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心志坚毅 黄瑞年编写 精品賣读 1.愚公移山 ⊙收获平台 、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指通豫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以残年余力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3)表现愚公移山艰苦的句子是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根据是 、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 三、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河曲智曲亡以应”中的“亡以应”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代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这是愚公反驳河曲智叟的话,请你谈谈对 这一句话的理解 *3.对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提出同样的疑问。但两人的语气有什么不 同?愚公对两人的态度又有何不同? ①其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一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第六单元 心志坚毅 黄瑞年 编写 精品赏读 11.愚公移山 ⊙收获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指.通豫南________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_________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_________ 以.残年余力___________ 2.用课文原句填空。 (1)愚公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愚公移山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中从哪几个方面侧面烘托了愚公移山的艰难? 答: 三、你从愚公移山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 四、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河曲智曲亡以应”中的“亡以应”的意思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替代________________。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何苦而不平?”这是愚公反驳河曲智叟的话,请你谈谈对 这一句话的理解。 答: *3. 对于愚公移山的打算,愚公妻子和智叟都提出同样的疑问。但两人的语气有什么不 同?愚公对两人的态度又有何不同? ①其妻献疑:“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一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 ⊙发展空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蕃立志 蕃(指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薛勤 来候(拜访)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 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参答:陈蕃认为大丈夫活在世上,要立志治理天下,怎么顾得上打扫自己的房子呢? 2、读了此文,你有何感想? 3、本文对陈蕃的抱负持肯定态度,但又有人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此, 你有何看法?为什么? 答 *4、、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人少有大志,你能否再举出一两个事例子呢? 答 ⊙轻松一刻 愚公移山新编 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老汉愚公的家 就在大山脚下。愚公的历代祖先都面山而住,他们拥有上百亩山坡地,休养生息。日子就这 样静静地流逝着。