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 乃肆行大逆,篆养武士姜环,於分宫楼前行刺。幸天地有灵,大奷随获,发赴午门勘问,招承:‘皇 后与父姜桓楚同谋不道,侥幸天位。’大伦有乖,叁纲尽绝。着奉御官拿送西宫,严行勘问,从重拟 罪,毋得口情故纵,罪有攸归。特敕。” 姜皇后听罢,放声大哭道:“冤哉冤哉!是那一个奸贼生事,作害我这个不赦的罪名。可怜数载 宫闱,克勤克俭,夙兴夜寐,何敢轻为妄作,有忝姆训。今皇上不察来历,将我拿送西宫,存亡未 保。”姜后悲悲泣泣,泪下沾襟。奉御官同姜后来至西宫,黄贵妃将旨意放在上首,尊其国法。姜皇 后跪而言曰:“我姜氏素秉忠良,皇天后上可鉴我心,今不幸遭人陷害,望乞贤妃鉴我平日所为,替 奴作主,雪此冤枉。”黄妃曰:“圣旨道你命姜环弑君,献国与东伯侯姜桓楚,纂成汤之天下;事干 重大,逆礼乱伦,失夫妻之大义,绝元配之恩情。若论情真当夷九族。”皇后曰:“贤妃在上。我姜 氏乃姜桓楚之女,父镇东鲁,乃二百镇诸侯之首,官居极品,位压叁公,身为国戚,女为中宫,又 在四大诸侯之上。况我生子殷郊,已在正宫。圣上万岁後,我子承嗣大位,身为太后。未闻父为天 子,而能令女配享太庙者。我虽系女流,未必痴愚至此。且天下诸侯,又不止我父亲一人,若天下 齐兴问罪之师如何保得永久?望贤妃详察,雪此奇冤!并无此事,恳乞回旨,转达愚衷,此恩非浅!” 话言未了,圣旨来催。黄妃乘辇至寿仙宫候旨。纣王宣黄妃进宫,朝贺毕。纣王曰:“那贱人招了不 曾?”黄妃奏曰:“奉旨严问,姜后并无半点之私,实有贞洁贤能之德。后乃元配,侍君多年,蒙陛 下恩宠,生殿下已正东宫。陛下万岁後,彼身为太后,有何不足,倘敢欺心,造此灭族之祸。况姜 桓楚官居东伯,位至皇亲,诸侯朝称千岁,乃人臣之极品。乃敢使人行刺,必无是理。姜后痛伤於 骨髓之中,衔冤於覆盆之下。即姜后至愚,未有父为天子,两女能为太后,甥能承祧者。至若弃贵 而投贱,远上而近下,愚者不为。况姜后正位数年,素明礼教者乎?妾愿陛下察冤雪枉,无令元配 受诬,有乖圣德。再乞看太子生母,怜而赦之,妾身幸甚!姜后举室幸甚!”纣王听罢自思曰:“黄 妃之言,甚是明白:果无此事,必有委曲。”正在迟疑未决之际,只见妲己在旁。微微冷笑。纣王见 妲己微笑。问曰:“美人微笑不言,何也?”妲己对曰:“黄娘娘被姜后惑了。从来做事的人,好的 自己播扬,恶的推与别人。况谋逆不道,重大事情,他如何轻易便认?且姜环是他父亲所用之人, 既供有主使,如何赖得过?且叁宫后妃,何不攀指别人,单指姜后,其中岂得无说。恐不加重刑 如何肯认?望陛下详察!”纣王曰:“美人言之有理!”黄妃在旁言曰:“苏妲己毋得如此。皇后乃天 子之元配,天下之国母,贵敌至尊;虽是叁皇治世,五帝为君,纵有大过,并无诛斩正宫之法。”妲 己曰:“法者乃为天下而立,天子代天宣化,亦不得以自私自便。况犯法无私,尊亲贵贱,其罪一也 陛下可传旨,如姜后不招,剜去他一目。眼乃心之苗,他惧剜目之苦,自然招认。使文武知之,此 亦法之上,无甚苛求也。”纣王曰:“妲己之言是也!”黄妃听说欲剜姜后目,心甚着忙,只得上辇回 西宫,下辇见姜后,垂泪顿足曰:“我的皇娘!妲己是你百世冤家,君前献妒忌之言。如你不认,即 剜你一日,可依我就认了罢!历代君王并无将正宫加害之理,莫非贬至不游宫便了!”姜后泣而言曰 “贤言虽为我,但我生平颇知礼教,怎肯认此大逆之事,贻羞於父母,得罪於宗社?况妻刺其夫, 有伤风化,败坏纲常。令我父亲作不忠不考之奸臣,我为辱门败户之贱辈,恶名千载,使後人言之 切齿。又致太子不得安於储位,所关甚钜,岂可草率冒认。莫说剜我一目,便投之於鼎镬,万剐千 剁,这是生前作孽今生报,岂可有乖大义。古云:“粉身碎骨俱不惧,只留清白在人间。”言未了, 圣旨下:“如姜后不认,即剜一目。”黄妃曰:“快认了罢!”姜后大哭曰:“纵死,岂有冒认之理!” 奉御官百般逼迫,容留不得,将姜皇后剜去一目,血染衣襟,昏绝於地。黄妃忙叫官人扶救,急切 未醒。可怜有诗为证 “剜目飞灾祸不禁,只因规谏语相侵:早知国破终无救,空向西宫血染襟。” 黄贵妃见姜后遭此惨刑,泪流不止。奉御官将剜下来血滴滴一目,盛贮盘内,同黄妃上辇来回 纣王。黄妃下辇进宫,纣王忙问曰:“那贱人可曾招承?”黄妃奏曰:“姜后并无此情。严究不过, 受剜日屈刑,怎肯失了大节?奉旨己取一日。”黄妃将姜后一目,血淋淋的捧将上来。纣王观之,见 姜后之睛,其心不忍,恩爱多年,自悔无及。低头不语,甚觉伤情。回首责妲己曰:“方轻信你一言 将皇后剜去一目,又不曾招承,咎将谁委?这事俱系你轻率妄动,倘百官不服,奈何奈何?”妲己 第21页
封神演义 第 21 页 乃肆行大逆,篆养武士姜环,於分宫楼前行刺。幸天地有灵,大奸随获,发赴午门勘问,招承:‘皇 后与父姜桓楚同谋不道,侥幸天位。’大伦有乖,叁纲尽绝。着奉御官拿送西宫,严行勘问,从重拟 罪,毋得□情故纵,罪有攸归。特敕。” 姜皇后听罢,放声大哭道:“冤哉冤哉!是那一个奸贼生事,作害我这个不赦的罪名。可怜数载 宫闱,克勤克俭,夙兴夜寐,何敢轻为妄作,有忝姆训。今皇上不察来历,将我拿送西宫,存亡未 保。”姜后悲悲泣泣,泪下沾襟。奉御官同姜后来至西宫,黄贵妃将旨意放在上首,尊其国法。姜皇 后跪而言曰:“我姜氏素秉忠良,皇天后上可鉴我心,今不幸遭人陷害,望乞贤妃鉴我平日所为,替 奴作主,雪此冤枉。”黄妃曰:“圣旨道你命姜环弑君,献国与东伯侯姜桓楚,纂成汤之天下;事干 重大,逆礼乱伦,失夫妻之大义,绝元配之恩情。若论情真当夷九族。”皇后曰:“贤妃在上。我姜 氏乃姜桓楚之女,父镇东鲁,乃二百镇诸侯之首,官居极品,位压叁公,身为国戚,女为中宫,又 在四大诸侯之上。况我生子殷郊,已在正宫。圣上万岁後,我子承嗣大位,身为太后。未闻父为天 子,而能令女配享太庙者。我虽系女流,未必痴愚至此。且天下诸侯,又不止我父亲一人,若天下 齐兴问罪之师如何保得永久?望贤妃详察,雪此奇冤!并无此事,恳乞回旨,转达愚衷,此恩非浅!” 话言未了,圣旨来催。黄妃乘辇至寿仙宫候旨。纣王宣黄妃进宫,朝贺毕。纣王曰:“那贱人招了不 曾?”