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5届高三3月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03 注意事项:91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或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 第I卷(共36分)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星宿(xi)馄饨(dun)贺岁片(pian)垂涎三尺(xian) B.粗犷( guang)堤防(di)芝麻糊(hu)瞠目结舌( cheng) C.属意(zhu)歼灭(jian)数来宝(sh)便宜从事(pian) D.烘焙(bei)唱和(he)挑大梁(tiao)风驰电掣(che)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暮霭厮打脑血拴厝火积薪 B.彪悍誉写蜡像馆大快朵颐 C.宣泄愧怍调和油不稂不莠 D.羸弱谙熟手动挡开源截流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养殖业的发展要结合市场需求,更要结合国情。国外的养殖方式:大规模、 产业化自然是好处很多,但也不能照搬 B.各国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包括太阳能技术、资源循环技术、固体废弃物无 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等。 C.《孟子》里有各种圣人,表现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即“行一不义,杀 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D.我不知道这一实验到底能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把 问题搞个水落石出,尽管我面前困难重重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CCTV科教频道报道了一位老人,他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发明了具有良 好保护作用的撞车防护装置。 B.人们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审美趣味日趋多元,你的画作能得到大家的广泛 称赞诚然很好,即便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也是可以理解的 C.早就听说贪官们多方聚敛财富,生活腐化,从中纪委公布的被查处贪官的非 法财产数字来看,其贪腐之疯狂真是名不虚传。 D.许多儿童的确具有绘画天赋,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素描,但笔下的人物 却有鼻子有眼,形象生动逼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蜂产品的生产 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青岛、烟台等地,进入了一些大中城市的超 级市场。 B.从年前开始,不少年轻人就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的方式给亲友拜年 虽然大部分电子红包金额不多,但这种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亲友有了互动,增进了 感情
山东省潍坊市 2015 届高三 3 月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03 注意事项:91 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50 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或答题纸的相应位 置。 第 I 卷(共 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星宿(xiù) 馄饨(dùn) 贺岁片(piàn) 垂涎三尺(xián) B.粗犷(guǎng) 堤防(dī) 芝麻糊(hù) 瞠目结舌(chēng) C.属意(zhǔ) 歼灭(jiān) 数来宝(shǔ) 便宜从事(pián) D.烘焙(bèi) 唱和(hè) 挑大梁(tiāo) 风驰电掣(chè) 2.下列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暮霭 厮打 脑血拴 厝火积薪 B.彪悍 誉写 蜡像馆 大快朵颐 C.宣泄 愧怍 调和油 不稂不莠 D.羸弱 谙熟 手动挡 开源截流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养殖业的发展要结合市场需求,更要结合国情。国外的养殖方式:大规模、 产业化自然是好处很多,但也不能照搬。 B.各国展示的最新科技成果,包括太阳能技术、资源循环技术、固体废弃物无 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等。 C.《孟子》里有各种圣人,表现各不相同。但有一点相同,即“行一不义,杀 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孟子·公孙丑上》)。 D.我不知道这一实验到底能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但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直到把 问题搞个水落石出,尽管我面前困难重重。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CCTV 科教频道报道了一位老人,他经过无数次试验。终于成功发明了具有良 好保护作用的撞车防护装置。 B.人们的欣赏水平越来越高,审美趣味日趋多元,你的画作能得到大家的广泛 称赞诚然很好,即便得不到人们的认可也是可以理解的。 C.早就听说贪官们多方聚敛财富,生活腐化,从中纪委公布的被查处贪官的非 法财产数字来看,其贪腐之疯狂真是名不虚传。 D.许多儿童的确具有绘画天赋,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学习过素描,但笔下的人物 却有鼻子有眼,形象生动逼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由于加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蜂产品的生产 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青岛、烟台等地,进入了一些大中城市的超 级市场。 B.从年前开始,不少年轻人就通过发微信红包或支付宝红包的方式给亲友拜年, 虽然大部分电子红包金额不多,但这种时髦的拜年方式让亲友有了互动,增进了 感情
