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涡阳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分值:150分) 命题人:姜云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基础知识(3*7=2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敕造(chi)惫懒(bei)讪讪(sha)扪参历井(shen) B.錾银(zin)两靥(yin)桌帏(wei)拗他不过(nit) C.蹙缩(c)歆享(xin)榫头(sun)吮血(shin) D.咨嗟(chd)盥沐(gun)贾人(g)间或一轮(jian) 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俨然迷罔炮络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骐骥巉岩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伶俐踌躇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杜撰寒喧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偏僻:偏激,不端正。 4.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②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 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③我很,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 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A.舒服费用愕然 B.舒心用度愕然 C.舒服用度悚然 D.舒心费用悚然
1 2007-2008 年涡阳三中高一语文必修三 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间:12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人:姜 云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 基础知识(3*7=21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敕.造(chì) 惫.懒 (bèi) 讪.讪(shà) 扪参.历井(shēn) B.錾.银(zàn) 两靥.(yàn) 桌帏.(wéi) 拗.他不过(niù) C.蹙.缩(cù) 歆.享(xīn) 榫.头(sǔn) 吮.血(shǔn) D.咨嗟.(chǎ) 盥.沐(guàn) 贾.人(gǔ) 间.或一轮(jiàn) 2.下列词句中,有两个错别字 .....的一组是( ) A.俨然 迷罔 炮络 飞端瀑流争喧豗 B.放诞 骐骥 巉岩 巫山巫峡气潇森 C.驯熟 伶俐 踌躇 间关莺语花底滑 D.潦倒 杜撰 寒喧 空闻虎旅传霄柝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 茫然:失意的样子。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百年:借指晚年。 C.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左迁:贬官,降职。 D.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偏僻:偏激,不端正。 4.下列句子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汽车朝我来时的方向驰着,我 地坐在座椅上,看着窗外,和司机聊着天。 ②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 ,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③我很 ,一见她的眼钉着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比在学校里遇到不及豫防 的临时考,教师又偏是站在身旁的时候,惶急得多了。 A.舒服 费用 愕然 B.舒心 用度 愕然 C.舒服 用度 悚然 D.舒心 费用 悚然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厄纳斯特海明威,英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 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 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 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 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6.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 B.他把汽车开得那么快,我敢从驾驶室爬到后面去吗?于是我就说:“算了吧。” C.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 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D.“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7.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 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 人的状况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17分)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 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 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2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厄纳斯特·海明威,英国现代作家。1954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 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B.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 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存诗九百九十余首。其诗风格飘逸、豪放。 C.《祝福》以一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妇女为主角,把人物放在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里,通过 对祥林嫂的塑造,为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提出强烈的控诉。 D.杜甫,字子美,他的诗,反映了唐代动乱的现实,揭示了 人民的痛苦生活,称为“诗史”。在艺术上,为古代诗歌开辟了 现实主义广阔道路,创建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6.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在路上遇到不少人,可他们都不知道前面是何处?前面是否有旅店? B.他把汽车开得那么快,我敢从驾驶室爬到后面去吗?于是我就说:“算了吧。” C.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 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D.“啊,”他说,“我照旧是个老头儿。不过我不是赤手空拳罢了”。 7. 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B.蔡校长说:“李虎对张林的批评是有充分准备的,我相信他们会处理好这件事。” C.“低保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爱,但要把关爱落到实处,却远不是划几 条标准那么简单。 D.山东大学积极采取措施,培养新入校的大学生,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解决史学界后继乏 人的状况。 二.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8-11 题(17 分) 《老人与海》(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桑地亚哥已经连续 84 天没打到鱼了。头 40 天还有个叫曼诺林的孩 子和他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 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 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 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1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 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 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 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 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 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 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 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 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扛 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 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眚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 见狮子 8、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4分)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3分) 9、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3分)
