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课程中 课程编号 1800005004 文名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学时 36 ☑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课程英 课程性质 口专业选修课 Chinese Marxism Today 学分 2 ☐其他选修课 文名称 口实践教学课 口春 适用学 适用 口硕士 开课时间 ☑秋 研究生各专业 科专业 学生 ☑博土 先修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开课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教学目标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是一门内容丰富、并在开放中不断完善的课程体系,涉及到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和以及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外交、生态等重大 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课程教学引导、思想引领、价值塑造等方式,运用跨学科、宽视野、 多角度的教学方法,强化博士研究生理论结合实践、微观联系宏、逻辑统一于历史、人文与 科技相融合的思维能力,从而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和文化自信和肩负的新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精 课时计划安排表 序号 课程内容 总学时 导论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当代世界 3 第一章 当代世界经济 4 第二章 当代世界政治 4 第三章 当代世界文化 5 第四章 当代社会问题 3 第五章 当代生态环境 4 第六章 当代科学技术 ¥ 第七章 当代资本主义 4 第八章 当代社会主义 5 合计 36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安排与要求 包括总学时、章节内容的学时分配说明,各章节中应了解或掌握内容的细化描述,难点 与重点说明:课程设计或作业安排的内容与次数要求、文章论文要求等。 导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与当代世界(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当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一、当代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三、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所面临的复杂形势 一、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三、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察中国与世界 一、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大纲 第二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其世界意义 三、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教学要求: 通过对进入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并把握好当前世界在经济、 政治、科技、生态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当前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对当前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形成清晰认识,激发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对新时代内涵进行梳理,引导学生理解进入新时代对中国和世界的重大意义,进而树 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掌握科学 的思想方法学好专业知识,夯实基础。 >教学重点: (1)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本依据 及其重大意义;(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要求;(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1)如何把握好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在当代世界面临的复杂形式;(2)如何 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时代自身责任使命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设计: 本章作为导学内容,主要借助时政案例引导学生把握好当代世界的发展态势,在教学过程 中通过相关教学视频、图片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围绕重点、难点内容,将相关知 识点讲细讲透,为推进本课程教学进程、提升教学和学习效率奠定较好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章当代世界经济(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当代世界经济 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的影响 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 一、推动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二、开辟经济全球化的新路径 第三节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引擎 一、中国经济成就及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二、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与当代》教学大纲 >教学要求 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的世界市场理论,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必然性及其发展阶段,在 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经济全球化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引发的主要问题和表现, 进而过渡到实现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应该建设的经济形式,以及中国的智慧和方案,提升学生 逻辑思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世界经济发展脉络。 >教学重点 (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积极、消极影响和带来的发展机遇和风险 挑战:(2)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的含义、特征和基本要求:(3)一带 一路、亚投行等中国方案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应然状态和面临的现实问题;(2)如何理解新时代 “两步走”发展战略、新发展战略的内涵意蕴。 >教学设计 本章的主题是“世界经济”,讲清楚这一问题,首先就是回顾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内 容和开辟的过程,以充分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带来的世界影响,通过辩证思维引导学生 认识明晰经济全球化的正反两方面作用、影响,从而促使学生理解经济健康发展的应然状态, 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建设的成就等案例让学生理解透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二章当代世界政治(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深刻变化中的当代世界政治 一、世界多极化助力和平发展大势 二、和平赤字问题不容忽视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第二节当代国际政治秩序的变革 一、变革国际政治秩序日益成为普遍共识 二、变革国际政治秩序的中国主张 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及对世界的贡献 一、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 二、中国的政治制度 三、为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教学要求 本章首先要通过对世界多级化的演变过程和特征表现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 握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存在的不合理不公平因素,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中国为变革国际政治秩序 过程中提出的方案、思路的科学性、合理性,并在深入学习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 等内容的同时,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教学重点 (1)现有国际政治秩序的主要缺陷:(2)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侧、新安全观、义利观、 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价值意义:(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发展过程、 制度构成及其世界意义。 >教学难点 M (1)如何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的认识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主要缺陷:(2)如何理解透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制度的基本内容、价值意蕴。 >教学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二战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案例,如英国脱 欧、霸权侵略等音频内容促进学生辩证客观的看待当前世界政治秩序的不足,通过课堂讨论、 在线问答等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变革世界政治秩序的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 容的理解。 第三章:当代世界文化(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父一、文化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二、当代世界文化交融交锋日趋频繁 三、顺应当代世界文化多样化的发展态势 第二节当代社会思潮 一、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形式 二、资本主义价值观及其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 第三节中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教学大纲 一、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二、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包括,了解当前世界文化发展趋势, 进一步认识到文化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当代主要的社会思潮,以及资本主义价 值观及其对当代社会思潮的影响: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如何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教学重点 (1)把握当代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2)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 会思潮;(3)增强文化软实力。 >教学难点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3)中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 >教学设计 本章主要以老师讲授与引导为主。在课堂的设计上,教师准备大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十 八大以来的教学素材,在案例讲解中穿插提问,不断引导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让学生首 先了解当代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提升对文化自信的作用和地位的认知,了解思想文化的集 中反映一一社会思潮以及如何正确的引领社会思潮,最后本章的重点还是在如何提升文化软 实力,将中国发展成文化强国。 《申 第四章:当代社会问题(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当代社会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当代社会问题的集中表现 二、当代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当代社会治理的探索 一、当代社会治理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措施 云、当代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和反思 Q第三节创新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思想 二、中国创新社会治理的思路和举措 三、中国创新社会治理的意义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课程的学习,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问题的集中表现一一人口 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稳定问题: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了解当代社会治理的一个 概况,其中就包括其基本途径和主要措施:当代社会治理的主要经验和反思:创新社会治理