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与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反问:表强调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 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 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 巩固训练 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王伦》)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早发白帝城》) 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 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 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 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 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 甫《漫成一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髙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 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 禹锡《石头城》) 附答案: 1、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 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2、“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 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 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3、通过想象,用拟人 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 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4、“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
对比;使事物的性质、状态与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反问:表强调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 ;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 、衬托、对比、 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 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 味、言近旨远等。 巩固训练 分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王伦》)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早发白帝城》) 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 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 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李白《月下独酌》)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5、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被明 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 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 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 甫《漫成一首》) 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 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 禹锡《石头城》) 附答案: 1、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 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2、“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 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 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 3、通过想象,用拟人 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 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4、“国破”与“山河在” ,“城春”与“草木深
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 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 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5、用“奇服”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的理想。6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 艺。7、画面描写注意到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织成一幅绚 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8、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 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9、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10、把对金陵城的昔胜今衰的感慨寄托在“曾 经照古人”的“旧时月”之上,用月来见证古今的变迁,人世的沧桑。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 (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依考点、据命题逐一突破 第二讲:明常识、找意象、感画面、体悟意境 (06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8分 [黄钟]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 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4.“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1分) 【答案】:曲牌 (06天津卷)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ⅰ)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案】: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借代驼队。整个诗句表 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 (06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 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 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5、用“奇服”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的理想。6、 用夸张的 手法描写 李凭箜 篌曲的 艺术效果 ,从而 烘托了 李凭弹奏 箜篌的 高超技 艺。7、画面描写注意到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织成一幅绚 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8、用“跳鱼”的“ 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 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9、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 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10、把对金陵城的昔胜今衰的感慨寄托在“曾 经照古人”的“旧时月”之上,用月来见证古今的变迁,人世的沧桑。 诗歌鉴赏表达程式 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 (某某)特点,表现(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依考点、据命题逐一突破 第二讲:明常识、找意象、感画面、体悟意境 (06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14-16题。(8分) [黄钟] 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 ,诗眼倦天 涯。孔林乔木 ,吴宫蔓草 ,楚庙寒鸦 。数间茅 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14.“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___________。(1分) 【答案】:曲牌 (06天津卷)16.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 凉州词(其一)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 【答案】: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借代驼队。整个诗句表 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风光。 (06浙江卷)16.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 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 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答案】: (1)流水白云 (06广东卷)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晩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艘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 答。(3分) 【答案】:(1)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005上海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15--17题。(8分) [越调]小桃红元?盍西村江岸水灯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 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15.作品描写的是传统节日 的盛况。(1分)参考答案:元 宵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 鹧鸪天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正官]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 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 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 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 意象 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 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答案】: (1)流水 白云 (06广东卷)1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6分)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注:①艭: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 ⑴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 ?请分别从“晚 ”、“望”两个方面回 答。(3分) 【答案】:(1)晚:归艘钟声 望:江、青山、远帆、老鹤 [2005上海卷] 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15--17题。(8分) [越调]小桃红 元?盍西村江岸水灯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 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 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15.作品描写的是传统节日__________的盛况。(1分) 参考答案: 元 宵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 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 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 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淸,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 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 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 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 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 活 200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 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 l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 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 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福建卷)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 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 造意境的。 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 凉)。由床上之月写到 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 ,共同营造出孤寂(离 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 活。 2002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 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三讲:逐句解、析结构、把握全诗 (06全国卷1)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 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06安徽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1)“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 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 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第三讲:逐句解、析结构、把握全诗 (06全国卷1)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 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1)分为两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 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06安徽卷)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 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