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社,2018。参考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王树荫,李斌雄,邱圣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七、编制与审核负责人工作内容完成时间赵爱玲2024.06编制(任课教师)胡枫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2024.07赵爱玲批准(主管院长)2024.0820
20 版社,2018。 参考书:《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王树荫,李斌雄,邱圣宏,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 七、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赵爱玲 2024.06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胡 飒 2024.07 批准(主管院长) 赵爱玲 2024.08
《“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课程编码MARX521文献阅读与写作LiteratureReadings英文名称考核方式口考试V口考查and Writings公共必修课学分1V口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总学时16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课程特点实验学时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无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理论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文献阅读与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献阅读与写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硕士研究生专业主干课,主要围绕专业需要进行文献查找、选择、泛读、精读,并围绕具体问题与专题进行文献阅读报告/文献综述的撰写与基础写作训练。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课程后,应该做到了解本学科的基础文献与相关前沿研究成果,认识本学科目前的热点间题,发现研究兴趣,并在一定具体专题引导下建立自己的阅读书目、学习撰写文献阅读报告/文献综述,开启探索基础的学术写作。本课程对研究生夯实专业基础理论、明确研究间题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规范科学的资料收集、论文写作和实事求是的学术伦理等具有积极而建设性的意义。21
21 《“文献阅读与写作”》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文献阅读与写作 课程编码 MARX521 英文名称 Literature Readings and Writings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1 总学时 16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无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理论 一、课程教学目标 文献阅读与写作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本“文献阅读与写作”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 治理论硕士研究生专业主干课,主要围绕专业需要进行文献查找、选择、泛读、精读,并围 绕具体问题与专题进行文献阅读报告/文献综述的撰写与基础写作训练。相关专业硕士研究 生在学习课程后,应该做到了解本学科的基础文献与相关前沿研究成果,认识本学科目前的 热点问题,发现研究兴趣,并在一定具体专题引导下建立自己的阅读书目、学习撰写文献阅 读报告/文献综述,开启探索基础的学术写作。本课程对研究生夯实专业基础理论、明确研 究问题意识、提高科研能力、建立规范科学的资料收集、论文写作和实事求是的学术伦理等 具有积极而建设性的意义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绪论认识到文献阅读与写作在研究生学习和未一、文献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来研究中具有的重要地位,注意培养问题14二、问题意识与文献阅读报告意识和了解撰写文献阅读报告的必要性,写作规范与学术伦理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与学术伦理要求。第一章文献阅读博学篇根据专业方向需要,掌握进行文献检索、一、文献检索文献选择的基本工具和方法,建立一个泛24二、文献选择读的书目和资料库,作为文献阅读的第一三、文献阅读书目个阶段。文献综述规范第二章文献阅读精读篇在一定问题意识和专题引导下,深入经典一、基础经典文献文献,审问、慎思、明辨;进行专题文献34二、专题经典文献的收集、分类、整理。三、前沿研究论文第三章论文写作笃行篇围绕一定间题与专题,进行基础的规范化一、论文写作之内涵篇的论文写作实训,对学术论文的思想内涵、A4二、论文写作之文字篇理论结构、语言文字、学术规范等有具体的认识。论文写作之形式篇实验部分实验学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必开/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求选开类型三、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性”课堂教学理念,融合讲授、指导、自学、课堂展示、互动式批判性阅读等综合教学方法,确保“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实际效果。四、课程思政内容“文献阅读与写作”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色,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要思想为指引进行文献阅读的精读、论文选题和文章写22
22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绪论 一、文献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 二、问题意识与文献阅读报告 写作规范与学术伦理 认识到文献阅读与写作在研究生学习和未 来研究中具有的重要地位,注意培养问题 意识和了解撰写文献阅读报告的必要性, 掌握基本的写作规范与学术伦理要求。 4 2 第一章 文献阅读博学篇 一、文献检索 二、文献选择 三、文献阅读书目 文献综述规范 根据专业方向需要,掌握进行文献检索、 文献选择的基本工具和方法, 建立一个泛 读的书目和资料库,作为文献阅读的第一 个阶段。 4 3 第二章 文献阅读精读篇 一、基础经典文献 二、专题经典文献 三、前沿研究论文 在一定问题意识和专题引导下,深入经典 文献,审问、慎思、明辨;进行专题文献 的收集、分类、整理。 4 4 第三章 论文写作笃行篇 一、 论文写作之内涵篇 二、论文写作之文字篇 论文写作之形式篇 围绕一定问题与专题,进行基础的规范化 的论文写作实训,对学术论文的思想内涵、 理论结构、语言文字、学术规范等有具体 的认识。 4 实验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 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三、教学方法 建立以学生研究为中心的“研究性”课堂教学理念,融合讲授、指导、自学、课堂展示、 互动式批判性阅读等综合教学方法,确保“文献阅读与写作”课程的实际效果。 四、课程思政内容 “文献阅读与写作”课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色,围绕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开辟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习近平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 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要思想为指引进行文献阅读的精读、论文选题和文章写
