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特辑 路等全面联接贯通。三冮县坚持“特色立城”理念,借助高节能技术硏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重点 铁发展旅游经济,结合侗族特色元素,推动中国侗族博物馆、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龙吉风雨桥、三江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个性鲜明的项 健全完善循环产业链。在汽车、工程机械、冶金、制糖 目建设 等重点行业,继续通过政策扶持,引进和培养科技含量高、 五)全面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激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规模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循 以深入推进“八个一”综合试点改革为抓手,着眼解决环产业链。加快发展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为 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不主的高技术产业,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 断释放改革的活力和动力。以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试验区相关产业发展。探索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和工农复合循环产 为抓手,抢抓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提业链。以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鹿寨经济开发区等为重 升我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努力开创开放合作新格点,加快园区循环化产业链构建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力 争使柳北循环经济产业园升格为自治区级循环产业园,形成 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产业链,构建循环产业发展体 优化完善行政审批机制。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先系 照后证”改革工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 体制。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投融资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 体制改革,重点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深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区域环境整治联防联控,进一步改善环 化财税体制、科技体制、农村金融、土地管理、公务用车等境空气质量,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柳南区 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柳北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启 系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动污水厂提标工程和柳江市区河段污染源治理工程,打造柳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东低碳生态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静脉工业园和农村污水 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区域合作,加快推动珠江-西江经垃圾工程,进一步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白沙污水处 济带发展等全方位、宽领域的多区域合作,积极推动粤桂黔理厂(二期)、龙泉山污水处理厂(三期)、立冲沟垃圾无害 高铁经济带广西园(柳东新区)建设,充分发挥柳州市产业化处理二期、电镀工业园一期等项目建设, 和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打造柳来河产业互动城市圈,实现 七)大力开展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切实保障和改善 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促发展 民生 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以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和特色 以开展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推进基本公共服 产业招商为重点,突出抓好重大项目、主导产业的招大引强,务均等化为导向,把改善民生与增强经济动力、社会活力结 为未来区域间经济互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加大与东盟 合起来,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 中亚等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往来,组织参加各类贸易要求,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展会,扩大我市与东盟、中亚等地区的贸易份额。推进上汽 着力抓好精准脱贫和扶贫移民搬迁。扎实有序推进扶贫 通用五菱印尼整车项目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移民集中安置点特别是 (六)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普生态环境示范点建设。研究扶贫移民搬迁惠农政策衔接配套,后续产 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坚持标本兼业就业扶持等问题。加大争取各类资金对贫困村及贫困人口 治、多管齐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和的扶持力度。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对扶贫攻坚工作力度的有利 环境污染治理,推动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契机,在做好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扶 坚持不懈地推进节能降耗。严格环境准入和产业淘汰制持贫困县发展政策,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 度,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增收。 境检测网络,建立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突出抓 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增 好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加基础教育学位,推进中职、高职及高等院校改扩建项目实 成污染的企业。进一步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继续开展施。加快学前教育公建民营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河东幼儿
