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36分) (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涛光养晦, 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 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爵位自高 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 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 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 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 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 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一愁莫展且自 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义气用事,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 早就告诉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智(rui)涛光养晦B.何啻(chi)宦海沉浮 C.痼疾(g)一愁莫展D.愤懑(mn)义气用事 2.上面所选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深笃B.刚愎自用C.自暴自弃D.出世 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①③②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②①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一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 等,但是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心甘情愿过这种生活。 B.是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呢?还是根本没养成读书习惯呢?造成国民阅读 状况堪忧的原因很多,消除阅读隐忧势在必行。 C.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 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 在电脑上聊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观众认为电影《狼图腾》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让狼成为主角,缺乏对图腾 的诠释、阐发和张扬,没有强化精神层面的升华所导致的
山东省淄博市 2015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 36 分) 一、(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睿智豁达的苏轼认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不懂涛光养晦, 不能自用其才。而历经宦海沉浮的王安石比苏轼更为洞明,在《贾生》诗中他提 出了自用其才的标准。他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 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意在表明,君王待臣厚薄,臣子是否自用其才,评 价的标准不在于官爵高低,关键要看臣子的谋议是否得到采纳和施行。这是很有 见地的经验之谈,显然,政治家们要比诗人们眼光更为深笃,值得后人深思和借 鉴。 透视贾谊的人生际遇和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诗作情怀,我们可从中受到启迪,那 就是要学会刚愎自用,方能成才。 刘禹锡在《学阮公体》诗中曾言:“(甲)”,可谓一语道破了古代有才华的读 书人或知识分子,即贾谊们的痼疾。他们往往多愁善感,情绪多变。遇有顺境, 就激情满怀,意气风发,“(乙)”;而遇到逆境,就心怀愤懑,一愁莫展且自 感怀才不遇,“(丙)”。有的甚至义气用事,自暴自弃,于事无补,于己有害。 今天我们生正逢时,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以“出世”情怀,自用其才。因为古人 早就告诉我们:“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睿智(ruì) 涛光养晦 B.何啻(chì) 宦海沉浮 C.痼疾(gù) 一愁莫展 D.愤懑(mǎn) 义气用事 2.上面所选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 当的一项是 A.深笃 B.刚愎自用 C.自暴自弃 D.出世 3.依次填入第三段甲、乙、丙三处的语句,句意连贯、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②昔贤多使气,忧国不谋身 ③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②①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归隐是旧时文人理想中的一种闲散生活——躬耕、沽酒、题诗、作画、对弈 等,但是古往今来很少有人心甘情愿过这种生活。 B.是人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阅读呢?还是根本没养成读书习惯呢?造成国民阅读 状况堪忧的原因很多,消除阅读隐忧势在必行。 C.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 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D.休闲方式各种各样:古人看戏,今人看电视;乡下人在大树下闲聊,城里人 在电脑上聊 QQ,真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呀!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观众认为电影《狼图腾》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是让狼成为主角,缺乏对图腾 的诠释、阐发和张扬,没有强化精神层面的升华所导致的
