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 高一语文 (试卷满分:16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平时辛苦地学习,今天快乐地做题。轻松地调用你的知识储备,给每道题每一个空 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畅游祖国文学瀚海,性灵与春天放声歌唱,听!倾吐的心泉潺 潺!听!号角为你的胜利长鸣! 检阅自己的家底:(共14分) 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3分)() A.茕茕( qiong)皺(chu恶睥睨ni)渑(mian)池不怿(yi) B.蹩(b)进汤镬(hu)攻讦(xe)孱(con)头疏浚(jun) C.鲰(z0u)生刎(wen)颈桮(fu)杓瞋(zhen)目命运多舛( chuan) 曰D.玉玦(que)参乘 ( sheng)断壁残垣yudn)飨(xing)犬豕(shi)鸡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被人贻笑大方,影响学校的声誉 B.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的感觉。 C·面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千万不能抱残守缺,要积极谋求合作,参与 竞争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 为明日黄花。 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着人 们的行为习俗, 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着人们的审美趣味,着 2人们的价值取向, 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制约控制规定左右悬置 B.制约支配控制左右规定悬置 C.制约左右控制支配悬置规定 D.支配制约左右控制悬置规定 4.下面是一位同学读了“殉道者之歌”专题写的心得,有几个字写错了,另外有一处 病句,请你帮他指出来 第1页共8页
第1页 共 8 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测试卷 高一语文 (试卷满分:160 分 测试时间:150 分钟) 平时辛苦地学习,今天快乐地做题。轻松地调用你的知识储备,给每道题每一个空 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畅游祖国文学瀚海,性灵与春天放声歌唱,听!倾吐的心泉潺 潺!听!号角为你的胜利长鸣! 一、检阅自己的家底:(共 14 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3 分)( ) A.茕茕.(qióng) 黜.(chù)恶 睥睨.(nì) 渑.(miǎn)池 不怿.(yì) B.蹩.(biě)进 汤镬.(huò) 攻讦.(xié) 孱.(càn)头 疏浚.(jùn) C.鲰.(zōu)生 刎.(wěn)颈 桮.(fǒu)杓 瞋.(zhēn)目 命运多舛.(chuǎn) D.玉玦.(quē) 参乘.(shèng) 断壁残垣.(yuán) 飨.(xiǎng) 犬豕.(shǐ)鸡豚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些大学的一些学生语文水平实在低劣,往往被人贻笑大方 ....,影响学校的声誉。 B.如今这里是经济开发区,高楼林立,机声隆隆,给人以面目全非 ....的感觉。 C.面对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我们千万不能抱残守缺 ....,要积极谋求合作,参与 竞争 D.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 为明日黄花 ....。 3.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 一般来说,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 着人们的思维方法, 着人 们的行为习俗, 着人们的情感抒发, 着人们的审美趣味, 着 人们的价值取向, 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 A.支配 制约 控制 规定 左右 悬置 B.制约 支配 控制 左右 规定 悬置 C.制约 左右 控制 支配 悬置 规定 D.支配 制约 左右 控制 悬置 规定 4.下面是一位同学读了“殉道者之歌”专题写的心得,有几个字写错了,另外有一处 病句,请你帮他指出来。 学校 班级 姓名 装 订 线
读了“殉道者之歌”这组文章,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憾。屈原热爱祖国,为理想“虽 九死其犹末悔”,普希金在白色恐怖下,吹响了自由的号角,林肯被害,惠特曼悲愤地 喊出“我的父亲不能感觉我的手臂,他已经没有脉博。”这些思想的先躯,每当黑暗笼 罩时,他们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他们高尚的人格, 必将长久地影响我们,鼓舞我们追求理想、真理 (1)错别字有: (3分) (2)病句 (2分) 二、走进书本的世界:(共42外) (一)(12分) 阅读下文,完成57题: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 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 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速奏。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 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 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 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的整整齐齐,有条 不紊,宛如f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 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格的音乐 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传到这里,飘到 第2页共8页
第2页 共 8 页 读了“殉道者之歌”这组文章,我受到了心灵的震憾。屈原热爱祖国,为理想“虽 九死其犹未悔”,普希金在白色恐怖下,吹响了自由的号角,林肯被害,惠特曼悲愤地 喊出“我的父亲不能感觉我的手臂,他已经没有脉博。”这些思想的先躯,每当黑暗笼 罩时,他们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他们高尚的人格, 必将长久地影响我们,鼓舞我们追求理想、真理。 (1)错别字有: (3 分) (2)病句: (2 分) 二、走进书本的世界:(共 42 分) (一)(12 分) 阅读下文,完成 5—7 题: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 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 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速奏。 夏天,水面上开满了白色和黄色的睡莲,那扁平的叶子舒展着,像是为蜻蜓和甲虫 准备的排筏。睡莲映照在明镜般水中的倒影,宛如歌中的叠句。肖邦之家的夏,往往使 人浮想联翩,使人回忆起肖邦那些最成熟的作品。尤其是黄昏时分,水面散发出阵阵幽 香,宛如船歌的一串琶音,而那银灰、淡紫的亭亭玉立的树干,排列的整整齐齐,有条 不紊,宛如 f 小调叙事曲开头的几节。清风徐来,树影婆娑,花园里充满了簌簌的声响。 这簌簌声,这芬芳的香味,使我们心荡神驰,犹如是聚精会神地倾听这独具一格的音乐 的悠扬的旋律,清丽的和声。 秋天又别有一番风味。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传到这里,飘到
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 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 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 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 5.请用原文中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笔下的肖邦故园的春天的特点。(4分) 6.你能想象出第二段中“清风徐来,树影婆娑”的画面吗?请试着将这幅画面用一段 文字表现出来(50字以内)。(4分) 7.这部分描写肖邦故园的景色,作者始终将其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除了这一特点 外,作者还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描绘景致,请以第二段为例,找出文中多角度写景的 语句,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答 (二)(13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8-11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 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 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 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 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 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8.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第3页共8页
