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章末卷2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2005·河池)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 木板的水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实验结论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 的哪一条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 木板表面 A.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缓就越慢 B.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D.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6:牛顿第一定律 【难度】中等 【分析】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虽然这三次小车的初速度都相同,但是运动的距离却 不相同.这说明是阻力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阻力越大,运动距离越短:阻力越小,运动 距离越长.若没有阻力,则运动的物体就不会停下来,将永远的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 【解答】解:A、木板表面的阻力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表明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 得越慢: B、如果阻力越小,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将越远.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C、从实验中我们分析出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因为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阻力,小车的运动并没有受到推力的作 用.且由于阻力的存在,改变了小车的运动速度.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阻力大的, 速度减少得快;阻力小的,速度减少得慢.由此我们推理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运动的物
第八章章末卷 2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2005•河池)分别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滑到铺有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 木板的水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实验结论可以反驳下列说法中 的哪一条( ) A.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缓就越慢 B.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将永远运动下去 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D.运动的物体不受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6J:牛顿第一定律. 【难度】中等. 【分析】通过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虽然这三次小车的初速度都相同,但是运动的距离却 不相同.这说明是阻力在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阻力越大,运动距离越短;阻力越小,运动 距离越长.若没有阻力,则运动的物体就不会停下来,将永远的沿直线匀速运动下去. 【解答】解:A、木板表面的阻力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远,表明摩擦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少 得越慢; B、如果阻力越小,则小车运动的距离将越远.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 C、从实验中我们分析出力和运动的关系: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因为实验中,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只受到阻力,小车的运动并没有受到推力的作 用.且由于阻力的存在,改变了小车的运动速度.通过对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阻力大的, 速度减少得快;阻力小的,速度减少得慢.由此我们推理出如果物体不受任何力,运动的物
体将永远的运动下去 D、若平面非常光滑,阻力为零,则不会有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不会变快也不会变慢,永远的运动下去 故选C. 【点评】这个实验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做法是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 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在水平面上 的初速度相同)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做好这个实验,好好的分析这个实验现象,也就 能够很好的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了 2.(2005·钦州)如图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 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D.他们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他们的支持力均为一对平衡力 【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7A:重力的方向 【难度】中等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重力的概念及方向.知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力为重力,重 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答】解:A、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都会受到重力,并且他们受到的重力与 地球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 B、企鹅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 C、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都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他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 发生相对运动或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一定不受到摩擦力.所以C选项说法错误 D、他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D选项
体将永远的运动下去. D、若平面非常光滑,阻力为零,则不会有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不会变快也不会变慢,永远的运动下去. 故选 C. 【点评】这个实验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做法是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 体,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在水平面上 的初速度相同)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做好这个实验,好好的分析这个实验现象,也就 能够很好的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了. 2.(2005•钦州)如图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 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的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中国人、阿根廷人除了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外,一定还受到摩擦力 D.他们受到的重力和地球对他们的支持力均为一对平衡力 【考点】6R:平衡力的辨别;7A:重力的方向. 【难度】中等.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知道重力的概念及方向.知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力为重力,重 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即指向地心. 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解答】解:A、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都会受到重力,并且他们受到的重力与 地球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A 选项说法错误. B、企鹅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 B 选项说法错误. C、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都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他们都处于静止状态,没有 发生相对运动或有发生相对运动的趋势,一定不受到摩擦力.所以 C 选项说法错误. D、他们都处于静止状态,则受到的重力与地球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 D 选项
说法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的方向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3.(2004·湟中县)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这是因为() 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 B.这样使锯更耐受撞击 C.锯用的太久,齿被撞歪 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 【考点】丌: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21:物质的基本属性 【难度】中等 【分析】A、锯齿的锋利程度是由两个因素:硬度和尖利程度决定,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B、锯是否耐撞击是由锯的硬度决定的 C、根据新旧锯齿的形状对比来做出解答: D、锯口加宽,锯条和被锯物体之间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小摩擦力 【解答】解:A、锯齿的锋利程度是由锯齿材料的硬度和尖利程度决定的,因为钢锯的锯齿 的材料和尖利程度都没有因为东倒西歪而改变,所以不会增大其锋利程度,A是错误的: B、锯是否耐撞击是由锯齿的材料决定的,与形状没有关系,所以B是错误的: C、新的钢锯锯齿也是东倒西歪的,所以C是错误的 D、锯齿做成东倒西歪的形状,可以使锯条在前后拉动的过程中,所锯物体位置的宽度增加, 有利于钢锯的前后伸缩,减小了对钢锯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所以D是正确的.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锯条用到的物理知识,是一道应用题 要解答此题想,需要对物体的硬度、摩擦力的知识灵活掌握. 4.