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三 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三 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依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 二版译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是根 据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苏共中央马克 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 于1955年开始出版的。在中文版的译校过程中参考 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字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是根据中国共产党 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依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 二版译出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第二版是根 据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决定,由苏共中央马克 思列宁主义研究院编译、苏联国家政治书籍出版局 于1955年开始出版的。在中文版的译校过程中参考 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文字
目 录 第三卷说明 …………………………………………… -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3—8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 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 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 11—640 第一卷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 德国哲学的批判 ……………………………………… 13—532 序言………………………………………………………………… 15—16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 19—87 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 21 1.历史 ……………………………………………………………………… 31 2.关于意识的生产 ………………………………………………………… 41 B.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 ……………………………………………………… 56 1.交往和生产力 …………………………………………………………… 56 2.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 69 3.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 ………………… 73 C.共产主义。—— 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 …………………………………… 79 莱比锡宗教会议 ………………………………………………… 88—530 二、圣布鲁诺……………………………………………………… 91—115
目 录 第三卷说明 …………………………………………… -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3—8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 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 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 11—640 第一卷 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 德国哲学的批判 ……………………………………… 13—532 序言………………………………………………………………… 15—16 一、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 ………………… 19—87 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 ………………………………………… 21 1.历史 ……………………………………………………………………… 31 2.关于意识的生产 ………………………………………………………… 41 B.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 ……………………………………………………… 56 1.交往和生产力 …………………………………………………………… 56 2.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 69 3.自然产生的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与所有制形式 ………………… 73 C.共产主义。—— 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 …………………………………… 79 莱比锡宗教会议 ………………………………………………… 88—530 二、圣布鲁诺……………………………………………………… 91—115
1.“征时”费尔巴哈 ………………………………………………… 91 2.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101 3.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 103 4.与“莫·赫斯”的诀别…………………………………………… 112 三、圣麦克斯 ………………………………………………………… 116—530 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 117—521 旧约:人 ………………………………………………………………… 119 1.创世记,即人的生活 ………………………………………………………… 119 2.旧约的经济…………………………………………………………………… 131 3.古代人………………………………………………………………………… 139 4.近代人………………………………………………………………………… 150 A.精神(纯粹的诸精神史) ………………………………………………… 155 B.中迷者(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61 a.幽灵 …………………………………………………………………… 166 b.怪想 …………………………………………………………………… 171 C.不纯粹的- 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74 a.黑人和蒙古人 ………………………………………………………… 174 b.天主教和新教 ………………………………………………………… 183 D.教阶制 …………………………………………………………………… 186 5.在自己的虚构中享乐的“施蒂纳”………………………………………… 201 6.自由者……………………………………………………………………… 211 A.政治自由主义 ………………………………………………………… 211 B.共产主义 ……………………………………………………………… 224 C.人道自由主义 ………………………………………………………… 256 新约:“我”…………………………………………………………………… 266 1.新约的经济 ……………………………………………………………………… 266 2.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学,或关于辩解的学说 ………………………… 26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征时”费尔巴哈 ………………………………………………… 91 2.圣布鲁诺对费尔巴哈和施蒂纳之间的斗争的思考…………… 101 3.圣布鲁诺反对“神圣家族”的作者……………………………… 103 4.与“莫·赫斯”的诀别…………………………………………… 112 三、圣麦克斯 ………………………………………………………… 116—530 1.唯一者及其所有物 …………………………………………… 117—521 旧约:人 ………………………………………………………………… 119 1.创世记,即人的生活 ………………………………………………………… 119 2.旧约的经济…………………………………………………………………… 131 3.古代人………………………………………………………………………… 139 4.近代人………………………………………………………………………… 150 A.精神(纯粹的诸精神史) ………………………………………………… 155 B.中迷者(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61 a.幽灵 …………………………………………………………………… 166 b.怪想 …………………………………………………………………… 171 C.不纯粹的- 不纯粹的诸精神史 ………………………………………… 174 a.黑人和蒙古人 ………………………………………………………… 174 b.天主教和新教 ………………………………………………………… 183 D.教阶制 …………………………………………………………………… 186 5.在自己的虚构中享乐的“施蒂纳”………………………………………… 201 6.自由者……………………………………………………………………… 211 A.政治自由主义 ………………………………………………………… 211 B.共产主义 ……………………………………………………………… 224 C.人道自由主义 ………………………………………………………… 256 新约:“我”…………………………………………………………………… 266 1.新约的经济 ……………………………………………………………………… 266 2.自我一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现象学,或关于辩解的学说 ………………………… 26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启示录或“新智慧的逻辑” ……………………………………………………… 304 4.独自性 …………………………………………………………………………… 341 5.所有者 …………………………………………………………………………… 359 A.我的权力 ……………………………………………………………………… 359 .法 ………………………………………………………………………… 359 A.一般的圣化 …………………………………………………………… 359 B.用简单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4 C.用复杂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8 .法律 …………………………………………………………………………… 376 .犯罪 …………………………………………………………………………… 387 A.犯罪和刑罚的简单圣化 ………………………………………………… 388 (a)犯罪 …………………………………………………………………… 388 (b)刑罚 …………………………………………………………………… 390 B.通过对偶式获得犯罪和刑罚……………………………………………… 392 C.通常理解的和非通常理解的犯罪………………………………………… 396 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 ………………………………………………… 403 .暴动 …………………………………………………………………………… 437 .联盟 …………………………………………………………………………… 452 1.地产 ………………………………………………………………………… 453 2.劳动组织 …………………………………………………………………… 455 3.货币 ………………………………………………………………………… 461 4.国家 ………………………………………………………………………… 466 5.暴动 ………………………………………………………………………… 470 6.联盟的宗教和哲学 ………………………………………………………… 471 A.财产 …………………………………………………………………… 471 B.资产……………………………………………………………………… 476 C.道德、交往、剥削理论…………………………………………………… 477 目 录
3.启示录或“新智慧的逻辑” ……………………………………………………… 304 4.独自性 …………………………………………………………………………… 341 5.所有者 …………………………………………………………………………… 359 A.我的权力 ……………………………………………………………………… 359 .法 ………………………………………………………………………… 359 A.一般的圣化 …………………………………………………………… 359 B.用简单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4 C.用复杂的对偶式实现占有 …………………………………………… 368 .法律 …………………………………………………………………………… 376 .犯罪 …………………………………………………………………………… 387 A.犯罪和刑罚的简单圣化 ………………………………………………… 388 (a)犯罪 …………………………………………………………………… 388 (b)刑罚 …………………………………………………………………… 390 B.通过对偶式获得犯罪和刑罚……………………………………………… 392 C.通常理解的和非通常理解的犯罪………………………………………… 396 5.作为资产阶级社会的社会 ………………………………………………… 403 .暴动 …………………………………………………………………………… 437 .联盟 …………………………………………………………………………… 452 1.地产 ………………………………………………………………………… 453 2.劳动组织 …………………………………………………………………… 455 3.货币 ………………………………………………………………………… 461 4.国家 ………………………………………………………………………… 466 5.暴动 ………………………………………………………………………… 470 6.联盟的宗教和哲学 ………………………………………………………… 471 A.财产 …………………………………………………………………… 471 B.资产……………………………………………………………………… 476 C.道德、交往、剥削理论…………………………………………………… 477 目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