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2013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佃(didn)户埋怨忍俊不禁(jng)高瞻远嘱 B、栖(qi)息酷肖矫jiao揉造作断壁残垣 C、差chai使贮立忧心忡忡( zhong)吹毛求疵 D、留滞(chi)晌午味同嚼(ji如o)蜡花团锦蔟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眷念。 B、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安逸。 C、他只是看了几本相关的书籍,在这个“湖湘文化”专题研讨会上,还是不敢多说话,一面贻笑大方。 D、在政府新一轮措施的作用下。现在的人们购买商品房时首当其冲考虑的是价格因素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毛病的一句()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时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4、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的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 饱满的人生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②采取什么样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③如果你 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 的外围兜圈子④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 A、②①④③B、④①②③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答案:1、B2、D3、C4、B) 5、综合运用(8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到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赏田园风光, 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一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 。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杆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 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ε
湖南省长沙市 2013 初中毕业学业模拟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 下列各组词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佃(diàn)户 埋怨 忍俊不禁(jīng) 高瞻远嘱 B、栖(qī)息 酷肖 矫 jiǎo 揉造作 断壁残垣 C、差 chāi 使 贮立 忧心忡忡(zhōng) 吹毛求疵 D、留滞(chì) 晌午 味同嚼(jiáo)蜡 花团锦蔟 2、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流露出诗人对楚国的眷念..。 B、青春意味着勇气多于怯懦,青春意味着冒险多于安逸..。 C、他只是看了几本相关的书籍,在这个“湖湘文化”专题研讨会上,还是不敢多说话,一面贻笑大方 ....。 D、在政府新一轮措施的作用下。现在的人们购买商品房时首当其冲 ....考虑的是价格因素。 3、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毛病的一句( ) A、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B、《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C、“网络造词”是当时经济发展时期的产物,但它能不能延续下去,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D、能否真正保护好著作权,关键在于全面树立公众的著作权保护意识。 4、在下列语段的空白处填入的一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 , , , 。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的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 饱满的人生。 ①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② 采取什么样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如果你 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 的外围兜圈子 ④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的方式 A 、②①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答案:1、B 2、D 3、C 4、B) 5、综合运用 (8 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车到周边乡村,住农家屋,吃农家菜,赏田园风光, 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听一位朋友介绍,他这一次五一长假在“农家乐”玩得很开 心。我问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绍了几项:一是在树杆上荡秋千、二是在林子里用弹弓打鸟、三是到小河里 抓青蛙。还有一些人在农家乐摆阔炫富,乱丢垃圾,赌博酗酒等。可见目前“农家乐”旅游尚待引导规范
(1)、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劝阻的话。(2分)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 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涉及到具体地名用某某代替) 答案(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示例①: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 示例②:“农家乐”,乐农家。 (3)示例: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 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 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 6、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1分) (1)海内存知己,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3) 往来无白丁。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中采用设问的修辞格反映出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句子 7、名著阅读(5分)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用作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 倾,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 选:“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鲁达为什么“大踏步去了”?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2分) (2)请再写一个与鲁达相关的经典故事名称。(1分) (答案(1)怕吃官司:粗中有细。(2)示例: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单打二龙山、大闹野猪林、 大战呼延灼等) 他愈走愈近,而且每走十到十二步就要跪倒在地,表示他对我的救命之恩的感情我对他微笑,显出一副 和颜悦色的神情,招呼他走近些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 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1)、请你用得体的语言对不文明的游客说一句劝阻的话。(2 分) (2)为保护环境,增进城乡文明交流,请你为“农家乐”接待方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3)请为你熟悉的村庄写一段推荐性的文字,以吸引游客前来度假。内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园景色, 或民风民俗。或饮食文化,或特色游玩安排等(涉及到具体地名用某某代替) 答案(1)示例:这一方美丽和谐的净土,需要您用心呵护。 (2)示例①:留下城市文明,带走农家快乐。 示例②:“农家乐”,乐农家。 (3)示例:傣族无论男女,出门总喜欢在肩上挎一个用织锦做成的挎包(筒帕)。挎包色调鲜艳,风 格淳朴,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和民族特色。图案有珍禽异兽,树木花卉或几何图形,形象逼真,栩栩 如生。每一种图案都含有具体的内容,如:红、绿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表示吉祥 6、古诗文默写(6 分,每空 1 分) (1)海内存知己, 。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3): ,往来无白丁。 (4)长风破浪会有时, (5)陶渊明的《饮酒》(结庐在人境)中采用设问的修辞格反映出诗人超尘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句子 是 ? 。 7、名著阅读(5 分) (一) 鲁提辖假意道:“你这用作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 倾,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 选:“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1)鲁达为什么“大踏步去了”?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再写一个与鲁达相关的经典故事名称。(1 分) (答案(1)怕吃官司;粗中有细。(2)示例: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单打二龙山、大闹野猪林、 大战呼延灼等) (二) 他愈走愈近,而且每走十到十二步就要跪倒在地,表示他对我的救命之恩的感情我对他微笑,显出一副 和颜悦色的神情,招呼他走近些最后,他走到我跟前,然后又跪下,吻着地面,把他的脑袋贴在地上,抓 住我一只脚,把我的脚放在他的脑袋上
(1)下面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段文字,其中“他”指的是 (1分) (2)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1分) ①发现野人②抗争病魔③重返故乡④海上冒险 答案:(1)星期五(2)顺序:④②①③ 、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13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渐”意思是“逐渐”,突出表示了乱花越来越迷人好看。 “才”意思是“刚刚”,突出表现了浅草,不高不低,恰到好处。 ″渐″和″才″准确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木的生长态势和特点。(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 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9、(3分)“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境? 答:体现出作者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对早春西湖,尤其是白沙堤的喜爱之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翻译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翻译: 12.阅读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就“国”而言,“死于安乐”的原因是什么。(2分)
