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测试卷 (测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卷(共36分) 、(27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e)句读(dou)灰烬(jn)畦步(ku) B经传( zhuan)跨跃(yue)狭隘(y)慰藉(je) C澄清( cheng)峥嵘( zheng)惆怅(chou)浪遏飞舟(e) D给与(j) 祈祷(q1) 摇曳(ye)面面相觑(qu)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攀缘干瘪自怨自艾光宗耀祖 B.轻篾消谴汗流夹背按部就班 C.凄厉寂寞锲而舍之再接再励 D.斑谰训诚至高无上风华正茂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默默彳亍着(趋步快走)怅(失意)寥廓 B.谁主沉浮(这里指盛衰)挥斥方遒(指挥,斥责) C.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摭拾(拾,捡) D.峥嵘岁月稠(不寻常) 翅膀甫健(美好、健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第1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测试卷 (测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第Ⅰ卷(共 36 分) 一、(27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舸.(gě) 句读.(dòu) 灰烬.(jìn) 跬.步(kuí) B.经传.(zhuàn) 跨跃.(yuè) 狭隘.(yì) 慰藉.(jiè) C.澄.清(chéng) 峥.嵘(zhēng) 惆.怅(chóu) 浪遏.飞舟(è) D.给.与(jǐ) 祈.祷(qǐ) 摇曳.(yè) 面面相觑.(qù)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攀缘 干瘪 自怨自艾 光宗耀祖 B. 轻篾 消谴 汗流夹背 按部就班 C. 凄厉 寂寞 锲而舍之 再接再励 D. 斑谰 训诫 至高无上 风华正茂 3.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默默彳亍..着(趋步快走) 怅.(失意)寥廓 B.谁主沉浮..(这里指盛衰) 挥斥..方遒(指挥,斥责) C.粪土..当年万户侯(视……为粪土) 摭.拾(拾,捡) D.峥嵘..岁月稠(不寻常) 翅膀甫健..(美好、健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考生班级: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装 订 线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1)他最近在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 行出版。 (2)我认为,真正的阅读_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3)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4)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而挺拔地 凸现了 A.收集必需珍惜简捷 B.搜集必需珍视简洁 C.收集必须珍视简洁 D.搜集必须珍惜简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胡乱地妄自菲薄,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 B."繁有时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够细致 入微。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 用的。 D.第一次出任班长,缺乏经验,出现这么一点小失误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好 好总结,做好今后的工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从2003年1月1日起,我国关税再次下降,这次降税一方面严格履行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另一方面也对税目、税率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C.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 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 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第2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2 页 共 10 页 ⑴ 他最近在 去年所写的杂文,拟将被删削的、被禁止的,全部加进去,另 行出版。 ⑵ 我认为,真正的阅读 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 ⑶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 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 ⑷ 当那通道变得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时,生命的重中之重,就 而挺拔地 凸现了。 A.收集 必需 珍惜 简捷 B.搜集 必需 珍视 简洁 C.收集 必须 珍视 简洁 D.搜集 必须 珍惜 简捷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成绩暂时较差的同学,不应该胡乱地妄自菲薄,甘居下游,而应奋起直追。 B.“繁”有时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够细致 入微。 C.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家们约定俗成了的,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经常要使 用的。 D.第一次出任班长,缺乏经验,出现这么一点小失误无可非议,关键是要好 好总结,做好今后的工作。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呢? B.从 2003 年 1 月 1 日起,我国关税再次下降,这次降税一方面严格履行了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减让,另一方面也对税目、税率结构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C.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昂贵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 D.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 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7.填入下列横线中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1)妄自菲薄是一条毒蛇,它永远啮噬着我们的心灵, ,注入厌世和绝 望的毒液。 (2)我曾数十次拜谒孔子墓。不管是阳光在他的墓前筛下一地的树影, , 我都会听到孔子周游列国的马车的辚辚声和他的弟子们的琅琅诵书声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1)a.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 而宏阔的宁谧b.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 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1)a(2) B.(1)b(2)b C.(1)b(2)a D.(1)a(2)b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 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地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 黎集》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 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六月,我们看海去》以舒缓的节奏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传达了青 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C.张洁的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 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 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 养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10--11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豉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第3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3 页 共 10 页 (1)a. 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被其吮吸着 b.吮吸着其中滋润生命的血液 (2)a.还是细雨将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抑或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 而宏阔的宁谧 b. 还是袅娜的雪把古今舞成生动而宏阔的宁谧,抑或细雨将 孔林连同天地织成一片朦胧 A.(1)a (2)a B.(1)b (2)b C.(1)b (2)a D.(1)a (2)b 8.选出下列对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 A.食指本名郭路生,生于 1948 年。文革期间开始写诗,代表作品有《相信 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B.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 1946 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 《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地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作有《韩昌 黎集》。 9.选出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 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六月,我们看海去》以舒缓的节奏展示了青春生命力的旺盛,传达了青 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 C.张洁的在《我的四季》中将人生的阅历浓缩在了表述四季的文字里,让读 者与自己一道共受煎熬,也分享快乐。 D.《获得教养的途径》一文指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 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 养。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劝学》和《师说》中的选段,完成下列 10——11 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者,非利足也,而致干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土大夫之族,日师日弟子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问之,则日: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师说》)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能水也(游水)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豉而望矣(踮起脚后跟)今之众人(许多人)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4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4 页 共 10 页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 假于物也。 (《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 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 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 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 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师说》) 10.下列文言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能水也(游水)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低于) B.而闻者彰(清楚) 士大夫之族(类) C.而耻学于师(以……为耻) 而绝江河(横渡) D.吾尝跂而望矣(踮起脚后跟) 今之众人(许多人) 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小学而大遗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而耻学于师 12.下列分析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A.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 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 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第‖卷(共114分) 三、(8分,每小题4分) 13.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四、(18分) 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14-15题。(6分,每小题3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鷹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佀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怡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士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14.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 第5页共10页
2007—200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测试卷 第 5 页 共 10 页 A. 韩愈在批判士大夫之族不肯从师学习时,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不齿相 师作对比,无意中流露出了对底层劳动者的轻视。 B.韩愈认为“句读之师”与“传道解惑之师”是有区别的,前者“小”而后者“大”。 C.《劝学》选段中用喻证法论证了要学习更要思考的道理,而《师说》选文 中用了对比法论证“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和原因。 D.荀子认为学习者要“善假于物”,韩愈强调要“从师而学”,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师而学”也是一种“善假于物”。 第Ⅱ卷(共 114 分) 三、(8 分,每小题 4 分) 13.翻译文言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 ①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四、(18 分) 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完成 14—15 题。(6 分,每小题 3 分)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 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 舟? 14.下面是对词的上阕中有关词语的分析,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万山红遍”的“万”字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 考生班级: 考生姓名: 考生学号: 装 订 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