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治学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奖助办公室主任 杨虎
读书与治学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奖助办公室主任 杨虎
-、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令《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 止于至善。 ◇曾国藩:《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 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 ◇梅贻琦: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 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明明德、新民)之 范围
一、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 止于至善。 ❖曾国藩:《大学》之纲领有三:明德、新民、 止至善;皆我分内事也。 ❖梅贻琦:若加深察,则可知今日大学教育之种 种措施,始终未能超越此二义(明明德、新民) 之 范围
、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诸君来此 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 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 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 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 径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 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 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 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一、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诸君来此 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 先知大学之性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 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 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 径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 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学堂,入商科者 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 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令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入法科者 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 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 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 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 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 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 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 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一、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入法科者非 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 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 多,苟能爱惜分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 止?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平 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 ,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 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 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令大学四问: 1想做什么? 2喜做什么? 3能做什么? 4.应做什么?
一、读书治学首明宗旨 ❖大学四问: 1.想做什么? 2.喜做什么? 3.能做什么? 4.应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