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毛泽东对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1、思想路线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 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首先确立的,但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的概念是由邓小平首先使用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1929年6月14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 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中(给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林彪 的信,长达8千字)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 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史的结穴',是‘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 线上的最后挣扎'。州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经过 长期实践斗争的锻炼,深刻认识到教条主义在指导党的工作中的巨大危害,开 始从思想路线上正本清源,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30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 含义。他在《反对本本主义》(当时名为《调查工作》)这篇文章中指出:“‘本 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这里,“从斗争中”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和主观想象出发:“创造 新局面”就是要不能照搬照抄,应该有创造性和与时俱进。这是对唯物论和韩 证法的运用和体现。但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思想路线被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 向的党的领导人指责为“狭隘经验论”。他们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 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如王明等 认为:“对共产国际路线百分之百的忠实.是使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和苏维 埃革命更加胜利的唯一道路和保证。 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年,毛泽东 发表的《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文章,深刻闸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 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 9
26 (二) 毛泽东对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1、思想路线问题的提出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毛 泽东,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由毛泽东首先确立的,但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的概念是由邓小平首先使用的。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 1929 年 6 月 14 日写的一封信中使用 了“思想路线”的概念。他在这封信中(给时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纵队长的林彪 的信,长达 8 千字)从哲学上对当时红四军党内的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分析。 他指出:“我们是唯物史观论者,凡事要从历史和环境两方面考察才能得到真 相。一些错误观点的存在只是‘历史的结穴’,是‘历史上一种错误的思想路 线上的最后挣扎’。” 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经过 长期实践斗争的锻炼,深刻认识到教条主义在指导党的工作中的巨大危害,开 始从思想路线上正本清源,逐步形成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1930 年,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初步界定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 含义。他在《反对本本主义》(当时名为《调查工作》)这篇文章中指出:“‘本 本主义’是完全错误的,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 这里,“从斗争中”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和主观想象出发;“创造 新局面”就是要不能照搬照抄,应该有创造性和与时俱进。这是对唯物论和辩 证法的运用和体现。但是,毛泽东提出的正确思想路线被具有严重教条主义倾 向的党的领导人指责为“狭隘经验论”。他们生吞活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 只言片语,或唯共产国际的指示是从,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如王明等 认为:“对共产国际路线百分之百的忠实.是使党更加布尔什维克化和苏维 埃革命更加胜利的唯一道路和保证。” 为了揭露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错误的思想根源,1937 年,毛泽东 发表的《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文章,深刻阐述了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 系,以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系统的哲学论证。 1938 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
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 “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1940年3月,王明再版1931年所写《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一书的第三版,他在三版序言中写道:“我们党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成千 累万的新干部新党员,对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中的许多事实,还不十分明了。本 书所记载着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因此,许 多人要求了解这些历史事实,尤其在延安各学校学习党的建设和中共历史时 尤其需要这种材料的帮助。”如何看待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迫切地摆到中 共中央面前。为了彻底清算王明的教条主义,党中央发动了整风运动。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毛泽 东在延安整风期间又从思想路线的角度,不仅系统阐述了坚持思想路线的重要 性,而且还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1941年5月19日,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 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 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 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把坚持实事求是提到党性的高度加以强 调。此后,他还为中央党校趣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对待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倡 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以正式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偏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成功开辟了一条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来,他通过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初步提出了许 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适合中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建立起独立 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27 第一次使用了“实事求是”的概念,提倡“共产党员要做实事求是的模范”, “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1940 年 3 月,王明再版 1931 年所写《为中共更加布尔什维克化而斗争》 一书的第三版,他在三版序言中写道:“我们党近几年来有很大的发展,成千 累万的新干部新党员,对我们党的历史发展中的许多事实,还不十分明了。本 书所记载着的事实,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阶段,因此,许 多人要求了解这些历史事实,尤其在延安各学校学习党的建设和中共历史时, 尤其需要这种材料的帮助。”如何看待党的历史上的路线是非,迫切地摆到中 共中央面前。为了彻底清算王明的教条主义,党中央发动了整风运动。 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并为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思想基础,毛泽 东在延安整风期间又从思想路线的角度,不仅系统阐述了坚持思想路线的重要 性,而且还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1941 年 5 月 19 日,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对“实事求是”的概念作了科学解释。 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 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 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把坚持实事求是提到党性的高度加以强 调。此后,他还为中央党校题写了“实事求是”四个字作为校训。对待马克思 列宁主义的根本态度和党性原则的高度。经过延安整风和中共七大,毛泽东倡 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党内得以正式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1.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偏离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成功开辟了一条 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后来,他通过 《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初步提出了许 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观点,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适合中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建立起独立 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
但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不足和主客观的原因, 党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出现了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决策。1957年以后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毛泽东逐渐背离他原来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1958年,他不顾实际 情况,发动了盲目追赶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的大跃进运动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的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造成了连续三年的大饥荒。1959年8月 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把对彭德怀的批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并与1963 年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号召全党千万不要 忘记阶级斗争。这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就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动 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虽然在发现“大跃进”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时,号召全党“大兴调查 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但是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以致又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党内主要负责人华国锋提出了“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质和后果,就是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 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 碍。“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继续维护毛泽东晚年错误,继续违背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这种情况造成了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 在我因到底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首先抓住思想路线 的拨乱反正,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闭 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 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 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 史新时期。