黄妃奏曰:“奉旨严问,姜后并无半点之私,实有贞洁贤能之德。后乃元配,侍君多年,蒙陛 下恩宠,生殿下已正东宫。陛下万岁後,彼身为太后,有何不足,倘敢欺心,造此灭族之祸。况姜 桓楚官居东伯,位至皇亲,诸侯朝称千岁,乃人臣之极品。乃敢使人行刺,必无是理。姜后痛伤於 骨髓之中,衔冤於覆盆之下。即姜后至愚,未有父为天子,两女能为太后,甥能承祧者。至若弃贵 而投贱,远上而近下,愚者不为。况姜后正位数年,素明礼教者乎?妾愿陛下察冤雪枉,无令元配 受诬,有乖圣德。再乞看太子生母,怜而赦之,妾身幸甚!姜后举室幸甚!”纣王听罢自思曰:“黄 妃之言,甚是明白;果无此事,必有委曲。”正在迟疑未决之际,只见妲己在旁。微微冷笑。纣王见 妲己微笑。问曰:“美人微笑不言,何也?”妲己对曰:“黄娘娘被姜后惑了。从来做事的人,好的 自己播扬,恶的推与别人。况谋逆不道,重大事情,他如何轻易便认?且姜环是他父亲所用之人, 既供有主使,如何赖得过?且叁宫后妃,何不攀指别人,单指姜后,其中岂得无说。恐不加重刑, 如何肯认?望陛下详察!”纣王曰:“美人言之有理!”黄妃在旁言曰:“苏妲己毋得如此。皇后乃天 子之元配,天下之国母,贵敌至尊;虽是叁皇治世,五帝为君,纵有大过,并无诛斩正宫之法。”妲 己曰:“法者乃为天下而立,天子代天宣化,亦不得以自私自便。况犯法无私,尊亲贵贱,其罪一也。 陛下可传旨,如姜后不招,剜去他一目。眼乃心之苗,他惧剜目之苦,自然招认。使文武知之,此 亦法之上,无甚苛求也。”纣王曰:“妲己之言是也!”黄妃听说欲剜姜后目,心甚着忙,只得上辇回 西宫,下辇见姜后,垂泪顿足曰:“我的皇娘!妲己是你百世冤家,君前献妒忌之言。如你不认,即 剜你一日,可依我就认了罢!历代君王并无将正宫加害之理,莫非贬至不游宫便了!”姜后泣而言曰: “贤言虽为我,但我生平颇知礼教,怎肯认此大逆之事,贻羞於父母,得罪於宗社?况妻刺其夫, 有伤风化,败坏纲常。令我父亲作不忠不考之奸臣,我为辱门败户之贱辈,恶名千载,使後人言之 切齿。又致太子不得安於储位,所关甚钜,岂可草率冒认。莫说剜我一目,便投之於鼎镬,万剐千 剁,这是生前作孽今生报,岂可有乖大义。古云:“粉身碎骨俱不惧,只留清白在人间。””言未了, 圣旨下:“如姜后不认,即剜一目。”黄妃曰:“快认了罢!”姜后大哭曰:“纵死,岂有冒认之理!” 奉御官百般逼迫,容留不得,将姜皇后剜去一目,血染衣襟,昏绝於地。黄妃忙叫官人扶救,急切 未醒。可怜有诗为证: “剜目飞灾祸不禁,只因规谏语相侵;早知国破终无救,空向西宫血染襟。” 黄贵妃见姜后遭此惨刑,泪流不止。奉御官将剜下来血滴滴一目,盛贮盘内,同黄妃上辇来回 纣王。黄妃下辇进宫,纣王忙问曰:“那贱人可曾招承?”黄妃奏曰:“姜后并无此情。严究不过, 受剜日屈刑,怎肯失了大节?奉旨已取一日。”黄妃将姜后一目,血淋淋的捧将上来。纣王观之,见 姜后之睛,其心不忍,恩爱多年,自悔无及。低头不语,甚觉伤情。回首责妲己曰:“方轻信你一言, 将皇后剜去一目,又不曾招承,咎将谁委?这事俱系你轻率妄动,倘百官不服,奈何奈何?”妲己
封神演义 曰:“姜后不招,百官自然有说,如何干休?况东伯侯坐镇一国,亦要为女洗冤。此事必欲姜后招承 方免百官万姓之口。”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良久问妲己曰:“为今之 计,何法处之方妥?”妲己曰:“事已到此,一不做,二不休:招成则安静无事,不招则议论风生 竟无宁宇。为今之计,只有严刑酷拷,不怕他不认。今传旨令黄贵妃用铜斗一只,内放炭火烧红; 如不肯摺,炮烙姜后二手,十指连心,痛不可当,不愁他不承认。”纣王曰:“据黄妃所言,姜后全 无此事。今又用此惨刑,屈勘中宫,恐百官他议。剜目己错,岂可再乎?”妲己曰:“陛下差矣!事 已到此,势成骑虎。宁可屈勘姜后,陛下不可得罪於天下诸侯,合朝文武。”纣王出於无奈,只得传 旨:“如再不认,即用炮烙二手,毋得徇情掩讳。”黄妃听了此言,魂不附体。上辇回宫,来看姜后 可怜身倒尘埃,血染衣襟,情景惨不忍见。放声大哭曰:“我的贤德娘娘!你前生作何恶事,得罪於 天地,遭此横刑?”乃扶姜后而慰曰:“贤后娘娘,你认了罢!昏君意呆心毒,听信贱人之言,必欲 致你死地。如你再不招,用铜斗炮烙你二手。如此惨刑,我何忍见?”姜后血泪染面大哭曰:“我生 前罪深孽重,一死何辞?这是你替我作个证盟,就死也瞑日。”言未了,只见奉御官将铜斗烧红,传 旨曰:“如姜后不认,即烙其二手。”姜后心如铁石,意气坚刚,岂肯认此诬陷屈情?奉御官不由分 说,将铜斗放在姜后两手,只烙的筋断皮焦,骨枯烂臭,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後人看此,不 胜感伤,有诗叹曰: “铜斗稍红烈焰生,宫人此际下无情:可怜一片忠贞意,化作江流日夜鸣。” 黄妃看见这等光景,兔死狐悲,心如刀绞,意似油煎,痛哭一场,上辇回宫,进宫见纣王。黄 妃含泪奏曰:“惨刑酷法严审数审,并无行刺真情。只怕奷臣内外相通,陷害中宫,事机有变,其祸 不小。”纣王听言大惊曰:“此事皆美人教朕,传旨勘问:事既如此,奈何奈何?”妲己跪而奏曰: “陛下不必忧虑,刺客姜环现在。传旨着威武大将军晁田、晁雷,解姜环进西宫,二人对面质问, 难道姜后还有推托?此回必定招认。”纣王曰:“此事甚善。”传旨:“押刺客对审。”黄妃回宫不题。 却说晁田、晁雷押刺客姜环进西宫对证。不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回方弼方相反朝歌 美人祸国万民灾,驱逐忠良若草莱;擅宠诛妻天道绝,听谗杀子国储灰。英雄弃主多亡去,俊 彦怀才尽隐埋:可怜纣王孤注立,纷纷兵甲起尘埃。 话说晁田、晁雷,押姜环至西宫跪下。黄妃曰:“姜娘娘你的对头来了!”姜后屈刑凌陷,一目 睁开,骂曰:“你这贼子!是何人买嘱你陷害我?你敢诬我主谋弑君,皇天后土也不佑你。”姜环曰 “娘娘役使小人,小人怎敢违旨?娘娘不必推辞,此情是实。”黄妃大怒:“姜环你这匹夫,你见娘 娘这等身受惨刑,无辜绝命。