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的流行病学 患病率约 1.5%~2.0% >65岁6.0%~10% 有症状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40年中,心衰死亡增加了6倍发病率继续增长 我国35~74岁城乡居民患病率为0.9% 男0.7%,女1.0% 心衰患者约400万 心衰的死亡原因:泵衰竭 59% 心律失常 13% 猝死 13%
心衰的流行病学 • 患病率约 1.5%~2.0% >65岁 6.0 %~10% • 有症状患者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 40年中,心衰死亡增加了6倍,发病率继续增长 • 我国35~74岁城乡居民患病率为0.9% 男 0.7%,女 1.0% 心衰患者约400万 • 心衰的死亡原因:泵衰竭 59% 心律失常 13% 猝死 13%
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的比较 Normal Systolic Dysfunction Diastolic Dysfunctlon Diastole (filling] The ventricles fill The enlarged ventricles The stiff venTricles fill normally wth blood fill with blood with less blood than normal Systole The ventricles pump The ventricles pump The ventricles pump out about 60% of out less than 40 to 50% out about 60% ol the blood of the blood he blood, but the amount may be lower than normal
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的比较
GH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1.心肌病变(基本机制:心肌重构→心肌结 构、功能、表型改变 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 代谢障碍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肥厚
CHF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均可引起慢性心功能不全 ——(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1. 心肌病变(基本机制:心肌重构→心肌结 构、功能、表型改变) 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心肌结构损害、心肌 代谢障碍 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心肌肥厚
其特征为: 1.伴胚胎基因再表达的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细胞收缩力降低,寿命缩短 2.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衰从代偿走向失代偿的转 折点 3.心肌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或降解增加 临床可见:心肌肌重、心室容量的增加; 心室形状改变,横径增加呈球状
其特征为: 1.伴胚胎基因再表达的病理性心肌细胞肥大, 心肌细胞收缩力降低,寿命缩短 2.心肌细胞凋亡是心衰从代偿走向失代偿的转 折点; 3.心肌细胞外基质过度纤维化或降解增加 • 临床可见:心肌肌重、心室容量的增加; 心室形状改变,横径增加呈球状
2.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心脏射血的阻 力增加 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回心血量增加 10
2. 负荷过重 压力负荷过重(后负荷):心脏射血的阻 力增加 容量负荷过重(前负荷):回心血量增加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