第一部分 特 辑 路等全面联接贯通。三江县坚持“特色立城”理念,借助高 铁发展旅游经济,结合侗族特色元素,推动中国侗族博物馆、 龙吉风雨桥、三江高铁站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个性鲜明的项 目建设。 (五)全面提升改革开放水平,激活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以深入推进“八个一”综合试点改革为抓手,着眼解决 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经济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不 断释放改革的活力和动力。以建设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试验区 为抓手,抢抓建设珠江-西江经济带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提 升我市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努力开创开放合作新格 局。 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 优化完善行政审批机制。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先 照后证”改革工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投融资 体制改革,重点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深 化财税体制、科技体制、农村金融、土地管理、公务用车等 重点领域的体制改革。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 系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主动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深化以东盟为重点的国际区域合作,加快推动珠江-西江经 济带发展等全方位、宽领域的多区域合作,积极推动粤桂黔 高铁经济带广西园(柳东新区)建设,充分发挥柳州市产业 和中心城市的综合优势,打造柳来河产业互动城市圈,实现 以开放促转型、以开放促发展。 进一步扩大对外贸易。以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和特色 产业招商为重点,突出抓好重大项目、主导产业的招大引强, 为未来区域间经济互动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加大与东盟、 中亚等地区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往来,组织参加各类贸易 展会,扩大我市与东盟、中亚等地区的贸易份额。推进上汽 通用五菱印尼整车项目及零部件产业园建设。 (六)坚持不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 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坚持标本兼 治、多管齐下,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和 环境污染治理,推动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不懈地推进节能降耗。严格环境准入和产业淘汰制 度,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环 境检测网络,建立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系统。突出抓 好重点工程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 造成污染的企业。进一步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继续开展 节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示范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重点 工程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节能减排财政配套改革试点城市。 健全完善循环产业链。在汽车、工程机械、冶金、制糖 等重点行业,继续通过政策扶持,引进和培养科技含量高、 规模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强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条,构建循 环产业链。加快发展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为 主的高技术产业,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 相关产业发展。探索现代农业循环产业链和工农复合循环产 业链。以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鹿寨经济开发区等为重 点,加快园区循环化产业链构建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力度,力 争使柳北循环经济产业园升格为自治区级循环产业园,形成 企业(产业)之间的循环利用产业链,构建循环产业发展体 系。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 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 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区域环境整治联防联控,进一步改善环 境空气质量,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柳南区、 柳北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启 动污水厂提标工程和柳江市区河段污染源治理工程,打造柳 东低碳生态城、海绵城市。规划建设静脉工业园和农村污水 垃圾工程,进一步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白沙污水处 理厂(二期)、龙泉山污水处理厂(三期)、立冲沟垃圾无害 化处理二期、电镀工业园一期等项目建设。 (七)大力开展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切实保障和改善 民生 以开展精准脱贫推进年活动为抓手,以推进基本公共服 务均等化为导向,把改善民生与增强经济动力、社会活力结 合起来,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 要求,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着力抓好精准脱贫和扶贫移民搬迁。扎实有序推进扶贫 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移民集中安置点特别是 示范点建设。研究扶贫移民搬迁惠农政策衔接配套,后续产 业就业扶持等问题。加大争取各类资金对贫困村及贫困人口 的扶持力度。抓住国家不断加大对扶贫攻坚工作力度的有利 契机,在做好精准识别的基础上,用足用活国家、自治区扶 持贫困县发展政策,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帮助贫困群众脱贫 增收。 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进一步增 加基础教育学位,推进中职、高职及高等院校改扩建项目实 施。加快学前教育公建民营的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河东幼儿
柳州统计年鉴-2015 园等一批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义务教育“三年攻坚”有重大影响力的赛事。 86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布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 局和发展,新建马鹿山中学等9所中小学,加快发展优质普新”政策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创业, 通高中,推进市一中迁建、铁一中柳东校区项目,实施原铁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积极顺应老龄化社会 职院和平路校区、城职院鹧鸪江校区改建普通高中项目。加需求,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快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中心(站)、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呼叫平 化建设,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继续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建台组成的立体式服务网络。加大乡镇敬老院改造力度,逐步 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继续推进柳州市医 共实训基地、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校区)、柳州职业教育集养结合基地、白云颐养中心、河东老人公寓和老年活动中心 中办学区二期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更高层次专业本科院校 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养生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推动城镇居 谋划柳州工学院、李宁体育学院,努力提升我市高水平本科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运行,支持慈善事 院校建设工作。 业发展,推进社会福利基地前期工作。完善救助工作机制, 提升发展医疗卫生计生事业。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打造努力完善社会救助网络。