皇天后土,亦必杀你。”不言黄妃勘问。且说东宫太子殷郊,二殿下殷 洪,弟兄正在东宫无事弈棋。只见执掌东宫太监杨容来启:“千岁!祸事不小。”太子殷郊此时年方 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年方十二岁,年纪幼小,尚贪嬉戏,竟不在意。杨容复禀曰:“千岁不要弈棋了 今祸起宫闱,家亡国破。”殿下忙问曰:“有何大事,祸及宫闱?”杨容含泪曰:“启千岁!皇后娘娘 不知何人陷害;天子怒发,令西宫剜去一目,炮烙二手。如今与刺客对词,请千岁速救娘娘。”殷郊 大叫一声;同弟出东宫竟进西宫,忙到殿前。太子见母亲浑身血染,两手枯焦,臭不可闻,不觉心 酸肉颤,近前俯伏姜后身上,跪而哭曰:“娘娘为何事受此惨刑?母亲!你纵有大恶,位至中宫,何 得轻易加刑?”姜后闻子之声,睁开一目,母见其子,大叫一声:“我儿!你看我剜目烙手,刑胜杀 戮。这个姜环做害我谋逆,妲己进献谗言,残我手目。你当为我明冤洗恨也,我是养你一场。”言罢, 大叫一声:“苦死我也!苦死我也!”呜咽而绝。太子殷郊见母气绝,又见姜环跪在一旁。殿下问黄 妃曰:“谁是姜环?”黄妃指姜环曰:“跪的这个恶人,就是你母亲对头。”殿下大怒,只见西宫门上 挂一口宝剑。殿下取剑在手:“好逆贼,你欺心行刺,敢陷害国母。”把姜环一剑,砍为两断,血溅 满地。太子大叫曰:“我先杀妲己,以报母仇。”提剑出宫,纵步如飞。晁田、晁雷见殿下执剑前来, 只说杀他。不知其故,转身就跑,往寿仙宫去了。黄妃见殿下杀了姜环,持剑出宫。大惊曰:“这冤 家不谙事体。”叫:“殷洪快赶你哥哥回来。说我有话说。”殷洪从命出宫,赶叫曰:“皇兄!黄娘娘 第22页
封神演义 第 22 页 曰:“姜后不招,百官自然有说,如何干休?况东伯侯坐镇一国,亦要为女洗冤。此事必欲姜后招承, 方免百官万姓之口。”纣王沉吟不语,心下煎熬,似羝羊触藩,进退两难。良久问妲己曰:“为今之 计,何法处之方妥?”妲己曰:“事已到此,一不做,二不休;招成则安静无事,不招则议论风生, 竟无宁宇。为今之计,只有严刑酷拷,不怕他不认。今传旨令黄贵妃用铜斗一只,内放炭火烧红; 如不肯摺,炮烙姜后二手,十指连心,痛不可当,不愁他不承认。”纣王曰:“据黄妃所言,姜后全 无此事。今又用此惨刑,屈勘中宫,恐百官他议。剜目己错,岂可再乎?”妲己曰:“陛下差矣!事 已到此,势成骑虎。宁可屈勘姜后,陛下不可得罪於天下诸侯,合朝文武。”纣王出於无奈,只得传 旨:“如再不认,即用炮烙二手,毋得徇情掩讳。”黄妃听了此言,魂不附体。上辇回宫,来看姜后。 可怜身倒尘埃,血染衣襟,情景惨不忍见。放声大哭曰:“我的贤德娘娘!你前生作何恶事,得罪於 天地,遭此横刑?”乃扶姜后而慰曰:“贤后娘娘,你认了罢!昏君意呆心毒,听信贱人之言,必欲 致你死地。如你再不招,用铜斗炮烙你二手。如此惨刑,我何忍见?”姜后血泪染面大哭曰:“我生 前罪深孽重,一死何辞?这是你替我作个证盟,就死也瞑日。”言未了,只见奉御官将铜斗烧红,传 旨曰:“如姜后不认,即烙其二手。”姜后心如铁石,意气坚刚,岂肯认此诬陷屈情?奉御官不由分 说,将铜斗放在姜后两手,只烙的筋断皮焦,骨枯烂臭,十指连心,可怜昏死在地。後人看此,不 胜感伤,有诗叹曰: “铜斗稍红烈焰生,宫人此际下无情;可怜一片忠贞意,化作江流日夜鸣。” 黄妃看见这等光景,兔死狐悲,心如刀绞,意似油煎,痛哭一场,上辇回宫,进宫见纣王。黄 妃含泪奏曰:“惨刑酷法严审数审,并无行刺真情。只怕奸臣内外相通,陷害中宫,事机有变,其祸 不小。”纣王听言大惊曰:“此事皆美人教朕,传旨勘问;事既如此,奈何奈何?”妲己跪而奏曰: “陛下不必忧虑,刺客姜环现在。传旨着威武大将军晁田、晁雷,解姜环进西宫,二人对面质问, 难道姜后还有推托?此回必定招认。”纣王曰:“此事甚善。”传旨:“押刺客对审。”黄妃回宫不题。 却说晁田、晁雷押刺客姜环进西宫对证。不知性命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八回 方弼方相反朝歌 美人祸国万民灾,驱逐忠良若草莱;擅宠诛妻天道绝,听谗杀子国储灰。英雄弃主多亡去,俊 彦怀才尽隐埋;可怜纣王孤注立,纷纷兵甲起尘埃。 话说晁田、晁雷,押姜环至西宫跪下。黄妃曰:“姜娘娘你的对头来了!”姜后屈刑凌陷,一目 睁开,骂曰:“你这贼子!是何人买嘱你陷害我?你敢诬我主谋弑君,皇天后土也不佑你。”姜环曰: “娘娘役使小人,小人怎敢违旨?娘娘不必推辞,此情是实。”黄妃大怒:“姜环你这匹夫,你见娘 娘这等身受惨刑,无辜绝命。皇天后土,亦必杀你。”不言黄妃勘问。且说东宫太子殷郊,二殿下殷 洪,弟兄正在东宫无事弈棋。只见执掌东宫太监杨容来启:“千岁!祸事不小。”太子殷郊此时年方 十四岁,二殿下殷洪年方十二岁,年纪幼小,尚贪嬉戏,竟不在意。杨容复禀曰:“千岁不要弈棋了。 今祸起宫闱,家亡国破。”殿下忙问曰:“有何大事,祸及宫闱?”杨容含泪曰:“启千岁!皇后娘娘 不知何人陷害;天子怒发,令西宫剜去一目,炮烙二手。如今与刺客对词,请千岁速救娘娘。”殷郊 大叫一声;同弟出东宫竟进西宫,忙到殿前。太子见母亲浑身血染,两手枯焦,臭不可闻,不觉心 酸肉颤,近前俯伏姜后身上,跪而哭曰:“娘娘为何事受此惨刑?母亲!你纵有大恶,位至中宫,何 得轻易加刑?”姜后闻子之声,睁开一目,母见其子,大叫一声:“我儿!你看我剜目烙手,刑胜杀 戮。这个姜环做害我谋逆,妲己进献谗言,残我手目。你当为我明冤洗恨也,我是养你一场。”言罢, 大叫一声:“苦死我也!苦死我也!”呜咽而绝。太子殷郊见母气绝,又见姜环跪在一旁。殿下问黄 妃曰:“谁是姜环?”黄妃指姜环曰:“跪的这个恶人,就是你母亲对头。”殿下大怒,只见西宫门上 挂一口宝剑。殿下取剑在手:“好逆贼,你欺心行刺,敢陷害国母。”把姜环一剑,砍为两断,血溅 满地。太子大叫曰:“我先杀妲己,以报母仇。”提剑出宫,纵步如飞。晁田、晁雷见殿下执剑前来, 只说杀他。不知其故,转身就跑,往寿仙宫去了。黄妃见殿下杀了姜环,持剑出宫。大惊曰:“这冤 家不谙事体。”叫:“殷洪快赶你哥哥回来。说我有话说。”殷洪从命出宫,赶叫曰:“皇兄!黄娘娘
