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莱茵报”对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的态度特别清楚地表现了它 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德国,而且几乎在整个欧洲,“新莱茵报”是一 开始就坚决站在起义者方面的唯一报纸。关于六月起义,恩格斯写 了一系列文章和短评,其中有“6月23日事件的详情”,“6月23 日”,“6月24日”,“6月25日”,“‘科伦日报’论六月革命”,“六月 革命(巴黎起义的经过)”,马克思也写了一篇非常有力的文章“六 月革命”。在战斗的日子里以及在战斗刚结束后所写的这些文章洋 溢着斗争的热情,同时对六月起义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作了深刻的 分析。 关于六月起义的文章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恩格斯在阐述六 月起义的军事问题时,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 街垒斗争的性质、意义和方法的重要结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关于武装起义的原理。在“六月革命”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六月起义 同过去一切革命有着原则上的区别:这次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 产阶级的革命,是劳动反对资本的战斗,是无产阶级捍卫自己的阶 级利益的独立发动。就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作出了一个理论上的 重要结论,认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对工人阶级来说并不是无关 紧要的,因为工人阶级所需要的是能替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 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的国家制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为解决德国革命的基本任 务,即为实现国家的民族统一而进行了不倦的斗争。在“法兰克福 激进民主党和法兰克福左派的纲领”、“‘阅报室’报论莱茵省”和其 他一些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把德国统一在普鲁士或奥地 利的霸权之下的资产阶级计划,同时也反对想建立一个象瑞士那 样的联邦国家的小资产阶级方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文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新莱茵报”对巴黎工人六月起义的态度特别清楚地表现了它 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德国,而且几乎在整个欧洲,“新莱茵报”是一 开始就坚决站在起义者方面的唯一报纸。关于六月起义,恩格斯写 了一系列文章和短评,其中有“6月23日事件的详情”,“6月23 日”,“6月24日”,“6月25日”,“‘科伦日报’论六月革命”,“六月 革命(巴黎起义的经过)”,马克思也写了一篇非常有力的文章“六 月革命”。在战斗的日子里以及在战斗刚结束后所写的这些文章洋 溢着斗争的热情,同时对六月起义的原因和历史意义作了深刻的 分析。 关于六月起义的文章具有很大的理论意义。恩格斯在阐述六 月起义的军事问题时,作出了一系列关于在当时具体历史条件下 街垒斗争的性质、意义和方法的重要结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关于武装起义的原理。在“六月革命”一文中,马克思指出六月起义 同过去一切革命有着原则上的区别:这次革命是无产阶级反对资 产阶级的革命,是劳动反对资本的战斗,是无产阶级捍卫自己的阶 级利益的独立发动。就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作出了一个理论上的 重要结论,认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形式对工人阶级来说并不是无关 紧要的,因为工人阶级所需要的是能替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发展 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的国家制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莱茵报”上为解决德国革命的基本任 务,即为实现国家的民族统一而进行了不倦的斗争。在“法兰克福 激进民主党和法兰克福左派的纲领”、“‘阅报室’报论莱茵省”和其 他一些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把德国统一在普鲁士或奥地 利的霸权之下的资产阶级计划,同时也反对想建立一个象瑞士那 样的联邦国家的小资产阶级方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文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中论证:只有建立起一个真正统一和真正民主的国家,才能彻底消 灭德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分散状态以及国内的一切封建渣滓。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主张“从下面”来统一德国,也就是要由人民 群众对德意志联邦各邦,首先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腐朽的专制制 度实行猛烈的革命冲击。