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诉讼客体 —诉与诉讼标的
第八章 诉讼客体 ——诉与诉讼标的
第一节诉的类型 一、诉的涵义 通说认为,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对民 事争议进行裁判的请求。简言之,诉是原告向法院 提出的请求。 。学说上,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上的诉是指原告对被告提出的权利主张; 。广义上的诉,除了包含狭义的诉的含义外,还特 别指当事人对法院提出的裁判请求,或是请求法 院给予诉讼济
第一节 诉的类型 y 一、诉的涵义 y 通说认为,诉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对民 事争议进行裁判的请求。简言之,诉是原告向法院 提出的请求。 y 学说上,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 狭义上的诉是指原告对被告提出的权利主张; ◦ 广义上的诉,除了包含狭义的诉的含义外,还特 别指当事人对法院提出的裁判请求,或是请求法 院给予诉讼救济
。5 对诉的性质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在 学理层次上解释诉讼的开始、进行与 消灭的程序现象,如无诉即无裁判、 一事不再理、补充判决等。 。诉的理论为法院提供了程序上的判断 尺度。只有在当事人的诉符合诉讼要 件的前提下,法院才能进一步对诉讼 请求是否能够成立,并进行审理做出 裁判。诉讼请求不成立的,法院将作 出原告败诉的实体判决,也称为本案 判决
◦ 对诉的性质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在 学理层次上解释诉讼的开始、进行与 消灭的程序现象,如无诉即无裁判、 一事不再理、补充判决等。 ◦ 诉的理论为法院提供了程序上的判断 尺度。只有在当事人的诉符合诉讼要 件的前提下,法院才能进一步对诉讼 请求是否能够成立,并进行审理做出 裁判。诉讼请求不成立的,法院将作 出原告败诉的实体判决,也称为本案 判决
0 1.诉是要式诉讼行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 请求就必须符合法定形式要求,如起诉、 反诉和上诉都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依法定 形式提出。 碧养瑟全鞋定货韶量至羧囊售、 。7 非讼程序是申请而非起诉;在,诉市, 起诉人和应诉人均须是"“特定的。 0 3.诉讼请求特定化。.起诉须特定原告之诉 讼上请求为何,提起诉讼所作之基本权利 主张为何。 0 4.诉还须向特定法院提起。诉必须向特定 法院提起
◦ 1.诉是要式诉讼行为。当事人向法院提出 请求就必须符合法定形式要求,如起诉、 反诉和上诉都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依法定 形式提出。 ◦ 2.诉的当事人特定化。诉指的是争讼案件 而不是非讼事件,起诉启动的是争讼程序, 非讼程序是申请而非起诉;在“诉”中, 起诉人和应诉人均须是“特定的”。 ◦ 3.诉讼请求特定化。起诉须特定原告之诉 讼上请求为何,提起诉讼所作之基本权利 主张为何。 ◦ 4.诉还须向特定法院提起。诉必须向特定 法院提起
二、诉与起诉的区别 ·诉与起诉又是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的概念。起诉是诉的表现形式之一。 两者的区别有三: 0 (1)诉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 而起诉的主体仅限于原告。 (2)诉可以出现在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 中,起诉只限于一审程序。 (3)在内容上,诉的构成要素有诉讼标的 和诉的理由,而起诉就没有这样的构成要素。 诉可以根据目的和内容分为确认之诉、给付 之诉和变更之诉,起诉就没有这种分类
二、诉与起诉的区别 y 诉与起诉又是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 系的概念。起诉是诉的表现形式之一。 两者的区别有三: ◦ (1)诉的主体包括原告、被告、第三人; 而起诉的主体仅限于原告。 ◦ (2)诉可以出现在一审、二审和再审程序 中,起诉只限于一审程序。 ◦ (3)在内容上,诉的构成要素有诉讼标的 和诉的理由,而起诉就没有这样的构成要素。 诉可以根据目的和内容分为确认之诉、给付 之诉和变更之诉,起诉就没有这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