C.“明斯克会晤”达成乌克兰东部停火协议后,冲突各方都明确表达了和平的 意愿,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欢迎 D.“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 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地为用户高精度定位、导航等服 务。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 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与书 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 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 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 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 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 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 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 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 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 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 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 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 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 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 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 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 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 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 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 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 自身而存在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 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 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 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 艺术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选自《中国经济时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 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 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 开始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
C.“明斯克会晤”达成乌克兰东部停火协议后,冲突各方都明确表达了和平的 意愿,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国际社会对此表示欢迎。 D.“北斗”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并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 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地为用户高精度定位、导航等服 务。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8 题。 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两者有 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汉字具有形、音、意三美,音、意二美与书 法没有必然联系。书法的书写文本,因文辞意义所产生的文学意蕴无关于书法美 本身;唯有“形美”是通过视觉感知的,和书法的关系最为密切。书法美正是以 汉字“形美”为基础的艺术升华。 书法作为视觉艺术,其所产生的美都是通过可视的形式体现出来的。书写的文本 虽然直接参与到了书法作品的构建,但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而已,并不 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可见书写文本与书法审美本体无关,也并非书法美的 内容。 把书写文本当作书法美的内容显然是说不通的,这样的认识也无利于书法艺术的 健康发展。睿智的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蔡邕在《笔 论》中指出,书法要先入形,且要“纵横有可象”,这样的字才能称之为书法。 可见书法的内容就是形式美的问题。人们又逐渐认识到只得其形还不够,还需要 情感的介入。这个形不是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寄寓书法家生命、情感、心性 的,经过艺术升华的形。 造成书写文本与书法形式美本身在认识上混乱的重要原因就在于,汉字与书法的 发展演化出现了重叠和交叉,致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隶变前的古 文字阶段,汉字与书法很难区分开来,基本上处于合二为一的窘境,书法美始终 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的,其审美功能只是它更加广泛的社会功能的一部分。汉 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获得了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而独立发展的契机,其艺术 性得到不断增长,纯粹追求书法美的作品开始涌现,但在一段时间内书法仍难以 脱离文字的实用功能。唐宋以后书法反映出突出艺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诉求,并 有逐渐超越实用、走向纯粹艺术欣赏的趋势。具有纯粹供人欣赏的书法幅式的应 用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如竖轴、匾额、对联等。这些幅式是长期展挂于开放的空 间专门供人欣赏的。纯粹的艺术美成为书法的核心,甚至是唯一,这种美是“为 自身而存在的美”,是对之前“附庸美”的超越,是对书法本体形式美的解放, 从此之后书法逐渐变成了专供欣赏的纯粹艺术。 书法已成为纯粹的艺术,其功用就是表现美的、“有意味的形式”,这有益于汉 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汉字先天具有的象形性、形式元素的丰富性、形体的可 变性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共同构建了汉字升华为书法艺术的契机,汉字为书法 艺术的二度创作提供了初始的元形态,是书法美的基础。 (选自《中国经济时报》,有删改) 6.下列关于“书法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起源看,在汉字发展的最初阶段,书法美是依附于汉字实用功能而存在的, 书法并没有真正的审美功能。 B.从发展看,汉字字体的演变使书法获得了独立发展的契机,唐宋以后书法美 开始 出现,逐渐成为纯粹的艺术