(2016·无锡)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 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说法正确. 故选 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的方向及二力平衡的条件. 3.(2004•湟中县)锯齿都是东倒西歪,不在一个平面,这是因为( ) A.这样使锯齿更锋利 B.这样使锯更耐受撞击 C.锯用的太久,齿被撞歪 D.可以使锯口加宽,减小材料对锯的摩擦力 【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21:物质的基本属性. 【难度】中等. 【分析】A、锯齿的锋利程度是由两个因素:硬度和尖利程度决定,从这两个方面来考虑; B、锯是否耐撞击是由锯的硬度决定的; C、根据新旧锯齿的形状对比来做出解答; D、锯口加宽,锯条和被锯物体之间的压力减小,从而减小摩擦力. 【解答】解:A、锯齿的锋利程度是由锯齿材料的硬度和尖利程度决定的,因为钢锯的锯齿 的材料和尖利程度都没有因为东倒西歪而改变,所以不会增大其锋利程度,A 是错误的; B、锯是否耐撞击是由锯齿的材料决定的,与形状没有关系,所以 B 是错误的; C、新的钢锯锯齿也是东倒西歪的,所以 C 是错误的; D、锯齿做成东倒西歪的形状,可以使锯条在前后拉动的过程中,所锯物体位置的宽度增加, 有利于钢锯的前后伸缩,减小了对钢锯的压力,从而减小摩擦,所以 D 是正确的.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锯条用到的物理知识,是一道应用题; 要解答此题想,需要对物体的硬度、摩擦力的知识灵活掌握. 4.(2016•无锡)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 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考点】7: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度】中等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不易吹开,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其实质 【解答】解 A、被风吹开是因为门的滑动摩擦力很小,很容易克服摩擦将门吹开:故A错误 B、门相当于一个杠杆,门没被吹开,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风吹门的力也可能大于或等 于摩擦力,故B错误 CD、塞入硬纸片后,使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增大,因此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C 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掌握増大摩擦力和较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应 用于实际生活. 5.(2015·黔南州)如图所示,三位同学用同一组器材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用力进行了 下面三项操作:甲同学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拉A在B上加速运动;丙 同学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A与B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f甲 f乙、f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f甲=f乙,f丙=0B.f甲-f乙=f丙 C.f甲=f丙<fzD.f甲<f乙,f两不确定 【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 【难度】中等 【分析】抓住三种条件下A与B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就可判断摩 擦力的大小:另外还有考虑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发生相对运动 【解答】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物体的运动速 度、接触面积无关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考点】7I: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难度】中等. 【分析】(1)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不易吹开,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分析其实质. 【解答】解: A、被风吹开是因为门的滑动摩擦力很小,很容易克服摩擦将门吹开;故 A 错误; B、门相当于一个杠杆,门没被吹开,说明杠杆处于平衡状态,风吹门的力也可能大于或等 于摩擦力,故 B 错误; CD、塞入硬纸片后,使门与门框之间的压力增大,因此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故 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的区别,掌握增大摩擦力和较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应 用于实际生活. 5.(2015•黔南州)如图所示,三位同学用同一组器材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用力进行了 下面三项操作:甲同学拉木块 A 在长木板 B 上匀速运动;乙同学拉 A 在 B 上加速运动;丙 同学拉 B,使 AB 一起匀速运动.三位同学的操作中 A 与 B 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f 甲、 f 乙、f 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 甲=f 乙,f 丙=0 B.f 甲=f 乙=f 丙 C.f 甲=f 丙<f 乙 D.f 甲<f 乙,f 丙不确定 【考点】7D:摩擦力的大小. 【难度】中等. 【分析】抓住三种条件下 A 与 B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就可判断摩 擦力的大小;另外还有考虑产生摩擦力的条件﹣﹣发生相对运动. 【解答】解: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因素有关,即: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而与物体的运动速 度、接触面积无关.
根据题干信息:甲同学拉木块A在长木板B上匀速运动:乙同学拉A在B上加速运动:都 是物体A与物体B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而在两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及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未变,故摩擦力不变即摩擦力相等:即f=f乙 当丙同学拉B,使AB一起匀速运动时,物体A与物体B相对静止,即A与B未发生相对运 ,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的存在,即摩擦力等于零;f两=0:故A 正确, 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运动状态可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6.(2015·恩施州)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A放置水平木板B上,加 载一个钩码,把一支测力计系在A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B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 列讨论中错误的是() 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A受B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A受到B的摩擦力的大小为24N,方向向左 D.若增大拉动B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考点】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难度】中等 【分析】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此时物体处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者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若两者都不发生变化,则 滑动摩檫力不变:滑动摩檫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A、两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A上加减钩码可以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大小,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故A正确 B、A受到B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A受B 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
根据题干信息:甲同学拉木块 A 在长木板 B 上匀速运动;乙同学拉 A 在 B 上加速运动;都 是物体 A 与物体 B 发生了相对运动,产生了滑动摩擦;而在两种情况下,压力大小及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未变,故摩擦力不变即摩擦力相等;即 f 甲=f 乙; 当丙同学拉 B,使 AB 一起匀速运动时,物体 A 与物体 B 相对静止,即 A 与 B 未发生相对运 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故它们之间没有摩擦力的存在,即摩擦力等于零;f 丙=0;故 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 A. 【点评】此题考查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产生摩擦力的条件;根据题目中提供的运动状态可 分析摩擦力的大小. 6.(2015•恩施州)在做“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时,将木块 A 放置水平木板 B 上,加 载一个钩码,把一支测力计系在 A 上,如图所示.当向左拉动 B 时,测力计指针稳定.下 列讨论中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B.A 受 B 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C.A 受到 B 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2.4N,方向向左 D.若增大拉动 B 的速度,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 【考点】7L: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难度】中等. 【分析】物体静止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此时物体处平衡状态,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二者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可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 和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若两者都不发生变化,则 滑动摩檫力不变;滑动摩檫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A、两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在 A 上加减钩码可以改变物体间的压力 大小,该实验装置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故 A 正确; B、A 受到 B 对它的滑动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作用而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则 A 受 B 的摩擦力与测力计拉力是一对平衡力,故 B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