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多 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市公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落实 立医院改革,探索实施我市药品带量采购,探索建立医疗联2016年棚户区改造建设用地指标,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 合体机制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完实施,重点完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中医 各位代表,做好2016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责任 药发展。稳步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医院东院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期、潭中人民医院河西综合楼、工人医院骨科医院、工人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 医院西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柳州市疾控中心等重大项目建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 设;确保儿童医院2016年竣工投入使用:积极引导社会资责任意识,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推进民营航二路综合医院项目建设。任务而奋斗! 稳妥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健康均 衡发展。大力打造“柳州市健康云”,建立互联互通的市级 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整合共享。逐步推进远程医疗和居民健康卡建设及 应用 加快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新建一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无线发射基站、有线电视 联网等基础设施。尽快开放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加快柳 东新区文化 柳州空压机厂旧址建设文化创意园、柳州 艺术创作生产基地等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 新发展,着力推进李宁体育园、柳州国际奇石文化产业园、 东盟国际龙城府文化休旅世界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前期工 作;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成柳州旧机场旧址保护 工作。推进实施柳州抗战文化纪念园和张公岭军事公园项目 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品牌,重点推 进百里柳江、三江程阳八寨创5A景区等自治区级重大旅游 项目的实施,确保百里柳江游客中心开工建设。努力打造时 尚运动之都,承办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汽车拉力赛等具
柳州统计年鉴 – 2015 园等一批学前教育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义务教育“三年攻坚” 86 个新建、改扩建中小学项目;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布 局和发展,新建马鹿山中学等 9 所中小学,加快发展优质普 通高中,推进市一中迁建、铁一中柳东校区项目,实施原铁 职院和平路校区、城职院鹧鸪江校区改建普通高中项目。加 快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 化建设,建立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继续抓好校舍安全工程建 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推进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 共实训基地、广西科技大学(柳东校区)、柳州职业教育集 中办学区二期项目建设。积极谋划更高层次专业本科院校, 谋划柳州工学院、李宁体育学院,努力提升我市高水平本科 院校建设工作。 提升发展医疗卫生计生事业。推进健康城市建设,打造 国家卫生城市升级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城市公 立医院改革,探索实施我市药品带量采购,探索建立医疗联 合体机制建设,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完 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中医 药发展。稳步推进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医院东院 二期、潭中人民医院河西综合楼、工人医院骨科医院、工人 医院西院门诊住院综合楼、柳州市疾控中心等重大项目建 设;确保儿童医院 2016 年竣工投入使用;积极引导社会资 本举办医疗机构,加快推进民营航二路综合医院项目建设。 稳妥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促进人口健康均 衡发展。大力打造“柳州市健康云”,建立互联互通的市级 人口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实现人口信息、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病历整合共享。逐步推进远程医疗和居民健康卡建设及 应用。 加快文化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新建一批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无线发射基站、有线电视 联网等基础设施。尽快开放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加快柳 东新区文化广场、柳州空压机厂旧址建设文化创意园、柳州 艺术创作生产基地等重点文化设施项目建设;推动文化产业 新发展,着力推进李宁体育园、柳州国际奇石文化产业园、 东盟国际龙城府文化休旅世界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前期工 作;继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完成柳州旧机场旧址保护 工作。推进实施柳州抗战文化纪念园和张公岭军事公园项目 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品牌,重点推 进百里柳江、三江程阳八寨创 5A 景区等自治区级重大旅游 项目的实施,确保百里柳江游客中心开工建设。努力打造时 尚运动之都,承办世界水上极速运动大赛、汽车拉力赛等具 有重大影响力的赛事。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制定完善“大众创业、万众创 新”政策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创业, 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积极顺应老龄化社会 需求,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中心(站)、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呼叫平 台组成的立体式服务网络。加大乡镇敬老院改造力度,逐步 实现敬老院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转型。继续推进柳州市医 养结合基地、白云颐养中心、河东老人公寓和老年活动中心 等项目建设,培育发展养生养老服务产业。积极推动城镇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轨运行,支持慈善事 业发展,推进社会福利基地前期工作。完善救助工作机制, 努力完善社会救助网络。加快建立社会保险、商业保险等多 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落实 2016 年棚户区改造建设用地指标,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项目 实施,重点完善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各位代表,做好 2016 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责任 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人大、 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和 责任意识,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任务而奋斗!