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指出:德国的统 一是全欧洲的问题;只有欧洲的革命力量起来向英国的反革命统 治阶级以及沙皇俄国这个当时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支柱进行斗 争,德国才能达到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对沙皇俄国进行革 命战争不仅是保卫革命的手段,而且也是使革命进一步发展的条 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的直接后果时, 指出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不彻底的,因为人民没有能彻底战胜封建 制度,国家的整个政治制度、整个官僚机关和警察机关仍然不可侵 犯,而人民群众则赤手空拳地面临武装的反革命的威胁(见“柏林 关于革命的辩论”、“关于雅科比提案的辩论”、“斯图加特和海得尔 堡俱乐部被封”等文章)。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德国革命的这 种性质是由获得政权的自由资产阶级的政策所决定的,这个资产 阶级,如马克思后来所说,“宁可和奴隶制妥协也不愿意看到一点 为自由而斗争的前景”。法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德国工人阶级 意识的觉醒吓坏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他们背叛了人民的利益,和封 建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在几篇阐述普鲁士国民议会的辩论以及分 析康普豪森和汉泽曼内阁的政策的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激烈 地反对“妥协论”,这个“妥协论”是普鲁士自由资产阶级的领袖们 提出的,目的是要证明他们和封建君主势力妥协是正当的。为了与 这种叛卖性的理论相对抗,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坚持人民政权和 第 五 卷 说 明
中论证:只有建立起一个真正统一和真正民主的国家,才能彻底消 灭德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分散状态以及国内的一切封建渣滓。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主张“从下面”来统一德国,也就是要由人民 群众对德意志联邦各邦,首先对普鲁士和奥地利的腐朽的专制制 度实行猛烈的革命冲击。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着重指出:德国的统 一是全欧洲的问题;只有欧洲的革命力量起来向英国的反革命统 治阶级以及沙皇俄国这个当时欧洲反动势力的主要支柱进行斗 争,德国才能达到统一。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对沙皇俄国进行革 命战争不仅是保卫革命的手段,而且也是使革命进一步发展的条 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分析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的直接后果时, 指出这次革命的性质是不彻底的,因为人民没有能彻底战胜封建 制度,国家的整个政治制度、整个官僚机关和警察机关仍然不可侵 犯,而人民群众则赤手空拳地面临武装的反革命的威胁(见“柏林 关于革命的辩论”、“关于雅科比提案的辩论”、“斯图加特和海得尔 堡俱乐部被封”等文章)。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德国革命的这 种性质是由获得政权的自由资产阶级的政策所决定的,这个资产 阶级,如马克思后来所说,“宁可和奴隶制妥协也不愿意看到一点 为自由而斗争的前景”。法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和德国工人阶级 意识的觉醒吓坏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他们背叛了人民的利益,和封 建反动势力勾结起来。在几篇阐述普鲁士国民议会的辩论以及分 析康普豪森和汉泽曼内阁的政策的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激烈 地反对“妥协论”,这个“妥协论”是普鲁士自由资产阶级的领袖们 提出的,目的是要证明他们和封建君主势力妥协是正当的。为了与 这种叛卖性的理论相对抗,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坚持人民政权和 第 五 卷 说 明
革命人民的主权的思想(“法兰克福议会”、“法兰克福激进民主党 和法兰克福左派的纲领”等文章)。他们认为人民的革命专政是胜 利完成革命的必要条件(“危机和反革命”一文)。弗·伊·列宁分 析了这些非常重要的原理,指出在这些原理中含有革命民主专政 的概念。 在一系列论述全德国民议会的活动和普鲁士国民议会的辩论 的文章中,马克思利恩格斯尖锐地批评了这些代议机关,指责它们 不是把实际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去消灭反动的德国政府和取缔大 资产阶级的叛卖政策,而只是进行毫无结果的辩论。马克思和恩格 斯为了在德国建立真正的人民代议机关而斗争,这些机关应当是 人民意志的忠实表达者,应当与人民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在自己的 全部活动中都要依靠人民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他们的 文章中着重指出,人民选出的议员必须向人民报告自己的活动和 实现人民的意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革命的人民有权对议员施 加压力,要求他们采取有效的革命措施(“柏林的辩论自由”等文 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德国革命最初几个月的经验得出结论 说,人民革命要获得胜利,就必须更换一切旧的行政、军事和司法 机关,彻底清洗一切国家机构(“7月4日的妥协会议”等文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主权的最重要的保证就是把人民武 装起来。