的话,从积极的角度各 写一句话进行劝说。要求语言得体,有说服力。(4 分) 某君出差在外,家里的电器满腹牢骚。首先叹息的是显示器:“唉,瞧我多可怜, 天天被那个人盯着看。”鼠标一听,不乐意了,说:“看算什么?我还天天被人 攥在手里挪来挪去呢!”键盘接过话荐,委屈地说:“我天天都被他敲打。”这 时,主机开口说话了:“哥几个都别说了,你们哪有我惨,我天天被人按肚脐 眼……” 对显示器: 对鼠标: 对键盘: 对主机: 17.把下列句子组成意思完整、前后衔接、语序最恰当的一段话。(只写句子序 号)(4 分) ①所谓“耳畔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正是一般人中年观感的写照。 ②有些性子急的朋友已经先走一步,很煞风景。 ③同时又会忽然觉得有一大批一大批的青年小伙子在眼前出现,从前也不知道是 在什么地方藏着的,如今一齐在你眼前摇晃,磕头碰脑的尽是些昂然阔步的满面 春风的角色,都像是要去吃喜酒的样子。 ④人的年纪也是这样的,一年又一年,毫无知觉,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 了中年。 ⑤钟表上的时针总是在慢慢的移动着的,一圈又一圈,移动得如此之慢,使你几 乎不感觉到它的移动。 ⑥到了这时,大概有两件事使你不能不注意:讣闻不断地到来,自己的伙伴一个 个的都入蛰了。 序号: 18.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 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4 分)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②博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排列,并且在不断更新。 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④博客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提要。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