B.迟子建的作品既有地域性又有普遍性,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群山之巅》 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北中国奔流的河水、苍茫的群山。 C.我们曾经大力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 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D.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如今大多数医院的医疗水平、就医环境与以 往相比均有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大有好转。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戏曲艺术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 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虚拟性作为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是在戏曲艺术长期 发展中,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经过戏剧艺术家对生活的精准提炼,一代代 戏曲演员探索、创造和积累而成的。 中国戏曲特别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总是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 限制。所谓虚拟性,就是不受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演员描摹客观景物 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表现和制造特定的环境、事件、动作和情节,将 观众引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例如,在根本没有马匹的舞台上,演员手执一根马鞭, 通过不同的挥鞭动作,就可以虚拟出上马、飞马、下马等意境。观众能接受和承 认这种虚拟性表演方式,与我们古代文学创作中使用“比兴”手法有关。戏曲虚 拟性表演与创作诗歌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如出一辙,体现着东方艺 术在美学上的独到见解 戏曲的虚拟性有其显著的特性。假设性是其突岀特性之一。无论是对环境、事件 还是对人物的虚拟,在演员的主观意识中,所要虚拟的对象必须客观存在,并被 假定为在舞台上可以客观存在。这样演员才有可能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想 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如《白蛇传》“游 湖借伞”一折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部分合理假定为游船,待许仙一步跨到 “船上”,“船上”的人立刻左右起伏,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如果 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就难以实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性是戏曲艺术的理论基础,是戏曲 艺术虚拟性的本质要求,一切虚拟必须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的提炼,否则,虚 拟的对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特定 也即假定的戏剧情境。 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曲舞台上,戏曲艺术的虚拟性和真实性是辩证的统一。真实 性是基础,虚拟性是辅助,生活是实,艺术是虚,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以实生虚, 又以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没有生活的真实,就没有艺术的虚拟,没有艺术的虚拟, 就体现不出舞台上生活的真实。真实性是虚拟性赖以生存的源泉和土壤,虚拟性 是真实性艺术再现的形式和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戏曲的虚拟性,是由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创造和表现的,但却离不开观众的参与, 是在剧作家、导演、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互动,包括观众对虚拟时 空、虚拟环境、虚拟动作的认知,也包括对虚拟人物感情世界的认识,进而产生 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演员逼真的虚拟,可以将静坐的观众引入或山川江海, 或军营山寨,或行舟乘轿,或举杯相庆之中。如果没有观众参与互动,没有观众 的理解和共鸣,再美的虚拟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摘自2015年2月10日《光 明网》,有改动)
B. 迟子建的作品既有地域性又有普遍性,从《额尔古纳河右岸》到《群山之巅》, 她的目光始终关注着北中国奔流的河水、苍茫的群山。 C. 我们曾经大力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 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D.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如今大多数医院的医疗水平、就医环境与以 往相比均有提高,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也大有好转。 二、(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戏曲艺术的虚拟性 虚拟性,是中国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 化表现手法的精髓和灵魂。虚拟性作为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是在戏曲艺术长期 发展中,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经过戏剧艺术家对生活的精准提炼,一代代 戏曲演员探索、创造和积累而成的。 中国戏曲特别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总是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 限制。所谓虚拟性,就是不受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演员描摹客观景物 形象的细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表现和制造特定的环境、事件、动作和情节,将 观众引入特定的戏剧情境。例如,在根本没有马匹的舞台上,演员手执一根马鞭, 通过不同的挥鞭动作,就可以虚拟出上马、飞马、下马等意境。观众能接受和承 认这种虚拟性表演方式,与我们古代文学创作中使用“比兴”手法有关。