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读书与力行 令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 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 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令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 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令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令曾国藩: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 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 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 理有用之人也乎?
二、读书与力行 ❖程子曰: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 了后其中得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知好之者;有 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 ❖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 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曾国藩:若读书不能体贴到身上去,谓此三项与 我身了不相涉,则读书何用?虽使能文能诗,博 雅自诩,亦只算得识字之牧猪奴耳!岂得谓之明 理有用之人也乎?
二、读书与力行 成是之行 陷 浮明 行念 奸始是 其 质 之知知
二、读书与力行
三、须明目录之学 令盖为学之法,一在求学问道于大师名家;二在 往来切磋于同窗之间;三在广阅前贤时人之著 述。欲学有根底,则读书之事尤其重要。读书 欲得其门而入,当首明目录之学。目录者,初 学者无言之师也。目录之学可使初学者明学术 源流,辨以往学术成绩之得失优劣,然后知 学门径。循此以进,方可登堂入室,以成学问 之大。清人王鸣盛曾言:“凡读书最紧要者 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 读。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 ,方得其门而入。”诚可谓指点迷津之言也
三、须明目录之学 ❖盖为学之法,一在求学问道于大师名家;二在 往来切磋于同窗之间;三在广阅前贤时人之著 述。欲学有根底,则读书之事尤其重要。读书 欲得其门而入,当首明目录之学。目录者,初 学者无言之师也。目录之学可使初学者明学术 源流,辨以往学术成绩之得失优劣,然后知治 学门径。循此以进,方可登堂入室,以成学问 之大。清人王鸣盛曾言:“凡读书最紧要者, 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 读。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途 ,方得其门而入。”诚可谓指点迷津之言也
三、须明目录之学 张 范希曾 钦定四库全书 目答问补正 徐鹏导 目 莱周丛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三、须明目录之学
四、泛览与专精 令胡适: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令理想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 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 征博引。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推 他独尊,无人能及。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 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 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 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
四、泛览与专精 ❖胡适: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 理想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精深的方 面,是他的专门学问。博大的方面,是他的旁 征博引。博大要几乎无所不知,精深要几乎推 他独尊,无人能及。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 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 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 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