第一部分特辑 就业持续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81万人,比上年 柳州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减少956人,减少0.1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5% 展统计公报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2%。 柳州市统计局 图2: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度(月度同比 综合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81.6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7719 人,人口出生率15.20‰:死亡人口17898人,人口死亡率 4.71‰;人口自然增长率10.49‰ 月3月4月5月胡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381.6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7719 表2:2015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人,人口出生率15.20%‰:死亡人口17898人,人口死亡率 单位:% 4.71‰;人口自然增长率10.49‰ 居民消费价格(以上年同期为100 表1:年末户籍人口及构成情况 其中:食品 指标 年末数(万人)比重(%) 其中:粮食 总人口 381.62 肉禽及其制品 7.9 其中:男性 女性 油脂 183.82 48.17 其中:0-17岁 19.95 18-34岁 烟酒 35-59岁 144.53 衣着 1.9 60岁以上 69.02 18.0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9 22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其中, 交通和通讯 2.1 第一产业增加值168.4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00.11亿元,增长5.2%,其中工业增加值1174.93亿元, 居住 增长5.%:第三产业增加值830.09亿元,增长12.2%。第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343.81亿元,比上 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3%,第二产业增加 年增长8.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6.68亿元,增长 值比重为56.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 10.2%,其中税收收入104.76亿元,增长8.46%。公共财政 图1:2011-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预算支出308.64亿元,增长18.2 ◆增凛[% 20512262165 201005 26018 208 2012年 014年
第一部分 特 辑 柳州市 201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统计公报 柳州市统计局 一、综合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381.62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57719 人,人口出生率 15.20‰;死亡人口 17898 人,人口死亡率 4.71‰;人口自然增长率 10.49‰。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381.62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57719 人,人口出生率 15.20‰;死亡人口 17898 人,人口死亡率 4.71‰;人口自然增长率 10.49‰。 表 1: 年末户籍人口及构成情况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总人口 381.62 100 其中:男性 197.80 51.83 女性 183.82 48.17 其中:0-17 岁 76.15 19.95 18-34 岁 91.93 24.09 35-59 岁 144.53 37.87 60 岁以上 69.02 18.09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2298.62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2%。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68.42 亿元,增长 4.1%;第二产业增加值 1300.11 亿元,增长 5.2%,其中工业增加值 1174.93 亿元, 增长 5.2%;第三产业增加值 830.09 亿元,增长 12.2%。第 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7.3%,第二产业增加 值比重为 56.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6.1%。 就业持续增加。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5.81 万人,比上年 减少 956 人,减少 0.16%。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 3.95%。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4.2%。 表 2:2015 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单位:% 居民消费价格 (以上年同期为 100) 1.7 其中:食品 4.2 其中:粮食 1.2 肉禽及其制品 7.9 油脂 -6.6 菜 4.2 烟酒 1.2 衣着 1.9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0.5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0.9 交通和通讯 -2.1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0.5 居住 -0.2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财政收入 343.81 亿元,比上 年增长 8.6%,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46.68 亿元,增长 10.2%,其中税收收入 104.76 亿元,增长 8.46%。公共财政 预算支出 308.64 亿元,增长 18.2%
