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2018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二) 温馨提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分) 我仰望危楼,俯察巷陌,深感词人英魂不去,长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 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1)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 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an)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 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借(tf) 发挥(qian)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俯察巷陌金戈铁马 (3)“抒”第六笔笔画名称是 。(1分)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蹴而就 B.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 之中 C.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广大青少年要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B.在全运村建设中实现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三村合一”,节约了建设费用和综合服务效 C.作家张抗抗在新书中回顾了自己在“北大荒”的经历,这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还是她个 人的记忆
1 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 2018 届初中语文毕业学业模拟考试试题(二)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量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20 分。 (2)请你将姓名、准考证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3)请你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5 分) 我仰望危楼,俯察巷.陌,深感词人英魂不去,长在人间。李清照在金华避难期间,还写了一篇《打 马赋》。“打马”本是当时的一种赌博游戏,李清照却借(tí)发挥,在文中大量引用历史上名臣良将的 典故,状写金戈.铁马、挥师疆场的气势,(qiǎn)责宋室的无能。文末直抒自己烈士暮年的壮志:“木兰 横戈好女子,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节选自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1)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借(tí)________发挥 (qiǎn)________责 (2)给加点字注音。(2 分) 俯察巷.________陌 金戈. 铁马 (3)“抒”第六笔笔画名称是________。(1 分) 2.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 A.治理雾霾没有捷径可走,没有特效药,不可能一招制敌,一蹴而就 ....。 B.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 ....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 之中。 C.老一辈科学家苦心孤诣获得的科研成果,足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 D.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 ....地笑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广大青少年要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 B.在全运村建设中实现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媒体村“三村合一”,节约了建设费用和综合服务效 率。 C.作家张抗抗在新书中回顾了自己在“北大荒”的经历,这不仅是一代人的记忆,还是她个 人的记忆
D.《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全剧聚焦反腐幕后,弘扬了浩然正气。 4.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2分)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 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 成功。 A.③②④①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D.①②④③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韩非子》,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B.《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 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 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 为长短句 6.古诗文默写填空。(6分) (1)大漠孤烟直, (2)江山如此多娇, (3)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4) 坐看云起时。 (5)我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 ”来赞美自己洁身自 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我们常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柳暗花明又 村”来鼓舞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7.名著阅读。(2分)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 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 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
2 D.《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全剧聚焦反腐幕后,弘扬了浩然正气。 4.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2 分)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________。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 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 成功。 A.③②④① B.④②①③ C.③①④② D.①②④③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韩非子》,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 B.《孟子》一书,相传是孟子的弟子所作,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 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C.令尊、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严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令堂,是对别人母亲的尊称;家 母,是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D.词有多种词牌,各种词牌都有其固定的格式,包括字、句多少,平仄押韵等。其句式长短不一,又称 为长短句。 6.古诗文默写填空。(6 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_____ ______。 (3)至若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_,_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4)_____________________,坐看云起时。 (5)我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自己洁身自 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我们常用陆游《游山西村》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 一村”来鼓舞自己克服困难的勇气。 7.名著阅读。(2 分) 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围着,连手背上都流了汗。可是,见了座儿,他还想 拉。以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他拉上了个买卖,把车拉起来,他才晓得天气的厉害已经到了不允 许任何人工作的程度。一跑,便喘不过气来,而且嘴唇发焦,明知心里不渴,也见水就想喝。不跑呢
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 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 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己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 (2)请结合原著补写一个与“他”相关的情节。 8.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 蓝鯨,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10至14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 威胁,已有130名俄罗斯青少年因此自杀。这款游戏藉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中 国,引起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多地公安网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提示,呼吁公众抵制“蓝鲸”死亡 游戏,并及时举报。 (1)阅读材料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答 ②2)你认为这样一款反人类、反生命的死亡游戏为什么会让一部分中学生沉溺其中?请试从社 会、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 ()如果你的朋友沉溺于“蓝鲸”游戏,你将怎样劝说他? 阅读与赏析(共43分) (一)古诗文阅读(9~14小题,共16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 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3 那毒花花的太阳把手和脊背都要晒裂。好歹的拉到了地方,他的裤褂全裹在了身上。拿起芭蕉扇扇扇, 没用,风是热的。他已经不知喝了几气凉水,可是又跑到茶馆去。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 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该选段出自老舍的小说《 》。 (2)请结合原著补写一个与“他”相关的情节。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 分) 蓝鲸,是一款俄罗斯死亡游戏,游戏的参与者在 10 至 14 岁之间。完全顺从游戏组织者的摆布与 威胁,已有 130 名俄罗斯青少年因此自杀。这款游戏藉由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包括中 国,引起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多地公安网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相关提示,呼吁公众抵制“蓝鲸”死亡 游戏,并及时举报。 (1)阅读材料后,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这样一款反人类、反生命的死亡游戏为什么会让一部分中学生沉溺其中 ?请试从社 会、家庭、个人三个角度中 ,任选一个角度进行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如果你的朋友沉溺于“蓝鲸”游戏,你将怎样劝说他? 二、阅读与赏析(共 43 分) (一)古诗文阅读(9~14 小题,共 16 分) 【甲】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 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 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 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 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 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③,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 书,遂成大学 【注】①逮:及。②穿壁:在墙上打洞。③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④资:借。⑤大学:大学问 家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虽欲言,无可进者 (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4)主人怪问衡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分) 译文 (2)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2分) 译文 1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限两处)(2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邻居有烛而不逮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邻居有烛而不逮 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13.对文章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文运用设喻说理方式行文走笔,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B.【甲】文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C.【乙】文运用了对比手法。 D.【乙】文运用记叙方式,讲述匡衡勤学的故事。 14.乙文中匡衡“凿壁偷光”的勤学事例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请试举两例。(2分)
4 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战国策·齐策一》) 【乙】匡衡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① ,衡乃穿壁②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 ③ ,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④给以 书,遂成大学⑤。 【注】①逮:及。②穿壁:在墙上打洞。③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④资:借。⑤大学:大学问 家。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 (2)虽.欲言,无可进者 ( ) (3)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 ) (4)主人怪.问衡 (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2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2 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11.用“/”为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各限两处)(2 分) (1)臣 诚 知 不 如 徐 公 美 (2)邻 居 有 烛 而 不 逮 12.下列句子中“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 分) ( ) A.匡衡勤学而无烛 B.邻居有烛而不逮 C.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D.学而时习之 13.对文章写作手法赏析有误的 一项是(2 分) ( ) A.【甲】文运用设喻说理方式行文走笔,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B.【甲】文情节完整,人物生动,叙事简洁,剪裁巧妙。 C.【乙】文运用了对比手法。 D.【乙】文运用记叙方式,讲述匡衡勤学的故事。 14.乙文中匡衡“凿壁偷光”的勤学事例在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请试举两例。(2 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17小题,共6分) 材料 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 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贺知章看到春天的 万条柳丝,惊叹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 竞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 (节选自《莫砺锋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材料 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 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汉语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 去入的不同。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即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 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教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 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 (节选自《莎斋闲览》,吴小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材料三: 陶渊明 朱光潜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 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 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他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得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 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病书生,进不足以谋 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愤。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 的事 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 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能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 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景仰 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 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
5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17 小题,共 6 分) 材料一: 南京的灵谷寺里有成片的雪柳,春暖花开,远远望去一片雪白。然而你走近细看,就会发现每一朵 小花都是精美工巧的艺术品,雪白的花瓣、浅绿色的花蕊,玲珑剔透,姿态万千……贺知章看到春天的 万条柳丝,惊叹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们同样可以追问:世间万紫千红的鲜花究 竟是哪一双巧手剪裁出来的呢? (节选自《莫砺锋诗话》,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材料二: 我们说中国是诗的国度,不纯粹指诗歌的数量。这样说,主要指以下两层意思。一是中国的一切 文化艺术,无不渗透了诗的特点,比如汉字,是从象形文字开始的;汉语有声调上的抑扬起伏,即平上 去入的不同。二是从先秦到今天,我们的理论核心,即真、善、美的原则标准是统一的。我们的美学 思想同真和善不可分割。孔子说诗可以“兴、观、群、怨”,汉人诗教讲究“温柔敦厚”,都是与真 和善紧密结合的。从上述两层意思说,中国确是诗的国度。 (节选自《莎斋闲览》,吴小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年版) 材料三: 陶 渊 明 朱光潜 大诗人先在生活中把自己的人格涵养成一首完美的诗,充实而有光辉,写下来的诗是人格的焕 发。陶渊明是这个原则的一个典型的例证。正和他的诗一样,他的人格最平淡也最深厚。 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渊明的生活中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 穆。他饱经忧患,极端贫穷。他逼得要自己种田,他逼得要去乞食。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 他的诗集满纸都是忧生之嗟。他的大半生中,国家兵戈扰攘,几无宁日。他一个穷病书生,进不足以谋 国,退不足以谋生,也很忧愤。渊明诗篇篇有酒,他要借酒压住心头极端的苦闷,忘去世间种种不称心 的事。 但渊明由冲突达到调和,并不由于饮酒,弥补这世间缺陷的有他的极丰富的精神生活,尤其是他 的极深广的同情。渊明有任何力量不能剥夺的自由,能在“樊笼”以外,发现一个“天空任鸟飞”的 宇宙。他先是打破了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发现许多可“尚友”的古人。在诗中,他把他所景仰 的古人排起队来,向他们馨香祷祝。渊明还打破了身处的小天地界限,他的世界中,人与物与我在一体 同仁的状态中各徜徉自得,如庄子所说的“鱼相与忘于江湖”。他把自己的胸襟气韵贯注于外物,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