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工程制图课程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学科(专业类)基础11007C0006课程类别课程编码教育课程基础必修课程考查课程性质考核方式120学分总学时无20课堂教学学时先修课程0工程训练后续课程课内实践学时第1学期机电工程学院开课单位开课学期通信工程专业适用专业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编写依据二、课程简介《工程制图》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学习专业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是学生接触专业的启蒙课程,在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课程目标总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掌握国家制图标准,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掌握点、线、面的投影,掌握绘制和识读组合体的方法步骤及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掌握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和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掌握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理解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配置形式及画法;了解截交线与相贯线的作图方法、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的定义。同时还要求理解互换性、几何量线性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理论、名词术语和原理概念,掌握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基本内容及其关系,在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能正确进行精度设计和图样标注;对常见的公差要求能在图样上正确标注和解释的能力,熟悉各种典型几何参数的检测方法,初步学会使用的计量器具;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19
19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工程制图 Engineering Graphics 课程编码 11007C0006 课程类别 学科(专业类)基础 教育课程 课程性质 基础必修课程 考核方式 考查 总学时 20 学分 1 课堂教学学时 20 先修课程 无 课内实践学时 0 后续课程 工程训练 开课学期 第 1 学期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通信工程专业 编写依据 2024 级人才培养方案 二、课程简介 《工程制图》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必修课,是学习专业后续课程的重要基础, 是学生接触专业的启蒙课程,在整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 重要作用,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总目标: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掌握国家制图标准,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 影规律,掌握点、线、面的投影,掌握绘制和识读组合体的方法步骤及组合体的尺寸标 注,掌握零件上的常见工艺结构和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掌握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理解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的配置形式及画法;了解截交线与相贯线的作 图方法、轴测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零件图的定义。同时还要求理 解互换性、几何量线性尺寸、形状和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理论、名词术语和原 理概念,掌握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基本内容及其关系,在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中,能正 确进行精度设计和图样标注;对常见的公差要求能在图样上正确标注和解释的能力,熟 悉各种典型几何参数的检测方法,初步学会使用的计量器具;了解常用测量器具的工作
原理、调整和使用方法,能进行一般测量检验操作,能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精度设计与检测。分目标:《工程制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毕业要求,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专题讨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环节,本课程共设置4个教学目标。分别涉及工程知识、工程与社会、沟通,对应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要求。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平面与空间想象思维,利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图知识、绘图技能看懂制图要求、理解绘图目的。课程目标2:能通过查看并分析工程图,了解工程图的绘制目的与图案内容,并能重构该模型与他人讲解与交流。课程目标3:看懂图后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工具从事复杂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工作。课程目标4:进一步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深化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利用线上教学、实验认知与探究、团队合作等途径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所提高。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达到课程学习目标达成途径课程目标1-能够运用平面与空间想象思维,利用数学、物理等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图知识、绘图技能看懂制图要求、理解论、课后练习、期中或期末在线考试等环节支撑绘图目的并能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工程图。课程目标2-能通过查看并分析工程图,了解工程图的绘制目的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生讲授与与图案内容,并能重构该模型与他人讲解与交流。互动交流讨论、课后知识点思维导图总结、在线测试与期末在线考试等环节支撑课程目标3-看懂图后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课堂学生汇报、教师点评与互动交流讨论工具从事复杂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工作课程自标4-进一步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深化自主学习意课前自主学习、包括问题与案例识,能够在利用线上教学、实验认知与探究、团队合作等途径研习、在线测试、期末在线考试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所提高等环节共同支撑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课程目贡献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标 度20