封神演义 叫你且回去,有话对你说!”殷郊听言,回来进宫。黄妃日:“殿下!你忒暴躁。如今杀了姜环,人 死无对。你待我也将铜斗烙他的手,或用严刑拷讯,他自招出:也晓得谁人主谋,我好回旨。你又 提剑出宫杀赶妲己,只怕晁田、晁雷到寿仙宫见那昏君,其祸不小。”黄妃言罢,殷郊与殷洪追悔不 及。晁田、晁雷跑至寿仙宫,慌忙进宫中,言:“二殿下持剑赶来。”纣王闻言大怒:“好逆子!姜后 谋逆行刺,尚未正法。这逆子敢持剑进宫弑父,总是逆种,不可留着。晁田晁雷,取龙凤剑,将 逆子首级取来,以正国法。”晁田、晁雷领剑出宫,已到西宫。时有西宫奉御官来报黄妃曰:“天子 命晁田、晁雷捧剑来诛殿下。”黄妃及至宫门,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捧天子龙凤剑而来。黄妃问曰: “你二人何故又至我西宫,做甚事?”晁田、晁雷对曰:“臣晁田、晁雷奉皇上命,欲取二位殿下首 级,以正弑父之罪。”黄妃大喝一声:“这匹夫!适太子赶你,同出西宫:你为何不往东宫去寻?却 怎麽往我西宫来寻?我晓得你这匹夫,倚天子意旨,通游内院,玩弄宫妃。你这欺君罔上的匹夫, 若不是天子剑旨,立斩你这匹夫狗头,还不速退!”晁出兄弟二人,只吓得魂散魄消,喏喏而退,不 敢仰视,竞往东宫而来。黄妃忙进宫中,急唤殷郊兄弟二人。黄妃泣曰:“昏君杀子诛妻,我这西宫 救不得你。你可往馨庆宫杨贵妃那里,可避一二日。若有大臣谏救,方保无事。”二位殿下双双跪下, 称:“贵妃娘娘,此恩何日得报?只是母亲尸骸暴露,望娘娘开天地之心,念母死冤枉,替他讨得 片板遮身,此恩天高地厚,岂敢有忘。”黄妃曰:“你作速去,我回旨自有区处。”二殿下出宫,迳往 馨庆宫来。只见杨妃身倚宫门,望姜皇后信息。二殿下向前哭拜在地。杨贵妃大惊,问曰:“二位殿 下!娘娘的事怎麽了?”殷郊哭诉曰:“父王听信妲己之言,不知何人买嘱姜环,架捏诬害,将母亲 剜去一目,炮烙二手,死於非命。今又听妲已谗言,欲杀我兄弟二人,望姨母救我二人性命!”杨妃 听罢,泪流满面,呜咽言曰:“殿下!你快进宫来。”二位殿下进宫。杨妃沉思晁田、晁雷至东宫不 见太子,必往此处找寻。待我把人打发回去,再作区处。杨妃站立宫门,只见晁田、晁雷二人行如 虎狼,飞奔前来。杨妃命传宫官:“与我拿了来人,此乃深宫内阙,外官焉敢至此?法当夷族。”晁 田听罢,向前称:“娘娘千岁!臣乃晁田、晁雷,奉天子旨,找寻二位殿下。上有龙凤剑在,臣不敢 下礼。”杨妃大喝曰:“殿下在东宫,你怎往馨庆宫来。若非天子之命,拿问贼臣好,还不快退去!” 晁田不敢回言,只得退走,兄弟计较这件事怎了?晁雷曰:“二宫全无,宫内生疏,不知内廷路径, 且回寿仙宫见天子回旨。”二人回去不表。且言杨妃进宫,二位殿下来见。妃曰:“此间不是你兄弟 所居之地,眼目且多,君昏臣暗,杀子诛妻,大变纲常,人伦尽灭。二位殿下可往九间殿去,合朝 文武末散。你去见皇伯微子、箕子、亚相比干、微子启、微子衍、武成王黄飞虎,就是你父亲要难 为你兄弟,也有大臣保你!”二位殿下听罢,叩头拜谢姨母指点活命之恩,泪而别。杨妃送二位殿下 出宫,坐於绣墩之上,自思叹曰:“姜后元配,奸臣做害,遭此横刑,何况偏宫?今妲已恃宠,蛊惑 昏君;倘有人传说二位殿下自我宫中放出去,那时罪归於我,也是如此行为,我怎经得这般惨刑? 况我侍奉昏君多年,并无一子半女。东宫太子乃自己亲生之子,父子天性,也不过如此。叁纲己绝 不久必有祸乱,我以後必不能有什麽好结果。”杨妃思想半日,凄惶自伤,掩了深宫,自缢而死。当 有宫官报入寿仙宫,纣王闻杨妃自缢,不知何故,传旨用棺椁停於白虎殿。且说晁田、晁雷来至寿 仙宫,只见黄贵妃乘辇进宫回旨。纣王曰:“姜后死了。”黄妃奏曰:“姜后临绝,大叫数声曰:‘妾 待君侧十有馀年,毫无不道罪名,位列中宫,谨慎小心,夙夜匪懈,陛下并无嫉妒。不知何人妒我, 买刺客姜环,坐我一个大逆罪名,受此惨刑,十指枯焦,筋酥骨碎。生子一似浮云,恩爱付於流水 身死不如禽兽,这场冤枉,无门可雪,只停白虎殿,庶几自有公论。万望妾身转达天听,姜后言罢 气绝,尸卧西宫。望陛下念元配生子之情,可赐棺椁收殓,庶成其礼,使文武百官无议,不失主上 之德。”纣王传旨准行,黄妃回宫。只见晁田、晁雷回旨,纣王问曰:“太子何在?”晁田等奏曰: 到东宫寻觅,不知殿下下落。”王曰:“莫非仍在西宫?”晁田、晁雷曰:“不在西宫,连馨庆宫也 不在!”纣王曰:“叁宫不在,想在大殿;必须擒获,以正国法。”晁曰领旨出宫来,不表。且言二殿 下往九间殿来,两班文武俱不曾散朝,只等宫内信息。武成王黄飞虎听得脚步仓皇之声,望孔雀屏 里一君,见二位殿下慌忙错乱,战战兢兢。黄飞虎迎上前曰:“殿下为何这等慌张?”殷郊看见武成 王黄飞虎大叫一声:“黄将军救我兄弟性命!”道罢大哭,一把拉住黄飞虎袍服顿足曰:“父王听信妲 第23页
封神演义 第 23 页 叫你且回去,有话对你说!”殷郊听言,回来进宫。黄妃日:“殿下!你忒暴躁。如今杀了姜环,人 死无对。你待我也将铜斗烙他的手,或用严刑拷讯,他自招出;也晓得谁人主谋,我好回旨。你又 提剑出宫杀赶妲己,只怕晁田、晁雷到寿仙宫见那昏君,其祸不小。”黄妃言罢,殷郊与殷洪追悔不 及。晁田、晁雷跑至寿仙宫,慌忙进宫中,言:“二殿下持剑赶来。”纣王闻言大怒:“好逆子!姜后 谋逆行刺,尚未正法。这逆子敢持剑进宫弑父,总是逆种,不可留着。晁田晁雷,取龙凤剑,将二 逆子首级取来,以正国法。”晁田、晁雷领剑出宫,已到西宫。时有西宫奉御官来报黄妃曰:“天子 命晁田、晁雷捧剑来诛殿下。”黄妃及至宫门,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捧天子龙凤剑而来。黄妃问曰: “你二人何故又至我西宫,做甚事?”晁田、晁雷对曰:“臣晁田、晁雷奉皇上命,欲取二位殿下首 级,以正弑父之罪。”黄妃大喝一声:“这匹夫!适太子赶你,同出西宫;你为何不往东宫去寻?却 怎麽往我西宫来寻?我晓得你这匹夫,倚天子意旨,通游内院,玩弄宫妃。