第3页 共 8 页 金黄的树冠下,飘到寂静的草坪上,它提醒我们,此刻正置身于马祖卡曲的故乡。当我 们漫步在花园的林阴小道,当我们踏上玲珑剔透的小桥,落叶在脚下踩得沙沙响。作为 悠悠往事“见证者”的树叶,就像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重奏,它们以 自己干枯的沙沙声招来了那么多的思绪,那么多的回忆,那么多的乐曲。 5.请用原文中两个词语来概括作者笔下的肖邦故园的春天的特点。(4 分) ① ② 6.你能想象出第二段中“清风徐来,树影婆娑”的画面吗?请试着将这幅画面用一段 文字表现出来(50 字以内)。(4 分) 答: 7.这部分描写肖邦故园的景色,作者始终将其与肖邦的音乐结合起来。除了这一特点 外,作者还善于从多角度多方面来描绘景致,请以第二段为例,找出文中多角度写景的 语句,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 分) 答: (二)(13 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 8—11 题。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馀僇;所求乎为 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 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 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 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 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8. 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
①以为前驱 ②主辱,臣死有余僇 ③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④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10.你知道“修我戈矛”出自下面哪部书(2分)() A.语出《诗经》B.语出《楚辞》C.语出《左传》D.语出《战国策》 11.作者身居南宋丞相之位,在这里引用《出师表》的句子“鞫躬尽力,死而后已”目 的是什么?(3分) (三)(17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12-15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日:“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 日:‘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 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秦璧, 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 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睍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 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日:“和氏璧, 第4页共8页
第4页 共 8 页 ①以为..前驱 ②主辱,臣死有余僇. ③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④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 ②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 10.你知道“修我戈矛”出自下面哪部书(2 分)( ) A.语出《诗经》 B.语出《楚辞》 C.语出《左传》 D.语出《战国策》 11.作者身居南宋丞相之位,在这里引用《出师表》的句子“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目 的是什么?(3 分) 答: (三)(17 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 12—15 题。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 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 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日:“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 日:‘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 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秦璧, 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 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 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 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日:“和氏璧
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 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 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日:“秦自缪 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 以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 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 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日:“今杀相如,终不能得 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 相如,毕礼而归之。 1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分 (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解释): 传(注音): (2)大王见臣列观。观(注音) (3)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解释并注音) (4)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解释)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有约束者也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不如因而厚遇之 C.引赵使者蔺相如/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5.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第5页共8页
第5页 共 8 页 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 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相 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日:“秦自缪 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 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 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惟大王与群臣孰 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日:“今杀相如,终不能得 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 相如,毕礼而归之。 1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5 分) (1)舍相如广成传舍。 舍(解释): 传(注音): (2)大王见臣列观。 观(注音): (3)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间(解释并注音): (4)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严(解释):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有约束..者也。 B.璧有瑕,请指示..王。 C.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D.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 A.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 不如因.而厚遇之 C.引.赵使者蔺相如 /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D.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 /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5.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