一天,愚公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他们外出受到大山的阻隔,进出总要绕道 而行,很不方便,于是第二天就召集全家人商量:“我要和你们竭尽全力来开通一条直达豫 南、通往汉水南面的路,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全家人听了愚公的话,都十分惊讶,他们表示坚决反对,愚公的太太说:死老头子,你 疯了,凭你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也没法挖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傻小子想把月亮当球踢,没门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 土石何?” 答: ⊙发展空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陈蕃立志 蕃(指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古代行政区域单位)薛勤 来候(拜访)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 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选自《后汉书·陈蕃传》) 1、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答: 参答:陈蕃认为大丈夫活在世上,要立志治理天下,怎么顾得上打扫自己的房子呢? 2、读了此文,你有何感想? 答: 3、本文对陈蕃的抱负持肯定态度,但又有人认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对此, 你有何看法?为什么? 答: *4、、古今中外,有许许多多人少有大志,你能否再举出一两个事例子呢? 答: ⊙轻松一刻 愚公移山新编 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老汉愚公的家 就在大山脚下。愚公的历代祖先都面山而住,他们拥有上百亩山坡地,休养生息。日子就这 样静静地流逝着。一天,愚公忽然冒出一个想法:他们外出受到大山的阻隔,进出总要绕道 而行,很不方便,于是第二天就召集全家人商量:“我要和你们竭尽全力来开通一条直达豫 南、通往汉水南面的路,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全家人听了愚公的话,都十分惊讶,他们表示坚决反对,愚公的太太说:死老头子,你 疯了,凭你的力量,就连魁父那样的小山也没法挖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傻小子想把月亮当球踢,没门
愚公听了太太的话,勃然大怒道:“这个家我是家长,我说了算,我说挖山就挖山,谁 要是不挖那就是懦夫,是保守派。”愚公的太太一看拗不过愚公,一气之下,带着小孙子就 回娘家了,走时声称:只要愚公不停止挖山,她就不回来 愚公带着几个儿子,开始不停地挖山。正当他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河曲智叟笑着对 他们说:“你们把大山当成什么了?想搬走就搬走,那是痴心妄想,弄不好,大山一发怒 就叫你们死无葬身之地”。愚公听了这些话,十分气恼,他说,你难道不懂人定胜天的道理 吗?人能够胜天,当然就能够胜山,我愚公定能改天换地。智叟摇了摇头,面带苦笑,无奈 地走了,走了很远,还听愚公高喊:胆大胜天,必能如愿。智叟你这个胆小鬼,赶快走吧, 走得越远越好。愚公等人挖山一年后,造成了水土流失,汛期一到,愚公的一百多亩田都被 滚滚而来的山洪冲得面目全非,颗粒无收,现实的教训使愚公的儿子们更加认识到挖山的愚 蠢,于是纷纷向愚公提意见,强烈要求停止挖山工程。愚公说:百年大计岂能半途而废,与 山斗其乐无穷,这挖山工程,决不能停止,不服从命令者,将用家法严加处罚。于是挖山工 程继续进行下去,愚公一家人只能靠上年余粮度日。 挖山两年后,水土流失更加严重了,眼看汛期到了,智叟来到愚公家,劝愚公说:你家 的房子有被山洪冲走的危险,你们趁山洪还没来,赶快搬走吧。愚公没有听取智叟的意见 认为那是危言耸听 不久,正如智叟所料,一次下大雨,山洪爆发,由于愚公挖山破坏了大量树木,挖走了 大量土石,使洪水失去了天然屏障,一泻而下,直奔愚公的房子,愚公没有做好避洪的准备, 于是愚公一家人连同房子一同被洪水吞没了 话说愚公的太太带着孙子回了娘家,不过她一直惦记着愚公父子。这年夏天,她听说北 山发了洪水,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于是她赶紧带着孙子回到北山看个究竟,发现自己家 的房子已被洪水夷为平地。在山岗上,出现几座新坟,据说是乡亲们找到了愚公父子的尸体 动手将他们的遗体掩埋了。愚公太太跪在愚公坟前,百感交集,泪如雨下,她哭道:愚公你 好糊涂呀,好好的家,全叫你蛮干给毁了 (转自www.cqn.com.cn作者牟丕志)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收获平台 、积累与运用 1.