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 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 色体变异。 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为了学 生便于理解抽象的概念。在介绍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 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时,教材也举了具体的实例。设计的旁栏思考题和 小资料,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人工诱变在育种上有 重要用途,可通过教材介绍的我国在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小节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1)基因突变与DNA的复制有关;(2) 基因重组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减数分裂有关 2教学目标的确定 2.1知识目标 知道: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识记:(1)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第1页
第 1 页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在引言部分指出生物的变异具有普遍性,变异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 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 色体变异。 本小节介绍了基因突变的概念、意义和特点,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以及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教材从实例引入基因突变的概念,是为了学 生便于理解抽象的概念。在介绍基因突变的普遍性、随机性、自然突变率 低、有害性和不定向性时,教材也举了具体的实例。设计的旁栏思考题和 小资料,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基因突变特点的理解。人工诱变在育种上有 重要用途,可通过教材介绍的我国在诱变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本小节内容与其他章节的联系:(1)基因突变与 DNA 的复制有关;(2) 基因重组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中的减数分裂有关。 2 教学目标的确定 2.1 知识目标 知道: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识记:(1)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 2.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本引言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由“总”到“分”的分析问题的方 法;通过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3情感目标 (1)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多样性。 (2)通过教材介绍的我国在诱变 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教学重点及落实方案 3.1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3.2落实方案 (1)使用ppt进行直观教学。 (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2页
第 2 页 (2)基因重组的概念和意义。 2.2 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本引言的学习使学生学会由“总”到“分”的分析问题的方 法;通过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逻辑推理能力。 2.3 情感目标 (1)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的多样性。 (2)通过教材介绍的我国在诱变 育种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 教学重点及落实方案 3.1 教学重点 (1)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特点 (2)基因重组的概念 3.2 落实方案 (1)使用 ppt 进行直观教学。 (2)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 5教学方法 教授法、讨论法 6课时安排 2课时 7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什么是性状?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 复习巩固 性状表现除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性状由亲代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探究,激发 递到子代时,会不会一成不变呢?当然不会,或多或少都 生积极思维和 引入 会存在差异,这又为什么呢?那么生物的变异又是如 求知欲望 何产生的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新课 变异的类型 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让一个图片。上图是一个普通的 玉米种子在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中,水、肥、光特别充足 所结种子大而饱满,但这样的种子种下去,结出的却是普通学生思考后回答 种子:下图是太空椒(普通青椒种子邀游过太空后培育而成 与普通青椒对比,果实明显增大,种植下去, 以学生身边的生 产实例和熟悉的 仍然是肥大果实 事例,创设问题 景,引导学生 提问:籽粒饱满的种子与普通种子相比,太空椒与普通青椒学生反思 思考 相比,形状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为什么? 第3页
第 3 页 4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 5 教学方法 教授法、讨论法 6 课时安排 2 课时 7 教学过程(见下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什么是性状?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回答 复习巩固 引入 性状表现除与遗传物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性状由亲代 传递到子代时,会不会一成不变呢?当然不会,或多或少都 会存在差异,这又为什么呢?那么生物的变异又是如 何产生的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探究,激发 学生积极思维和 求知欲望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1.变异的类型 运用多媒体(幻灯片)展示让一个图片。上图是一个普通的 玉米种子在萌发长成植株的过程中,水、肥、光特别充足, 所结种子大而饱满,但这样的种子种下去,结出的却是普通 种子;下图是太空椒(普通青椒种子邀游过太空后培育而成) 与普通青椒对比,果实明显增大,种植下去, 仍然是肥大果实。 提问:籽粒饱满的种子与普通种子相比,太空椒与普通青椒 相比,形状有明显的差异,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反思 进入新课 以学生身边的生 产实例和熟悉的 事例,创设问题 情景,引导学生 思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把子粒饱满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种子是 不是粒大饱满? 