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决定了书 法的核心就是纯粹的艺术美。 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的基础上,融入创 作者情感的艺术升华。 7.下列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和书法美既有本质的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恰当处理两 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B.书法讲究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并非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经过艺术升 华,寄寓着书法家的生命、情感、心性的形。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 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 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 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 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B.引用蔡邕《笔论》中关于书法的认识,是为了论证“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 容’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这一观点 C.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突出艺术审美和 情感表达,开始成为纯粹的欣赏艺术 D.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它并非汉字的“附庸美” 这一认识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璞之所能塞也。及至火 之燔孟诸而炎云台,水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夫积爱成福, 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常、宰予 二子者,甚相憎也。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简公不听。居无几 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 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庙,舞者二人而 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驹。 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昭公弗听, 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矣。”遂 兴兵以救之。郈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 其大也,至于亡社稷。 两人构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两家斗鸡,郈公作难,鲁昭公出走。祸生而不 早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故蠹蠔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 也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晋公子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髒胁使 之袒而捕鱼。厘负羁止之曰:“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遇之无 礼,必为国忧。”君弗听。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人手,社稷为 墟,祸生于袒而捕鱼。听厘负羁之言,则无亡惠矣
C.从表现看,竖轴、匾额、对联等专门供人欣赏的书法样式的存在,决定了书 法的 核心就是纯粹的艺术美。 D.从本质看,书法是视觉艺术,书法美正是在汉字“形美”的基础上,融入创 作者情感的艺术升华。 7.下列对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字和书法美既有本质的区别,又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恰当处理两 者的关系是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B.书法讲究形式美,但这里的“形”并非汉字原始客观的形,而是经过艺术升 华,寄寓着书法家的生命、情感、心性的形。 C.汉字虽然是书法作品的构成部分,但它仅仅是作为表现对象、创作素材出现, 并不直接关涉书法形式美本身。 D.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因此先天具有象形性、形式元素丰富性、形体可变性 和再塑性以及寓情性等诸多特点。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汉字与书法的发展演化的重叠和交叉,使汉字实用功能与书法艺术美不分, 这样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混乱。 B.引用蔡邕《笔论》中关于书法的认识,是为了论证“古人对于‘书法美的内 容’ 的认识是不曾混乱的”这一观点。 C.汉字字体演变终结后,书法完全脱离汉字的实用功能,逐渐突出艺术审美和 情感 表达,开始成为纯粹的欣赏艺术。 D.书法是纯粹的艺术,是“为自身而存在的美”,它并非汉字的“附庸美”, 这一认识有益于汉字与书法美关系的区分。 三、(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夫爝火①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塘漏若鼷穴,一璞之所能塞也。及至火 之燔孟诸而炎云台,水决九江而渐荆州,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夫积爱成福, 积怨成祸。