柳州统计年鉴-2015 、农业 甘蔗 675.45 -2.39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6.18亿元,按上年现行价格计算, 其中:糖蔗 665.61 -2.68 增长3.36%。其中,农业产值169.53亿元,增长4.35% 蔬菜(含菌类) 214.97 林业产值20.97亿元,增长0.88%:牧业产值76.90亿元, 园林水果 13.88 增长1.53%;渔业产值8.99亿元,增长5.08%;农林牧渔服 茶叶 8.1 务业产值9.79亿元,增长5.45%。 全年肉类总产量22.71万吨,比上年增长0.51%。年末 图4:2011-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生猪存栏134.85万头,增长0.62%。生猪出栏183.96万头 下降2.1%。水产品产量7.56万吨,增长5.12%。 26331 28618113 24357 表4:2015年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2502251 200 单位 比上年增 产品名称 产量 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2.71 0.51 2012年 其中:猪肉 万吨13.93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00.5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6.05 牛肉 万吨2.1 千公顷,下降1.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66.27千公顷,减 羊肉 万吨0.53 少1.06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4.47千公顷,增加0.72千 禽肉 万吨5.56 公顷;甘蔗种植面积92.89千公顷,减少9.32千公顷;蔬 菜种植面积97.14千公顷,增加2.44千公顷;果园面积63.27 生猪出栏 万头183.96-2.01 千公顷,增加6.71千公顷:桑园面积32.35千公顷,增加 家禽出栏 万只3341.892.23 0.27千公顷;茶园面积13.29千公顷,增加0.38千公 猪年末存栏 万头134.85 62 全年粮食产量85.1万吨,比上年下降0.28%:油料产量 牛奶产量 万吨0.67 3.13万吨,增长2.94%:甘蔗产量675.45万吨,下降2.39% 蔬菜产量(含菜用瓜)207.76万吨,增长5.63%;茶叶产量 蚕茧 万吨5.04 1.29万吨,增长8.1%;园林水果产量85.09万吨,增长 水产品产量 万吨7.56 13.88% 全年木材采伐量150.13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5.35% 表3: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26.4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比上年增长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4.98%。 (%) 三、工业和建筑业 粮食 其中:稻谷 73.94 0.11 全部工业总产值4541.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50.31亿元,增长3.0%。工业增加值 其中:早稻3490 0.01 74.93亿元,增长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晚稻|25.57 1.12 亿元,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4323.03亿元,增 米 长3.3%。 大豆 2.94 其中:花生 2.65
柳州统计年鉴 – 2015 二、农 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86.18 亿元,按上年现行价格计算, 增长 3.36 %。其中,农业产值 169.53 亿元,增长 4.35 %; 林业产值 20.97 亿元,增长 0.88%;牧业产值 76.90 亿元, 增长 1.53%;渔业产值 8.99 亿元,增长 5.08%;农林牧渔服 务业产值 9.79 亿元,增长 5.45 %。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400.57千公顷,比上年减少 6.05 千公顷,下降 1.5%。其中,粮食种植面积 166.27 千公顷,减 少 1.06 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 14.47 千公顷,增加 0.72 千 公顷;甘蔗种植面积 92.89 千公顷,减少 9.32 千公顷;蔬 菜种植面积 97.14 千公顷,增加 2.44 千公顷;果园面积 63.27 千公顷,增加 6.71 千公顷;桑园面积 32.35 千公顷,增加 0.27 千公顷;茶园面积 13.29 千公顷,增加 0.38 千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 85.1 万吨,比上年下降 0.28%;油料产量 3.13 万吨,增长 2.94%;甘蔗产量 675.45 万吨,下降 2.39%; 蔬菜产量(含菜用瓜)207.76 万吨,增长 5.63%;茶叶产量 1.29 万吨,增长 8.1%;园林水果产量 85.09 万吨,增长 13.88%。 表 3:2015 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 粮食 85.10 -0.28 其中:稻谷 73.94 0.11 其中:早稻 34.90 0.01 晚稻 25.57 -1.12 玉米 7.65 1.2 大豆 0.59 -8.11 油料 3.13 2.94 其中:花生 2.65 1.67 甘蔗 675.45 -2.39 其中:糖蔗 665.61 -2.68 蔬菜(含菌类) 214.97 5.47 园林水果 85.09 13.88 茶叶 1.29 8.1 全年肉类总产量 22.71 万吨,比上年增长 0.51%。年末 生猪存栏 134.85 万头,增长 0.62%。生猪出栏 183.96 万头, 下降 2.1%。水产品产量 7.56 万吨,增长 5.12%。 表 4:2015 年主要畜牧水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 长(%)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2.71 0.51 其中:猪肉 万吨 13.93 -1.96 牛肉 万吨 2.1 6.17 羊肉 万吨 0.53 8.57 禽肉 万吨 5.56 2.47 生猪出栏 万头 183.96 -2.01 家禽出栏 万只 3341.89 2.23 猪年末存栏 万头 134.85 0.62 牛奶产量 万吨 0.67 2.23 蚕茧 万吨 5.04 3.99 水产品产量 万吨 7.56 5.12 全年木材采伐量 150.13 万立方米,比上年下降 5.35%。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226.43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4.9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总产值 4541.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3.1%,其中,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450.31 亿元,增长 3.0%。工业增加值 1174.93亿元,增长 5.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140.37 亿元,增长 5.1%。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 4323.03 亿元,增 长 3.3%