3 第 85 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 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 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 1 英里深的海里。突然,看见伸在水面上的绿色 竿子急遽地坠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 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 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飘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 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 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 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 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 1500 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群,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鱼叉扎,用浆、舵柄、刀子等 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 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幅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 发出惊叹的时候,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 见狮子。 8、解释文中画线句子所表达的意思。(4 分) (1)“人并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给打败。” (2)曼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3 分) 9、小说中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请根据文意回答。(3 分)
10、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3分) 11、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 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 E.小说在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三.默写。(8分) 12.千呼万唤始出来 13.剑阁峥嵘而崔嵬 14.一去紫台连朔漠 15.丛菊两开他日泪 不尽长江滚滚来 此时无声胜有声。 18.沧海月明珠有泪,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分) 早寒有怀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9.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分) 答 20.“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分)
4 10、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如何理解? (3 分) 11、下列对这部小说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 分) A.《老人与海》可以看作是一篇寓言:在浅显易懂的故事里,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部小说告诉人们:命运常常捉弄人,老人千辛万苦钓到的大鱼,最终被鲨鱼吃掉, 天灾与厄运难以预料。 C.小说中的人物自始自终充满了激情,但故事的结局却是悲壮的。 D.小说告诉人们: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如果老人有现代化的捕鱼设备,结局就会 相反。 E.小说在人物形象时,采用了衬托的手法。 三.默写。(8 分) 12.千呼万唤始出来, 。 13.剑阁峥嵘而崔嵬, , 。 14.一去紫台连朔漠, 。 15.丛菊两开他日泪, 。 16. ,不尽长江滚滚来。 17. ,此时无声胜有声。 18.沧海月明珠有泪, 。 四.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题目:(6 分)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9.从诗中哪些地方可知作者写此诗是在什么季节?(2 分) 答: 20.“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一句中“遥隔”有什么内涵?透露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 分) 答: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5题。(24分) 中国的月亮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 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 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来,不幸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 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 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 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 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 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 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 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松树本身不够美 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 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 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张九龄 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也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 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 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 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 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 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
5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5 题。(24 分) 中国的月亮 太空中那块“离地球很近”的、寂寞的大石头,一跟多情的人类接触,它的生命就开始 丰富起来。本来无情的月,却成了“有情的人”。世界上许多民族,文明的、野蛮的,都有 着古老的关于月亮的神话。这些神话,从现代观点看来,不幸不但没有使月亮不朽,反而 证明月亮已朽。那些月亮故事使现代的教育家紧张,在讲述的时候忘不了补充一句“那是假 的,从现代科学的观点看,月亮……”这一声“都是假的”,就足以使月亮全朽。现代那种“科 学月亮”实在太要命。 不过月亮所交的朋友当中,也不是全都冷面无情。它运气很好,交上了一个真正爱月 的民族,那就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在文学作品中赋予月亮不朽的生命,而 且主要不是靠神话。月亮照着汉朝的宫殿,照着唐朝的长安;也照着统一饭店,照着违章 建筑,从古代到现代,一直安慰着那些屋子里的人。 我们这个民族认为,只有靠月亮,才能完成一幅文学上不朽的名画。李白描绘着“长 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的画面,似乎唐朝夜里的长安城必须靠月光装饰才够美,最好整座 都映着月光。杜甫画的则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那滔滔滚滚的大江,那波浪上跳 动的月光!田园诗人王维画得不错,他在《桃源行》里画松树,画房子,松树本身不够美, 不够,再添一个月亮就使全盘美化起来:“月明松下房拢静”。白居易的《琵琶行》里有三 幅文学上的“月亮图画”杰作。第一幅是“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二幅是“东 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第三幅是“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张九龄 画的那大幅的壮丽的文学图画,也很使人动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对中国人来 说,月亮就是美的化身,月亮就是美。 中国人喜欢跟月亮交往。李白有一次下山,月亮送他回家,“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老人家做人豪迈痛快,心情激动的时候怕人说他是疯子,所以只有找月亮喝酒去,“举杯邀 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亮、影子,多热闹,但又多寂寞。老人家主张“人生得意须 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杜甫也是“月友”,也说过“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他爱月, 跟月对酌。王维弹琴的时候,月亮伴着他,“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月亮是中国人永 恒的朋友,真挚的朋友。 中国人相信月亮是有情的,通人性的。张泌说月亮会关怀人,是一位痴心朋友,“多情 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正因为这样,中国人面对明月的时候,往往情绪波动,好 像躺在心理治疗诊所的大皮椅上,童年,故乡,远地的亲人,自己的身世,都涌上了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