若痈疽之必溃也,所浼者多矣。诸御鞅复于简公曰:“陈成常、宰予 二子者,甚相憎也。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简公不听。居无几 何,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此不知敬小之所生也。 鲁季氏与郈氏斗鸡,郈氏介其鸡,而季氏为之金距②。季氏之鸡不胜,季平子怒, 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曰:“祷于襄公之庙,舞者二人而 已,其余尽舞于季氏。季氏之无道无上久矣,弗诛,必危社稷。”公以告子家驹。 子家驹曰:“季氏之得众,三家为一。其德厚,其威强,君胡得之?”昭公弗听, 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仲孙氏、叔孙氏相与谋曰:“无季氏,死亡无日矣。”遂 兴兵以救之。郈昭伯不胜而死,鲁昭公出奔齐。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 其大也,至于亡社稷。 两人构怨,廷杀宰予,简公遇杀。两家斗鸡,郈公作难,鲁昭公出走。祸生而不 早灭,若火之得燥,水之得湿,浸而益大。故蠹蝝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 也。 人皆务于救患之备,而莫能知使患无生。晋公子重耳过曹,曹君欲见其骿胁③使 之袒而捕鱼。厘负羁止之曰:“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遇之无 礼,必为国忧。”君弗听。重耳反国,起师而伐曹,遂灭之。身死人手,社稷为 墟,祸生于袒而捕鱼。听厘负羁之言,则无亡惠矣
患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是故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 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夫墙之坏也于隙,创之折必有啮,圣 人见之密,故万物莫能伤也。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 而沃之。明日,子朱辞官而归。其仆曰:“楚太宰,未易得也。辞官去之,何也?” 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明年,伏郎尹而笞之三百。夫仕者 先避之,见终始微矣。 (选自《淮南子·人间》,有删节) [注]①爝火:小的火焰。②金距:金属尖爪。③髒胁:肋骨并成一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浼者多矣浼:沾染,污染 B.蚊虻走牛羊走:使………奔跑 C.人皆务于救患之备务:致力,努力 D.圣人见之密密:秘密,机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虽起三军之众,弗能救也 因侵郈氏之宫而筑之 B. 燕虽小国而后亡 因人之力而敝之 若火之得燥 则无亡患矣 D 未有封侯之赏 则请立太子为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体现“不知敬小”和“知使患无生”的一组是 A.①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②曹君欲见其髒胁使之袒而捕鱼 B.①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②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C.①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②子朱辞官而归 D.①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②伏郎尹而笞之三百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的怨恨或错误就如刚燃起的火焰和池塘堤坝上的小漏洞,如果不加以重视 及时处理,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祸。简公之死就证明了这一点。 B.在季氏与郈氏两家的争斗事件的处理中,鲁昭公偏听偏信,不听子家驹之言, 最终引发民怨而亡国。一场小小的斗鸡使他失去了一个国家。 C.厘负羁识时知人,预见到了重耳的将来并指出了曹君行为的不当,可谓有先 见之明,但曹君还是一意孤行,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D.子朱之所以能够认清令尹子国的真实面目,远离凌辱,就是因为他能够在事 情发生之前从细节中预知祸患的存在并预先采取了相应措施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10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6分) ①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3分) ②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遇之无礼,必为国忧。(3分)
患祸之所由来者,万端无方。是故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 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以全其身!夫墙之坏也于隙,创之折必有啮,圣 人见之密,故万物莫能伤也。太宰子朱侍饭于令尹子国,子国啜羹而热,投卮浆 而沃之。明日,子朱辞官而归。其仆曰:“楚太宰,未易得也。辞官去之,何也?” 子朱曰:“令尹轻行而简礼,其辱人不难。”明年,伏郎尹而笞之三百。夫仕者 先避之,见终始微矣。 (选自《淮南子·人间》,有删节) [注]①爝火:小的火焰。②金距:金属尖爪。③骿胁:肋骨并成一片。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所浼者多矣 浼:沾染,污染 B.蚊虻走牛羊 走:使……奔跑 C.人皆务于救患之备 务:致力,努力 D.圣人见之密 密:秘密,机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1.下列各组句子中,能分别体现“不知敬小”和“知使患无生”的一组是 A.①臣恐其构难而危国也,君不如去一人 ②曹君欲见其骿胁使之袒而捕鱼 B.①陈成常果攻宰予于庭中,而弑简公于朝 ②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C.①昭公弗听,使郈昭伯将卒以攻之 ②子朱辞官而归 D.①郈昭伯怒,伤之鲁昭公 ②伏郎尹而笞之三百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的怨恨或错误就如刚燃起的火焰和池塘堤坝上的小漏洞,如果不加以重视 及时处理,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灾祸。简公之死就证明了这一点。 B.在季氏与郈氏两家的争斗事件的处理中,鲁昭公偏听偏信,不听子家驹之言, 最终引发民怨而亡国。一场小小的斗鸡使他失去了一个国家。 C.厘负羁识时知人,预见到了重耳的将来并指出了曹君行为的不当,可谓有先 见之明,但曹君还是一意孤行,最终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D.子朱之所以能够认清令尹子国的真实面目,远离凌辱,就是因为他能够在事 情发生之前从细节中预知祸患的存在并预先采取了相应措施。 第Ⅱ卷(共 114 分) 四、(24 分) 13.(10 分)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6 分) ①故祸之所从生者,始于鸡足;及其大也,至于亡社稷。(3 分) ②公子非常也,从者三人,皆霸王之佐也。遇之无礼,必为国忧。(3 分)
