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座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 目 2.第Ⅱ卷共5页,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 译文: (2)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1)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2)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6 语 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号、座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 目。 2.第Ⅱ卷共 5 页,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 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 .本卷共 11 小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⑴上以肃在围城中,知其姓名,令具奏。 译文: ⑵肃建议削其仕版,而取其禄以给禁卫,乞追付有司以正其罪。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注: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此诗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 ⑴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答: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 ⑴ ,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 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2)鹤汀凫渚 即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 阁序》) 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22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写完听雨 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 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 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 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 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凊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 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 时髙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 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呜,有时如兔落 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
7 ,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 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⑵鹤汀凫渚, ; ,即冈峦之体势。(王勃《滕王 阁序》) 引壶觞以自酌, 。倚南窗以寄傲,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熊咆龙吟殷岩泉,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五、(22 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写完听雨 季羡林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 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之中,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 在隔成了一间小房子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 声音来,于是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 要极静极静的环境,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 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此时有声胜无声,我 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 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 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 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