孟子,名 字 时期著名的 家,是 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解释下列画横线字的意思 蓝其心志 人恒过,然后能改 入则元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标出两处即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中第1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你再举出这样的 个事例 *三、读过本文,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一些格言警句: 从来纨绔少伟男。(写出上句)
愚公听了太太的话,勃然大怒道:“这个家我是家长,我说了算,我说挖山就挖山,谁 要是不挖那就是懦夫,是保守派。”愚公的太太一看拗不过愚公,一气之下,带着小孙子就 回娘家了,走时声称:只要愚公不停止挖山,她就不回来。 愚公带着几个儿子,开始不停地挖山。正当他们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河曲智叟笑着对 他们说:“你们把大山当成什么了?想搬走就搬走,那是痴心妄想,弄不好,大山一发怒, 就叫你们死无葬身之地”。愚公听了这些话,十分气恼,他说,你难道不懂人定胜天的道理 吗?人能够胜天,当然就能够胜山,我愚公定能改天换地。智叟摇了摇头,面带苦笑,无奈 地走了,走了很远,还听愚公高喊:胆大胜天,必能如愿。智叟你这个胆小鬼,赶快走吧, 走得越远越好。愚公等人挖山一年后,造成了水土流失,汛期一到,愚公的一百多亩田都被 滚滚而来的山洪冲得面目全非,颗粒无收,现实的教训使愚公的儿子们更加认识到挖山的愚 蠢,于是纷纷向愚公提意见,强烈要求停止挖山工程。愚公说:百年大计岂能半途而废,与 山斗其乐无穷,这挖山工程,决不能停止,不服从命令者,将用家法严加处罚。于是挖山工 程继续进行下去,愚公一家人只能靠上年余粮度日。 挖山两年后,水土流失更加严重了,眼看汛期到了,智叟来到愚公家,劝愚公说:你家 的房子有被山洪冲走的危险,你们趁山洪还没来,赶快搬走吧。愚公没有听取智叟的意见, 认为那是危言耸听。 不久,正如智叟所料,一次下大雨,山洪爆发,由于愚公挖山破坏了大量树木,挖走了 大量土石,使洪水失去了天然屏障,一泻而下,直奔愚公的房子,愚公没有做好避洪的准备, 于是愚公一家人连同房子一同被洪水吞没了。 话说愚公的太太带着孙子回了娘家,不过她一直惦记着愚公父子。这年夏天,她听说北 山发了洪水,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于是她赶紧带着孙子回到北山看个究竟,发现自己家 的房子已被洪水夷为平地。在山岗上,出现几座新坟,据说是乡亲们找到了愚公父子的尸体, 动手将他们的遗体掩埋了。愚公太太跪在愚公坟前,百感交集,泪如雨下,她哭道:愚公你 好糊涂呀,好好的家,全叫你蛮干给毁了…… (转自 www.cqn.com.cn 作者牟丕志) 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收获平台 一、积累与运用 1.孟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家,_________ 家,是_________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解释下列画横线字的意思。 苦其心志_________ 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 入则元法家拂士___________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___________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节奏。(标出两处即可) 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二、文中第 1 段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同点是什么?请你再举出这样的 一个事例。 答: *三、读过本文,使人不由想起这样一些格言警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来纨绔少伟男。(写出上句)