(2)用分隔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文句断句,只限5处。 (4分) 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 以全其身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8分) 渔家傲·东昌道中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4分) (2)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苏洵《六国论》)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荀子《劝学》 ,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6)民生各有所乐兮, (屈原《离骚》 五、(12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括荸荠的功用,每点不超过5个字。(3 分) 荸荠有什么功用呢?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吴人种以之沃田。”明朝王世懋 《瓜蔬疏》说,荸荠“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连 京城里的人也喜欢吃它。许多医书里讲它是一种味甘性寒的良药,具有清热、润 燥、开胃、化痰之类功效,可治黄疸、止痢疾等。现代人认为,荸荠富含蛋白质、 脂肪、糖、胡萝卜素、维生素B、C等,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品。 17.请以“社会承传”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 意。(4分) 赵孟頫的墨迹显露出多重人格结构的聚合,这种现象虽然与“融汇百家而了无痕 迹”的观点相悖,却清楚地显示了个体人格受制于社会承传这一文化特征。 18.阅读下面的学校义工活动倡议书,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不论酷暑还是严冬,不论车流滚滚还是雾霾重重,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整洁环境, 环卫工人始终奋战在城市的第一线,我们应当向他们表达最真挚的问候和敬意。 学校团委发起关爱环卫工人的义工服务活动,感谢他们为城市环境付出的努力 营造关爱环卫工人的氛围,并带动市民从我做起,爱护环境。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走向街头,切身体验环卫工人的艰辛,向环卫工人赠送生 活用品,向市民宣传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1)请为本次活动的义工招募拟一条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 字。(2分 (2)请你以学校校刊编辑部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不超过50 字。(3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2)用分隔号‘‘/’’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文句断句,只限 5 处。 (4 分) 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小人不知祸福之门户妄动而挂罗网虽曲为之备何足 以全其身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回答问题。(8 分) 渔家傲·东昌道中[注] 张渊懿 野草凄凄经雨碧,远山一抹晴云积。午睡觉来愁似织。孤帆直,游丝绕梦飞无力。 古渡人家烟水隔,乡心缭乱垂杨陌。鸿雁自南人自北。风萧瑟,获花满地秋江白。 [注]作者乘船北上,在东昌道中写下的纪行之作。 (1)简要赏析“午睡觉来愁似织”中“织”字的妙处。(4 分) (2)作者在下阕是如何表达乡愁的?请简要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浣溪沙》)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 (苏洵《六国论》) (3)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5)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白居易《琵琶行》) (6)民生各有所乐兮,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 五、(12 分) 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从三个方面概括荸荠的功用,每点不超过 5 个字。(3 分) 荸荠有什么功用呢?李时珍《本草纲目》云:“吴人种以之沃田。”明朝王世懋 《瓜蔬疏》说,荸荠“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连 京城里的人也喜欢吃它。许多医书里讲它是一种味甘性寒的良药,具有清热、润 燥、开胃、化痰之类功效,可治黄疸、止痢疾等。现代人认为,荸荠富含蛋白质、 脂肪、糖、胡萝卜素、维生素 B、C 等,是一种价廉物美的食品。 17.请以“社会承传”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 意。(4 分) 赵孟頫的墨迹显露出多重人格结构的聚合,这种现象虽然与“融汇百家而了无痕 迹”的观点相悖,却清楚地显示了个体人格受制于社会承传这一文化特征。 18.阅读下面的学校义工活动倡议书,完成后面的题目。(5 分) 不论酷暑还是严冬,不论车流滚滚还是雾霾重重,为了我们这座城市的整洁环境, 环卫工人始终奋战在城市的第一线,我们应当向他们表达最真挚的问候和敬意。 学校团委发起关爱环卫工人的义工服务活动,感谢他们为城市环境付出的努力, 营造关爱环卫工人的氛围,并带动市民从我做起,爱护环境。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走向街头,切身体验环卫工人的艰辛,向环卫工人赠送生 活用品,向市民宣传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1)请为本次活动的义工招募拟一条宣传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 16 字。(2 分) (2)请你以学校校刊编辑部特约评论员的身份,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不超过 50 字。(3 分) 六、(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