戏曲虚 拟性表演与创作诗歌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如出一辙,体现着东方艺 术在美学上的独到见解。 戏曲的虚拟性有其显著的特性。假设性是其突出特性之一。无论是对环境、事件, 还是对人物的虚拟,在演员的主观意识中,所要虚拟的对象必须客观存在,并被 假定为在舞台上可以客观存在。这样演员才有可能在真实生活的基础上,展开想 象的翅膀,通过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如《白蛇传》“游 湖借伞”一折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部分合理假定为游船,待许仙一步跨到 “船上”,“船上”的人立刻左右起伏,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的戏剧情境。如果 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就难以实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实性是戏曲艺术的理论基础,是戏曲 艺术虚拟性的本质要求,一切虚拟必须源于生活实践,是生活的提炼,否则,虚 拟的对象就成了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特定 也即假定的戏剧情境。 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曲舞台上,戏曲艺术的虚拟性和真实性是辩证的统一。真实 性是基础,虚拟性是辅助,生活是实,艺术是虚,艺术创造的过程是以实生虚, 又以虚来表现实的过程,没有生活的真实,就没有艺术的虚拟,没有艺术的虚拟, 就体现不出舞台上生活的真实。真实性是虚拟性赖以生存的源泉和土壤,虚拟性 是真实性艺术再现的形式和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戏曲的虚拟性,是由剧作家、导演和演员创造和表现的,但却离不开观众的参与, 是在剧作家、导演、演员和观众的互动中完成的。这种互动,包括观众对虚拟时 空、虚拟环境、虚拟动作的认知,也包括对虚拟人物感情世界的认识,进而产生 丰富的联想和强烈的共鸣。演员逼真的虚拟,可以将静坐的观众引入或山川江海, 或军营山寨,或行舟乘轿,或举杯相庆之中。如果没有观众参与互动,没有观众 的理解和共鸣,再美的虚拟也只能是孤芳自赏。(摘自 2015 年 2 月 10 日《光 明网》,有改动)
6.下列关于“虚拟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虚拟性,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也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 精髓和灵魂所在 B.虚拟性,是戏剧艺术家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对生活的精准提炼,是中国 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 C.虚拟性,是演员打破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 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将观众引入特定戏剧情境的一种表演方式。 D.虚拟性,是演员运用诗歌创作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进行虚拟表 演,它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美学见解。 7.下列关于“戏曲虚拟性的特性”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蛇传》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合理假定为游船,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 的戏剧情境,展现了戏曲虚拟性中的假设性特性 B.脱离了真实性,戏曲虚拟的对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 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假定的戏剧情境 C.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剧舞台上,戏曲艺术往往凭借以实生虚,以虚来表现实 而达到虚拟性和真实性的辩证统 D.即使没有观众的参与,戏曲的虚拟性也能在剧作家、导演和演员的创造、表 现和充分互动中得以完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 这可以通过戏曲虚拟性得到实现。 B.正因为戏曲虚拟性具有假设性的特性,演员才有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 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 C.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会导致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难以 实现,可见戏曲虚拟性并非源于生活的实践。 D.演员逼真的虚拟表演、观众的参与互动以及观众的理解与共鸣,是实现戏曲 虚拟性的重要条件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擢进士第一,起家将作临丞、通判襄州。还为秘书省 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 黯自以年少遭遇,备位谏官,果于言事。首论韩琦、富弼、范仲淹可大用。杜枢 覆张彦方狱,将驳正,忤执政意,执政口他罪绌枢。黯言:“枢无罪,且旨从中 出,不因臣下弹奏。恐自此贵幸近习,言一得入,则将阴肆谗毁,害及善良,不 可不察。”时言者或论事亡状,辄戒励穷诘。黯奏:“谏官、御史,迹既疏远, 未尝预闻时政,不免采于传闻,一有失言,而诘难沮辱随之,非所以开广言路。 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徴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执政又患言事 官旅进,论议上前不肯止。乃诏:“凡欲合班上殿者,皆禀中书俟旨。”黯论以 为:“今得进见言事者,独谏官、御史,若然,言路将壅,陛下不得闻外事矣 请如故便。”皆弗许。 英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受诏撰《仁宗实录》,权知审刑院,为群牧使。时封拜 皇子,并除检校太傅。黯言:“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天子之所师法, 子为父师,口义不可,盖前世因循弗思之过。请自今皇子及宗室属卑者,皆毋兼 师傅官,随其迁序,改授三公。”下两制议,请如黯奏。而中书亦谓:“自唐以