你这欺君罔上的匹夫, 若不是天子剑旨,立斩你这匹夫狗头,还不速退!”晁出兄弟二人,只吓得魂散魄消,喏喏而退,不 敢仰视,竟往东宫而来。黄妃忙进宫中,急唤殷郊兄弟二人。黄妃泣曰:“昏君杀子诛妻,我这西宫 救不得你。你可往馨庆宫杨贵妃那里,可避一二日。若有大臣谏救,方保无事。”二位殿下双双跪下, 口称:“贵妃娘娘,此恩何日得报?只是母亲尸骸暴露,望娘娘开天地之心,念母死冤枉,替他讨得 片板遮身,此恩天高地厚,岂敢有忘。”黄妃曰:“你作速去,我回旨自有区处。”二殿下出宫,迳往 馨庆宫来。只见杨妃身倚宫门,望姜皇后信息。二殿下向前哭拜在地。杨贵妃大惊,问曰:“二位殿 下!娘娘的事怎麽了?”殷郊哭诉曰:“父王听信妲己之言,不知何人买嘱姜环,架捏诬害,将母亲 剜去一目,炮烙二手,死於非命。今又听妲已谗言,欲杀我兄弟二人,望姨母救我二人性命!”杨妃 听罢,泪流满面,呜咽言曰:“殿下!你快进宫来。”二位殿下进宫。杨妃沉思晁田、晁雷至东宫不 见太子,必往此处找寻。待我把人打发回去,再作区处。杨妃站立宫门,只见晁田、晁雷二人行如 虎狼,飞奔前来。杨妃命传宫官:“与我拿了来人,此乃深宫内阙,外官焉敢至此?法当夷族。”晁 田听罢,向前称:“娘娘千岁!臣乃晁田、晁雷,奉天子旨,找寻二位殿下。上有龙凤剑在,臣不敢 下礼。”杨妃大喝曰:“殿下在东宫,你怎往馨庆宫来。若非天子之命,拿问贼臣好,还不快退去!” 晁田不敢回言,只得退走,兄弟计较这件事怎了?晁雷曰:“二宫全无,宫内生疏,不知内廷路径, 且回寿仙宫见天子回旨。”二人回去不表。且言杨妃进宫,二位殿下来见。妃曰:“此间不是你兄弟 所居之地,眼目且多,君昏臣暗,杀子诛妻,大变纲常,人伦尽灭。二位殿下可往九间殿去,合朝 文武末散。你去见皇伯微子、箕子、亚相比干、微子启、微子衍、武成王黄飞虎,就是你父亲要难 为你兄弟,也有大臣保你!”二位殿下听罢,叩头拜谢姨母指点活命之恩,泪而别。杨妃送二位殿下 出宫,坐於绣墩之上,自思叹曰:“姜后元配,奸臣做害,遭此横刑,何况偏宫?今妲己恃宠,蛊惑 昏君;倘有人传说二位殿下自我宫中放出去,那时罪归於我,也是如此行为,我怎经得这般惨刑? 况我侍奉昏君多年,并无一子半女。东宫太子乃自己亲生之子,父子天性,也不过如此。叁纲已绝, 不久必有祸乱,我以後必不能有什麽好结果。”杨妃思想半日,凄惶自伤,掩了深宫,自缢而死。当 有宫官报入寿仙宫,纣王闻杨妃自缢,不知何故,传旨用棺椁停於白虎殿。且说晁田、晁雷来至寿 仙宫,只见黄贵妃乘辇进宫回旨。纣王曰:“姜后死了。”黄妃奏曰:“姜后临绝,大叫数声曰:‘妾 待君侧十有馀年,毫无不道罪名,位列中宫,谨慎小心,夙夜匪懈,陛下并无嫉妒。不知何人妒我, 买刺客姜环,坐我一个大逆罪名,受此惨刑,十指枯焦,筋酥骨碎。生子一似浮云,恩爱付於流水, 身死不如禽兽,这场冤枉,无门可雪,只停白虎殿,庶几自有公论。’万望妾身转达天听,姜后言罢 气绝,尸卧西宫。望陛下念元配生子之情,可赐棺椁收殓,庶成其礼,使文武百官无议,不失主上 之德。”纣王传旨准行,黄妃回宫。只见晁田、晁雷回旨,纣王问曰:“太子何在?”晁田等奏曰: “到东宫寻觅,不知殿下下落。”王曰:“莫非仍在西宫?”晁田、晁雷曰:“不在西宫,连馨庆宫也 不在!”纣王曰:“叁宫不在,想在大殿;必须擒获,以正国法。”晁曰领旨出宫来,不表。且言二殿 下往九间殿来,两班文武俱不曾散朝,只等宫内信息。武成王黄飞虎听得脚步仓皇之声,望孔雀屏 里一君,见二位殿下慌忙错乱,战战兢兢。黄飞虎迎上前曰:“殿下为何这等慌张?”殷郊看见武成 王黄飞虎大叫一声:“黄将军救我兄弟性命!”道罢大哭,一把拉住黄飞虎袍服顿足曰:“父王听信妲
封神演义 己之言,不分皂白,将我母后剜去一目,铜斗烧红,烙去二手,死於西宫。黄贵妃勘问,并无半点 真情。我儿生身母亲受此慘刑,那姜环跪在前面对词:那时候心甚焦躁,不曾思忖,将姜环杀了 我复仗剑欲杀妲己,不意晁田奏准父王,父王赐我二人死。望列位皇伯怜我母亲受屈身亡,救我殷 郊,庶不失成汤之一脉。”言罢,二位殿下放声大哭。两班文武,齐含泪上前言:“国母受诬,我等 如何坐视?可鸣钟击鼓,即请天子上殿,声明其事;庶几罪人可得,洗雪皇后冤枉。”言尚未了,只 听得殿西首一声喊叫,似空中霹雳,大呼曰:“天子失政,杀子诛妻,建造炮烙,阻塞忠良,恣行无 道。大丈夫既不能为皇后雪冤,太子复仇:含泪悲啼,效儿女之态。古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 主而事。”今天子诛妻杀子,叁纲已绝,大义有乖,恐不能为天下之主,我等亦耻为之臣。我等不若 反出朝歌,另择新居,去此无道之主,保全社稷。”众人看时,却是镇殿大将军方弼、力相兄弟二人 黄飞虎听说,大喝一声:“你多大的官,敢如此乱言。满朝该多少大臣,岂临到你讲?本当拿下你这 乱臣贼子,还不退去!”方弼、力相二人,低头喏喏,不敢回言。黄飞虎见国政颠倒,叠现不祥,也 知天意人心,俱有离乱之兆,心中沉郁不业,咄咄无言。又见微子、比干、箕子诸位殿下,满朝文 武,人人切齿,个个长吁。正无甚计策,只见一位官员,身穿大红袍,腰系宝带,上前对诸位殿下 言曰:“今日之变,正应终南山云中子之言。古云君不正,则臣生奸佞。今天子屈斩太师杜元铣,治 炮烙坏谏臣梅伯:今日又有这异事。皇上清白不分,杀子诛妻:我想起来,那定计奸臣,行事贼子, 他反在旁暗笑。可怜成汤社稷,一旦邱墟,如我等不久终被他人所掳。”言者乃上大夫杨任。黄飞虎 长叹数声:“大夫之言是也!”百官默默,二位殿下悲哭不止。只见方弼、方相分开众人,方弼挟住 殷郊,方相挟住殷洪,厉声高叫曰:“纣王无道,杀子而绝宗庙,诛妻有坏纲常。今日保二位殿下往 东鲁借兵,除了昏君,再上成汤之嗣。我等反了!”二人背负殿下,连出朝歌南门去了。大抵二人气 力甚大,彼时不知跌倒几多官员,那里挡得住他。後人有诗为证: “方家兄弟反朝歌,殿下今朝出网罗;漫道妇人掉长舌,天心已去奈伊何?” 话说众多文武,见反了方弼、方相,大惊失色;独黄飞虎若为不知。亚相比干近前曰:“黄大人! 方弼反了,大人为何独无一言?”