在“6月15日的妥协会议”、“6月17日的妥协会议”、“市 民自卫团法案”等一系列文章中,他们维护了人民的武装的权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成柏林人民群众在1848年6月袭击军械库以 夺取武器的尝试。“新莱茵报”在指出这次发动是半途而废的革命 时,斥责了不敢公开站在人民方面的普鲁士国民议会左翼议员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革命人民的主权的思想(“法兰克福议会”、“法兰克福激进民主党 和法兰克福左派的纲领”等文章)。他们认为人民的革命专政是胜 利完成革命的必要条件(“危机和反革命”一文)。弗·伊·列宁分 析了这些非常重要的原理,指出在这些原理中含有革命民主专政 的概念。 在一系列论述全德国民议会的活动和普鲁士国民议会的辩论 的文章中,马克思利恩格斯尖锐地批评了这些代议机关,指责它们 不是把实际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去消灭反动的德国政府和取缔大 资产阶级的叛卖政策,而只是进行毫无结果的辩论。马克思和恩格 斯为了在德国建立真正的人民代议机关而斗争,这些机关应当是 人民意志的忠实表达者,应当与人民有密切的联系,并且在自己的 全部活动中都要依靠人民的支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他们的 文章中着重指出,人民选出的议员必须向人民报告自己的活动和 实现人民的意志;马克思和恩格斯坚持革命的人民有权对议员施 加压力,要求他们采取有效的革命措施(“柏林的辩论自由”等文 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德国革命最初几个月的经验得出结论 说,人民革命要获得胜利,就必须更换一切旧的行政、军事和司法 机关,彻底清洗一切国家机构(“7月4日的妥协会议”等文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主权的最重要的保证就是把人民武 装起来。在“6月15日的妥协会议”、“6月17日的妥协会议”、“市 民自卫团法案”等一系列文章中,他们维护了人民的武装的权利。 马克思和恩格斯赞成柏林人民群众在1848年6月袭击军械库以 夺取武器的尝试。“新莱茵报”在指出这次发动是半途而废的革命 时,斥责了不敢公开站在人民方面的普鲁士国民议会左翼议员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胆怯行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回击反革命势力 的必要条件,是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定因素,因此,他们维护美因 河畔法兰克福的起义者,这些起义者在1848年9月起来反对法兰 克福议会批准与丹麦签订的可耻的休战协定。同时,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一再着重指出,过早的和没有准备的起义只会使革命力量 受到摧残,并且使反革命势力更加猖獗。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上号召科伦工人不要理睬普鲁士政府的挑衅,而要保 存自己的力量以备决战(“科伦在危急中”和“科伦革命”)。马克思、 恩格斯和他们在科伦的战友们进行了艰巨的解释工作,才使莱茵 省的民主力量在九月的日子里没有受到摧残。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扩大和巩固民主阵线的一个最主要 的条件,就是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加反对德国的封建残余的革命 斗争。本卷中载有一系列关于土地问题和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关系 的文章(如“帕托夫赎买法案建议书”、“废除封建义务的法案”、“关 于现行赎买法案的辩论”等文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农民起来 为立即彻底地和无偿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而斗争,他们揭露了普 鲁士资产阶级的政策,指出这个资产阶级背叛了农民,即背叛了 “自己的天然的同盟者……没有农民,它就无力反对贵族”(见本卷 第331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普鲁士资产阶级对农民的要求 抱这样的态度,是因为它力图与反革命势力妥协,它害怕废除封建 所有制会使资产阶级所有制遭到侵害。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最彻 底的革命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代表,热烈支持农民的革命的反封建 运动,认为他们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主要动力之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心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第 五 卷 说 明