20 原理、调整和使用方法,能进行一般测量检验操作,能进行机械零部件的精度设计与检 测。 分目标:《工程制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根据毕业要求, 通过本课程理论教学、专题讨论和基于问题的学习等环节,本课程共设置4个教学目标。 分别涉及工程知识、工程与社会、沟通,对应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要求。 课程目标 1: 能够运用平面与空间想象思维,利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制图知识、绘图技能看懂制图要求、理解绘图目的。 课程目标 2:能通过查看并分析工程图,了解工程图的绘制目的与图案内容,并能 重构该模型与他人讲解与交流。 课程目标 3:看懂图后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工具从事复杂工 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工作。 课程目标 4:进一步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深化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在利用线上 教学、实验认知与探究、团队合作等途径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所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学生达到: 课程学习目标 达成途径 课程目标 1-能够运用平面与空间想象思维,利用数学、物理等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制图知识、绘图技能看懂制图要求、理解 绘图目的并能绘制出符合要求的工程图。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讲授与讨 论、课后练习、期中或期末在线 考试等环节支撑 课程目标 2-能通过查看并分析工程图,了解工程图的绘制目的 与图案内容,并能重构该模型与他人讲解与交流。 课前自主学习、课堂学生讲授与 互动交流讨论、课后知识点思维 导图总结、在线测试与期末在线 考试等环节支撑 课程目标 3-看懂图后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 工具从事复杂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工作。 课堂学生汇报、教师点评与互动 交流讨论 课程目标 4-进一步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深化自主学习意 识,能够在利用线上教学、实验认知与探究、团队合作等途径 的自主学习能力上有所提高 课前自主学习、包括问题与案例 研习、在线测试、期末在线考试 等环节共同支撑 四、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课程目 标 贡献 度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应用。能在通信与信息相关系统设计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中,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工程目标10.21.3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通信与信息实践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分析领域工程实践问题。比较和技术改进。毕业要求6:工程与社会。能够了解通信与信息领域相关的历基于通信与信息领域知识进行合史和文化背景,能够正确认识理分析,评价信息工程实践问题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目标2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0. 46.1相互关系和影响。熟悉与信息目标3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解应承担的责任。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毕业要求10:交流与沟通。能够就通信与信息领域工程实践问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力,能用中文和外语进行有效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沟通和交流,能就复杂工程间目标40. 410.2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题,能够以发言陈述、报告文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稿及图表等方式,清晰准确地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表达个人的观点。通和交流。五、教学方法《工程制图》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了达到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OBE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分组专题讨论、自学和实验教学,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1.行动导向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包括:课前,教师利用微信(QQ)答疑群或者学习通进行预习导向,指导学生利用超星平台或MOOC网课程资源观看视频、学习辅学资料、完成章节测试和参与话题讨论,并进行问题探究。课中,教师利用线上资源签到、选人、抢答、讨论、练习等开展指导性学习。课后,运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进行线上集中答疑、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利用学习通完成拓展阅读和练习、专题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进行关键知识自主学习,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线下教学包括:课堂的讲授、练习、课后设计类、分析类作业的学21
21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应用。能 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 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通信与信息 领域工程实践问题。 1.3 在通信与信息相关系统设计 中,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工程 实践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分析 比较和技术改进。 目标 1 0.2 毕业要求 6:工程与社会。能够 基于通信与信息领域知识进行合 理分析,评价信息工程实践问题 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 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 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通信与信息领域相关的历 史和文化背景,能够正确认识 信息技术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 相互关系和影响。熟悉与信息 行业相关的技术标准体系、知 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 规。 目标 2 目标 3 0.4 毕业要求 10:交流与沟通。能 够就通信与信息领域工程实践问 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 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 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 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 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 通和交流。 10.2 具备良好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 力,能用中文和外语进行有效 沟通和交流,能就复杂工程问 题,能够以发言陈述、报告文 稿及图表等方式,清晰准确地 表达个人的观点。 目标 4 0.4 五、教学方法 《工程制图》是通信工程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为了达到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 标,基于以学生为中心、OBE 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分组专题讨 论、自学和实验教学,采用以下主要教学方法: 1.行动导向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4)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结合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包括:课前, 教师利用微信(QQ)答疑群或者学习通进行预习导向,指导学生利用超星平台或 MOOC 网 课程资源观看视频、学习辅学资料、完成章节测试和参与话题讨论,并进行问题探究。 课中,教师利用线上资源签到、选人、抢答、讨论、练习等开展指导性学习。课后,运 用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等进行线上集中答疑、交流讨论和个别指导,引导学生利用 学习通完成拓展阅读和练习、专题分组讨论、利用互联网进行关键知识自主学习,解决 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线下教学包括:课堂的讲授、练习、课后设计类、分析类作业的学