(1)下面是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中的一段文字,其中“他”指的是 (1 分) (2)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面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1 分) ①发现野人 ②抗争病魔 ③重返故乡 ④海上冒险 答案:(1)星期五(2)顺序:④②①③ 二、阅读 (一)、古诗文阅读(13 分)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8、请试说说“乱花渐欲迷人跟,浅草才能没马蹄”中“渐”和“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分) 答:“渐”意思是“逐渐”,突出表示了乱花越来越迷人好看。 “才”意思是“刚刚”,突出表现了浅草,不高不低,恰到好处。 "渐"和"才"准确地描绘了早春时节花木的生长态势和特点。(准确而生动地把诗人边行边赏的早春气象透 露出来,给人以清新之感。) 9、(3 分)“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两句体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境? 答:体现出作者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对早春西湖,尤其是白沙堤的喜爱之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 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 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所以动心忍性 翻译: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翻译: 12.阅读第②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就“国”而言,“死于安乐”的原因是什么。(2 分)
答案:10.①起,指被任用②这个 评分:每个1分 11.①以此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②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评分:每句1分 12.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外患 (二)说明文阅读(共8分) 涂改液的危害 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办公用品和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 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 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 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 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 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 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人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使用量大的 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 五天中,实验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的小白鼠体重逐日 增加形成明显对比。停止实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 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 会危害人体健康,进人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 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 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剂量大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B、剂量小的一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 C、无剂量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 D、小白鼠的实验说明小剂量的涂改液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14、对全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举例子打比方B、打比方分类别
答案:10. ①起,指被任用 ②这个 评分:每个 1 分 11. ① 以此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② 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评分:每句 1 分 12. 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 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的外患 (二) 说明文阅读(共 8 分) 涂改液的危害 ①目前,涂改液已经成为使用率较高的办公用品和学生文具。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 例在 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高达 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 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十分刺鼻的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 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 发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 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 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人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使用量大的一 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 5~8 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 五天中,实验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的小白鼠体重逐日 增加形成明显对比。停止实验 15 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 79 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全部 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出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人体内或粘在皮肤上, 会危害人体健康,进人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燥、易挥发的特点, 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 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 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⑤鉴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 分) A、剂量大组,只五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搐而死。 B、剂量小的一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 C、无剂量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 D、小白鼠的实验说明小剂量的涂改液对人体不会产生危害。 14、对全文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举例子 打比方 B 、 打比方 分类别
C、打比方下定义D、列数字举例子 15、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全部样品”不能删除的理由。(4分) 答案:13D14D15、如果删去“全部样品”,其一,检测结果所指对象范围就不清楚:其二,涂改液 毒性危害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就不突出,达不到警醒人们的目的 (三)议论文阅读(共8分) 发问的精神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 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 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 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 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 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壸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 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 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 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 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0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 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11)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 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 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
C、打比方 下定义 D、列数字 举例子 15、结合第④段画线句子的内容,说出“全部样品”不能删除的理由。(4 分) 。 答案:13D 14D 15、如果删去“全部样品”,其一,检测结果所指对象范围就不清楚;其二,涂改液 毒性危害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就不突出,达不到警醒人们的目的 (三) 议论文阅读(共 8 分) 发问的精神 启凡 ①我们日常所见所闻所接触的事物里,有很多的道理。大家因为时常见到听到接触到,都觉得那些事 物平淡无奇,不足介意。其实这是一种损失。 ②事物里的道理,不比课本的文字,教师的讲解,看了听了就懂。这种道理犹如封锁在密库石室里的 珍奇,我们要用一把钥匙去开启。 ③这把钥匙就是发问的精神。 ④发问是思想的初步,研究的动机。一切知识的获得,大都从发问而来;新发明、新创造也常常由发 问开端。能发问,勤发问的人,头脑自然会日益丰富,眼光自然会日益敏锐。别人不肯动脑筋的地方,他偏 会想出惊人的见解;别人以为平常的事物,他偏会看出不平常的道理。这样的人,古今中外都有的是。 ⑤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 支配了人类思想。 ⑥壶水滚沸,谁不常常见到?只有瓦特把它当作问题研究,因而发明了蒸汽机,使人类至今蒙受其利。 ⑦生、老、病、死,都是极普遍的人生现象,释迦牟尼偏偏要寻根究底,求个解答。他因此抛弃尊位 和家庭,独自去潜修静想,终于创立了佛教。 ⑧我们中国的孔子,也是个好问的人。他到太庙里去,看见每样事物都要问。他知道老子熟悉典籍, 就去向老子问礼。他能够成为万世景仰的圣人,难道真是天生的? ⑨够了,够了,不必多举了。举出这几个人物,无非要证明发问精神的可贵。我们虽然不一定人人能 成为大科学家大思想家,但是我们不能不求知识,不能不明道理。要求知识,明道理,处处都会碰到问题。 不能勤于发问,是多么可惜啊! ⑩有人也许会说,知识和道理,可以从书上读到,老师也会给我们讲解,只要努力学习,牢牢记住就 成了,何必多问?说这话,大概自以为是。可是仔细想想,就会看出漏洞。 (11)第一,书本的记载,老师的讲解,大都是前人思想和研究的结果。可是世界是天天在变动,在 进步的。变动和进步又不断地给我们带来许多新道理,新知识,新问题,往往不是前人留下的知识和道理 所能包含的,有时甚至彼此冲突。假使墨守旧说,不能发问,那怎样能研究,文明又怎样能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