黄飞虎答曰:“可借文武并无一位似方弼二人的。方弼乃一莽汉, 倘知不忍国母负屈,太子枉死;自知卑小,不敢谏君,故此背负二位殿下去了。若圣旨追赶回来 殿下必死无疑,忠良尽遭杀戮。此事明知有死无生,只是迫於一腔忠义,故造此罪孽,然情甚可矜。” 百官未及答言,只听得殿後奔逐之声,众官正看,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按宝剑进殿前言曰:“列位大 人!二位殿下,可曾往九间殿来?”黄飞虎曰:“二位殿下方上殿哭诉冤枉,国母屈勘受诛,又欲赐 死太子;有镇殿将军方弼、方相听见,不忍沉冤,把二位殿下背负,反出都城,去尚未远。你既奉 天子旨意,速去拿回,以正国法。”晁田、晁雷听得是方弼、方相反了,骇得魂不附体。话说那方弼 身长一丈六尺,方相身长一丈四尺,晁田兄弟怎敢惹他?一拳也经不起。那晁田自思:“此是黄飞虎 明明奈何我,我自有道理。”晁田曰:“方弼既保二位殿下出都城去了,末将进宫回旨。”晁田来至寿 仙宫见纣王奏曰:“臣奉旨到九间殿,见文武未散,找寻二位殿下不见。只听百官道:‘二位殿下见 文武哭诉冤情,有镇殿将军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反出都城,投东鲁借兵去了。’请旨定夺。”纣 王大怒曰:“方弼反了,作速赶去拿来,毋得疏虞纵法。”晁田奏曰:“方弼力大勇猛,臣焉能拿得来? 要拿方弼兄弟,陛下速发手诏。着武成王黄飞虎方可成功,殿下亦不致漏网。”纣王曰:“速行手敕, 着黄飞虎速去拿来。”晁田将这个担儿,卸於黄飞虎,晁田捧手敕至大殿,命武成王黄飞虎:“速拿 反叛方弼方相,并取二位殿下首级回旨。”黄飞虎笑曰:“我晓得,这是晁田与我担儿挑。”即领剑敕 出午门,只见黄明、周纪、龙环、吴谦曰:“小弟相随。”黄飞虎曰:“不必你们去。”自上五色神牛, 推开坐下兽,两头见日,走八百里。且言方弼、方相背负二位殿下,一日跑了叁十里放下来。殿下 曰:“二位将军!此恩何日报得?”方弼曰:“臣想千岁遭此屈陷,故此心不平,一时反了朝歌。如 今计议,前往何方逃脱?”正商议间,只见武成王黄飞虎,坐五色神牛飞奔赶来。方弼、方相慌忙 对二位殿下曰:“末将二人一时卤莽,不自叁思。如今性命休矣,如何是好?”殿下曰:“救我兄弟 性命,无恩可酬,何出此言?”方弼曰:“黄将军来拿我等,此去一定伏诛。”殷郊急着,黄飞虎已 赶到面前。二位殿下道旁跪下曰:“黄将军此来,莫非捉获我等。”黄飞虎见二位殿下跪在道旁,滚 第24页
封神演义 第 24 页 己之言,不分皂白,将我母后剜去一目,铜斗烧红,烙去二手,死於西宫。黄贵妃勘问,并无半点 真情。我儿生身母亲受此惨刑,那姜环跪在前面对词;那时候心甚焦躁,不曾思忖,将姜环杀了。 我复仗剑欲杀妲己,不意晁田奏准父王,父王赐我二人死。望列位皇伯怜我母亲受屈身亡,救我殷 郊,庶不失成汤之一脉。”言罢,二位殿下放声大哭。两班文武,齐含泪上前言:“国母受诬,我等 如何坐视?可鸣钟击鼓,即请天子上殿,声明其事;庶几罪人可得,洗雪皇后冤枉。”言尚未了,只 听得殿西首一声喊叫,似空中霹雳,大呼曰:“天子失政,杀子诛妻,建造炮烙,阻塞忠良,恣行无 道。大丈夫既不能为皇后雪冤,太子复仇;含泪悲啼,效儿女之态。古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 主而事。”今天子诛妻杀子,叁纲已绝,大义有乖,恐不能为天下之主,我等亦耻为之臣。我等不若 反出朝歌,另择新居,去此无道之主,保全社稷。”众人看时,却是镇殿大将军方弼、力相兄弟二人。 黄飞虎听说,大喝一声:“你多大的官,敢如此乱言。满朝该多少大臣,岂临到你讲?本当拿下你这 乱臣贼子,还不退去!”方弼、力相二人,低头喏喏,不敢回言。黄飞虎见国政颠倒,叠现不祥,也 知天意人心,俱有离乱之兆,心中沉郁不业,咄咄无言。又见微子、比干、箕子诸位殿下,满朝文 武,人人切齿,个个长吁。正无甚计策,只见一位官员,身穿大红袍,腰系宝带,上前对诸位殿下 言曰:“今日之变,正应终南山云中子之言。古云君不正,则臣生奸佞。今天子屈斩太师杜元铣,治 炮烙坏谏臣梅伯;今日又有这异事。皇上清白不分,杀子诛妻;我想起来,那定计奸臣,行事贼子, 他反在旁暗笑。可怜成汤社稷,一旦邱墟,如我等不久终被他人所掳。”言者乃上大夫杨任。黄飞虎 长叹数声:“大夫之言是也!”百官默默,二位殿下悲哭不止。只见方弼、方相分开众人,方弼挟住 殷郊,方相挟住殷洪,厉声高叫曰:“纣王无道,杀子而绝宗庙,诛妻有坏纲常。今日保二位殿下往 东鲁借兵,除了昏君,再上成汤之嗣。我等反了!”二人背负殿下,连出朝歌南门去了。大抵二人气 力甚大,彼时不知跌倒几多官员,那里挡得住他。後人有诗为证: “方家兄弟反朝歌,殿下今朝出网罗;漫道妇人掉长舌,天心已去奈伊何?” 话说众多文武,见反了方弼、方相,大惊失色;独黄飞虎若为不知。亚相比干近前曰:“黄大人! 方弼反了,大人为何独无一言?”黄飞虎答曰:“可惜文武并无一位似方弼二人的。方弼乃一莽汉, 倘知不忍国母负屈,太子枉死;自知卑小,不敢谏君,故此背负二位殿下去了。若圣旨追赶回来, 殿下必死无疑,忠良尽遭杀戮。此事明知有死无生,只是迫於一腔忠义,故造此罪孽,然情甚可矜。” 百官未及答言,只听得殿後奔逐之声,众官正看,只见晁田兄弟二人,按宝剑进殿前言曰:“列位大 人!二位殿下,可曾往九间殿来?”黄飞虎曰:“二位殿下方上殿哭诉冤枉,国母屈勘受诛,又欲赐 死太子;有镇殿将军方弼、方相听见,不忍沉冤,把二位殿下背负,反出都城,去尚未远。你既奉 天子旨意,速去拿回,以正国法。”晁田、晁雷听得是方弼、方相反了,骇得魂不附体。话说那方弼 身长一丈六尺,方相身长一丈四尺,晁田兄弟怎敢惹他?一拳也经不起。那晁田自思:“此是黄飞虎 明明奈何我,我自有道理。”晁田曰:“方弼既保二位殿下出都城去了,末将进宫回旨。”晁田来至寿 仙宫见纣王奏曰:“臣奉旨到九间殿,见文武未散,找寻二位殿下不见。只听百官道:‘二位殿下见 文武哭诉冤情,有镇殿将军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反出都城,投东鲁借兵去了。’