6.下列关于“虚拟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虚拟性,是戏曲艺术的核心成因,也是戏曲艺术程式化、体系化表现手法的 精髓和灵魂所在。 B.虚拟性,是戏剧艺术家遵循戏曲艺术的基本规律对生活的精准提炼,是中国 戏曲艺术最显著、最本质的特征之一。 C.虚拟性,是演员打破舞台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描摹客观景物形象的细 致动作和虚拟化表演,将观众引入特定戏剧情境的一种表演方式。 D.虚拟性,是演员运用诗歌创作的“比兴”手法和绘画的写意手法进行虚拟表 演,它充分体现了东方艺术的美学见解。 7.下列关于“戏曲虚拟性的特性”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白蛇传》中演员把艄公活动的舞台合理假定为游船,虚拟出游船左右晃动 的戏剧情境,展现了戏曲虚拟性中的假设性特性。 B.脱离了真实性,戏曲虚拟的对象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米之炊,无法引领虚 拟表演的欣赏对象走进假定的戏剧情境。 C.在既有限又开放的戏剧舞台上,戏曲艺术往往凭借以实生虚,以虚来表现实 而达到虚拟性和真实性的辩证统一。 D.即使没有观众的参与,戏曲的虚拟性也能在剧作家、导演和演员的创造、表 现和充分互动中得以完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戏曲致力于打破舞台对时空变换的限制,重视叙事文学时空变换的自由, 这可以通过戏曲虚拟性得到实现。 B.正因为戏曲虚拟性具有假设性的特性,演员才有可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 虚拟、夸张和想象,使生活真实得以艺术再现。 C.追求实景效果和实际效应,会导致很多事情在有限的舞台时间和空间中难以 实现,可见戏曲虚拟性并非源于生活的实践。 D.演员逼真的虚拟表演、观众的参与互动以及观众的理解与共鸣,是实现戏曲 虚拟性的重要 条件。 三、(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擢进士第一,起家将作临丞、通判襄州。还为秘书省 著作佐郎、直集贤院,迁左正言、判三司开拆司。 黯自以年少遭遇,备位谏官,果于言事。首论韩琦、富弼、范仲淹可大用。杜枢 覆张彦方狱,将驳正,忤执政意,执政□他罪绌枢。黯言:“枢无罪,且旨从中 出,不因臣下弹奏。恐自此贵幸近习,言一得入,则将阴肆谗毁,害及善良,不 可不察。”时言者或论事亡状,辄戒励穷诘。黯奏:“谏官、御史,迹既疏远, 未尝预闻时政,不免采于传闻,一有失言,而诘难沮辱随之,非所以开广言路。 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徵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执政又患言事 官旅进,论议上前不肯止。乃诏:“凡欲合班上殿者,皆禀中书俟旨。”黯论以 为:“今得进见言事者,独谏官、御史,若然,言路将壅,陛下不得闻外事矣。 请如故便。”皆弗许。 英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受诏撰《仁宗实录》,权知审刑院,为群牧使。时封拜 皇子,并除检校太傅。黯言:“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天子之所师法。 子为父师,□义不可,盖前世因循弗思之过。请自今皇子及宗室属卑者,皆毋兼 师傅官,随其迁序,改授三公。”下两制议,请如黯奏。而中书亦谓:“自唐以
来,亲王无兼师傅者。国朝以三师、三公皆虚名,故因而授之,宜正其失。”诏 可 时帝初即位,王广渊、周孟阳以藩邸之旧,数召对。黯言:“狻义满朝未有一被 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请如太宗故事,召侍从馆阁之臣,以备顾问。 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所用如 何尔。”退而上五事:一、知人之明,二、养育以渐,三、材不求备,四、以类 荐举,五、择取自代。 后与两制合议,请以濮王为皇伯,执政弗从,数诣中书争论。会大雨水,时黯已 被疾,疏言:“简宗庙,逆天时,则水不润下。今二三执政,知陛下为先帝后, 口阿谀容说,违背经义,建两统贰父之说,故七庙神灵震怒,天降雨水,流杀人 民。”既病,求出,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陈州。未行,卒,年四十四。口占遗奏数 百言,犹以濮王议为请。赠尚书礼部侍郎。(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一》,有 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枢覆张彦方狱覆:审査;查究 B.若然,言路将壅壅:堵塞 C.权知审刑院,为群牧使知:知道 D.会大雨水,时黯已被疾被:遭受 10.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忤执政意,执政口他罪绌枢 ②子为父师,口义不可 ③知陛下为先帝后,口阿谀容说 A.①以②于③乃B.①之②于③则 C.①以②而③则D.①之②而③乃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 B.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 C.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 D.俊义满朝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黯担任谏官,论说韩琦、富弼、范仲淹可以委以大任,体现了他敢于上书 言事的性格特点。 B.杜枢被执政者贬职,贾黯认为杜枢没有犯罪,而降职是由朝廷决定的,不是 大臣弹劾的原因。 C.贾黯认为太师、太傅、太保是天子学习效法的人,皇子以及宗室中地位低下 的人,都不要兼任这三种官职。 D.贾黯与执政宰相一起进谏,认为不能怠慢宗庙,应该以濮王为皇伯,从而顺 应天时。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徵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5分)
来,亲王无兼师傅者。国朝以三师、三公皆虚名,故因而授之,宜正其失。”诏 可。 时帝初即位,王广渊、周孟阳以藩邸之旧,数召对。黯言:“俊义满朝未有一被 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示天下以不广请如太宗故事,召侍从馆阁之臣,以备顾问。” 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所用如 何尔。”退而上五事:一、知人之明,二、养育以渐,三、材不求备,四、以类 荐举,五、择取自代。 后与两制合议,请以濮王为皇伯,执政弗从,数诣中书争论。会大雨水,时黯已 被疾,疏言:“简宗庙,逆天时,则水不润下。今二三执政,知陛下为先帝后, □阿谀容说,违背经义,建两统贰父之说,故七庙神灵震怒,天降雨水,流杀人 民。”既病,求出,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陈州。未行,卒,年四十四。口占遗奏数 百言,犹以濮王议为请。赠尚书礼部侍郎。(选自《宋史•列传第六十一》,有 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枢覆张彦方狱 覆:审查;查究 B. 若然,言路将壅 壅:堵塞 C. 权知审刑院,为群牧使 知:知道 D. 会大雨水,时黯已被疾 被:遭受 10. 