第一部分特辑 卷烟 亿支 415.556.1 图5:2011-2015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机制纸及纸板 硫酸(折100%) 万吨 74.08 4419.864541.25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55.68-15.1 4014.18 农用化肥(折纯) 0+3151,98 万吨 39.72 13.1 万吨 1051.49 -3.6 钢材 万吨 1395.71 2011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54-16.8 挖掘、铲土运输机械 9647-44.8 图6:2011-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单位:亿元) 其中:挖掘机 万台 l161-42.5 万千 发动机 3907,15 瓦 3006723 其中:汽车用发动机万千 13867.9420.2 汽车 万辆 228.8 9.7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 万辆 49.3 规模以上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 多功能乘用车 万辆 123.93 7.8 3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1%,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MPV) 长的贡献率为52.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6个 运动型多用途乘万辆 14.56新投产 用车(SUV) 百分点。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2209.34亿元,增长12.6%, 改装汽车 万辆 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88.%,拉动规模以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096.25亿元,增长4.6%;利税总额 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7百分点:冶金工业总产值815.22亿 295.46亿元,下降6.0%:;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92.93亿元, 元,下降16.2%:机械工业总产值288.44亿元,下降7.0%。 增长30.1%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表6: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总产值732.99亿元,下降1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利润总额(亿比上年增长 总产值107.95亿元,下降14.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 业总产值310.11亿元,下降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总产 规模以上工业 -30.1 值109.42亿元,增长2.4%;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188.61 亿元,下降12.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总产值110.25 #轻工业 19.79 -32.3 亿元,增长2.2%;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108.37亿元,增 重工业 73.14 -29.5 长4.0%;纺织业总产值80.95亿元,增长6.7%;烟草制 #国有企业 业总产值104.69亿元,增长12.3%;医药制造业总产值26.49 集体企业 34.6 亿元,增长14.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总产值71.40亿 股份合作企业 0.23 31.9 元,增长5 股份制企业 31.69 -37.4 表5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匕上年 外商及港澳台商 64.31 产品名称 单位产量增长 投资企业 其他经济类型企 1.83 -12.1 成品糖 13.3
第一部分 特 辑 规模以上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 3313.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2.1%,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 长的贡献率为 52.0%,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1.6 个 百分点。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 2209.34 亿元,增长 12.6%, 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188.9%,拉动规模以 上工业总产值增长 5.7 百分点;冶金工业总产值 815.22 亿 元,下降 16.2%;机械工业总产值 288.44 亿元,下降 7.0%。 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总产值 732.99 亿元,下降 15.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总产值 107.95 亿元,下降 14.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业总产值 310.11 亿元,下降 0.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总产 值 109.42 亿元,增长 2.4%;专用设备制造业总产值 188.61 亿元,下降 12.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总产值 110.25 亿元,增长 2.2%;农副食品加工业总产值 108.37 亿元,增 长 4.0%;纺织业总产值 80.95 亿元,增长 6.7%;烟草制品 业总产值 104.69 亿元,增长 12.3%;医药制造业总产值 26.49 亿元,增长 14.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总产值 71.40 亿 元,增长 5.5%。 表 5: 2015 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 比上年 增长 (%) 成品糖 万吨 77.20 -13.3 卷烟 亿支 415.55 6.1 机制纸及纸板 万吨 23.92 12.3 硫酸(折 100%) 万吨 74.08 0.9 合成氨(无水氨) 万吨 55.68 -15.1 农用化肥(折纯) 万吨 47.55 -9.9 水泥 万吨 739.72 -13.1 生铁 万吨 1051.49 -3.6 粗钢 万吨 1082.66 -5 钢材 万吨 1395.71 2.7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4.54 -16.8 挖掘、铲土运输机械 万台 9647 -44.8 其中:挖掘机 万台 1161 -42.5 发动机 万千 瓦 13867.94 20.2 其中:汽车用发动机 万千 瓦 13867.94 20.2 汽车 万辆 228.87 9.7 其中:基本型乘用车(轿 车) 万辆 3.17 -49.3 多功能乘用车 (MPV) 万辆 123.93 7.8 运动型多用途乘 用车(SUV) 万辆 14.56 新投产 改装汽车 万辆 7.17 -3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4096.25 亿元,增长 4.6%;利税总额 295.46 亿元,下降 6.0%;盈亏相抵后利润总额 92.93 亿元, 增长 30.1%。 表 6:2015 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利润总额(亿 元) 比上年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 92.93 -30.1 #轻工业 19.79 -32.3 重工业 73.14 -29.5 #国有企业 -5.50 -129.8 集体企业 0.37 -34.6 股份合作企业 0.23 -31.9 股份制企业 31.69 -37.4 外商及港澳台商 投资企业 64.31 5.6 其他经济类型企 业 1.83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