请旨定夺。”纣 王大怒曰:“方弼反了,作速赶去拿来,毋得疏虞纵法。”晁田奏曰:“方弼力大勇猛,臣焉能拿得来? 要拿方弼兄弟,陛下速发手诏。着武成王黄飞虎方可成功,殿下亦不致漏网。”纣王曰:“速行手敕, 着黄飞虎速去拿来。”晁田将这个担儿,卸於黄飞虎,晁田捧手敕至大殿,命武成王黄飞虎:“速拿 反叛方弼方相,并取二位殿下首级回旨。”黄飞虎笑曰:“我晓得,这是晁田与我担儿挑。”即领剑敕 出午门,只见黄明、周纪、龙环、吴谦曰:“小弟相随。”黄飞虎曰:“不必你们去。”自上五色神牛, 推开坐下兽,两头见日,走八百里。且言方弼、方相背负二位殿下,一日跑了叁十里放下来。殿下 曰:“二位将军!此恩何日报得?”方弼曰:“臣想千岁遭此屈陷,故此心不平,一时反了朝歌。如 今计议,前往何方逃脱?”正商议间,只见武成王黄飞虎,坐五色神牛飞奔赶来。方弼、方相慌忙 对二位殿下曰:“末将二人一时卤莽,不自叁思。如今性命休矣,如何是好?”殿下曰:“救我兄弟 性命,无恩可酬,何出此言?”方弼曰:“黄将军来拿我等,此去一定伏诛。”殷郊急着,黄飞虎已 赶到面前。二位殿下道旁跪下曰:“黄将军此来,莫非捉获我等。”黄飞虎见二位殿下跪在道旁,滚
封神演义 下神牛,亦跪於地上。口称:“臣该万死!殿下请起!”殷郊曰:“将军此来有甚事?”飞虎曰:“奉 命差遣,天子赐龙凤剑前来,请二位殿下自决,臣方敢回旨意。非臣敢逼死储君,请殿下速行!”殷 郊听罢跪告曰:“将军尽知我母子衔冤负屈,母遭惨刑,沉冤莫白:再杀幼子,一门尽绝。乞将军可 怜衔冤孤儿,开天地仁慈之恩,赐一线再生之路。倘得寸土可安,生则衔环,死当结草,没世不敢 忘将军之大德。”黄飞虎跪而言曰:“彼此筹画再叁,臣岂不知殿下冤枉,若命概不由己。臣欲要放 殿下,便得欺君卖国之罪。欲要不放殿下,其实深负沉冤,臣心何忍?沉思俱无计策。”只见殷郊自 思料不能脱此灾:“也罢!将军既奉君命,不敢违法。还有一言,望将军不知可施此德,周旋一脉生 命。”黄飞虎曰:“殿下有何事?但说不妨!”殷郊曰:“将军可将我殷郊之首级,回都城覆旨。可怜 我幼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倘他日长成,或得借兵报怨,得雪我母之沉冤。我殷郊虽死之日,犹 生之年,望将军可怜。”殷洪上前急止之曰:“黄将军!此事不可!皇兄乃东宫太子,我不过一庶子, 况我又年幼,无有大施展。黄将军可将我殷洪首级回旨,皇兄或往东鲁,或去西岐,借一旅之师, 倘可报母弟之仇,弟何惜此一死?”殷郊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放声大哭曰:“我何忍幼弟遭此惨 刑?”二人痛哭,彼此不忍,你推我让,那里肯舍?方弼、方相看见如此苦情痛切,二人叫一声 “苦杀人也!”泪如雨下。黄飞虎看见方弼有这等忠心,自是不忍见,甚是凄惶。乃含泪叫:“方弼 不必啼哭,二位殿下不必伤心,此事惟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我举族不保。方弼过来,保殿下往 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传与他:‘救他两路 调兵,靖奸洗冤。’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方弼曰:“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异事,临朝 保驾,不曾带有路费:如今欲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事怎了?”飞虎曰:“此事你我俱不曾打点。 飞虎沉思半晌曰:“可将我内悬宝拿去,前途货卖,权作路费。上有金镶,价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 保重!方弼、方相你兄弟当宜用心,其功不小,臣回宫复命。”飞虎上骑,回朝歌进城。时日色已暮, 百官尚在午门。黄飞虎下骑,比干曰:“黄将军怎样了。”黄飞虎曰:“追赶不上,只得回旨。”百官 大喜。且言黄飞虎进宫候旨,纣王问曰:“逆子叛臣,可曾拿了!”黄飞虎曰:“臣奉敕追赶七十里 到叁叉路口,问往来行人,俱言不曾见。臣恐有错过,只得回来。”纣王曰:“追赶不上,好了逆子 叛臣。卿且暂退,明日再议。”黄飞虎谢恩出午门,与百官各归府第。且说妲己见未曾拿住殷郊,复 进言曰:“陛下今日走脱了殷郊,倘投了姜桓楚,只恐大兵不久即至,其祸不小。况闻太师远征,不 在都城。不若速命殷破败、雷开,即点叁千飞骑星夜拿来,斩草除根,以免後患。”纣王听说:“夫 人此言,正合朕意。”忙传手诏:“命殷破败、雷开,点飞骑叁千,速拿殿下、毋得迟误取罪。”殷、 雷二将领诏,遂往黄飞虎府内来领兵符,调选兵马。黄飞虎坐在後厅,思想:“朝廷不正,将来民怨 天愁,百姓惶惶,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正思想间,军政司启 老爷:“殷、雷二将听令!”飞虎曰:“令来。”二将进後厅,行礼毕。飞虎曰:“方才散朝,又有何事? 二将启曰:“天子手诏,命末将领叁千飞骑,星夜追赶殿下,捉方弼等以正国法,特来请发兵符 飞虎暗想:“此二将赶去,必定来。我把前面方便,付於流水。”乃吩咐殷破败、雷开曰:“今日晚了, 人马未齐;明日五更,领兵符速去。”殷、雷二将,不敢违令,只得退去。这黄飞虎乃是元戎,殷、 雷二将乃是麾下,何敢强辩,只得回去不表。且言黄飞虎对周纪曰,“殷破败来领兵符,调叁千飞骑 追赶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疾病衰老懦弱不堪的,点叁千与他。”周纪领命。次早五更,殷、雷 二将等发兵符,周纪下教场,令左哨点叁千飞骑,发与殷、雷二将领去。二将观之,皆老弱不堪疾 病之卒。