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忤执政意,执政□他罪绌枢 ②子为父师,□义不可 ③知陛下为先帝后,□阿谀容说 A.①以 ②于 ③乃 B. ①之 ②于 ③则 C. ①以 ②而 ③则 D. ①之 ②而 ③乃 11.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俊义满朝 / 未有一被召者独亲近 / 一 二旧人 / 示天下以不广 B.俊义满朝 / 未有一被召者 / 独亲近一二旧人 / 示天下以不广 C.俊义满朝未有一 / 被召者独亲近一二 / 旧人示天下以不广 D.俊义满朝未有一 / 被召者独亲近一二旧人 / 示天下以不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贾黯担任谏官,论说韩琦、富弼、范仲淹可以委以大任,体现了他敢于上书 言事的性格特点。 B.杜枢被执政者贬职,贾黯认为杜枢没有犯罪,而降职是由朝廷决定的,不是 大臣弹劾的原因。 C.贾黯认为太师、太傅、太保是天子学习效法的人,皇子以及宗室中地位低下 的人,都不要兼任这三种官职。 D.贾黯与执政宰相一起进谏,认为不能怠慢宗庙,应该以濮王为皇伯,从而顺 应天时。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请如唐太宗用王珪、魏徵故事,每执政奏事,听谏官一人随入。(5 分)
(2)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 所用如何尔。”(5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赠别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4分) (2)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_。倚南窗以寄傲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 葛亮《出师表》) (3)遥岑远目,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五、(12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分) ①其共同特质是创新与分享。 ②“创客”是指热衷于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着意于创新的人群, ③而分享则是创客的另一重要要素,分享才能使创客的智慧得到扩散和整合。 ④这一称呼最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个人制造实验室。 ⑤创新是创客的核心要素,是区别于其他人群的重要标志。 ⑥如此看来,“创客”与其说是一种称呼,不如说是一种崇尚创新与分享的信仰。 17.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 语)。(4分) 《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黄公略是《富春山居图》的作者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在《富春山居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以《富春山居图》为主语 (2)以黄公略为主语 18.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将2014年7月至10月哈尔滨和济南两市月平均 气温变化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70个字。(4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大戈壁·火焰山·葡萄沟汪曾祺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要经过一片很大的戈壁滩。这是典型的大戈壁,寸草不生 没有任何生物。我经过别处的戈壁,总还有点芨芨草、梭梭、红柳,偶尔有一两 棵曼陀罗开着白花,有几只像黑漆涂出来的乌鸦。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飞鸟的 影子,没有虫声,连苔藓的痕迹都没有。就是一片大平地,平极了。地面都是砾
(2)帝尝从容谓黯曰:“朕欲用人,少可任者。”黯对:“天下未尝乏人,顾 所用如何尔。”(5 分)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赠别 杜牧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4 分) (2)请分别赏析两首诗结句的表达效果。(4 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诸 葛亮《出师表》) (3)遥岑远目, ,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五、(12 分) 16.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合乎逻辑的一段话,只写序号。(4 分) ①其共同特质是创新与分享。 ②“创客”是指热衷于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着意于创新的人群。 ③而分享则是创客的另一重要要素,分享才能使创客的智慧得到扩散和整合。 ④这一称呼最早起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起的个人制造实验室。 ⑤创新是创客的核心要素,是区别于其他人群的重要标志。 ⑥如此看来,“创客”与其说是一种称呼,不如说是一种崇尚创新与分享的信仰。 17.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 语)。(4 分) 《富春山居图》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黄公略是《富春山居图》的作者。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艺术魅力在《富春山居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1)以《富春山居图》为主语: (2)以黄公略为主语: 18.根据下面表格提供的信息,将 2014 年 7 月至 10 月哈尔滨和济南两市月平均 气温变化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 70 个字。(4 分)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大戈壁·火焰山·葡萄沟 汪曾祺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要经过一片很大的戈壁滩。这是典型的大戈壁,寸草不生。 没有任何生物。我经过别处的戈壁,总还有点芨芨草、梭梭、红柳,偶尔有一两 棵曼陀罗开着白花,有几只像黑漆涂出来的乌鸦。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飞鸟的 影子,没有虫声,连苔藓的痕迹都没有。就是一片大平地,平极了。地面都是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