习导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面对面答疑指导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中关键模拟器件和模块问题。2.启发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启发式课堂教学法,主要对工程制图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并将生产、生活、竞赛、科研以及科技热点等融入基本理论的讲解中。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一问一答、一讲一练,进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会看工程图、看得懂工程图。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PPT课件、视频演示、学校的网络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实物展示、板书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启发式提问,知识点的引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3.任务驱动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教学过程中,课堂对重点、难点设置课堂练习任务、并布置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考虑健康、安全及环境等因素,强化学生工程观的建立。通过实验操作和完成报告撰写等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4.比较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让学生在有问题的工程图中纠错比较,巩固工程制图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5.专题讨论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对于各类工程图,课前布置工程图问题,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工程图进行分小组研讨,让每组推选报告人进行汇报。然后进行师生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讨论课的课前准备及课堂研讨达到进一步提高知识的掌握、团队合作、问题表达、分析设计等能力。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对应思政元素/序学的课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思政案例教学方法号时程目(简述)标1)了解13教学重点:掌握了解技术1)行动导向教目标1制图的基22
22 习导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面对面答疑指导等,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 中关键模拟器件和模块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4) 启发式课堂教学法,主要对工程制图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分析方法, 并将生产、生活、竞赛、科研以及科技热点等融入基本理论的讲解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通过一问一答、一讲一练,进行课堂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会看工程图、看得懂工程图。课堂教 学采用多媒体 PPT 课件、视频演示、学校的网络资源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实 物展示、板书相结合。在教学设计中,设置启发式提问,知识点的引入,引导学生主动 思考,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课堂教学的信息量。 3.任务驱动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课程目标 4) 教学过程中,课堂对重点、难点设置课堂练习任务、并布置课后作业等学习任务, 加强知识点的理解应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考虑健康、安全及环境等因素,强化学 生工程观的建立。通过实验操作和完成报告撰写等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 及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4.比较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1,课程目标 2) 让学生在有问题的工程图中纠错比较,巩固工程制图的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建立 知识间的联系,加强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 5.专题讨论式教学法(支撑课程目标 2,课程目标 3) 对于各类工程图,课前布置工程图问题,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工程图进行分小组研 讨,让每组推选报告人进行汇报。然后进行师生提问、讨论,教师归纳点评。通过讨论 课的课前准备及课堂研讨达到进一步提高知识的掌握、团队合作、问题表达、分析设计 等能力。 六、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安排 序 号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 时 重难点 思政元素/ 思政案例 (简述) 教学方法 对应 的课 程目 标 1 制图的基 1)了解 3 教学重点:掌握 了解技术 1)行动导向教 目标 1
学法;2)启发目标4本知识图纸幅面及格各种图线的型对画图技式的规定、比式、主要用途及术的促进式教学法;3)例的规定;掌其画法、标注尺作用,以任务驱动教学法。握各种图线的寸的基本规则、前图纸只能通过手型式、主要用尺寸的组成、常用尺寸的标注方途及其画法、绘,现在标注尺寸的基法。可以通过本规则、尺寸计算机实的组成、常用现绘制尺寸的标注方法。2)掌握线段连接的作图原理和方法,简单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以及作图步骤。1)了解各类线型在平面图形中的作用。2)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了解三投影面体系。3)理解正投影教学重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掌点:平面图形讲授三投握三视图的投的绘制方法。影面体1)行动导向教影规律及方位教学难时,能引学法;2)启发对应关系。点:掌握三视入不同角目标1绘制平面式教学法;3)4)掌握点、图的投影规律23度看待问目标2图形任务驱动教学题,问题目标4线、面的投影及方位对应关法。规律和作图方会有不一系。掌握点、法。样。线、面的投影5)理解基本体规律和作图方法的投影特性。6)掌握基本体的投影图画法及其表面取点。理解基本体的投影特性。7)掌握基本体的投影图画法23
23 本知识 图纸幅面及格 式的规定、比 例的规定;掌 握各种图线的 型式、主要用 途及其画法、 标注尺寸的基 本规则、尺寸 的组成、常用 尺寸的标注方 法。2)掌握 线段连接的作 图原理和方 法,简单平面 图形的尺寸和 线段分析以及 作图步骤。 各种图线的型 式、主要用途及 其画法、标注尺 寸的基本规则、 尺寸的组成、常 用尺寸的标注方 法。 对画图技 术的促进 作用,以 前图纸只 能通过手 绘,现在 可以通过 计算机实 现绘制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 目标 4 2 绘制平面 图形 1)了解各类线 型在平面图形 中的作用。 2)掌握平面图 形的绘制方 法。了解三投 影面体系。 3)理解正投影 的基本原理和 作图方法;掌 握三视图的投 影规律及方位 对应关系。 4)掌握点、 线、面的投影 规律和作图方 法。 5)理解基本体 的投影特性。 6)掌握基本体 的投影图画法 及其表面取 点。理解基本 体的投影特 性。 7)掌握基本体 的投影图画法 3 教学重 点:平面图形 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 点:掌握三视 图的投影规律 及方位对应关 系。掌握点、 线、面的投影 规律和作图方 法 讲授三投 影面体 时,能引 入不同角 度看待问 题,问题 会有不一 样。 1)行动导向教 学法;2)启发 式教学法;3) 任务驱动教学 法。 目标 1 目标 2 目标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