哪得梅花扑鼻香。(写出上句 宝剑锋自磨砺出, (写出下句) *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 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发展空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 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 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土当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给下列画横线字注音并释义。 (1)啖粥而读 (2)辄以水沃面 (3)食不给 音音音 义义义 2.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思想的句子是 3.自选一个角度,谈谈对范仲淹的认识 答 ⊙轻松一刻 新孟母三迁 自孟子的父亲去世后,孟母带着幼小的孟子住在临街的破旧小阁楼里艰难度日。弹指 挥间,世事已万千。有一天,孟母赫然发现自家四周不知从何时起耸立起一幢幢装饰各异的 楼房。霓虹灯闪烁处,一块块“夜总会”、“桑拿”、“洗脚屋”、“发廊”的牌子煞是醒 “娘,啥叫夜总会呀?”孟子稚气的问 小孩子别管这么多。”孟母忧心忡忡地看着从家门前经过的红男绿女,叹了口气说 反正不会是正经地方。” 打这以后,孟母常常不让孟子出去玩。但从私塾放学回来的孟子有时忍不住会在发廊洗 脚屋之类的地方探头探脑,孟母见了不禁头痛,继而发愁。 “不行,跟这些人作邻居,孩子的道德可忧……看来,非搬家不可! 说搬就搬。一星期后,孟母带着孩子搬到了市郊。这里是有名的学村,许多名校都建在 附近,而且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少了嘈杂,多了清净。孟母很满意:“这下孩子可以安心 地读书写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哪得梅花扑鼻香。(写出上句) 宝剑锋自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下句) *四.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 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答: ⊙发展空间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已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 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 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日:“士当先天下之 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给下列画横线字注音并释义。 (1)啖粥而读 音:_____________ 义 :______________ (2)辄以水沃面 音:_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___ (3)食不给 音:_____________ 义:_______________ 2.文中最能体现范仲淹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选一个角度,谈谈对范仲淹的认识。 答: ⊙轻松一刻 新孟母三迁 自孟子的父亲去世后,孟母带着幼小的孟子住在临街的破旧小阁楼里艰难度日。弹指一 挥间,世事已万千。有一天,孟母赫然发现自家四周不知从何时起耸立起一幢幢装饰各异的 楼房。霓虹灯闪烁处,一块块“夜总会”、“桑拿”、“洗脚屋”、“发廊”的牌子煞是醒 目。 “娘,啥叫夜总会呀?”孟子稚气的问。 “小孩子别管这么多。”孟母忧心忡忡地看着从家门前经过的红男绿女,叹了口气说, “反正不会是正经地方。” 打这以后,孟母常常不让孟子出去玩。但从私塾放学回来的孟子有时忍不住会在发廊洗 脚屋之类的地方探头探脑,孟母见了不禁头痛,继而发愁。 “不行,跟这些人作邻居,孩子的道德可忧……看来,非搬家不可!” 说搬就搬。一星期后,孟母带着孩子搬到了市郊。这里是有名的学村,许多名校都建在 附近,而且绿树环绕,空气清新,少了嘈杂,多了清净。孟母很满意:“这下孩子可以安心 地读书写字了
但一段时间后,孟母发现了一点异常情况:孟子常常向她要钱,问他干什么用,孟子支 支吾吾地说是买伊利雪糕吃。可是这孩子自小肠胃不好,以前也从来不吃雪糕冰棒什么的呀 这一天,孟母偷偷的跟在孟子后面。这一跟不要紧,她发现孟子攥着她给的钱,嘴里唱 着“小麽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径直走到不远处的一家游戏厅。那里,一个满脸堆 笑的中年人正在对孟子说:“我说嘛,你娘的钱不就是你的钱?拿一两块来打电玩,毛毛雨 啦 孟母如被雷击,差点昏倒在地。 晚上,孟母让孟子“吃了”一次“笋丝炒肉”,直打得小孟子哭爹喊娘。 打完了,孟母痛心疾首的说:“孩子,娘可是为了你好。你要记住:学好人,做好人 跟着老虎学咬人!” 孟子很惭愧:“娘,我再也不敢了……要不,咱们再搬家吧?” 孟母呆了半晌,说:“搬家?往哪儿搬?现在值得作邻居的人可不多?” 过了几天,孟母翻看报纸,突然一拍大腿:“有了!”