正如邓小平后来指出的:“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 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28 但是,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不足和主客观的原因, 党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出现了偏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错误决策。1957 年以后, 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毛泽东逐渐背离他原来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 线,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1958 年,他不顾实际 情况,发动了盲目追赶英美等发达资本主义的大跃进运动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的运动,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造成了连续三年的大饥荒。1959 年 8 月 的庐山会议上,毛泽东把对彭德怀的批判,说成是“一场阶级斗争”,并与 1963 年 2 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阶级斗争,一抓就灵”,号召全党千万不要 忘记阶级斗争。这样,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就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并发动 了十年“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虽然在发现“大跃进”的错误并加以纠正时,号召全党“大兴调查 研究之风”,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但是党在实际工作中偏离实事求是 思想路线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以致又发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当时党内主要负责人华国锋提出了“两个凡是” 的错误方针:凡是毛主席作出的策,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其实质和后果,就是继续坚持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 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与实践。 2.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刚刚开始的拨乱反正,遇到了“两个凡是”的严重障 碍。“两个凡是”的实质是要继续维护毛泽东晚年错误,继续违背实事求是的 思想路线,这种情况造成了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 在我国到底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领导全党首先抓住思想路线 的拨乱反正,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78 年 12 月,邓小平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闭 幕会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旗帜 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随后 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历 史新时期。正如邓小平后来指出的:“三中全会确立了,准确地说是重申了党 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1、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由于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思想依然 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因此,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 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 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反复强调,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 先必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980年2月29日,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 想路线。” 2.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针 对党内外的一些自满和懈怠的情绪,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他指出,与时俱 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3.胡锦海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党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针对党员干部中 出现的一些不思进取、工作不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贪图享受、脱离群众 等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指出,越是形势好,越 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是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 坚持好的工作作风。 4、习近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湍篱,抓住机遇,努 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 标奋勇前进。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29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1、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发展 由于受林彪、“四人帮”大搞禁令和制造迷信的影响,不少人的思想依然 处在僵化或半僵化的状态,因此,邓小平在重新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 中,特别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 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他反复强调,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首 先必须解放思想,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为指导,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1980 年 2 月 29 日,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 想路线。” 2.江泽民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过程中,针 对党内外的一些自满和懈怠的情绪,强调弘扬与时俱进精神,他指出,与时俱 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要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 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 3.胡锦涛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党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在提出和强调科学发展观的同时,针对党员干部中 出现的一些不思进取、工作不实、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贪图享受、脱离群众 等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强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他指出,越是形势好,越 是群众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越是要坚持求真务实,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 坚持好的工作作风。 4、习近平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 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要坚持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抓住机遇,努 力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 标奋勇前进。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
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 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一一列宁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 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 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因为实际事物 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 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 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在当代中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 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者 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 的发展。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 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 造。毛泽东还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有的放矢”。他说:“‘矢’就是箭, ‘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 靶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 导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其 活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吃透理论,又重视实 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搞清实际,从而把对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 的理性把握,找出其中的规律。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既要做到看准 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又要做到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对的就坚 持,不对的就赶快改。而看准问题和正确总结经验,都需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 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标准,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当代中国的 革开放,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也没有做过,其他社
30 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 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 ——列宁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 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 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因为实际事物 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 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没 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和决策权。在当代中国,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坚 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 眼于马克思主义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 的发展。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 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 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 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创 造。毛泽东还把这种“相联系”比喻成“有的放矢”。他说:“‘矢’就是箭, ‘的’就是靶,放箭要对准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 靶的关系。”理论来源于实践,它只有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发挥对实践的指 导作用,实现自身价值。理论如果脱离了实际,就会成为僵化的教条,失去其 活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既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吃透理论,又重视实 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搞清实际,从而把对实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其本质 的理性把握,找出其中的规律。在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既要做到看准 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又要做到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对的就坚 持,不对的就赶快改。而看准问题和正确总结经验,都需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就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判 定认识或理论是否真理,而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一标准,也是检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当代中国的改 革开放,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也没有做过,其他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