又不敢违令,只得领人马出南门而去。一声炮响,催动叁军,那老弱疾病之兵,如何行得 快?急得二将没奈何,随军征进。有诗为证: “叁千飞骑出朝歌,呐喊摇旗擂鼓锣;队伍不齐叫难支,行人拍手笑呵呵。” 不言殷破败、雷开追赶殿下。且言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行了一二日,方弼与弟言曰:“我和你 保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囊箧空虚,路费毫无,如何是好?虽然黄老爷赐有玉,你我如何好用?倘有 人盘诘,反为不便。来此正是东南二路,你好指引二位殿下前往,我兄弟再投他处,方可两全。”方 相曰:“此言极是。”方弼请二位殿下说曰:“臣有一言,启二位千岁!臣等乃一勇之夫,秉心愚蠢 昨见殿下负此冤苦,一时性起,反了朝歌:并不曾想到路途遥远,盘费全无。今欲将黄将军所留玉, 第25页
封神演义 第 25 页 下神牛,亦跪於地上。口称:“臣该万死!殿下请起!”殷郊曰:“将军此来有甚事?”飞虎曰:“奉 命差遣,天子赐龙凤剑前来,请二位殿下自决,臣方敢回旨意。非臣敢逼死储君,请殿下速行!”殷 郊听罢跪告曰:“将军尽知我母子衔冤负屈,母遭惨刑,沉冤莫白;再杀幼子,一门尽绝。乞将军可 怜衔冤孤儿,开天地仁慈之恩,赐一线再生之路。倘得寸土可安,生则衔环,死当结草,没世不敢 忘将军之大德。”黄飞虎跪而言曰:“彼此筹画再叁,臣岂不知殿下冤枉,若命概不由己。臣欲要放 殿下,便得欺君卖国之罪。欲要不放殿下,其实深负沉冤,臣心何忍?沉思俱无计策。”只见殷郊自 思料不能脱此灾:“也罢!将军既奉君命,不敢违法。还有一言,望将军不知可施此德,周旋一脉生 命。”黄飞虎曰:“殿下有何事?但说不妨!”殷郊曰:“将军可将我殷郊之首级,回都城覆旨。可怜 我幼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倘他日长成,或得借兵报怨,得雪我母之沉冤。我殷郊虽死之日,犹 生之年,望将军可怜。”殷洪上前急止之曰:“黄将军!此事不可!皇兄乃东宫太子,我不过一庶子, 况我又年幼,无有大施展。黄将军可将我殷洪首级回旨,皇兄或往东鲁,或去西岐,借一旅之师, 倘可报母弟之仇,弟何惜此一死?”殷郊上前一把抱住兄弟殷洪,放声大哭曰:“我何忍幼弟遭此惨 刑?”二人痛哭,彼此不忍,你推我让,那里肯舍?方弼、方相看见如此苦情痛切,二人叫一声: “苦杀人也!”泪如雨下。黄飞虎看见方弼有这等忠心,自是不忍见,甚是凄惶。乃含泪叫:“方弼 不必啼哭,二位殿下不必伤心,此事惟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我举族不保。方弼过来,保殿下往 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传与他:‘救他两路 调兵,靖奸洗冤。’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方弼曰:“我弟兄二人今日早朝,不知有此异事,临朝 保驾,不曾带有路费;如今欲分头往东南二路去,这事怎了?”飞虎曰:“此事你我俱不曾打点。” 飞虎沉思半晌曰:“可将我内悬宝拿去,前途货卖,权作路费。上有金镶,价值百金,二位殿下前途 保重!方弼、方相你兄弟当宜用心,其功不小,臣回宫复命。”飞虎上骑,回朝歌进城。时日色已暮, 百官尚在午门。黄飞虎下骑,比干曰:“黄将军怎样了。”黄飞虎曰:“追赶不上,只得回旨。”百官 大喜。且言黄飞虎进宫候旨,纣王问曰:“逆子叛臣,可曾拿了!”黄飞虎曰:“臣奉敕追赶七十里, 到叁叉路口,问往来行人,俱言不曾见。臣恐有错过,只得回来。”纣王曰:“追赶不上,好了逆子 叛臣。卿且暂退,明日再议。”黄飞虎谢恩出午门,与百官各归府第。且说妲己见未曾拿住殷郊,复 进言曰:“陛下今日走脱了殷郊,倘投了姜桓楚,只恐大兵不久即至,其祸不小。况闻太师远征,不 在都城。不若速命殷破败、雷开,即点叁千飞骑星夜拿来,斩草除根,以免後患。”纣王听说:“夫 人此言,正合朕意。”忙传手诏:“命殷破败、雷开,点飞骑叁千,速拿殿下、毋得迟误取罪。”殷、 雷二将领诏,遂往黄飞虎府内来领兵符,调选兵马。黄飞虎坐在後厅,思想:“朝廷不正,将来民怨 天愁,百姓惶惶,四海分崩,八方播乱,生民涂炭,日无宁宇,如何是好?”正思想间,军政司启 老爷:“殷、雷二将听令!”飞虎曰:“令来。”二将进後厅,行礼毕。飞虎曰:“方才散朝,又有何事?” 二将启曰:“天子手诏,命末将领叁千飞骑,星夜追赶殿下,捉方弼等以正国法,特来请发兵符。” 飞虎暗想:“此二将赶去,必定来。我把前面方便,付於流水。”乃吩咐殷破败、雷开曰:“今日晚了, 人马未齐;明日五更,领兵符速去。”殷、雷二将,不敢违令,只得退去。这黄飞虎乃是元戎,殷、 雷二将乃是麾下,何敢强辩,只得回去不表。且言黄飞虎对周纪曰,“殷破败来领兵符,调叁千飞骑 追赶殿下;你明日五更,把左哨疾病衰老懦弱不堪的,点叁千与他。”周纪领命。次早五更,殷、雷 二将等发兵符,周纪下教场,令左哨点叁千飞骑,发与殷、雷二将领去。二将观之,皆老弱不堪疾 病之卒。又不敢违令,只得领人马出南门而去。一声炮响,催动叁军,那老弱疾病之兵,如何行得 快?急得二将没奈何,随军征进。有诗为证: “叁千飞骑出朝歌,呐喊摇旗擂鼓锣;队伍不齐叫难支,行人拍手笑呵呵。” 不言殷破败、雷开追赶殿下。且言方弼、方相保二位殿下行了一二日,方弼与弟言曰:“我和你 保二位殿下反出朝歌,囊箧空虚,路费毫无,如何是好?虽然黄老爷赐有玉,你我如何好用?倘有 人盘诘,反为不便。来此正是东南二路,你好指引二位殿下前往,我兄弟再投他处,方可两全。”方 相曰:“此言极是。”方弼请二位殿下说曰:“臣有一言,启二位千岁!臣等乃一勇之夫,秉心愚蠢。 昨见殿下负此冤苦,一时性起,反了朝歌;并不曾想到路途遥远,盘费全无。今欲将黄将军所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