胆怯行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是回击反革命势力 的必要条件,是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定因素,因此,他们维护美因 河畔法兰克福的起义者,这些起义者在1848年9月起来反对法兰 克福议会批准与丹麦签订的可耻的休战协定。同时,马克思主义的 创始人一再着重指出,过早的和没有准备的起义只会使革命力量 受到摧残,并且使反革命势力更加猖獗。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新莱茵报”上号召科伦工人不要理睬普鲁士政府的挑衅,而要保 存自己的力量以备决战(“科伦在危急中”和“科伦革命”)。马克思、 恩格斯和他们在科伦的战友们进行了艰巨的解释工作,才使莱茵 省的民主力量在九月的日子里没有受到摧残。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认为扩大和巩固民主阵线的一个最主要 的条件,就是吸引广大农民群众参加反对德国的封建残余的革命 斗争。本卷中载有一系列关于土地问题和消灭农村中的封建关系 的文章(如“帕托夫赎买法案建议书”、“废除封建义务的法案”、“关 于现行赎买法案的辩论”等文章)。马克思和恩格斯号召农民起来 为立即彻底地和无偿地废除一切封建义务而斗争,他们揭露了普 鲁士资产阶级的政策,指出这个资产阶级背叛了农民,即背叛了 “自己的天然的同盟者……没有农民,它就无力反对贵族”(见本卷 第331页)。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普鲁士资产阶级对农民的要求 抱这样的态度,是因为它力图与反革命势力妥协,它害怕废除封建 所有制会使资产阶级所有制遭到侵害。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最彻 底的革命阶级即无产阶级的代表,热烈支持农民的革命的反封建 运动,认为他们是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主要动力之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心被压迫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第 五 卷 说 明
他们欢呼波兰人、捷克人、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认为他们是反对德国封建专制反动势力和反对欧洲其他反 革命势力的斗争中的同盟者。 在“德国的对外政策”、“德国的对外政策和布拉格最近发生的 事件”、“丹麦和普鲁士的休战”等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 持民族间的真正自由和友爱的思想,同时严厉地斥责德国资产阶 级继续实行霍亨索伦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压迫其他民族的旧政 策。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支持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不但是 为德国的过去赎罪的方法,而且是保证德国人民将来成为自由民 主的民族的必要条件。“德国将来自由的程度要看它给予毗邻民族 的自由的多少而定”(见本卷第178页)。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坚决地、不调和地为波兰的独立而斗争, 他们认为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和对波兰人民争取自由的 斗争的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收入本卷的弗·恩格斯的“法兰克福 关于波兰问题的辩论”等文章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政策,因为普鲁 士政府挑起了波兹南的民族解放起义,然后又加以镇压,并且在 “改组”的幌子下把波兹南的一大部分土地划归德国。马克思和恩 格斯严厉地斥责了批准重新瓜分波兰的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中资产 阶级多数派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热烈支持1848年夏天捷克人民的革命 斗争。弗·恩格斯在“布拉格起义”和“起义的民主性质”这两篇文 章里着重指出了起义具有人民的性质,并且还指出,捷克人民的民 族解放运动之所以失败,不仅是由于奥地利反革命势力的活动,而 且还由于把捷克人推到反革命阵营中去的德国自由资产阶级的叛 卖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他们欢呼波兰人、捷克人、匈牙利人和意大利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 高涨,认为他们是反对德国封建专制反动势力和反对欧洲其他反 革命势力的斗争中的同盟者。 在“德国的对外政策”、“德国的对外政策和布拉格最近发生的 事件”、“丹麦和普鲁士的休战”等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坚 持民族间的真正自由和友爱的思想,同时严厉地斥责德国资产阶 级继续实行霍亨索伦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压迫其他民族的旧政 策。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支持被压迫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不但是 为德国的过去赎罪的方法,而且是保证德国人民将来成为自由民 主的民族的必要条件。“德国将来自由的程度要看它给予毗邻民族 的自由的多少而定”(见本卷第178页)。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坚决地、不调和地为波兰的独立而斗争, 他们认为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胜利和对波兰人民争取自由的 斗争的支持有着直接的关系。收入本卷的弗·恩格斯的“法兰克福 关于波兰问题的辩论”等文章抨击了普鲁士政府的政策,因为普鲁 士政府挑起了波兹南的民族解放起义,然后又加以镇压,并且在 “改组”的幌子下把波兹南的一大部分土地划归德国。马克思和恩 格斯严厉地斥责了批准重新瓜分波兰的法兰克福国民议会中资产 阶级多数派的立场。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热烈支持1848年夏天捷克人民的革命 斗争。弗·恩格斯在“布拉格起义”和“起义的民主性质”这两篇文 章里着重指出了起义具有人民的性质,并且还指出,捷克人民的民 族解放运动之所以失败,不仅是由于奥地利反革命势力的活动,而 且还由于把捷克人推到反革命阵营中去的德国自由资产阶级的叛 卖政策。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