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根魂和丰富的历史资源,融入与科学社会主义高度契合的中华民族共同价值观,从君子修养、家国情怀、人文精神、政治认同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学术研究。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2."研究性"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通过加强五个环节(课前大量文献阅读、课堂中精讲与研讨、课后论文写作练习、多维评价考核、课程内容动态调整)实现专业知识性增长、科研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来达成。3.达成情况将通过教师为主、学生互评和学生评委点评为辅的综合评价方式。六、课程成绩评定课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勤、间题意识、文献检索等)50%+最后考核(论文写作)5 0%结课论文基本要求:1、选题恰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2、论点明确,问题意识清晰;3、文章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论证合理;4、文字表达准确、明白;5、论文整体符合学术规范成绩评定方法,教师评定为主,参考课堂报告中学生互评和评委评价为辅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无参考书/资料:【1】马克思:《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比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区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彭林:《周礼史话》,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9年版。【5】廖名春:《苟子新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6】马恒君:《庄子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7】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8】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求是》23
23 作,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精神根魂和丰富的历史资源,融入与科学社会主义高度契合的中 华民族共同价值观,从君子修养、家国情怀、人文精神、政治认同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 论思考和学术研究。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2. "研究性"课堂教学目标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通过加强五个环节(课前大量文献阅读、 课堂中精讲与研讨、课后论文写作练习、多维评价考核、课程内容动态调整)实现专业 知识性增长、科研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培育来达成。 3. 达成情况将通过教师为主、学生互评和学生评委点评为辅的综合评价方式。 六、课程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评定:平时成绩(考勤、问题意识、文献检索等)50% +最后考核(论文写作) 50% 结课论文基本要求:1、选题恰当,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现实意义; 2、论点明确,问题意识清晰; 3、文章逻辑严谨、层次分明、论证合理; 4、文字表达准确、明白; 5、论文整体符合学术规范 。 成绩评定方法,教师评定为主,参考课堂报告中学生互评和评委评价为辅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无 参考书/资料: 【1】马克思:《德谟克里特的自然哲学与伊比鸠鲁的自然哲学之间的区别》,《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 版社 2006 年版。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4】彭林:《周礼史话》,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9 年版。 【5】廖名春:《荀子新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6】马恒君:《庄子正宗》,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7 年版。 【7】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8】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9】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求是》
2019年第9期。【10】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求是》2020年第1期。【1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年第12期。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韩剑英编制(任课教师)2024.06奚冬梅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2024.07赵爱玲批准(主管院长)2024.0824
24 2019 年第 9 期。 【10】习近平:《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求是》2020 年第 1 期。 【11】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 年第 12 期。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韩剑英 2024.06 审核(学科、专业负责人) 奚冬梅 2024.07 批准(主管院长) 赵爱玲 202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