是问:把肥大的青椒种下去,长出的是不是肥大青椒? 问:这两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生对应教材作 号 可见生物的变异有这样两种类型。那什么情况下的变异不遗 什么情况下的变异可遗传?我们知道生物的表现型与 因型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像玉米这样,子粒饱满是由于水 肥和光充足引起,也就是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这种变异是 不遗传的。而太空椒邀游过太空,宇宙辐射改 变了遗传物质,因此这个变异性状就是可遗传的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它的来源主要有三 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设问:那么,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怎么产生的?又学生观看 课怎么导致生物变异呢? 设置悬念 2.基因突变 承接下一知识 下面一段录像是关于正常的红细胞基因突变形成镰刀型 贫血症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 是问:从片子中我们看到正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功 提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功能的学生对应教材 创设问题情景 完成有没有影响?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红 引导学生思考 讲述: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让我们来看 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第4页
第 4 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 提问:把子粒饱满的种子种下去,长出的种子是 不是粒大饱满? 提问:把肥大的青椒种下去,长出的是不是肥大青椒? 提问:这两个问题说明了什么? 可见生物的变异有这样两种类型。那什么情况下的变异不遗 传,什么情况下的变异可遗传?我们知道生物的表现型与基 因型和外界环境条件有关。像玉米这样,子粒饱满是由于水、 肥和光充足引起,也就是外界环境条件引起的,这种变异是 不遗传的。而太空椒邀游过太空,宇宙辐射改 变了遗传物质,因此这个变异性状就是可遗传的。 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变异的主要类型。它的来源主要有三方 面: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设问:那么,什么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怎么产生的?又 怎么导致生物变异呢? 2.基因突变 下面一段录像是关于正常的红细胞基因突变形成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 提问:从片子中我们看到正常红细胞是什么形状?有什么功 能? 提问: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对功能的 完成有没有影响?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红细胞变成镰刀型红 细胞? 讲述: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让我们来看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因的图解 学生对应教材作 记号 学生观看 学生对应教材 设置悬念 承接下一知识 创设问题情景, 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看作书回答 大家知道,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我们先来看正常 血红蛋白与镰刀型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的组成。 落实教材分析 问:两者有什么区别? 照课件做好笔 记完善图解 (回答:正常的是谷氨酸,异常的是缬氨酸) 问:氨基酸是由什么决定的? (回答:由信使RNA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问:构成信使RNA上的密码子的那些碱基又是由什么决定 联系前面所学知 的呢? 识构建完善体系 (回答:由DNA上的碱基决定的。) 是问:大家来比较一下正常与异常的DNA (回答:一个碱基对的改变。) 引导学生观募 析,培养归纳 问:DNA上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了镰刀型 力 细胞贫血症。我们知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怎么来 决定性状的? (回答:基因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代表了遗传信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就是要把特定的遗传 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反映到具体的蛋自质结构上。) 讲述:我们看控制血红蛋白的DMA上一个碱基对改变,使得 该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一一发生了改变(教师引导 生回答),也就是基因结构改变了,最终控制血红蛋白的性 犬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红细胞就由圆饼状变为镰刀状了 学生练习,要求学 问:基因结构改变除了碱基对的替换,还会不会有其它可件自己写一段 片段加以考虑 生分析后答出DNA分子中碱基对数目的改变也会导致基 第5页
第 5 页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大家知道,性状是由蛋白质来体现的,我们先来看正常 血红蛋白与镰刀型血红蛋白的氨基酸的组成。 提问:两者有什么区别? (回答:正常的是谷氨酸,异常的是缬氨酸) 提问:氨基酸是由什么决定的? (回答:由信使 RNA 上的密码子决定的。) 提问:构成信使 RNA 上的密码子的那些碱基又是由什么决定 的呢? (回答:由 DNA 上的碱基决定的。) 提问:大家来比较一下正常与异常的 DNA, 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回答:一个碱基对的改变。) 提问: DNA 上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变,最终导致了镰刀型 细胞贫血症。我们知道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怎么来 决定性状的? (回答:基因是由脱氧核苷酸组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 序代表了遗传信息,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就是要把特定的遗传 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反映到具体的蛋自质结构上。) 讲述:我们看控制血红蛋白的 DNA 上一个碱基对改变,使得 该基因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教师引导学 生回答),也就是基因结构改变了,最终控制血红蛋白的性 状也会发生改变,所以红细胞就由圆饼状变为镰刀状了。 设问:基因结构改变除了碱基对的替换,还会不会有其它可 能? 学生分析后答出 DNA 分子中碱基对数目的改变也会导致基 学生看作书回答 对照课件做好笔 记完善图解 学生练习,要求学 生自己写一段 DNA 片段加以考虑 落实教材分析 联系前面所学知 识构建完善体系 引导学生观察、 分析,培养归纳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