她高兴的叫来孟子,说:“孩子, 这下我们可以搬到一个地方去,跟他作邻居!” “他是谁呀?”孟子问 孟母晃了晃报纸:“报上登了则消息,说范蠡先生被评为纳税明星了。范蠡先生你不是 也知道吗?他和西施姑娘是做大生意的,但是他们每年总是自觉纳税,从不隐瞒、拖欠;赚 了大钱又能自觉向国家纳税,他们肯定是个正直高尚的好人!而且他们还经常向希望工程捐 款呢。冲着这些,我们也要跟他做邻居去!” 三个月后,在著名企业家范蠡的住宅旁,孟母带着孟子快快乐乐地住进一套新房。 有一天,有位亲戚问孟母:“在这边买房子花了不少钱吧?” 孟母说:“是啊,花了十一万呢!” 亲戚吃了一惊:“这可太贵了! 孟母笑咪咪的说:“不贵不贵。这一万元是买房子的,十万元是买邻居的!” (转贴自http://bbs.gamezj.com 孟母三迁 罗西 孟家的老房拆了,孟母决定用搬迁费购买一套新房子。 看过九十多个广告,参加了七十多个房展会,孟母相中了郊区的一套 TOWNHOUSE,“比 邻山水,绿色人文”,只不过是期房,好在一年很快过去了。孟母兴冲冲地去看,却被吓了 一跳:比邻山水,原来就是楼在山脚下,野蛇山猫在一楼安家,一股泉水从排水管徐徐而下 便利的交通是五十米外的飞机场,学校倒是如广告所说,近在咫尺,举目可见,但要仰视 在对面的山峰下,孟子每天上小学,需要走三个小时的盘山道。无奈之下,孟母交了违约金, 退了房子 经人介绍,孟母又看中了紧邻CBD的一套现房公寓,交通、采购、医疗一应俱全,是“成 熟的葡萄,等着成功人士采摘”,葡萄成熟了,价格自然不菲,交了订金的第二天,售楼小 姐便发来通知:物业费上调50%,停车不能免费,保安费各户均摊,还增加了植树费、电 灯维修费 孟母自忖孟子要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还要好些年,这样住进去,恐怕连葡萄也吃不起了! 孟子快中考了,只吃葡萄是万万顶不住的…… 搬迁费已所剩无几,孟母决定通过中介购一处二手房,佣金一交,合适的房子很快就有 了,位置、交通、价格自不必说,难得的是周围是大学区,孟子上名牌大学的信念暗中又多
但一段时间后,孟母发现了一点异常情况:孟子常常向她要钱,问他干什么用,孟子支 支吾吾地说是买伊利雪糕吃。可是这孩子自小肠胃不好,以前也从来不吃雪糕冰棒什么的呀! 这一天,孟母偷偷的跟在孟子后面。这一跟不要紧,她发现孟子攥着她给的钱,嘴里唱 着“小麽小二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径直走到不远处的一家游戏厅。那里,一个满脸堆 笑的中年人正在对孟子说:“我说嘛,你娘的钱不就是你的钱?拿一两块来打电玩,毛毛雨 啦!” 孟母如被雷击,差点昏倒在地。 晚上,孟母让孟子“吃了”一次“笋丝炒肉”,直打得小孟子哭爹喊娘。 打完了,孟母痛心疾首的说:“孩子,娘可是为了你好。你要记住:学好人,做好人, 跟着老虎学咬人!” 孟子很惭愧:“娘,我再也不敢了……要不,咱们再搬家吧?” 孟母呆了半晌,说:“搬家?往哪儿搬?现在值得作邻居的人可不多?” 过了几天,孟母翻看报纸,突然一拍大腿:“有了!”她高兴的叫来孟子,说:“孩子, 这下我们可以搬到一个地方去,跟他作邻居!” “他是谁呀?”孟子问。 孟母晃了晃报纸:“报上登了则消息,说范蠡先生被评为纳税明星了。范蠡先生你不是 也知道吗?他和西施姑娘是做大生意的,但是他们每年总是自觉纳税,从不隐瞒、拖欠;赚 了大钱又能自觉向国家纳税,他们肯定是个正直高尚的好人!而且他们还经常向希望工程捐 款呢。冲着这些,我们也要跟他做邻居去!” 三个月后,在著名企业家范蠡的住宅旁,孟母带着孟子快快乐乐地住进一套新房。 有一天,有位亲戚问孟母:“在这边买房子花了不少钱吧?” 孟母说:“是啊,花了十一万呢!” 亲戚吃了一惊:“这可太贵了!” 孟母笑咪咪的说:“不贵不贵。这一万元是买房子的,十万元是买邻居的!” (转贴自 http://bbs.gamezj.com) 孟母三迁 罗 西 孟家的老房拆了,孟母决定用搬迁费购买一套新房子。 看过九十多个广告,参加了七十多个房展会,孟母相中了郊区的一套 TOWNHOUSE,“比 邻山水,绿色人文”,只不过是期房,好在一年很快过去了。孟母兴冲冲地去看,却被吓了 一跳:比邻山水,原来就是楼在山脚下,野蛇山猫在一楼安家,一股泉水从排水管徐徐而下, 便利的交通是五十米外的飞机场,学校倒是如广告所说,近在咫尺,举目可见,但要仰视―― 在对面的山峰下,孟子每天上小学,需要走三个小时的盘山道。无奈之下,孟母交了违约金, 退了房子。 经人介绍,孟母又看中了紧邻 CBD 的一套现房公寓,交通、采购、医疗一应俱全,是“成 熟的葡萄,等着成功人士采摘”,葡萄成熟了,价格自然不菲,交了订金的第二天,售楼小 姐便发来通知:物业费上调 50%,停车不能免费,保安费各户均摊,还增加了植树费、电 灯维修费…… 孟母自忖孟子要成为这样的成功人士还要好些年,这样住进去,恐怕连葡萄也吃不起了! 孟子快中考了,只吃葡萄是万万顶不住的…… 搬迁费已所剩无几,孟母决定通过中介购一处二手房,佣金一交,合适的房子很快就有 了,位置、交通、价格自不必说,难得的是周围是大学区,孟子上名牌大学的信念暗中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